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13市“半年报”出炉 五城GDP超5000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8-06 18:44
江苏省各市GDP表现 - 江苏省有5个城市GDP超5000亿元 分别为苏州市(13002.35亿元) 南京市(9179.18亿元) 无锡市(7735.15亿元) 南通市(6581.19亿元) 常州市(5079.13亿元) [1][2] - 徐州市GDP达4509.30亿元 年底有望成为江苏第六座"万亿之城" [2] - 苏州市是全省唯一半年GDP破万亿元的城市 [1] 各市经济增长情况 - 7个城市增速超全省5.7%的增速 分别为淮安市(6.8%) 徐州市 宿迁市 盐城市 镇江市 常州市 南通市 [3] - 3个城市增速持平全省5.7%的增速 [1] 苏州市经济亮点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393.6亿元 同比增长4.6%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 [1] - 电子信息业产值增长7.5%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5.3% 两大行业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2.6个百分点 [1]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192.1亿元 同比增长6.6%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6.4% 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1] - 外贸进出口12958.8亿元 创同期历史新高 增长5.7% [1] 南京市经济亮点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5.8% 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 [2]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 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1.6%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8.5%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78.2% [2] 淮安市经济亮点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 全部工业开票销售增长8.8% 工业用电量增长7.5% [3] - 列统的3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 30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行业增长面88.2% [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62.58亿元 同比增长8.1% 实现营业利润106.11亿元 增长10.3% [3]
蓝皮书预计2025年广州经济增长率为3.7%至5.1%
搜狐财经· 2025-08-04 07:55
2025年广州经济展望 - 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预计为3.7%至5.1% 好于2024年 [1] - 经济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 国内外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但仍有积极因素 [1] - 宏观经济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粤港澳大湾区呈现深度融合新景象 [1] 2024年广州经济表现 - 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32.50亿元 同比增长2.1% [1] - 工业投资总额达1710.90亿元 同比增长13.6% [1]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速 同比增长14.3% [1] 产业转型升级进展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新材料、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增长 [1] - 服务机器人、模拟芯片、集成电路圆片、液晶显示屏等新产品加快产出 [1] - 经济转型升级有所加快 新动能蓄势聚力 [1] 2025年重点行业展望 - 房地产市场有望止跌回稳 成交量将实现小幅提升 [2] - 房地产业增加值有望实现正增长 [2] - 汽车制造业的下拉影响有望缓解 [2]
和音:中国高质量发展为世界带来广阔机遇
人民日报· 2025-08-04 04:08
经济增长预期与活力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摩根士丹利 高盛等国际金融机构上调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中国成为全球经济调整中少数实现显著上调增长预期的主要经济体 [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 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 [1] - "苏超""村超"等文体活动火爆出圈 激发文商旅体业态融合发展新活力 拉布布等中国潮玩热卖全球 展现跨越文化创意 [1] 新经济与科技创新 - 2024年中国"三新"经济(新产业 新业态 新商业模式)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01% 较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 [2] - 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研发人员队伍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全球第一 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 [2] - 2024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 人工智能开源模型 创新药等成果涌现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茁壮成长 [2] 外商投资与开放政策 -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代表团确认中国发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明确信号 对外资企业在华投资至关重要 [3] - 中国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推出"外资24条""稳外资20条"等政策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 [3] - 2024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吸引外资占比提高 电子商务服务业 化学药品制造业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均实现大幅增长 [2][3] 国际合作与全球机遇 - 中国以稳定发展为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 通过持续扩大开放为各国创造新机遇 包括市场机遇 投资机遇和增长机遇 [3] - 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 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稳定性和规划长期性更显珍贵 [3] - "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期间 中国将用有力政策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3]
中国高质量发展为世界带来广阔机遇(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8-03 21:50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 - 经济创新活力加速释放 高质量发展亮点纷呈 稳健增长态势持续增强[1] - 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 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1]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摩根士丹利 高盛等国际金融机构纷纷上调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1] 新经济产业表现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01% 较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上半年增长9.5%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茁壮成长[2] - 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研发人员队伍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第一 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2] 对外开放与外资吸引力 - 扩大电信 医疗 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 鼓励外资开展股权投资[3] - 高技术产业吸引外资占比提高 电子商务服务业 化学药品制造业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大幅增长[2] - 持续打造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通过"外资24条""稳外资20条"等政策稳定外资预期[3] 创新成果与产业竞争力 - 人工智能开源模型 创新药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 - "酷元素"推动经济增长更均衡 根植于创新 合作和青年文化的吸引力推动新增长周期[2] - 文商旅体业态融合发展 "苏超""村超"火爆出圈 中国潮玩跨越文化展现创意[1] 国际合作与全球影响 - 中国以稳定发展为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 以扩大开放为各国创造新机遇[3] - 免签政策红利释放 "中国游""中国购"热度持续攀升[1] -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代表团确认中国发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明确信号[3]
中国经济新看点丨地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经济日报· 2025-08-02 00:29
经济增速 - 22个省份上半年GDP增速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5.3%,其中西藏以7.2%领跑,甘肃6.3%,湖北6.2%,浙江5.8%,江苏、河南、福建、吉林、新疆均为5.7% [2] - 广东GDP增速4.2%低于全国但优于一季度(4.1%)和去年同期(3.9%) [2] - 31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福建、安徽、河南、湖南增速超8% [4] 经济总量 - 广东GDP总量68725.4亿元居首,江苏66967.8亿元次之,山东突破5万亿达50046亿元 [3] - 浙江GDP45004亿元,四川31918.2亿元,河南31683.8亿元,湖北29642.61亿元接近3万亿 [3] - 外贸五省(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进出口占全国64.1%,贡献全国出口增量近六成 [3] 产业动态 - 北京设备购置投资增长99%占固定资产投资28.2%,浙江智能设备零售额增速超60% [4] - 福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8%,江苏航空航天器制造等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5] - 安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7%贡献工业增长80.7%,湖南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7.8% [5] - 辽宁造船业三项指标全国第二,北京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 [6] 政策导向 - 广东计划发展人工智能、海洋牧场、低空经济等新赛道 [7] - 江苏强调构建招商引资新模式,上海将培育重大产业项目并做大三大先导产业 [8] - 四川提出扩大内需与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河南启动"夏秋季战役"抓消费促投资 [8]
地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经济日报· 2025-08-01 21:58
经济增速与区域表现 - 22个省份上半年GDP增速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3%),其中西藏以7.2%领跑,甘肃(6.3%)、湖北(6.2%)、浙江(5.8%)分列区域前列 [1][2] - 西部省份表现突出,9个省份增速超全国线,东部7个、中部5个、东北1个 [2] - 广东GDP总量保持全国第一(68725.4亿元),江苏(66967.8亿元)、山东(50046亿元)紧随其后 [3] 外贸与工业表现 - 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五省市进出口值占全国64.1%,同比增长4.8%,贡献全国出口增量近六成 [3] - 31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均实现正增长,福建、安徽、河南、湖南增速超8%,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利润增速达两位数 [4] - 造船业方面,辽宁造船完工量、订单量均列全国第2位,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同比提高10.5个百分点 [6]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浙江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收增速显著,算力服务、数据服务等细分领域保持两位数增长 [5] - 福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江苏航空航天器、锂离子电池制造等行业增速超10% [5] - 安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7%,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0.7%;湖南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7.8% [5] 政策驱动与产业升级 - 北京设备购置投资增长9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8.2%;浙江家电、智能设备零售额增速超60% [4] - 湖北家电类零售额增长30.8%,家具类增长63%,增速较一季度显著提升 [4] - 四川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4倍,光伏电池增长1.9倍,锂离子动力电池增长53.2% [5] 区域发展战略 - 广东计划发力人工智能、海洋牧场、低空经济等新赛道 [7] - 江苏强调构建招商引资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 [8] - 上海聚焦三大先导产业规模扩张,深化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8]
3.8%↑!广州经济半年报出炉
证券时报· 2025-07-29 10:26
7月29日,广州市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上半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5080.99亿元,按不变价 格计算同比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3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705.87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11262.78亿元,增长 4.3%。 新能源汽车产出加快 近日,多个城市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经济成绩单。 广州市统计局表示,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广州流量经济激发消费潜能,新兴产业加速聚势蓄能,经济稳中向好的积极因素加快累积。 近年来,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上半年,广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作为广州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制造业在新旧 动能转换关键期继续承压,增加值同比下降5.7%,但在部分车企加快产品转型和新车型持续热销带动下,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 出加快,累计产量同比增长9.5%,比一季度提升8.8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继续恢复 上半年,广州消费市场在政策助力和新型业态带动下显现韧性,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1.22亿元,同比增长5.9%,比一季度提升2.4个 ...
上半年四川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四川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形势 -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1918.2亿元 同比增长5.6% [1] 农业生产 -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同比增长3.4% 水果产量增长6.4% 茶叶产量增长5.2% [1] - 水产品产量94.5万吨 同比增长5.2% [1] 工业生产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 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4.7% [1] - 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 股份制企业增长6.6%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8.1% 私营企业增长4.3% [1] - 41个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 [1]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0%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6%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5% [1] - 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11.5% 发电量增长4.0% 智能手表增长99.2% 工业机器人增长63.1% 锂离子电池增长50.8% 汽车增长35.0% 液晶显示屏增长29.2% 集成电路增长14.0% [2] 高技术产业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 [2] -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2%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4.7% [2] 企业效益 - 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9887.8亿元 同比增长3.1% [2] - 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363.3亿元 同比增长7.0% [2] 服务业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 [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4%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0.9% 批发和零售业增长7.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6.5% 金融业增长4.6% [2]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 [3] - 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5%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8% 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0.9% 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4% [3] -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5% 商品房施工面积下降12.3%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6.8% [3] 消费品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60.2亿元 同比增长5.6% [4] -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471.0亿元 增长5.5%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89.2亿元 增长5.9% [4] - 餐饮收入1935.0亿元 增长3.9% 商品零售12225.2亿元 增长5.8% [4] - 限额以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1083.9亿元 增长22.5% [4] - 限额以上企业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50.8%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2% 金银珠宝类增长19.0% 粮油食品类增长13.1%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0.6% 饮料类增长8.5% 化妆品类增长8.5% [4] 经济景气度 - 全省经济景气度税电指数103.4 生产指数102.9 销售指数104.0 [5]
精准施策扩内需:释放服务消费潜能,扩大服务业有效投资
中国新闻网· 2025-07-20 03:02
经济增长驱动因素 - 上半年经济同比增长5.3%,二季度环比增长1.1%,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8%,二季度提升至77% [1] - 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为16.8% [1][2] 消费领域表现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超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家电、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增速超25%,高于社零增速20个百分点 [1] - 服务消费同比增长4.9%,演唱会门票消费对当地消费拉动比为1∶4.8,银发群体旅居康养成为新业态 [1] 投资领域表现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分别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4.5和1.8个百分点 [2] -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投资增长26.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1.5%,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8.6%(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速达37.4%) [2] 内需战略优势 - 内需主导的国内大循环依托14亿人口市场,人均GDP超1.3万美元,通过消费与投资动态平衡形成经济韧性 [3] - 消费是经济循环终点与起点,投资短期拉动需求、长期形成产能,需激发消费潜能与有效投资 [3] 服务业发展潜力 - 服务消费增速暂低于商品消费,但文化娱乐、旅游、健康、养老等领域仍有增长空间 [4] - 建议完善工资增长机制、落实带薪休假,支持消费场景创新,推进服务标准建设 [4] - 服务业投资需降低融资成本,推动民企参与基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的新质生产力 [4]
重磅公布:由降转涨!
中国基金报· 2025-07-09 05:59
CPI同比由降转涨 - 6月CPI同比上涨0.1%,结束连续4个月下降趋势,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回升推动[3] - 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至0.5%(上月-1.0%),对CPI下拉影响减少0.18个百分点[3] - 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9.2%和15.9%,合计拉动CPI上涨0.21个百分点[3] - 文娱耐用消费品、家用纺织品和家用器具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0%、2.0%和1.0%[3] - 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价格降幅收窄至3.4%和2.5%,为近28个月和26个月最小降幅[3] 核心CPI持续回升 - 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创14个月新高[3]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保持稳定[3] - 房租价格环比上涨0.1%,反映毕业季租赁需求增加[5] 食品价格变动特征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3%,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牛肉价格结束28个月下降转为上涨2.7%[3] - 猪肉价格同比下降8.5%,为连续上涨后首次转降[3] - 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1%和3.4%,合计影响CPI上涨0.19个百分点[13] - 鲜菜价格环比上涨0.7%,淡水鱼价格环比大涨4.3%,均高于季节性水平[4] PPI环比降幅维持 - PPI环比下降0.4%,同比降幅扩大至3.6%[6] - 黑色金属冶炼和水泥行业价格分别下降1.8%和1.4%,合计影响PPI下降0.18个百分点[6] - 绿电增加导致电力热力价格下降0.9%,煤炭加工价格大跌5.5%[6] - 出口相关行业价格承压,计算机通信设备价格下降0.4%[6] 行业价格企稳信号 - 汽车制造价格环比回升,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价格分别上涨0.5%和0.3%[7] - 光伏设备价格同比降幅收窄1.2个百分点至10.9%[7]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价格同比上涨3.1%,可穿戴设备上涨1.4%[7] - 工艺美术品价格同比大涨13.1%,体育用品上涨0.7%[7] 分类价格表现 - 交通通信价格同比下降3.7%,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暴跌10.8%[19] - 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涨幅达8.1%,主要受金饰品拉动[13] - 家用器具价格同比上涨1.0%,但上半年累计仍下降1.1%[19] - 医疗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8%,中药价格持平[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