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调
icon
搜索文档
定义健康新生活:海信新风空调“云鼎奖”获领军品牌与趋势产品双认证
财富在线· 2025-09-04 08:44
行业地位与市场表现 - 公司荣获"空调行业领军品牌"和"悦享健康年度趋势产品"两项云鼎奖 [1] - 2024年全年及2025年前7个月实现销量与全渠道销额占有率双第一 [1]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新风空调使深度睡眠时长从74.7分钟提升至85.6分钟(增幅14.6%),深度睡眠占比达20.4%(较传统空调高4.8个百分点) [3] - 深睡宝X3Pro集成增氧新风、除菌除过敏原等功能于3000元内价位段,实现"7小时睡眠抵8小时"效果 [3] - X7Pro采用行业首创双向流换新风系统(换气量80m³/h),配备TVOC传感器与三色空气质量指示灯 [5] - 创新御风盾技术实现360°控风,解决冷风直吹痛点,支持天幕风、地毯风等多模式送风 [7] 战略转型与发展路径 - 从参数竞争转向以健康需求为核心的价值竞争,实现"卖产品"向"卖生活方式"转型 [3] - 从空调设备向全屋空气解决方案突破,聚焦母婴、银发等敏感人群健康需求 [5] - 完成从省电变频到健康新风、从传统冷暖到智能化低碳化的技术跨越 [7] 产品认可与行业荣誉 - X3Pro与X7Pro分别获评"睡眠级空调领军产品"和"母婴级空调领军产品" [8]
喜报!敲钟!奥克斯以全球家用分体空调销量前三实力登陆港股
搜狐财经· 2025-09-04 03:11
公司上市与行业地位 - 公司于9月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成为中国空调行业第三家登陆港交所的头部企业[1] - 公司获得弗若斯特沙利文"2018-2024年累计七年全球家用分体空调销量前三"认证[3] - 公司深耕全球市场30多年 坚持品质和创新价值观 处于行业领军者位置[3] 经营理念与核心能力 - 公司经营理念为"品质是基石 创新是灵魂"[1] - 公司打造全球化布局 全生态共建 全产业链打造 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差异化能力[3] - 公司实现全球本土化深耕 多品牌圈层化经营 以及全品类好空气产业的经营变革[3] 技术创新与产业突破 - 行业首创"小奥直卖"模式 打破传统销售壁垒 搭建零供快车道优化产业经营链路[5] - 行业首家实现离线交互语音空调 能听懂方言和国外小语种[5] - 行业唯三突破核心部件压缩机的研产一体化 实现关键技术与整机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自主可控[6] - 行业最早构建空调原材料采购 生产制造及绿色回收拆解的全生命周期保障体系[6] 品牌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以奥克斯AUX品牌布局全球 以华蒜 AUFIT及高端品牌ShinFlow满足多样化需求[8] - 公司推动从空调产品制造商向智慧空气解决方案服务商的经营变革[8] - 公司将继续深耕全球市场 加快多品牌战略落地[8] - 公司以创新科技打造原创产品 以极致服务丰富用户体验[10]
奥克斯上市首日破发:业绩增长背后的低价策略,红利和风险并存
36氪· 2025-09-02 23:26
公司上市表现 - 奥克斯于9月2日在港交所上市 首日开盘即破发 收盘报16.48港元/股 较发行价下跌5.40% 总市值约262亿港元 [1] - 公司曾于2016年在新三板短暂挂牌一年 后于2018年10月启动上交所上市辅导 2023年6月完成辅导但未进一步推进 最终于2025年1月转战港交所并递交申请 [2][3][4] 市场地位与业务构成 - 2024年按销量计 奥克斯是全球第五大空调提供商 市场份额7.1% 中国第四大空调公司 市场份额7.3% 中国第一大空调公司市场份额31.5% [5]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5.28亿元、248.32亿元、297.5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23.4% 净利润分别为14.42亿元、24.87亿元、29.10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42.1% [5] - 家用空调收入占比近九成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72.84亿元、216.83亿元、259.04亿元 占比88.5%、87.3%、87.1% 中央空调收入分别为18.85亿元、27.50亿元、32.24亿元 占比9.7%、11.1%、10.8% [6] - 中国仍为主要销售市场 2022-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57.1%、58.1%、50.7% 海外市场高速发展 收入分别为83.86亿元、104.12亿元、146.81亿元 占比42.9%、41.9%、49.3% [5] 盈利能力分析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1.3%、21.8%、21.0% 其中中央空调毛利率分别为27.5%、28.9%、30.4% 家用空调毛利率分别为20%、20.5%、19.2% [7] - 毛利率水平低于同行 格力集团消费电器毛利率分别为32.46%、37.00%、34.91% 海尔智家空调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8.61%、29.37%、23.87% [7] - 低价策略是毛利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2002年公司发起价格战 但2023年以来国补政策使空调价格进一步下降 低价优势被抹平 [8][9][10] 海外业务模式 - 海外采取OBM和ODM并行模式 2022-2024年OBM收入分别为15.05亿元、19.09亿元、27.44亿元 占比7.7%、7.7%、9.2% ODM收入分别为68.81亿元、85.03亿元、119.37亿元 占比35.2%、34.2%、40.1% [11] - 2024年整体毛利率下降部分源于毛利率较低的ODM销售增加 ODM模式对海外品牌建设存在局限性 [11] 研发与知识产权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3.98亿元、5.67亿元、7.10亿元 占比2.0%、2.3%、2.4% [12] - 2024年格力电器研发费用69.04亿元 是奥克斯的9.72倍 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63%、3.97%、3.95% [12] - 曾卷入多宗知识产权诉讼 2015年被判赔偿格力230万元 2020年被判赔偿格力4000万元 [12] - 核心部件压缩机长期依赖外购 2023年与松下合作研发 2025年6月才开始投产 [12] 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 - 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奥克斯的投诉量达6564条 其中空调相关投诉2708条 主要问题包括空调漏水、制冷差、出水管风化等 [13][14] - 售后问题包括空调无人安装、安装人员乱加价、客服推诿等 尽管公司宣称24小时安装及维修响应率超过90% [14] - 国内经销网络庞大 截至2024年末有线上经销商153家 线下经销商7493家 经销商不当使用可能损害品牌声誉 [15] 财务状况与现金流 - 截至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9.08亿元 短期计息银行借款6.58亿元 长期计息银行借款8.95亿元 [16]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净额呈下滑趋势 分别为40.04亿元、46.31亿元、25.18亿元 [16]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增长迅猛 2022-2024年分别为54.36亿元、64.36亿元、103.95亿元 年复合增速38.28% 是资产负债率持续超80%的主要原因 [16] - 2024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45.21亿元 大幅减少由派付股息导致 公司在递表前夕突击分红37.94亿元 超过当年29.10亿元净利润 [16] - 37.94亿元分红中约36.56亿元进入实际控制人郑坚江家族 控股股东奥克斯控股持有96.36%股权 [17]
奥克斯港股上市首日破发,与格力十年专利战持续上演
搜狐财经· 2025-09-02 20:20
上市表现 - 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2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价为每股17.42港元[1] - 上市首日午间收盘股价下跌7%至16.73港元 市值约为257.27亿港元[1] - 这是郑坚江旗下第三家上市公司 此前已拥有三星医疗和奥克斯国际两家上市公司[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195.28亿元增长至297.59亿元 净利润从14.42亿元增长至29.1亿元[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3.52亿元 同比增长27% 净利润9.25亿元 同比增长23%[3] - 与格力电器相比存在显著差距 2024年格力营收达1900.38亿元而奥克斯为297.59亿元[5] 市场策略 - 凭借智能产品和低价策略迅速崛起 支持手机APP远程控制的智能功能获得消费者青睐[3] - 采用"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从县乡起家通过电商渠道抢占市场份额[5] - 格力在一二线城市拥有深厚根基和庞大分销网络 保持行业龙头地位[5] 知识产权纠纷 - 自2013年起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多次公开指责奥克斯挖角人才并侵犯专利[3] - 2017年至2023年4月期间格力共27次起诉奥克斯专利侵权且全部胜诉[3] - 专利纠纷涉及空调产品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保护[3] 上市历程 - 2016年曾在新三板短暂亮相但一年后摘牌 后转战A股市场于2023年6月完成辅导工作但未成功上市[5] - 2025年1月首次向港交所递交申请未果 7月16日再度递表并于8月12日成功通过聆讯[5]
被董明珠狙击10年,宁波家电大王终圆上市梦 | 国潮风云
搜狐财经· 2025-09-02 15:31
公司上市及财务表现 - 奥克斯电气在港交所上市 发行2.38亿股股份 超额发售3107.4万股 发行价17.42港元/股 获557.2倍认购 募集资金41.5亿港元 开盘价16.10港元 当前股价16.64港元/股 市值264.28亿港元 [2] - 募集资金50%用于智能制造及供应链升级 20%用于全球研发 20%用于销售渠道加强 [2] - 2022-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95.28亿元、248.32亿元、297.59亿元和93.52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4.42亿元、24.87亿元、29.10亿元和9.25亿元 保持高速增长 [2] - 2022-2025年第一季度平均售价持续走低 分别为1698元、1550元、1517元和1531元 同期销量分别为1020万台、1400万台、1710万台和550万台 [21] - 毛利率整体走低 2022-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为20.0%、20.5%、19.2%和19.8% 低于格力30%以上的水平 [21] 市场竞争格局 - 截至2025年7月 中国空调市场全渠道销量TOP5品牌依次为美的、格力、小米、海尔、奥克斯 小米以13.7%销量占比位列第三 同比增速53.9% [18] - 按2024年销量计 奥克斯是中国第四大空调公司 市场份额7.3% 第一梯队格力美的市占率超20% [21] - 公司在大众市场份额达25.7% 位居第一 [21] - 中国空调行业参与者数量已超50家 [21] 业务战略与挑战 - 采用低价策略被称为"价格屠夫" 2001年将40多款机型价格下调30% 2002年再降20% 2001-2004年中国空调内销均价从2835元跌至1600元 年均降幅17.4% [6] -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从2011年9%快速提升至2019年突破70% 线上收入从不足5亿元飙升至数百亿元 复合增长率约90% [9] - 2017年底试点"网批模式" 渠道层级从五层压缩至三层 大幅降低渠道成本 [10] - 2022-2024年不活跃经销商数量分别为2475家、1510家及2204家 占比分别为49%、23%和30% [21] - 海外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从2022年42.9%提升至2025年前三月57.1% 其中ODM业务占海外收入80% [22] 研发与专利情况 - 研发费用占比持续较低 2022-2024年基本维持在2%左右 2024年投入7.1亿元 [1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 在境内外取得专利超过1.2万件 [16] - 格力累计申请专利超12万件 2024年研发投入69.0亿元 研发收入占比3.77% 美的研发投入162.3亿元 占比3.99% [16] 历史发展轨迹 - 创始人郑坚江1961年出生于浙江宁波 25岁时贷款2000元承包钟表零件厂起步 [4] - 1994年成立宁波AUX电器公司正式进军空调市场 [5] - 空调销量从2001年20万套飙升至2004年325万套 增长达15倍 [6] - 2009年与淘宝网合作 2010年陆续与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合作 2011年直供京东 [9] - 2016年挂牌新三板 一年后摘牌 2018-2023年冲刺A股未果 2025年1月港股递表失效 8月通过聆讯 [24] 行业竞争动态 - 美的2019年借鉴奥克斯网批模式完成渠道改革 发动价格战 空调价格比格力低700-800元 线上市占率反超格力 [10] - 传统巨头通过子品牌布局性价比赛道 美的华凌、海尔统帅、海信科龙均定位高性价比 主攻线上和三四线城市 [11] - 小米依托生态协同与流量复用 借助数亿"米粉"基本盘 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小米之家渠道 产品注重颜值和高性价比 [18] - 美的集团明确2025年海外销售收入突破400亿美元目标 国际市占率达10% [23]
格力宿敌创业39年圆梦港股,上市首日破发
搜狐财经· 2025-09-02 13:53
公司上市表现 - 奥克斯电气于9月2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价为17.42港元/股 首日股价跌破发行价至16.480港元/股 下跌5.40% 总市值256.62亿港元 [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名称源于英语单词ox(牛) 象征拓荒牛精神 创始人郑坚江1961年出生于浙江宁波贫困家庭 初中辍学后从事底层工作 25岁以2000元贷款承包钟表零件厂开启创业 [4] - 1994年正式进军空调行业 同年格力董明珠成为销售主管 2000年起尝试多元化发展 进入地产/医疗/投资领域 曾因汽车产业投资失败造成上亿元损失 [4] - 2002年公布《空调制造成本白皮书》 将1.5匹空调售价压低至1880元 以价格策略成功破局 2012年成为行业最早做电商的空调企业 2018年线上销售排名第一 [4] - 公司从1986年成立到主板上市历时39年 郑坚江现拥有三家上市公司:三星医疗/奥克斯国际/奥克斯电气 [12][15] 行业竞争格局 - 奥克斯与格力持续十余年竞争 涉及专利战/人才战/舆论战 2013年董明珠首次公开指责奥克斯挖走人才 [8][9] - 2015年起双方至少有58起诉讼纠纷 其中45起为专利侵权案件 2017年格力专利诉讼获奥克斯赔偿4000万元 创行业纪录 [10] - 2019年格力实名举报奥克斯空调不合格 奥克斯反击称不正当竞争并报案 双方曾围绕日本压缩机专利诉讼 奥克斯一审获赔2.2亿元但二审因专利无效败诉 [10] - 格力举报和诉讼重创奥克斯品牌形象 影响IPO进程 奥克斯2016年曾登陆新三板但一年后退市 2018年启动A股上市未果 2025年转战港股最终成功 [11] 渠道战略演变 - 格力主攻线下 构建庞大分销网络 在全国设立约3万家专卖店 [5] - 奥克斯早期侧重线上 2018年线上销售第一 后线下发力 网点一度超过4万个 [4][6] 财务表现对比 - 2024年格力营收同比下滑7.31% 而奥克斯营收增速达23.45% [14]
中金快讯 | 中金公司助力「奥克斯电气」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9-02 11:22
上市概况 - 奥克斯电气于9月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码2580 HK [2] - 绿鞋前发行规模约41 50亿港元 绿鞋后发行规模约47 73亿港元 [2] - 该项目为除A股上市公司发行H股外 香港市场今年以来规模最大的IPO [2] 财务顾问角色 - 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牵头整体协调人 全球协调人 簿记管理人及经办人 [2] - 中金公司协助把控上市申请关键节点 挖掘投资亮点并传递公司价值 [2] - 通过全球销售网络引入高质量投资者 成功转化顶级主权财富基金和长线基金订单 [2]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专业空调提供商 在全球空调市场排名前五 [5] - 在中国大众空调市场排名第一 [5] - 海外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 海外收入占比超50% [5] 商业模式特点 - 首创"网批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模式 [5] - 有效把握国内下沉市场增长机遇 [5] - 通过高性价比产品和高质量交付提升海外市场份额 [5] 战略意义 - 项目体现金融服务中国制造业出海 助力民营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 [3] - 中金公司秉持"植根中国 融通世界"理念 持续助力中国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 [3]
上市首日破发!“空调黑马”今日成功登陆港交所!
搜狐财经· 2025-09-02 08:37
公司上市表现 - 2025年9月2日港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价17.42港元/股 中午停盘时股价跌破发行价下跌7%至16.73港元/股 市值257.27亿港元 [1] - 上市首日总市值突破250亿港元 [1] 募资用途与上市历程 - 募资50%用于升级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 其余用于全球研发和销售渠道拓展 [3] - 2018年筹备A股上市 2023年6月完成辅导 后转战港股 [3] - 2025年1月首次港交所递表失效 7月16日重新提交申请 8月12日通过聆讯 [3] 公司业务概况 - 成立于1986年 创始人为郑坚江 产品以家用空调和中央空调为主 [5] - 家用空调包含挂机/柜机/移动空调等 中央空调包含多联机/单元机/热泵等产品 [5] - 产品覆盖住宅/办公楼/商场/酒店/医院/工业产业园等场景 [5] 市场地位与全球布局 - 业务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7] - 按2024年空调销量计为全球第五大空调提供商 市场份额7.1% [7] - 美的集团以27.5%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 [7] - 2022-2024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居全球前五大空调公司首位 [7] - 2024年位列巴西/墨西哥/波兰/泰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前三大空调出口商 [7]
奥克斯电气登陆港交所首日破发,奥克斯电气上市募资约40亿港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06:15
公司上市表现 - 奥克斯电气于9月2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股票代码02580 HK [1] - 上市首日低开 截至中午12点股价跌7%至16 2港元 股 跌破17 42港元 股的发行价 [1] - 公司当前市值252 26亿港元 [1] 募资与战略规划 - 上市募资约40亿港元 [1] - 募资拟用于加速全球化布局 [1] 行业竞争环境 - 国内空调价格战让公司承压 [1]
今天,董明珠对手IPO了
36氪· 2025-09-02 05:41
公司上市与市值 - 奥克斯电气于9月2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发行价每股17.42港元 发行市值约270亿港元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郑坚江通过Ze Hui、China Prosper及奥克斯控股控制约96.36%投票权 [3] - 郑坚江已拥有三家上市公司 包括上交所主板上市的三星医疗和港股上市的奥克斯国际 [3]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策略 - 创始人郑坚江出生于1961年 浙江宁波人 初中辍学后从事汽车修理工作 [2] - 1988年贷款2000元承包经营困难的零件厂 赚取第一桶金 [2] - 1994年成立AUX电器有限公司 正式进入空调行业 [2] - 采用低价竞争策略 初期空调价格比进口产品低60% 比国内同类产品低30% [2] - 2002年公布《空调成本白皮书》揭示1.5匹空调成本1748元 随后将40多款空调降价30% [2] - 因价格策略获得"价格屠夫"称号 并引发格力董明珠等同行批评 [2][3] 财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95.28亿元、248.32亿元、297.59亿元 [3]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21.3%、21.8%、21% [3] - 经调整净利分别为14.49亿元、25.11亿元、29.35亿元 [3] - 按2024年销量计算 公司为全球第五大空调提供商 市场份额达7.1% [3] 海外业务发展 - 空调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包括巴西、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美国、越南等市场 [5] - 2022-2024年海外销售收入分别为83.86亿元、104.12亿元、146.81亿元 占总收入比例42.9%、41.9%、49.3% [5] - 2025年第一季度海外销售收入53.36亿元 占比升至57.1% [5] 行业动态与港股上市背景 - 港交所2024年已完成超过50宗IPO 融资额接近170亿美元 引领全球资本市场 [6] - 目前接近230家企业正在排队申请港交所IPO [6] - 海天味业、蜜雪冰城等公司近期赴港上市均以全球化为目标 [5] - 美的集团2024年9月挂牌港交所 核心目标为"全球突破"和"构建海外第二个主场" [6] - 港交所CEO陈翊庭表示港交所是连接内地和世界的"超级联系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