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油和天然气
icon
搜索文档
雷神能源上涨3.07%,报5.545美元/股,总市值9440.36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15 14:00
股价表现 - 8月15日盘中上涨3.07%至5.545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3704美元 [1] - 总市值9440.36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09月30日收入6907.34万美元同比减少5.49%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809.59万美元同比减少31.73% [1] 公司架构 - 注册于开曼群岛的控股母公司 [1] - 主要业务通过中国境内子公司运营 [1] 业务范围 - 提供石油天然气行业清洁能源设备及综合解决方案 [1] - 四大业务板块:清洁能源设备/工程技术服务/新能源生产/数字化集成设备 [1] - 市场覆盖中国/中亚/东南亚地区 [1] 知识产权 - 拥有72项实用新型专利及5项软件著作权 [1]
巴菲特再度抛售苹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08:34
伯克希尔二季度投资动向 - 伯克希尔二季度美股多头仓位价值达2575亿美元 [1] - 新进联合健康503.9万股,季末市值15.7亿美元,消息公布后联合健康股价盘后大涨逾10% [1] - 加仓雪佛龙345万股,持仓市值环比增加4.95亿美元,成为十大重仓股中唯一增持个股 [1] - 减持苹果2000万股(环比减少6.67%),持仓占比从25.76%降至22.31%,持仓市值减少41亿美元 [1][3] - 减持美国银行2630万股,同时减持德维特、特许通讯、F1集团股票,清仓T-Mobile [1] 苹果持仓调整分析 - 苹果自2008年5月以来股价上涨逾3000%,当前市值3.45万亿美元 [3] - 生成式AI技术革命背景下,分析师警告苹果若不大胆进军AI领域可能面临"黑莓时刻" [3] - 苹果正布局多款机器人、智能音箱、新版Siri及家庭安全摄像头等AI相关产品 [4] - 伯克希尔仍持有苹果2.8亿股,苹果保持头号重仓股地位但持仓占比从峰值50%降至22% [4] 新增持仓揭秘 - 二季度新进纽柯钢铁661万股(季末市值8.57亿美元,持仓占比0.33%) [7] - 买入Lennar约705万股(季末市值7.8亿美元,持仓占比0.3%) [7] - 买入D.R. Horton超148万股(季末市值1.91亿美元,持仓占比0.07%) [7] - 新进Lamar Advertising Company 117万股(季末市值1.4亿美元,持仓占比0.06%) [7] 投资风格与市场判断 - 伯克希尔连续11个季度净卖出股票,二季度抛售约30亿美元股票 [7] - 巴菲特维持谨慎态度,认为美股估值过高且相对于其他市场更贵 [7] - 十大重仓股保持稳定:苹果、美国运通、美银、可口可乐、雪佛龙、穆迪、西方石油、卡夫亨氏、瑞士安达保险、德维特 [1]
中能控股(00228)下跌9.8%,报0.046元/股
金融界· 2025-08-15 02:39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8月15日盘中股价下跌9.8%至0.046港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107.75万港元 [1] 公司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投资控股及在香港经营连锁中式酒楼 [1] - 通过收购共创投资集团参与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业务 [1] - 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股份代号228 [1] 财务数据表现 - 2024年年报显示营业总收入2.78亿元 [1] - 2024年净利润2532.16万元 [1] 公司治理行动 - 8月14日公布合股预案 计划于2025年11月3日实施40合1的股份合并 [2] 信息披露安排 - 公司将于8月28日披露2025财年中期报告 [3]
Computer Modelling Group (CMDX.F)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8-13 16:30
**公司及行业概述** - **公司名称**: Computer Modelling Group (CMG) [1] - **行业**: 石油与天然气上游技术解决方案(储层模拟、地震数据处理、生产优化)[4][7] - **核心业务**: 储层模拟软件(47年历史),近年扩展至地震数据平台及全流程解决方案 [8][15][21] --- **核心观点与战略** 1. **4.0战略框架** - **三大支柱**: 增长(核心业务)、盈利能力(EBITDA优化)、收购(平台化扩张)[12] - **核心业务表现**: - 储层模拟业务EBITDA利润率长期超40%,近三年软件收入年增11% [12] - 总营收从3年前的6600万美元翻倍至当前水平 [11] - **收购逻辑**: - 过去24个月投入7300万美元收购,获取5000万美元收入,目标低边际业务整合后提升利润率 [13] - 收购分类:核心互补(储层模拟)、平台化(地震数据)、独立扩展(中下游/非油气领域)[16][18] 2. **财务指标**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34%(集团整体),核心业务现金转化率80%+ [11] - 近期股息削减80%(释放1300万美元用于收购)[32] 3.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油气开采复杂度上升**: 常规原油枯竭,非常规开采(如化学驱油)需更高模拟和数据解析(PB级数据)[7][8] - **技术壁垒**: 高精度物理模型、高性能计算需求,客户粘性强(9/10超级巨头为客户)[10][34] --- **关键业务动态** 1. **收购整合进展** - **平台化布局**: - 收购Bluware(地震数据处理)、Sharp Reflection(地震成像)、Sizware(近期完成)[16] - 目标:构建从地震到经济评价的全流程解决方案,非强制技术整合但增强协同定价权 [21][23] - **运营系统(CMG OS)**: - 产品管理(减少研发浪费)、商业化执行(650客户覆盖)、高触达客户支持(工程师直联)[25][29] 2. **市场扩展方向** - **非油气领域**: 采矿、公用事业(水管理)等需复杂科学建模的垂直行业 [20] - **中下游布局**: 探索油气运输(中游)和分销(下游)技术方案 [18] --- **风险与竞争** 1. **竞争压力** - 核心业务遭遇竞争对手激进定价(某区域折扣异常导致大客户流失)[50] - 应对策略:强化高层关系,技术优势+商业谈判双驱动 [51] 2. **收购估值挑战** - 私募基金涌入推高标的估值,依赖创始人关系维护合理价格 [47][49] --- **其他重要细节** - **客户结构**: 450家油气公司+200所高校(培养未来用户)[27] - **团队与文化**: - 并购团队从1人扩至5人,建立全公司并购文化 [44] - 董事会引入Constellation成员(优化资本配置与税务策略)[42][43] - **财务过渡期**: 服务收入向软件收入转型(Bluware软件占比从20%提升至40%)[40][41] --- **数据引用** - 营收增长: 6600万美元→3年翻倍 [11] - 收购投入: 7300万美元资本部署,5000万美元收入并入 [13] - 股息削减: 80%降幅,释放1300万美元 [32] - EBITDA: 4400万美元(上年),集团利润率34% [11]
雷神能源上涨3.82%,报5.492美元/股,总市值9350.13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12 13:42
股价表现 - 8月12日开盘上涨3.82% 报5.492美元/股 成交额6753美元 总市值9350.13万美元[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09月30日收入总额6907.34万美元 同比下降5.49%[1] - 归母净利润809.59万美元 同比下降31.73%[1] 公司架构 - 注册于开曼群岛的控股公司 通过中国境内实体子公司运营[1] - 无自身重大业务 主要依赖中国运营子公司开展业务[1] 业务范围 - 石油天然气行业清洁能源设备与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1] - 四大业务部门:清洁能源设备、石油天然气工程技术服务、新能源生产经营、数字化集成设备[1] - 业务覆盖中国、中亚及东南亚地区[1] 知识产权 - 拥有72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及5项软件著作权[1]
雷神能源上涨3.17%,报5.571美元/股,总市值9484.63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11 13:55
股价表现 - 8月11日盘中股价上涨3.17%至5.571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1.14万美元 [1] - 总市值9484.63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09月30日收入总额6907.34万美元 同比减少5.49%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809.59万美元 同比减少31.73% [1] 公司概况 - 注册于开曼群岛的控股公司 主要通过中国境内实体子公司运营 [1] - 石油天然气行业清洁能源设备与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业务涵盖清洁能源设备、石油天然气工程技术服务、新能源生产经营及数字化集成设备四大板块 [1] - 拥有72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和5项软件著作权 [1] - 业务范围从中国扩展至中亚和东南亚地区 [1]
北海航线作为俄罗斯的重要运输走廊的战略意义和发展前景
搜狐财经· 2025-08-10 09:54
北海航线(NSR)概述 - NSR是欧洲与东亚及俄罗斯欧洲与远东地区间最短海上航线,全长超1.4万公里,主要港口包括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等[1][14] - 至日本仅需18天,远快于苏伊士运河的37天,且无拥堵、通行费及海上劫掠问题[1][16] - 受天气和冰况影响,路线与交货时间不稳定,沿海基础设施欠发达,部分港口需现代化改造[1][16] NSR发展历程 - 20世纪初有探险队为其奠基,苏联时期是重要运输路线,1990年代运输量骤降[16][20] - 2008年后受国家政策推动逐渐发展,2010年代关注度显著提升[20][21] - 2023年过境货运量212.9万吨,2024年预计超300万吨[45][47] NSR与苏伊士运河比较 - 路线长度:NSR约1.2万公里 vs 苏伊士运河2.1万公里[24][25] - 单程费用(9月):NSR 25.05万美元 vs 苏伊士运河34.08万美元[24][25] - 通航能力:NSR港口总吞吐量4750万吨(2024年),受船只尺寸限制[24][25] 国家战略和基础设施 - "2035年前北海航线发展长期计划"分四阶段推进,目标2035年货运量达1.5-1.92亿吨[27][31] - 2024-2027年计划投资1754.5亿卢布,用于港口现代化和破冰船建造[31] - 2024年计划建设集装箱物流枢纽,集装箱周转量目标85万标准箱[27][30] 石油和天然气项目 - 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2023年运输1988万吨,占NSR货运量主要部分[35][42] - 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项目计划年产能1980万吨,2023年底第一条生产线启动[42] - 碳氢化合物运输占NSR货运量80%,主要由诺瓦泰克、俄气等公司推动[35][37] 全年航行进展 - 2021年首次实现冬季航行,依赖Arc7级破冰船队[45] - 2024年继续现代化破冰船队,建造"领袖"号核动力破冰船(120兆瓦)[48] - 目标2030年实现全年通航,需解决技术和基础设施问题[28][45] 中国参与和国际合作 - 2024年中国航运公司航班数量翻倍[2] - 俄罗斯构建北海航线IT生态系统以提升管理效率[2][36] - 诺瓦泰克在堪察加半岛建转运枢纽面向亚洲市场[43]
美议员提议禁止东大使用美元结算,东大网友:还有这好事?
搜狐财经· 2025-08-09 23:26
美元霸权衰落 - 2025年《停止中俄法案》成为美元霸权崩塌导火索 冻结在美中国个人资产并切断中国银行接入CHIPS系统 引发全球货币秩序重构 [3] - 法案导致纽约房产市场受冲击 中国买家撤离致豪宅滞销 硅谷工程师股票账户及留学生购房定金遭冻结 [3][4] - 摩根大通测算中企每日美元交易量巨大 切断结算将瘫痪美企对华贸易 苹果供应链中断损失超千亿美元 [4]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覆盖42国 中俄贸易99.6%使用人民币结算 莫斯科零售端直接标注人民币价格 [5] - 数字人民币实现原油贸易秒级结算 上海原油期货人民币交易量7月超越布伦特原油 东盟十国与中东六国全面接入CIPS [5] - 中国央行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至8000吨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提议本币直接结算替代美元 [7] 全球贸易格局重构 - 巴西大豆商要求人民币结算 阿根廷牛肉厂废弃美元报价 法国电力公司通过CIPS采购中国光伏板 [8] - 美元全球储备占比跌至47% 创欧元诞生以来新低 金砖11国联合谴责单边金融制裁 [8] - 美国传统三角贸易链断裂 中国-沙特军火交易绕过美元 洛克希德马丁因订单流失大规模裁员 [9] 企业端影响 - 通用汽车因美元支付禁令面临供应链中断 芝加哥大豆期货跌至十年新低 中国转向巴西采购 [9] - 义乌小商品商户已全面接受人民币付款三年 泰国榴莲商通过数字人民币实现零手续费跨境结算 [4][5] - 中国科技企业工资发放数字化 中关村程序员薪资直接以数字人民币支付 华强北商户支持七国货币收款 [11]
雷神能源上涨7.22%,报5.79美元/股,总市值9857.48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08 15:13
股价表现 - 8月8日盘中上涨7.22%至5.79美元/股 成交额2.0万美元 总市值9857.48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09月30日收入总额6907.34万美元 同比减少5.49% [1] - 归母净利润809.59万美元 同比减少31.73% [1] 公司架构 - 注册于开曼群岛的控股母公司 通过中国境内实体子公司开展业务 [1] - 无自身重大业务 主要依赖中国运营子公司 [1] 业务范围 - 石油天然气行业清洁能源设备及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四大业务板块:清洁能源设备 石油天然气工程技术服务 新能源生产经营 数字化集成设备 [1] - 市场覆盖中国 中亚及东南亚地区 [1] 技术储备 - 拥有7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5项软件著作权 [1]
雷神能源上涨2.87%,报5.555美元/股,总市值9457.39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08 14:27
股价表现 - 8月8日盘中上涨2.87%至5.555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8129美元 [1] - 总市值9457.39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09月30日收入总额6907.34万美元,同比减少5.49% [1] - 归母净利润809.59万美元,同比减少31.73% [1] 公司概况 - 注册于开曼群岛的控股公司,通过中国子公司开展主要业务 [1] - 业务覆盖石油天然气清洁能源设备及综合解决方案 [1] - 主要业务板块包括清洁能源设备/石油天然气工程技术服务/新能源生产经营/数字化集成设备 [1] 业务布局 - 市场从中国扩展至中亚和东南亚地区 [1] - 拥有7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5项软件著作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