集成电路

搜索文档
破发股灿瑞科技扣非连亏2年半 IPO募22亿中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10 08: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4亿元 同比增长8.57% [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82.35万元 亏损同比扩大 [1][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086.77万元 亏损同比扩大 [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34.28万元 现金流状况为负 [1][3] 历史财务对比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31.70万元 较上年959.33万元由盈转亏 [3]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500.37万元 亏损较上年-3480.67万元扩大 [3] 上市情况 - 2022年10月18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112.69元/股 [4] - 上市首日开盘即破发 报100.68元 目前仍处于破发状态 [4]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99,997.60万元 较原计划155,048.19万元超额44,949.41万元 [4]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计划用于高性能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专用集成电路封装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4] 发行相关 - 发行费用总额17,232.66万元 其中保荐机构中信证券获承销保荐费用14,178.42万元 [4] - 保荐机构子公司中信证券投资跟投578,304股 获配金额65,169,077.76元 限售期24个月 [4] 权益分派 - 2022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77,106,974股为基数 每股派现0.55元并转增0.49股 [5] - 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2,408,835.70元 转增37,782,417股 分红后总股本增至114,889,391股 [6] - 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6月19日 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6月20日 [6]
通灵股份成立新公司 含无人飞行器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07:09
公司业务拓展 - 通灵股份全资控股新成立通灵电器(海南)有限责任公司 [1] - 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与销售 [1] 战略布局方向 - 公司通过海南子公司切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 [1] - 业务延伸至集成电路产业链(芯片设计、制造及服务) [1] - 布局智能无人飞行器(无人机)制造与销售新赛道 [1]
春兴精工等投资成立新公司,含集成电路芯片业务
搜狐财经· 2025-09-10 06:45
公司基本信息 - 苏州赛歌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9日成立 登记状态为存续 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1][2] - 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合资) 注册地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2] - 公司所属行业为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国标行业代码M75) 英文名称为Suzhou Saige Techn[2] 股权结构 - 公司由上海好村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90% 迈特通信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持股10%[1][2] - 迈特通信设备(苏州)有限公司为春兴精工(002547)旗下子公司 其中春兴精工持股75% 迈特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持股25%[1][2]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5G通信技术服务 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与销售 电子元器件制造[1][2] - 业务范围涵盖半导体照明器件制造 光通信设备制造与销售 以及其他电子器件制造[2] - 经营类别属于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领域 包含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2]
集成电路ETF(159546)盘中上涨超2.4%,存储行业高景气或延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06:28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 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 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全指集成电路ETF发起联接C(020227),国泰中证全指集成电 路ETF发起联接A(020226)。 德邦证券指出,存储行业Q2保持高景气,DRAM产业整体营收达316.3亿美元,季增17.1%;Nand Flash 前五大品牌厂合计营收季增22.0%,达146.7亿美元。随着AI服务器、数据中心等需求持续旺盛,预计存 储行业Q3仍将保持高景气,其中DRAM的景气度将高于Nand Flash,主要因DRAM与AI产业链绑定更紧 密,DDR5及HBM需求量大且单价更高。 集成电路ETF(159546)跟踪的是集成电路指数(932087),该指数从市场中选取涉及设计、制造、封 装测试及相关材料设备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集成电 ...
普冉股份股价涨5.06%,南方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83.62万股浮盈赚取317.7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0 03:32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0日股价上涨5.06%至78.84元/股 成交额1.95亿元 换手率1.72% 总市值116.72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普冉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 2016年1月4日成立 2021年8月23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芯片收入占比100.00% [1] 机构持股情况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二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83.62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57%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317.74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南方中证1000ETF最新规模649.53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22.55% 近一年收益63.03% [2] - 基金经理崔蕾管理规模949.76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38.62% [3]
从“技术洼地”到“创新高原”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8 00:42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体表现 - 2025年前7个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3.7万亿元 同比增长7.2%创历史同期新高[1] - 2024年出口额达6.28万亿元 较2001年增长17.3倍 年均复合增长率13.5%[2] - 从2001年出口3424.3亿元到2004年突破1.3万亿元 实现三年三级跳[2] 贸易平衡转变 - 2003年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逆差达历史最高点1761.7亿元[3] - 2007年实现贸易顺差1789.6亿元 彻底扭转长期逆差局面[3] - 2024年贸易顺差扩大至9201.1亿元 体现科技驱动的贸易革命成果[3] 市场结构变化 - 出口市场从传统欧美日等市场拓展至全球238个国家和地区[4] - 2024年对欧洲美国日本中国香港英国传统市场出口3.36万亿元 但占比从2001年77.3%降至53.5%[4] - 2025年前7个月对传统市场出口1.8万亿元 占比进一步降至48.8%[4] - 2024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2.33万亿元 占比37.1%[5] - 2025年前7个月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1.49万亿元 同比增长14.8% 占比升至40.2%[5] 新兴市场表现 - 2024年对东盟出口9303.2亿元 较2001年增长24.6倍[5] - 对拉丁美洲出口3635.2亿元 增长60.8倍[5] - 对印度出口3079.4亿元 增长154.7倍[5] - 对墨西哥出口1470.6亿元 增长50.3倍[5] - 对非洲出口1170.8亿元 增长65.5倍[5] - 对俄罗斯出口1167亿元 增长175.6倍[5] - 2025年前7个月对以上六大新兴市场合计出口1.25万亿元 同比增长23.5%[5] 产品结构分析 -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为出口主力 2024年出口3.42万亿元 较2001年增长11.8倍 占比54.4%[6] - 电子技术产品出口1.79万亿元 增长37.9倍 占比28.5%较2001年提升15.1个百分点[6][7] - 2025年前7个月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出口1.85万亿元增长2.3% 电子技术产品出口1.17万亿元增长13.7%[7] 集成电路出口表现 - 2022年集成电路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7] - 2024年出口额攀升至1.13万亿元 成为我国单项商品出口冠军[7] - 2025年前7个月出口7784.5亿元 同比增长21.8%[7] - 2025年5月6月7月连续三个月创月度出口新高[7] 手机出口表现 - 2024年手机出口9559.1亿元[8] - 民营企业出口5710.7亿元 较2022年增长1.1倍 首次成为手机出口最大经营主体[8] - 2025年前7个月民营企业出口手机2847.5亿元 同比增长4.1% 占比提升至69.2%[8] 区域分布特征 - 广东省保持领先地位 2024年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83万亿元 较2001年增长10.1倍 占比29.1%[9] - 2025年前7个月广东省出口1.1万亿元 同比增长9.8%[9] - 江苏省位居第二 2024年出口1.21万亿元 较2001年增长20.8倍 年均复合增长率14.3%[9] - 2025年前7个月江苏省出口6985.4亿元 增长5.5%[9] 中西部地区增长 - 中西部地区出口额从2001年51.9亿元飙升至2024年1.7万亿元 增长325.6倍[10] - 四川省增长218.1倍 重庆市增长1815.1倍 河南省增长1340.4倍 陕西省增长308.3倍[10] - 2025年前7个月以上四地合计出口6546.6亿元 同比增长19%[10] - 中西部地区整体出口超万亿元 增长11.6% 占比27.2%[10]
晶晨股份拟赴港上市推进国际化 境外半年营收29.61亿占比近9成
长江商报· 2025-09-07 23:19
赴港上市计划 - 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旨在提高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并推进国际化战略[1][2] - 已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 正与中介机构商讨具体细节 存在重大不确定性[2] - 2025年以来A股集成电路行业多家公司计划赴港上市 包括豪威集团 澜起科技 兆易创新等市值千亿级头部企业[3] 全球化业务布局 - 业务覆盖全球主要经济区域 2025年上半年境外营收29.61亿元占总营收88.9%[1][3] - 境外毛利率38.49%较境内毛利率23.25%高出15.24个百分点[1][3] - 产品获奈飞 谷歌 亚马逊等流媒体系统认证及国际主流条件接收系统认证 支持AV1解码[3] - 2022—2024年境外营收分别为46.88亿元 48.46亿元 54.14亿元 占总营收比例从84.55%升至91.36%[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全球无晶圆半导体系统设计厂商 主营系统级SoC芯片及周边芯片研发设计与销售[2] - 核心S系列SoC芯片包括全高清 4K超高清和8K超高清芯片 应用于机顶盒及智能终端领域[2] - 8K芯片S928X在中国运营商招标中囊括全部份额 并取得海外Top运营商百万级以上订单[3] - 2024年发布基于ARMV9架构的6nm商用芯片S905X5 具备智能端侧同声字幕生成及翻译功能[5]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3.3亿元同比增长10.42% 净利润4.97亿元同比增长37.12%[1][5] - 2024年营收59.26亿元同比增长10.34% 净利润8.22亿元同比增长65.03% 均创历史新高[5] - 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接近5000万颗创单季度历史新高[1][5]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8.01亿元同比增长9.94%环比增长17.72% 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31.46%环比增长63.9%[5] 研发创新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7.35亿元同比增长8.98% 研发费用率22.06%[6] - 2022年以来连续三年研发费用超10亿元 三年半累计达45.56亿元[6] - 截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人员1564人占比86.55% 平均薪酬33.28万元同比增长2.24%[6] - 累计申请发明专利769件 获得授权334件 2025年上半年新申请知识产权42件[6] 产品商业化进展 - 6nm芯片2024年下半年商用上市 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突破100万颗 第二季度达250万颗[5] - 2025年上半年6nm芯片累计销量超400万颗 全年销量有望达千万颗以上[5]
“十五五”前瞻初探
2025-09-07 16:1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宏观经济、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数字经济、资本市场、国有企业、环境保护、民生消费等关键领域[1][9][10] * 公司层面虽未明确提及具体上市公司名称 但重点讨论了科创板企业整体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超过10% 显著高于上证主板的不足3%[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宏观经济表现与目标 * 中国经济总量预计2025年达140万亿元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56.2% 较十三五期间提升8.6个百分点[5][11] * 人均国民总收入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3万美元 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37万美元 距离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5] * 十四五规划多数目标提前或基本达成 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GDP增长、研发投入等 但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等指标滞后[1][3] 科技创新与产业突破 *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68% 规模增至3.6万亿元 稳居全球第二 集成电路产量比十三五末增长72.6% 增加约1900亿块[9]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加4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 占GDP比重达10.4%[9] * 在核电、高铁、船舶与海洋工程、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生物探测等领域实现多项全球首次和第一[9]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 提前实现目标 企业发明专利化率从2020年44.9%提升至2024年53.3%[10] 资本市场发展 * 中国ETF总数达1300多个 总资产净值超过4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19][20] * 人身险和寿险资金入市比例显著反弹 目前均超过8% 显示险资入市积极性高[19][20] * 政策层面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提高商业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基本养老金等入市力度[18] 民生消费与结构转型 *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增长保持同步 过去四年年均增速为5.5%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达4亿人 占全国人口30%[6][7] * 预计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 居民消费结构将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投资型和精神享受型消费转变 服务消费占比预计逐步超过商品消费[14] * 财政支出预计将从投资转向民生 大力支持教育、社会保障与医疗卫生等领域发展[13] 生态环境保护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 比十三五期间增加492万辆 实现超过5倍增长[8] * 当前主要矛盾是产业结构偏重且内生动力不足 基层力量薄弱与基础支撑不足是重要短板[8] 改革与市场建设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1][15] * 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收官之年 未来重点在于优化结构、健全混合所有制、加强党的领导等[1][17] 其他重要内容 * 全球环境治理与绿色低碳竞争是国际博弈焦点[8] * 中国品牌价值达1.76万亿美元 在全球前5000个品牌中位居第二[10] * 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有14种新接订单居世界首位 海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10] * 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已启动 处于建议编制阶段 预计2025年9月底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建议草案[12]
南芯科技:9月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7 08:50
公司治理 - 公司第二届第九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9月5日在公司会议室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1] - 会议审议《关于提请召开公司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的议案》等文件[1] 财务表现 - 2024年1至12月份营业收入构成中集成电路行业占比99.84%[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16%[1] 市场表现 - 公司当前股价46元[1] - 公司市值达196亿元[1]
以先进标准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以来我国发布先进制造国家标准4000余项
经济日报· 2025-09-07 01:42
先进制造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进展 - "十四五"以来发布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国家标准4000余项[1] - 团体标准总数近20%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1] - 智能制造领域标准支撑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新能源汽车领域标准增强产业链协同并降低生产成本[1] 智能工厂建设成效与标准引领 - 制定智能工厂建设导则、通用技术要求及安全控制要求等国家标准[2] - 累计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3万余家、先进级1200余家、卓越级230余家[2] - 卓越级智能工厂实现研发周期缩短28.4%、生产效率提升22.3%、不良品率下降50.2%、碳排放减少20.4%[2] 未来产业标准化布局 - 成立合成生物、无人机等未来产业标准化技术组织[3] - 牵头制定《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碳化硅外延片》等国家标准[3] - 江苏计划到2027年新制定未来产业标准100项以上[3] 国际标准制定与转化成果 - "十四五"期间新承担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秘书处26个 新担任机构主席30个 新担任工作组召集人486个[4] - 提出国际标准提案880项 牵头制定国际标准532项[4] - 4210项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内标准 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90%[4] 国际标准应用与市场拓展 - 智能制造、纳米制造、智能电网等领域国际标准为高端装备进入国际市场提供质量背书[4] - 牵头制定脑机接口术语及数据格式系列国际标准[4] - 制定全球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4] 标准化工作未来重点方向 -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5] - 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循环利用、能耗能效、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制修订国家标准4000余项[5] - 加强标准实施监测 推动标准与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协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