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品制造

搜索文档
利德曼(300289) - 2025年9月8-9日、11-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5 09:1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048.41万元,同比下降14.80%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52万元 [3] - 体外诊断试剂业务收入10886.65万元,同比下降28.13%,占总收入67.84% [3] - 诊断仪器业务收入2274.16万元,同比增长106.73%,占总收入14.17% [3] - 生物化学原料业务收入767.86万元,同比下降20.23%,占总收入4.78% [3] - 其他业务收入2119.74万元,同比增长30.37%,占总收入13.21% [3] 集采政策影响 - 约70%试剂产品纳入集中带量采购 [4] - 试剂毛利率同比下降2.34个百分点 [4] - 高值项目销量受检验套餐解绑影响下降幅度较大 [5] - 行业政策加速转型升级,长期推动高质量发展 [5] 业务发展策略 - 推进标杆市场建设,赋能经销商和终端用户 [5] - 持续丰富生化诊断菜单,完善免疫化学发光检测菜单 [5] - 生化试剂适配多款市场主流全自动生化仪机型 [5] - 与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诊断试剂和仪器领域合作 [5] 重大资产重组 - 拟现金收购先声祥瑞不超过70%股份 [7] - 标的公司为TB-PPD国内唯一生产厂家 [6] - 标的产品列入国家药典标准参考品、基药目录和甲类医保 [6] - 交易完成后新增结核诊断筛查业务及创新疫苗业务 [7] - 收购资金来源于近9亿元自有资金及银行并购贷款 [8] 控股股东支持 - 控股股东高新科控在生物医药领域有丰富投资经验 [9] - 成功投资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行业头部项目 [9] - 利德曼作为"五个一"生命科学产业战略布局重要组成部分 [9]
创新药,研发上市加速跑
人民日报· 2025-09-08 00:28
行业政策与监管环境 - 国家药监局开展优化药品补充申请改革试点 审评时限由200个工作日缩短至60个工作日 [5] - 探索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重点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 [5] - 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16条支持政策 [5] 创新药批准与研发进展 - 上半年批准创新药43个 同比增长59% [1][5] - 过去5年共批准创新药210个 保持加速增长态势 [1] - 中国在研创新药数量约占全球30% [1] - 一品红药业集团在研创新药达15个 [5] 企业研发案例与模式 - 一品红药业针对尿酸盐转运蛋白抑制剂开展创新药研发 目标填补痛风石口服溶解药物市场空白 [2][3] - 创新药研发需筛选5000至10000个分子才能确定候选化合物 [2] - 采用"湾区研发 全球申报"模式加速上市进程 [4] - 借助广州医疗资源与1500多名患者合作完成临床试验 [3] 区域产业支持体系 - 广州布局人类细胞谱系等国际大科学计划 拥有45家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机构 [3] - 形成全方位全流程政策扶持体系 包括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3] -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对重点品种提供临床研究提前辅导 [4] 行业经济效益 - 7月生物药品制造行业利润增长36.3% [2] - 政策红利正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 [5]
创业板强势反弹超1.4%,创业板ETF平安(159964)获申购
新浪财经· 2025-08-28 06:13
政策支持与行业融资 - 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型企业通过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及新三板挂牌融资 [1] - 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发起成立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子基金 [1] - 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和不动产信托资产支持票据 [1]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 - 7月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下降0.9%转为增长18.9% [1]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40.9% [1] - 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利润分别增长176.1%、104.5%、27.1% [1] 生物医药行业表现 - 生物药品制造行业利润增长36.3% [1] -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行业利润增长6.9% [1] - 建立市场化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攻关风险保险补偿机制 [1] 创业板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创业板指数上涨1.34% [3] - 成分股天孚通信上涨20%、捷佳伟创上涨18.18%、胜宏科技上涨13.44% [3] - 新易盛、中际旭创等个股跟涨 [3] 创业板ETF产品表现 - 创业板ETF平安上涨1.36%报1.79元 [3] - 近1周累计上涨4.62%排名可比基金2/16 [3] - 近1年日均成交1178.95万元 [3] 创业板ETF收益能力 - 近3年净值上涨7.34%居可比基金前2 [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7.37% [3] - 年盈利百分比60% [3] 创业板ETF风险指标 - 近1年夏普比率1.59 [4] - 近半年相对基准回撤0.07% [4] - 回撤后修复天数99天 [4] 创业板ETF运营特性 - 管理费率0.15%托管费率0.05%为可比基金最低 [4] - 近3月跟踪误差0.017% [4] - 紧密跟踪创业板指数反映市场运行情况 [4] 创业板指数权重构成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宁德时代、东方财富、中际旭创等 [4][5]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52% [5] - 指数由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创业板股票组成 [4]
前7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超4万亿
搜狐财经· 2025-08-27 21:00
工业整体效益 - 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9% [1] - 1至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40203.5亿元 [1] -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与物价回升政策推动企业盈利持续恢复 [1] 制造业利润表现 - 7月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8% 较6月增速提升5.4个百分点 [1] - 制造业利润增长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加快3.6个百分点 [1] 高技术制造业引领作用 - 高技术制造业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加快2.9个百分点 [1]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40.9% [1] - 集成电路制造利润增长176.1% 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利润增长104.5%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利润增长27.1% [1] - 生物药品制造利润增长36.3%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利润增长6.9% [1] 设备更新政策带动行业 - 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利润同比增长87.9% [2] - 通用零部件制造利润增长15.3% [2] - 食品饮料烟草及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制造利润增长11.3% [2]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 - 计算机整机制造利润增长124.2% [2]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利润增长100.0% [2] - 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具制造利润增长29.7% [2] - 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利润增长57.0% 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利润增长51.9% [2]
18.9%!7月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快速增长
中国证券报· 2025-08-27 04:28
整体利润表现 - 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 降幅较6月收窄2.8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收窄 [1][2] - 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0203.5亿元 同比下降1.7% 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1个百分点 [2] - 7月企业毛利润由6月下降1.3%转为增长0.1% [2] 营业收入与成本 - 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9% 1-7月累计增长2.3% [2] -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与物价回升政策推动企业盈利水平恢复 [2] 制造业板块表现 - 7月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8% 增速较6月加快5.4个百分点 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速加快3.6个百分点 [3] - 原材料制造业利润由6月下降5.0%转为增长36.9% 其中钢铁行业实现利润180.9亿元 石油加工行业实现利润34.6亿元 [3] - 消费品制造业利润下降4.7% 降幅较6月收窄3.0个百分点 [3]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下降0.9%转为增长18.9% 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速加快2.9个百分点 [1][3]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40.9% [3] - 集成电路制造利润增长176.1% 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增长104.5%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增长27.1% [3] - 生物药品制造利润增长36.3%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增长6.9% [3] 企业规模与类型 - 中型企业利润由6月下降7.8%转为增长1.8% 小型企业由下降9.7%转为增长0.5% [2] - 私营企业7月利润增长2.6% 高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 [2] 政策驱动行业 - 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利润增长87.9% 通用零部件制造增长15.3% 食品饮料烟草及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制造增长11.3% [4] - 计算机整机制造利润增长124.2%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增长100.0% 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具制造增长29.7% [4] - 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利润增长57.0% 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增长51.9% [4]
国家统计局:制造业利润较快增长,对规上工业利润恢复贡献较大
第一财经· 2025-08-27 01:44
核心观点 -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水平持续恢复 利润降幅连续收窄 营业收入保持增长[1] - 制造业利润较快增长 其中原材料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均呈现改善态势[2] -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快速增长 多个细分领域实现三位数增长[2] - "两新"政策带动相关设备制造和消费产业链利润显著提升[3] - 中小型企业和私营企业利润改善明显 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 工业企业整体效益 -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9% 1-7月份累计增长2.3%[1] - 7月份利润同比下降1.5% 降幅较6月份收窄2.8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收窄[1] - 1-7月份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1个百分点[1] - 7月份企业毛利润由6月份下降1.3%转为增长0.1%[1] 制造业表现 - 7月份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8% 增速较6月份加快5.4个百分点[2] - 制造业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份加快3.6个百分点[2] - 原材料制造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5.0%转为增长36.9%[2] - 钢铁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80.9亿元 石油加工行业实现34.6亿元 同比均扭亏为盈[2] - 消费品制造业下降4.7% 降幅较6月份收窄3.0个百分点[2] 高技术制造业 - 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0.9%转为增长18.9%[2] - 高技术制造业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2]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40.9%[2] - 集成电路制造业利润增长176.1% 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4.5%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业增长27.1%[2] - 生物药品制造业利润增长36.3%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增长6.9%[2] 政策驱动行业 - 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87.9% 通用零部件制造业增长15.3% 食品饮料烟草及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3%[3] - 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利润增长124.2%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业增长100.0% 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具制造业增长29.7%[3] - 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57.0% 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业增长51.9%[3] 企业规模类型 -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中型企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7.8%转为增长1.8%[3] - 小型企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9.7%转为增长0.5%[3] - 私营企业当月利润增长2.6% 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3]
国家统计局: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0.9%转为增长18.9%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1:43
工业生产与利润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并促进物价水平合理回升 [1] - 系列政策落地实施带动企业盈利水平持续恢复 [1] -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下降0.9%转为增长18.9% [1] - 高技术制造业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加快2.9个百分点 [1] 高技术制造业细分领域表现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40.9% [1] - 集成电路制造业利润增长176.1% [1] - 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104.5% [1] -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业利润增长27.1% [1] - 生物药品制造业利润增长36.3% [1] -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利润增长6.9% [1]
赛伦生物: 赛伦生物: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16:1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0.82百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2.8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9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8.5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08%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24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应收账款回款放缓 [2][29] - 研发费用为8.4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63%,主要因委外技术服务费减少 [2][3] 业务运营 - 公司专注于抗血清抗毒素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抗蛇毒血清系列、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抗狂犬病血清 [3][4] - 抗蛇毒血清系列是国内蛇伤治疗的唯一特效药,涵盖抗蝮蛇毒、抗五步蛇毒、抗眼镜蛇毒和抗银环蛇毒血清 [4] -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是破伤风抗毒素的升级产品,副反应显著低于TAT产品 [4][6] - 抗狂犬病血清用于狂犬病预防,为疫苗保护空窗期提供免疫保护 [6][8] - 公司产品已全部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26] 研发进展 - 抗蝰蛇毒血清处于Ⅱ期临床研究阶段,旨在改善蝰蛇咬伤治疗效果 [9][20] - 抗蜂毒血清处于Pre-IND阶段,填补蜂类蛰伤缺乏特效抗毒素药物的临床空白 [9][20] - 蛇毒快速检测诊断试剂研发项目中,眼镜蛇毒检测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蝮蛇毒和五步蛇毒检测处于临床预试验阶段 [10][20] - 新增广谱抗蛇毒抗体和重组蛇毒血凝酶两个研发项目,均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11][12][13] - 报告期内新增1项软件著作权,累计获得30项发明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 [20] 行业地位与竞争 - 公司是国内抗血清抗毒素领域的领军企业,抗蛇毒血清系列产品为国内独家生产 [3][4][15] - 抗蛇毒血清市场尚无国外药企进入,实现了国内蛇伤应急治疗领域的自主可控 [4] -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抗狂犬病血清面临与同类被动免疫制剂的竞争,如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4][6] - 公司通过技术迭代(如第四代免疫球蛋白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4][15]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掌握毒素蛋白质组学研究、抗原精制技术、免疫及单采浆技术等核心专有技术 [16][17][18] - 采用高效病毒灭活技术、胃蛋白酶消化工艺优化和柱层析纯化技术,确保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 [18][19] - 建立抗毒素保护效价检测技术,包括动物检测和标准化酶联免疫法,增强药品可控性 [19] - 通过产学研合作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优化研发体系 [15] 市场推广与战略 - 公司通过学术推广和医患教育(如"赛伦100蛇伤防治"微信小程序)提升产品可及性 [13] - 抗狂犬病血清工艺改进后已在部分省份挂网销售 [13] - 致力于成为生物毒素及生物安全预防与治疗领域药物开发的领军企业 [4] - 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依赖抗蛇毒血清和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但正通过研发拓展管线 [25][26] 资产与投资 - 总资产为1,135.53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38% [2][29] - 应收账款为98.58百万元人民币,较上年期末增长168.77%,主要因季节性销售和回款放缓 [2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641.21百万元人民币,本期购买858.00百万元人民币,赎回888.00百万元人民币,期末数为611.87百万元人民币 [29] - 在建工程为63.65百万元人民币,较上年期末增长52.13%,主要因募投项目厂房扩建持续推进 [29] 公司治理与变动 - 报告期内原财务总监李绍阳离任,聘任刘金报为新任财务总监 [30] - 研发人员数量为3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1.11%,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9人 [23] - 公司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0元(含税),合计派发12.99百万元人民币,占净利润的39.38% [1][30]
ST未名: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9 11:1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7077万元,同比下降66.42%,主要由于子公司暂停生产和销售所致[2][5] - 归母净利润-6730万元,同比下降127.26%,扣非净利润-6719万元,同比下降148.9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4亿元,同比下降183.51%,主要受子公司停产影响[2][5] - 总资产20.5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6.64%,净资产18.93亿元[2] - 基本每股收益-0.1020元/股,同比下降127.17%[2] 业务结构分析 - 生物药品制造业收入占比100%,其中鼠神经生长因子收入6423万元(占比90.75%),干扰素收入652万元(占比9.21%)[5] - 鼠神经生长因子收入同比下降6.51%,干扰素收入同比下降95.41%[5] - 毛利率70.19%,同比下降10.46个百分点[6] - 销售费用7427万元,同比下降42.04%,管理费用5869万元,同比上升11.67%[5] 重要经营事件 - 控股子公司天津未名于2025年4月22日被监管部门采取暂停生产、销售风险控制措施[10] - 公司因上述事件触及"其他风险警示"情形,预计三个月内无法恢复正常生产经营[10] - 联营公司北京科兴(持股26.91%)总资产48.92亿元,净资产30.16亿元,报告期净利润4965万元[8] 研发与战略布局 - 研发投入926万元,同比下降22.88%[5] - 全资子公司山东衍渡拥有高表达重组蛋白平台,眼科创新生物药物处于拟开展III期临床试验准备阶段[3] - 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推动价值与股东权益提升[12] 资产与投资状况 - 货币资金占比22.24%,长期股权投资占比44.87%,主要为对北京科兴的投资[6] - 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银行存款冻结136.70万元,未名生物医药(香港)有限公司存款冻结0.76万元[6] - 报告期无证券投资和衍生品投资[6] 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 - 董事会完成换届选举,新任副董事长徐隽雄、董事兼财务总监周婷等就任[12] - 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个行权期因业绩考核未成就而注销[12] - 公司开展多项公益项目,向神经障碍性疾病患者捐赠恩经复药品超3.8万支[13][14]
龙头20CM二连板,本周披露并购重组进展的A股名单一览
凤凰网· 2025-08-02 08:44
A股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 - 本周共有19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并购重组进展,包括中国神华、再升科技、华光源海等 [1] - 并购类型涵盖现金收购、股权收购、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涉及金额从300万美元至9.52亿元不等 [3] - 部分公司因并购事项导致股票停牌或复牌,如中国神华、金橙子、衢州发展等 [7] 重点公司并购案例 利德曼 - 拟收购北京先声祥瑞生物不超过70%股份,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4] - 目标公司主营结核诊断筛查及疫苗业务,交易将拓展公司IVD业务板块 [4] - 公告后股价连续两日涨停(20CM) [4] 中化装备 - 拟发行股份收购益阳橡机、北化机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6] - 交易将增强公司在橡胶机械及化工装备行业的竞争力 [6] - 公告后股价实现三连板 [6] 中化国际 - 拟发行股份收购南通星辰100%股权,标的主营聚苯醚、环氧树脂等化工产品 [6] - 交易需经董事会、股东大会及监管机构批准 [6] - 公告次日股价涨停 [6] 其他并购交易详情 中国神华 - 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煤炭、煤化工等相关资产 [7] - 股票自2025年8月4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 [7] 跨境并购 - 东方雨虹拟1.23亿美元收购智利Construmart S.A.100%股权 [3] - 亚太科技拟收购法国和丹麦两家公司100%股权并增资 [3] - 开山股份拟300万美元收购SMGP少数股权 [3] 中小规模交易 - 再升科技拟2.31亿元现金收购迈科隆49%股权 [3] - 华光源海拟1020万元收购湖南汉牛物流51%股权 [3] - 雪峰科技拟1.54亿元收购盛世普天51%股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