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鲜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外卖大战的剧本,没有叮咚买菜的角色
36氪· 2025-08-25 11:5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59.759亿元,同比增长6.7% [1] - 净利润为1.072亿元,同比增长59.7%,连续第六个季度实现盈利 [1] - 订单总数同比增长5.5%,GMV为64.994亿元,同比增长4.5%,连续六个季度正增长 [1] - 销售成本同比上升,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0.0%下降至28.8% [1][2] - 总运营成本和费用为人民币59.801亿元,同比增加6.5% [1] 4G战略影响 - 4G战略(好用户、好产品、好服务、好心智)实施半年,推动SKU大规模汰换与上新 [2] - 新品爬坡阶段的采购折扣、试销损耗及促销让利推高当期销货成本 [2] - 2025年Q1及Q2毛利率分别为29.9%和28.8%,均低于2024年同期水平(30.6%和30.0%) [2] - 战略转型导致商品结构成本变化,叠加CPI下滑及供应链效率扰动 [2] 外部竞争环境 - 外卖大战(京东秒送、美团、淘宝闪购)于2025年Q2全面爆发,涉及商超及蔬果品类分流 [3][6] - 淘宝闪购订单日数量突破八千万,粮油米面订单增长335%,休闲食品增长312% [9] - 生鲜行业中小商家订单环比增长238%,水果行业增长344%,酒水行业增长532% [9] - 综合平台通过会员制及多品类优惠券提升转化漏斗比例 [9] 环比增长分析 - 2025年Q2总营收环比增长9.07%(2024年Q2环比增长11.44%) [4] - 2025年Q2 GMV环比增长9.02%(2024年Q2环比增长12.56%) [4] - 2025年Q2总运营成本环比增长8.35%(2024年Q2环比增长11.2%) [4] - 环比增速下滑源于高基数、扩张减速及外部竞争三重因素叠加 [5] 行业格局与竞争定位 - 生鲜即时零售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垂类平台(叮咚买菜、朴朴超市)、商超平台(盒马、山姆)及综合平台(京东、美团) [7][8] - 叮咚买菜采用前置仓模式,自建物流实现29分钟送达,0起送费 [8] - 自有品牌覆盖约4000个SKU,占总GMV约20%,非生鲜品类占比超33% [11] - 综合平台依赖轻资产撮合模式,垂类平台通过自有品牌构建差异化商品池及供应链深度 [12] 战略转型与未来方向 - 公司放弃低价策略及规模扩张,聚焦区域市场高端客群及品质升级 [10] - 通过供应链深度及品牌心智提升毛利空间,例如自有品牌研发与生产控制 [12][14] - 增长关键从城市扩张转向品类复制及生活方式沉淀(如"30分钟到厨房") [14] - 行业生态位受综合平台持续挤压,需强化供应链与品牌壁垒以维持竞争力 [13]
直抵源头,朴朴超市多地开海,升级水产链路
开海季启动与供应链响应 - 8月初苍南港、吕四港、舟山港等码头结束近四个月休渔期后重启捕捞作业 [1] - 首批海捕船只满载梭子蟹回港 通过品控筛选后最快12小时从码头抵达福州前置仓 [1] 公司生鲜供应链战略定位 - 作为即时零售赛道重要参与者及多城市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企业 持续打磨生鲜品类供应链能力 [3] - 开海季成为凸显生鲜品质升级的关键窗口 今年是深度参与开海季的第四年 [4] 品质管控体系升级 - 品控团队提前数周进驻舟山、吕四、东山等主要码头锁定头鲜货源 [4] - 7月起对冰鲜供应商实施新一轮巡检 分级管理基础设施与加工能力 [6] - 每周执行飞行检查 强化环境温度、硬件设施及加工标准管控 [8] - 通过直接供应商管控保持海鲜新鲜度与安全性核心竞争力 [8] 物流链路优化创新 - 升级沿海至武汉、成都的运输设备 采用海水循环恒温车实现精准温控(±1度) [9][10] - 运输系统配备双重过滤与蛋白分离系统 去除杂质及氨氮成分 显著提高梭子蟹成活率 [10][12] - 优化冰鲜商品全链路 实现码头至门店24小时达 福州区域最快12小时送达 [12] - 针对内陆需求增长 扩大大规格海鲜货源以满足高品质多元化需求 [12] 市场反馈与区域战略 - 福州地区鲜活梭子蟹(470-500g/份)售价低于40元且持续下降 获得用户积极评价 [14] - 依托沿海地域优势 将海产品纳入经济文化核心战略 强化"靠海吃海"的供应链布局 [14]
珠峰黄金预计中期股东应占净利润7000万—8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00:24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净利润为7000万至8000万元人民币 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约1100万元人民币 实现扭亏为盈 [1] - 若排除授出购股权的费用影响 预计净利润将达到8800万至9800万元人民币 [1] - 出售生鲜食品零售业务为集团带来约4100万元人民币的收益 [1] 业绩驱动因素 - 黄金产品销售额显著上升 [1] - 珠宝新零售业务整体销售额提高 [1] - 采购和加工成本较低的库存产品销售 叠加上半年黄金价格上涨 导致黄金产品销售毛利率大幅提升 [1] - 整体毛利上升 [1]
盒马CEO严筱磊商人一年多大刀阔斧改革 财务出身的她行吗?
搜狐财经· 2025-08-19 06:02
战略调整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31日关闭全国最后一家X会员店(上海森兰商都店) 正式退出仓储式会员店市场[1] - 调整旨在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盒马鲜生(社区生鲜超市)和盒马NB(硬折扣店)[3] - 彻底放弃会员店模式 加速扩张盒马NB折扣店 目标门店数量达千家[4]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盒马鲜生与盒马NB两大业态GMV达750亿元 首次实现全年盈利[3] - X会员店对整体销售额贡献不足10% 单店年租金超5000万元却难以实现盈亏平衡[3] - 商品差异化不足及258元年费门槛限制了X会员店客流增长[3] 管理层变动 - 前任CEO侯毅将X会员店视为盒马"第二曲线" 计划三年内开出50家门店 对标山姆会员店和Costco[3] - 现任CEO严筱磊2018年加入盒马担任CFO 曾为盒马定下三年后GMV达到1000亿元的目标[3] - 严筱磊计划新财年新增近100家盒马鲜生门店 覆盖超50个城市[4] 业务规划 - 盒马X会员店北京世界之花店、苏州相城店及南京燕子矶店已于7月31日停止营业[1] - 公司下一份财报将呈现战略调整后的财务表现[4]
海量财经丨山东第七城!盒马鲜生淄博首店开门迎客
搜狐财经· 2025-08-15 14:59
公司扩张计划 - 盒马鲜生计划在财年内新增近100家门店,进入超过50个新城市,届时门店总数将超过500家 [3] - 淄博首店选址核心商圈,经营面积达4000平方米,涵盖生鲜、烘焙、有机蔬菜、时令水果、鲜花等全品类 [3] 供应链与商品优势 - 公司已建成8个供应链中心、超300个直采基地、8个物流中转仓,供应链网络覆盖全国并延伸至海外 [5] - 淄博本地特色农产品如沂源红苹果、博山猕猴桃、山东黑牛肉等通过盒马供应链销往全国 [1] - 开业首日推出本地"活体香菇",采用苹果木和麸皮培养基,可二次生长 [5] 消费者偏好与市场表现 - 进口水果、鲜活大海鲜(如波士顿龙虾、俄罗斯帝王蟹)和榴莲是本地消费者热门选择 [5] - 年轻消费者青睐"悦己"消费,鲜花区域(如绣球大海蓝)受欢迎 [7] - 夏季限定商品如9.9元/500ml绿豆爽风味小麦啤酒和19.9元/升浑浊IPA成为明星单品 [7] 区域经济与门店运营 - 淄博作为鲁中与胶东经济圈枢纽,消费能级因"淄博烧烤"出圈及商业综合体入驻持续提升 [3] - 门店针对炎热天气提供水饮服务,增加自助结账设备和人工收银岗位以优化体验 [3] - 本地消费者对便捷购物需求强烈,首日店外排队达百米 [3][5]
亚马逊VS沃尔玛:谁是赢家
美股研究社· 2025-08-15 11:29
亚马逊生鲜当日达服务扩张 - 亚马逊生鲜当日达服务已覆盖1000多个城市,计划到2025年底扩展到2300多个城市,配送范围包括肉、海鲜、电子产品等多样化商品[1] - 该服务推出后,亚马逊股价上涨约2.4%,而Instacart、沃尔玛和DoorDash股价分别下跌11.8%、7.9%和2%[1] - 生鲜占美国零售销售额的43%,但线上销售仅占15%,亚马逊凭借3.1亿月活跃用户(80%在美国)有望抢占这一市场[7] 亚马逊业务表现 - 二季度AWS营收同比增长18%至308.7亿美元,超出预期[1] - 广告业务同比增长23%至156.9亿美元,超过预期的149.9亿美元[4] - 公司正在推动生鲜购物融入Prime生态,通过会员优惠锁定客户[7] 沃尔玛竞争态势 - 沃尔玛面临价格战升级、成本上升压力,需加大技术和物流投入以保持电商竞争力[3] - 沃尔玛+会员上一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3] - 公司取消了与The Trade Desk的四年独家合作条款,向多个广告技术平台开放购物者数据[4] - 沃尔玛在19个国家拥有10500家门店和俱乐部,2024年每周顾客访问量约2.55亿(2023年2.4亿,前一年2.3亿)[8] 市场表现与估值 - 亚马逊今年以来涨幅约4.4%,落后于DoorDash(50%)、沃尔玛(11.8%)和标普500指数(9.9%)[8] - 沃尔玛前瞻非GAAP市盈率38.51倍,亚马逊34.01倍;前瞻GAAP市盈率沃尔玛39.11倍,亚马逊34.16倍[13] - 沃尔玛前瞻非GAAP PEG 4.86,亚马逊1.89;前瞻EV/EBITDA沃尔玛19.49倍,亚马逊14.80倍[13] - 亚马逊股价234美元,接近8月初236.5美元高点,技术指标显示上涨动能[14] - 沃尔玛股价100.9美元,从8月高点104.7美元回落,进入盘整阶段[15] 行业前景 - 市场预期9月美联储降息25-50个基点,可能刺激消费,亚马逊将受益更多[10] - 分析师将亚马逊评级上调为"强烈买入",维持沃尔玛"卖出"评级[11] - 亚马逊估值溢价与其增长轨迹更匹配,而沃尔玛估值像高增长股票却缺乏相应增长[14]
汇源指责每日优鲜品牌管理公司侵权,导致汇源品牌信誉严重受损
第一财经· 2025-08-13 10:49
汇源与每日优鲜品牌管理公司纠纷事件 - 北京汇源发布声明指控北京每日优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授权以"汇源"名义招商、违规拆分转授区域经销权、在未授权区域开展服务并引发大量投诉,导致汇源品牌信誉严重受损 [3] - 汇源明确表示北京每日优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无权以"汇源"名义开展任何招商、销售及宣传活动,其与客户之间的合同纠纷与汇源无关 [7] - 汇源客服证实曾与每日优鲜签订过合作协议并给予部分区域经销权,但合作已结束,授权已到期,而每日优鲜仍在继续使用汇源经销权 [7] 涉事公司背景 - 北京每日优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1月,法定代表人为池家辉,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由池家辉全资持股 [8] - 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日用品销售、新鲜蔬菜零售、新鲜水果零售、食用农产品零售等 [8] - 与大众熟知的每日优鲜电商平台(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无任何关联,后者成立于2014年10月,注册资本约31.9亿元人民币 [9] 事件暴露的问题 - 事件暴露了汇源在品牌授权与经销商管理体系中的深层问题 [7] - 汇源客服对具体授权期限和授权区域表示不清楚,显示公司内部管理可能存在漏洞 [7] - 每日优鲜品牌管理公司作为成立不到两年的小微企业,其违规行为对汇源品牌信誉造成严重影响 [7][8]
消费观察|鲜果吃冻的,干果吃鲜的?这届年轻人更愿为“新鲜、健康、悦己”买单
搜狐财经· 2025-08-12 14:25
消费趋势变化 - 新鲜、健康、悦己成为未来消费三大方向 [1] - 年轻消费者推动健康消费向轻量化、场景化和悦己化转变 [1] - 低GI食品成为今夏社交密码 [1] - 冷冻水果和鲜吃坚果成为流量风口 [3][5] - 消费者偏好便携、不脏手、一人食、懒人化的食品解决方案 [11][14] 冷冻水果产品特性 - 冷冻水果采用零下100多℃急冻技术 冰晶颗粒小 对细胞损伤少 解冻后口感变化小 [6] - 工业化冷冻技术优于家庭冷冻(零下18℃) 能更好保持水果口感 [6] - 果糖含量高的水果如西瓜、荔枝、葡萄等冷冻后甜度提升 口感更佳 [6] - 适合冷冻的水果包括芒果、香蕉、榴莲、荔枝、杨梅、葡萄等 [7] - 冷冻果切能最大限度呈现水果最佳风味 解决外观与成熟度矛盾问题 [9] - 冷冻水果可直接搭配牛奶或酸奶制作减脂餐 也可DIY成便携冰饮 [3] 鲜吃坚果产品特性 - 鲜核桃采用24小时内现剥壳 超声波去皮 0-4℃恒温锁鲜技术 [5] - 鲜夏威夷果来自云南产地 口感脆嫩多汁 与干果完全不同 [5] - 鲜坚果需在低氧仓库锁鲜储存 搬运人员需佩戴氧气面罩 [9] - 加工全程需在0-4℃恒温环境中进行 [9] 供应链与研发能力 - 公司已建成8个供应链中心、超300个直采基地、8个物流中转仓 [12] - 每月进口黑钻凤梨超100个集装箱 [12] - 目前售果切达80余款 瓜类、菠萝、菠萝蜜、混合果切销售占比最高 [14] - 研发跟进社交平台网红做法 如在去核荔枝中加入树莓等 [14] - 尝试用冷藏链路将新疆老汉瓜榨汁运输出疆 [14] 产品创新与市场响应 - 冷冻热带水果杯包含芒果、凤梨和荔枝混合 [3] - 推出"超柠每日C柠檬冰" 配料为100%柠檬汁 可冲泡气泡柠檬汁 [12] - 针对后熟类水果如释迦果、木瓜、芭乐采用冷冻技术解决外观与口感矛盾 [9] - 通过庞大采购体量降低源头成本 优化供应链环节 实现高质价比 [14]
ESG解读|盒马闭店风波致会员权益受损,闭店倒逼供应链改革
搜狐财经· 2025-08-11 08:58
公司战略调整 - 盒马计划新开近100家盒马鲜生门店并覆盖超50个新城市 同时全面关闭所有X会员店业态[3] - 该决策基于公司2024年连续9个月整体盈利及双位数增长表现 特别是下沉市场表现亮眼[3] - 新任CEO提出战略聚焦 将资源集中于已验证的盒马鲜生和盒马NB折扣店两大业态[3] 门店运营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盒马鲜生门店数已超420家 线上交易GMV贡献超60%[4] - 2024年盒马整体GMV超750亿元 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EBITA转正[4] - X会员店从2020年首店到全面关停仅五年 高峰期门店数不足10家 对整体销售额贡献不足10%[3] 会员店关闭原因 - 会员店商品与盒马鲜生高度重合 自有品牌盒马MAX占比仅15%-20%且缺乏差异化[3][10] - 部分同款商品定价高于普通门店 导致消费者认为不划算[3][10] - 供应链高度依赖国内供应商 全球采购占比仅35% 难以形成价格优势[10] 扩张战略实施 - 新店开设需先通过盈利模型验证 确保扩张与盈利能力平衡[4] - 重点向三四线城市扩张 华东区域南京周边计划新开近20家鲜生大店[3] - 山东市场成为扩张标杆 济南年内将新增2家门店 总数追平大润发[3] 运营能力支撑 - 依托全链路精准运营能力包括智能分仓 动态定价和会员数据分析[4] - 通过淘宝闪购获得独立入口 日均超2亿活跃用户流量[4] - 结合饿了么运力实现线上下单最快30分钟达的配送服务[4] 会员权益纠纷 - 会员店关闭后未到期会员需根据已使用权益按比例扣除费用 引发部分会员不满[5] - 退款流程需通过App自助申请或多次联系客服 存在处理效率低下问题[5] - 部分会员反映门店关闭前缺乏明确通知 商品供应逐渐减少但未及时告知[8] 客户关系影响 - 会员权益可转移至盒马鲜生门店 但部分会员认为替代场景商品种类和服务质量不及原会员店[8] - 退款规则复杂性和沟通不足直接冲击客户信任 部分消费者转向竞争对手[8] - 盒马曾强调通过无条件退货政策建立消费者信任 但本次事件存在政策落差[8] 员工权益问题 - 门店关闭过程中存在强制要求员工调店行为 部分员工被强制调岗至其他业态[8] - 部分员工改签劳务合同转移至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 导致劳动关系稳定性下降[8] - 第三方劳务派遣转移可能降低员工福利和稳定性 未提供充分协商和补偿[8] 供应链优化 - 会员店闭店后供应链体系将全面服务于盒马鲜生与盒马NB两大核心业态[11] - 闭店后有望建立更适配高频小份量需求的垂直体系 解决此前缺乏独立品控环节问题[11] - 通过集中采购提升效率 统一供应链数据中台 解决店仓一体化导致的库存信息失真问题[11] 供应商关系 - 供应链调整中单方面压缩供应商利润空间 导致与部分供应商合作关系紧张[10] - 2023年移山价改革中要求供应商同步降价50% 部分品牌因无法承受亏损被迫退出[10] - 新兴茶品牌Chabiubiu因拒绝供货价再降50%的条件 2万多盒货物被要求限期清退且货款被扣留[10]
记者观察 盒马十周年:网红公司转身“盈利”公司
中国经营报· 2025-08-08 14:57
公司战略调整 - 新财年计划开设近100家盒马鲜生门店,同时关闭不超过2%的现有门店以聚焦核心业务[3] - 过去一个财年实现月度持续盈利,并达成全年盈利目标[3] - 战略重心从多业态探索转向聚焦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两大主力业态[6] 管理层变动 - 2024年创始人侯毅卸任CEO,由原财务负责人严筱磊接任[3] - 新任CEO具有毕马威和西门子财务背景,风格务实低调[6] 业务发展历程 - 2016年创立于上海,成为阿里巴巴新零售首个试验项目[4] - 累计尝试过12种不同业态包括盒马mini、X会员店等[5] - 首创"3公里30分钟达"模式,重塑生鲜电商行业标准[4][6] 市场竞争地位 - 即买即送模式已成为行业重要竞争标准[6] - 从模仿山姆会员店到自身成为品质生活象征品牌[6] - 当前重点拓展下沉市场以提升盈利能力[6] 财务表现 - 创始人曾公开表示"不赚钱是耻辱",反映盈利压力[7] - 经过战略调整后实现财年盈利,标志经营策略转型成功[3][7] 行业影响 - 2017年马云巡店事件被视为阿里巴巴正式认可新零售战略[4] - 早期创新速度超过美国同行(对比亚马逊收购Whole Foods)[4] - 当前阶段从"明星公司"向"优秀公司"转型的发展目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