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

搜索文档
一场财富转移,已经开始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9-29 10:35
去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8898亿元,同比下降了 20%; 就连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都在不断下降。 最近这几个月,如果你足够的敏锐,应该会发现一个愈发明显的现象: 聊房子的人越来越少了,而聊资本市场的人,越来越多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 资金正在进行乾坤大挪移,从楼市逐渐转移到资本市场。 数据上,也能佐证这个现象。 一方面,是 地产投资额在不断减少。 另一方面,是 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入不断增加。 今年股市 的融资 余额,相比 较2024年底,增加了 2633.96亿元, 而且是一个月的时间,股市里 面的杠杆资金就能增加接近500亿元。 私募的 资金,今年的 管理规模已经达到 5.24万亿元 ,相比2024年底增加 6712.42亿元。 保险的资金,二季度净流入也达到 3773.9亿元。 从去年924开始,尤其是在今年,你能看到, 热钱正在调转船头,逐渐流入资本市场。 除了市场自发的流入之外,GJ队也在有意识地引导资金流入资本市场。 这其中就有一个信息,是大家一定要留意的。 最近 浙商证券 发布了一个最新的公告: 董事会全票通过决议,将融资类业务规模上限从原先的400亿元大幅上调 ...
中海三战皇姑!3.24亿拿下北行两地
搜狐财经· 2025-09-29 10:26
地块交易概况 - 中海以总价3.24亿元竞得皇姑区北行-1和北行-2两宗地块 [2] - 北行-1地块土地面积12721.66平方米 容积率不大于2.0大于1.0 商业比例31%-33% 起始价6234元/建筑平方米 [2] - 北行-2地块为纯住宅用地 土地面积13077.94平方米 容积率不大于1.6大于1.0 起始价7910元/建筑平方米 [2] 区位优势分析 - 地块位于北行核心商圈 东侧紧邻岐山一校 周边汇聚43中 120中学 辽宁大学等多所名校 具备"天生学区房"优势 [4] - 西侧为北行商圈核心 向北有千盛百货等商业体 向南有胜道体育 沿街底商业态成熟 涵盖肯德基 麦当劳 星巴克等知名品牌及老牌小吃 [4] - 向北800米可达地铁十号线长江街站 向东1.5公里达地铁二号线岐山路站 周边覆盖190路 242路等二十余条公交线路 [6] - 半径2公里范围内有百鸟公园 碧塘公园 5公里内还有塔湾碑林公园 北陵公园等生态资源 [6] 发展规划预期 - 地块毗邻老北市 西塔等新兴网红商圈 距离太原街 中街等传统商圈在5公里直径范围内 [6] - 传闻中海有"四代宅洋房"构想 可能转向城市活力激活与未来价值塑造的开发模式 [7]
71岁王健林与「老登时代」的终局
36氪· 2025-09-29 10:23
核心观点 - 万达集团及其创始人王健林因债务危机被法院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 暴露公司深层次财务风险 事件虽快速解决但反映集团流动性压力 [4][5] - 万达当前面临严重债务困局 累计被执行金额达52.62亿元 股权冻结47条 核心子公司运营受制 需通过大规模资产出售缓解危机 [9][10] - 公司困境根源在于过度依赖房地产传统模式 未能适应科技驱动的新经济时代转型 业务板块协同优势反转为风险传导链条 [12][14][25] 债务与司法风险 - 王健林因1.86亿元执行案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旗下公司股权频遭冻结 9月另涉4亿元执行案件未披露案由 [5][9] - 集团名下存在10条被执行信息 总金额52.62亿元 子公司风险连环爆发:万达地产被执行10.87亿元 万达体育1亿元股权遭冻结 [9] - 2023-2024年出售超30座万达广场 2025年计划转让48座广场予太盟等机构 交易规模预计500亿元 险资为主要接盘方 [10] 业务板块分析 **万达商管** - 轻资产转型不及预期 仍直接持有约60%物业 承担高额维护成本 2023年美元债票息达11% 租金增速低于债务利息上涨 [15] - 对赌协议失败触发380亿元股份回购条款 太盟注资600亿元后王健林持股降至40% 丧失控制权 [11][15] **万达地产** - 2020年新增230亿元土地储备 债务再度飙升 "三道红线"政策下融资受限 2022年销售额555亿元中含大量难去化资产 [16] - 广东河源项目违约导致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目前停掉新项目专注收尾但仍存债务包袱 [9][16] **文化及投资板块** - 万达电影2019-2022年累计亏损126亿元 资产负债率近69% 海外资产全数出售 2024年以21.55亿元出售51%控股权 [11][17] - 投资板块早年涉足电商与网络金融未果 现仅承担资金调度功能 2025年质押全部集团股权及出售酒店资产 [17] 行业时代背景 - 房地产"老登股"(传统企业)年内指数跌幅超15% 部分股价较历史高点腰斩 科技"小登股"(新兴企业)涨幅翻倍 [19][22] - 房企传统"高杠杆-快速开发-租金还账"模式失效 银行融资向国企倾斜 民企依赖资产出售和战投求生 [22] - 对比案例万通发展主动转型 收购光通信企业索尔思60%股权及AI算力芯片企业数渡科技62.98%股权 2024年股价跌幅不足5% [22] 战略反思 - 公司成功源于房地产黄金期红利 困境源于未能适应科技时代转型 多元化业务均依赖地产根基 [14][21][25] - 2017年因海外投资超2000亿元被纳入监管风险名单 负债传闻超6000亿元 被迫637.5亿元出售文旅资产及335.95亿元出售酒店 [10] - 2024年底有息负债仍达1375亿元 未脱险境 反映传统模式在新时代下的系统性失效 [12]
当代置业(01107.HK)拟9月3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业绩
格隆汇· 2025-09-29 10:05
董事会会议安排 - 公司定于2025年9月3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 [1] - 会议将审议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 [1] 业绩审议范围 - 包含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的审议 [1] - 包含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的审议 [1] 股息分配事项 - 董事会将考虑派发末期股息及╱或中期股息建议 [1]
璞樾项目正式亮相 获售均价约11万—12万元/平方米
中国经营报· 2025-09-29 10:02
项目概况 - 中国金茂与越秀地产联合开发的璞樾项目于9月26日在北京正式亮相 主打科技住宅与高端改善定位 [1] - 项目为金茂"璞系"与越秀"樾系"顶级产品系的首次融合 [1] - 项目位于朝阳青年路板块 为该区域近十年唯一新增住宅用地 [1] 土地获取与开发 - 联合体于4月28日以底价126亿元摘得平房乡黄杉木店+孙河组团地块 [1] - 黄杉木店2107-01地块(北地块)由金茂和越秀共同开发 [1] 产品设计 - 主推152-258平方米四居户型 强调大面宽、双玄关及270度环幕视野设计 [1] - 70%以上为边厅户型 样板间于9月27日开放展示152/188/258平方米三种户型 [1] 预售许可与定价 - 项目于9月27日取得预售许可证(备案名:璞樾家园) [1] - 获批6栋住宅楼共308套房源 准许销售面积58,566.98平方米 [1] - 拟售均价区间为11.46万-12.9万元/平方米 [1]
新黄浦9月29日龙虎榜数据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09:5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新黄浦今日涨停 换手率5.87% 成交额2.37亿元 振幅11.88% [2] - 因日涨幅偏离值达9.17%上榜龙虎榜 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1343.20万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7542.22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流入5975.70万元 大单净流入1566.52万元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436.29万元 [2] 龙虎榜交易明细 - 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6214.80万元 买入成交3779.00万元 卖出成交2435.80万元 净买入1343.20万元 [2] - 第一大买入营业部为国盛证券长沙茶子山东路营业部 买入941.12万元 [2] - 第一大卖出营业部为国信证券上海漕溪北路营业部 卖出956.99万元 [2]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97亿元 同比下降0.04% [2] - 上半年净利润1.02亿元 同比增长368.46% [2]
金辉集团附属拟6738万港元收购香港物业
智通财经· 2025-09-29 09:24
收购交易概述 - 金辉集团附属公司毅誉有限公司拟以6738万港元收购位于香港干诺道西三号亿利商业大厦二十五楼全层的物业 [1] - 该物业现处于租约期内,租约将于2027年6月30日到期,买方无意续租 [1] - 收购完成后该物业将供集团自用作办公室用途 [1] 战略投资价值 - 董事认为此项收购属于独立于核心海事业务的策略性长期资产资本投资 [1] - 该物业与集团总部位于同一栋楼宇,地处香港中环邻近核心商业区,具备长期投资潜力 [1] - 预期收购将提升集团营运效率并巩固资产基础 [1]
上海楼市新政满月:豪宅“日光”,二手房以价换量
虎嗅· 2025-09-29 09:20
"二手房市场情绪也被带动起来,咨询量、带看量明显反弹。但上海二手房整体挂牌量还是在高位运行,因此市场还是采用以价换量的策略,价格继续下 行。"卢文曦称。 "沪六条"新政满月,上海楼市出现积极信号。 此前8月25日,上海市住建委、市房屋管理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涉及符合条件的家庭,外环外购房不限套 数;成年单身按照居民家庭执行住房限购政策;公积金账户可支付首付款;商贷利率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个人住房房产税政策完善等六项具体措施,故 也被业内称为"沪六条"。 从新政落地首月的成交数据来看,政策对市场的提振作用已显现。据安居客监测,8月26日至9月25日,二手房网签成交21127套,环比增长8%;上海新房 网签成交9984套,环比增长37%,两类房源成交量均实现不同幅度的改善。 具体来看,在上海"豪宅热"的加持下,新房市场再现"日光"盛况。9月21日,两大豪宅项目"金陵华庭""中建玖上琅宸"于同日迎来开盘。根据开发商发布 的信息,金陵华庭项目二期首批120套房源及中建玖上琅宸项目首批140套房源均在开盘当日便宣告售罄。 此外,随着限购政策放宽,上海二手房市场逐渐回暖。"网上房地 ...
阵地丨海口也出现“日光盘”了!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9-29 08:58
l 15年 VIEW POINT HD 09. VIEW POINT HSNOT SNIA NANZ ONIO 过去一两年很多"日光盘"都是在上海、成都这类热点恒热的城市出现,市场热度也靠这些核心 城市支撑。 各地高得房率四代宅、新规项目入市,对市场热度起到了很好的"托举"作用。 特别是在中央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的号召下, 产品力较强的优质改 善盘成为各地楼市"宠儿" ,同片区内去化率往往优于传统项目。 以武汉为例 ,8月全市共计8次推盘,共计推出1528套,综合首日去化率为35%。其中新规项 目推盘7次,推盘套数占比90%,首日去化率38%;老规范项目推盘1次,推盘套数占比10%, 首日去化率仅为3%。 不过最近,其他二线城市也陆续出现了"日光盘",比如 海口、重庆和南京。 海口最为典型,就在前两天推出的 中海·南海叁号院 ,168套洋房开盘即售罄,单日收金10亿 元。 还有一些市场低迷的城市,比如 广州、郑州 等城市,销售端也出现越来越多的亮点,部分项 目逆势飘红。 积极的信号不断传来。 2025年三季度以来,虽然新房供求季节性回落,延续低位徘徊,不过 从短期市场热端来看,却延续高位 ...
评司论企|迈入行业TOP15,稳健经营助力保利置业逆势崛起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9-29 08:58
行业排名与销售表现 - 全口径销售行业排名从2021年第60位持续攀升至2025年中期第15位 [2] - 2025上半年实现全口径合约销售金额267亿元 同比减少6% 跌幅优于百强房企平均跌幅11.4% [4] - 2025年8月单月全口径销售金额进入行业前十 连续5年保持500亿元以上销售规模 [4] - 合约销售均价达27763元/平米 较2024年提升8.7% 创近年新高 [5] 高品质项目支撑 - 上海保利海上印四开四罄 深圳保利瑧誉首开销售额23亿元 去化率96% 创深圳年度新盘首开去化纪录 [4] - 广州保利翡丽甲第开放展厅半月内超700组客户验资登记办卡 [4] - 上海保利海上印项目进入《2025上半年中国好房子TOP20排行榜》 销售均价80485元/平米高于周边75703元/平米均价 [5] 区域销售结构优化 - 长三角 珠三角和香港地区销售额占比达75.9% [5] - 2025上半年上海销售额60.8亿元 占总销售额22.8% [9] 土地储备战略 - 2023年一线城市新增土储面积占比41% 一二线合计93% 2024年全部6宗地块位于一二线城市 [7] - 2025上半年新增9宗地块 上海 杭州和广州投资额占比88% [7] - 一线城市土储占比从2021年2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30% [7] 长三角重点布局 - 2020-2025年上半年连续在上海获地11宗 总投资321亿元 [9] - 长三角新增土地面积占比除2024外均排名第一 [9] - 总土储中长三角占比从2019年末13%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22% 增长9个百分点 [9] 融资能力与成本 - 2025上半年完成3笔共40亿元公司债券发行 票面利率均低于2.7% 最低至2.46% [13] - 债券融资占比从2019年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35% 增长28个百分点 [13] - 平均融资成本从2021年4.52%降至2025年中期2.90% [13] 财务指标优化 - 持有现金285亿元人民币 现金占总资产比例持续维持15%以上 [13] - 短期有息负债减少10.5%至175亿元 现金短债比1.63 [13] - 总有息负债减少3.2%至682亿元 净负债率提升8.4个百分点至85.3% [13] - 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降低0.9个百分点至69.5% 三条红线指标首次达绿档 [13] 多元化业务发展 - 投资物业建面68.1万平米 收入从2021年7.79亿元增长至2024年8.65亿元 [15] - 物业管理收入从2021年10.21亿元增长至2024年12.06亿元 [15] - 在管面积从2021年4371万平米增长至2025年中期5409万平米 [15] 股东回报政策 - 宣布未来三年保证分红比例不低于归母净利润40% 较历史平均20%提升一倍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