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

搜索文档
优然牧业与中国奶协共建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创新试验牧场成效显著
中金在线· 2025-07-16 01:57
奶业行业降本增效实践 - 公司与中国奶业协会共建祁县、通辽2座"降本增效"创新试验牧场,探索奶牛养殖降本路径[1] - 祁县牧场单公斤原料奶饲料成本降至1.66元,通辽牧场降至1.70元[1] - 总结出13条核心降本增效举措,适用于自有超62万头大型牧场及客户牧场[1][3] 科技创新驱动战略 - 采用"科技+精益"双轮驱动模式,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行业实践样本[3] - 建立原料近红外营养数据库,通过精准配方软件系统降低饲喂成本[3] - 开发奶牛淘汰预警模型,整合饲喂成本、产奶量等数据提升牛群质量[3] 技术体系输出 - 将13条降本增效举措通过自有技术服务体系向全行业推广[3] - 推动行业向精细化、低成本、高效率方向转型升级[3] - 提供可复制的技术体系增强行业应对周期能力[5]
现代牧业研讨会成功举办 共商产业链高效破局之道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15 12:12
奶产业链高效发展模式研讨会 - 现代牧业主办第十六届中国奶业大会研讨会 主题为"奶产业链高效发展模式解密" 协办方包括现代饲草实业和内蒙古爱养牛科技 [1] - 研讨会分为"面对困境 勇突破"和"探索未来 谋发展"两大板块 从国家战略 产业体系 技术创新等多视角探讨奶业发展路径 [4] 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 现代牧业总裁强调全产业链协同是奶业破局关键 公司已构建20年全产业链体系 [3] -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肯定现代牧业在规模化养殖和种养加一体化方面的行业引领作用 [3] - 公司副总裁提出以全产业链布局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提供牧场降本增效与可持续发展的整合方案 [3] 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 - 专家聚焦"碳效率"概念 提出奶业低碳转型的全链路协同蓝图 重塑产业绿色竞争力 [3] - 现代牧业展示"科技兴粮"实践 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实现牧业降本增效 [3] - 提出"数据即新粮仓"理念 通过信息流拉通提升牧场效益 [3] 行业发展方向 - 研讨会指出奶业需筑牢奶源基础 优化养殖结构 实现降本增效的价值提升和绿色低碳发展 [3] - 强调科技创新引领 协同发展支撑 绿色可持续方向是实现奶业长足进步的关键 [5]
“强科普,拓销路,提信心” 第六届乳品消费研讨会成功举办
新华网· 2025-07-15 01:1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当前乳品消费市场面临居民营养认知不足、生产加工水平与社会需求适配度不高、国民对国产乳品质量信心不足等挑战 [2] - 养殖环节存在短板弱项、产业链衔接不畅、产品供需结构不平衡、消费培育不充分等问题凸显 [3] - 行业正处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3] 政策与战略方向 - 需整合科普资源并创新形式以提升国民营养认知水平 [2] - 加强传统渠道建设并拓展新兴渠道,优化消费场景 [2] - 建强优质奶源基地,支持调优乳品结构,挖掘深加工潜力 [3] - 鼓励地方探索扩大学生饮用奶实施范围,开发本地化产品以培养饮奶习惯 [3] 企业行动与创新 - 伊利提出"三破"策略:信任破局(依靠品质)、需求破圈(洞察新产品/场景)、科普破壁(提升健康意识) [3] - 蒙牛、卫岗等企业代表聚焦市场创新与科普宣传,推动释放消费潜力 [4] - 专题报告涵盖AI驱动创新、乳品深加工转型、功能性糖应用等前沿领域 [3] 行业活动与协作 - 会议汇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100余人 [5] - 圆桌论坛达成共识:全行业需协同提振消费,促进奶业脱困与平稳发展 [4]
2024年全国牛奶产能缩减,乳品质量保持较高水平
新京报· 2025-07-14 13:47
行业现状 - 中国奶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 产能随市场需求小幅缩减 产业综合素质持续增强 乳品质量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国产品牌美誉度和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 [1] 产量与质量 - 全国牛奶产量4079.4万吨 同比下降2.8% 乳制品产量2962万吨 同比下降1.9% [1] - 全国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达99.96% 乳蛋白、乳脂肪等质量安全指标保持较高水平 菌落总数、杂质度和体细胞数监测平均值符合国际和欧盟标准 三聚氰胺等重点监控违禁添加物连续16年未检出 [1] 产业素质 - 全国存栏百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例达到78% 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1] - 奶牛平均单产9.9吨 较去年提高0.5吨 规模牧场99%以上配备全混合日粮搅拌车 原料生产100%实现机械化挤奶 [1] 消费与价格 - 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104.8亿元 同比增长9.6% [2] - 人均乳制品消费量40.5千克 同比下降1.9千克 [2] - 奶业主产省生乳收购平均价3.32元/公斤 同比下降13.5% [2] 国际竞争力 - 国产奶黄曲霉M1符合中国、美国及欧盟限量标准 铅、铬、汞、砷等污染物指标合格率100% [2] - 国产奶乳铁蛋白、乳球蛋白和糠氨酸等指标优于进口同类产品 [2]
中国奶业协会:力争2030年奶源自给率保持在70%以上
快讯· 2025-07-14 13:47
中国奶业发展目标 - 奶类产量目标为4500万吨左右 [1] - 奶源自给率目标保持在70%以上 [1] - 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目标达到85%左右 [1] - 奶牛年均单产目标超过10吨 [1]
我国力争到2030年奶业现代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新华网· 2025-07-14 13:27
行业发展规划 - 中国奶业协会发布《中国奶业奋进2030》,提出到2030年奶业高质量发展显著成效,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1] - 具体目标包括奶源自给率保持在70%以上,奶牛年均单产超过10吨,产品监督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1] - 奶业生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显著提升 [1] 产业链发展举措 - 生产方面:构建现代饲草生产供应体系,培育高产优质饲草新品种,建立高效奶牛自主育种体系,推进草畜土地资源配套 [2] - 加工方面:优化乳品加工产销体系,突破核心原料生产和关键设备供应,推动加工环节数字化与生产技术融合 [2] - 消费方面:创新乳制品营养宣传,深化国产品牌建设,引导奶酪等干乳制品消费,推进"学生饮用奶"计划,激发健康养老消费需求 [2] 配套政策支持 - 中国奶业协会同步发布《奶业产加销一体化战略发展方案》《新形势下中国奶牛养殖转型升级路径》等文件,为未来五年发展提供指引 [2]
20年跑赢百年差距!中国奶业逆袭之路,单产跃居全球领先梯队
新浪财经· 2025-07-14 09:53
中国奶业发展成就 - 中国奶牛单产水平从2000年仅为美国同期31.56%提升至2024年比肩美国水平,实现全球领先[1] - 2024年中国规模牧场单产达到美国水平,牛奶产量4079万吨,人均消费40.5公斤(1949年仅0.4公斤)[6][9] - 牛奶品质核心指标(蛋白质、脂肪、体细胞、菌落总数)总体水平优于欧盟标准,菌落总数连续两年低于1万CFU/mL(欧盟标准为10万CFU/mL)[1][7] 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 TMR饲喂技术普及率达100%,精准营养使单产年增8%,性控冻精技术使母犊率从48%升至90%以上[5] - 伊利建成全球智能化程度领先的敕勒川生态牧场,单产突破12吨,采用全球一流自动化设备和智慧低碳管理系统[5][8] - 行业完成从人工劳动为主到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四阶段转型[8] 市场格局变化 - 中国牛奶自给率突破70%,国产乳制品市场份额达68%(较2018年提升23个百分点)[9] - 从2003年开始中国牛奶产量持续保持全球前四,成为全球牛奶主产区之一[6] - 头部乳企成为技术攻坚主力,如伊利控股的赛科星牧业在种公牛培育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梯队[8] 历史性跨越 - 实现"用二十年跑赢百年差距"的逆袭,从全球产业"落后者"转变为"领先者"[1][8] - 机械化挤奶技术推广使原料奶质量明显提升,1997年建立首个专业村挤奶站[5] - 法规标准体系完善,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管理规范的现代化食品产业[5]
核心指标优于欧盟标准!中国奶业演绎“中国速度”
华夏时报· 2025-07-14 06:21
行业整体发展 - 中国奶业用二十年左右时间跨越了与奶业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差距,核心指标(蛋白质、脂肪、体细胞、菌落总数)总体水平优于欧盟标准,实现世界级品质 [1][3][9] - 行业从"喝不到"到"有得喝"再到"喝得好",从全球"落后者"到"追赶者"再到"领先者",站上新起点 [1][11] - 规模牧场单产从2000年2605公斤/头(仅为美国31.56%)提升至2024年与美国齐平(普遍达10吨/年以上),进入全球第一方阵 [5][6][8] 品质与技术突破 - 规模化牧场生鲜乳乳蛋白达3.3%、乳脂肪达3.8%,菌落总数和体细胞数优于欧盟标准 [6][9] - 伊利菌落总数连续两年(2023-2024)平均值远低于1万CFU/mL(欧盟标准为≤10万CFU/mL),实现划时代突破 [9][10][15] - 监管体系完善,连续17年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全覆盖,乳品质量达历史最好水平 [9] 消费与市场趋势 - 人均奶类消费量从1949年0.4公斤增至2024年40.5公斤,75年增长100倍 [12] - 消费结构多元化,液态奶向奶粉、奶酪、黄油等干乳制品延伸,"喝奶"向"吃奶"转变 [12] - "国奶自信"逐渐形成,消费者认可"中国牛奶不比别人差"的观念 [11][12][13] 龙头企业贡献 - 伊利作为行业龙头,原奶菌落总数远优于欧盟标准,推动产业从追赶到超越 [1][10][13] - 企业通过牧场管理、养殖技术、卫生防控等创新投入实现品质突破 [10][13] - 行业示范效应显著,龙头企业引领规模化、标准化、数智化发展 [3][5][15]
原奶菌落总数迈入“千位数”时代,伊利向世界奶业提供中国方案
财经网· 2025-07-13 13:09
中国奶业发展成就 - 中国奶业用二十年左右时间走过了奶业发达国家上百年的产业化历程,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 [1] - 2024年中国牛奶产量达4079万吨,较2012年增长32%,奶牛单产从5500公斤/年升至9900公斤/年 [4][5] - 规模化养殖比例从2008年存栏20头以下散养户占64%提升至2023年存栏100头以上占比78% [5] 原奶品质指标 - 中国规模化牧场原奶乳脂率、乳蛋白率满足欧盟标准,体细胞和菌落总数优于欧盟标准 [1][12] - 伊利2023-2024年原奶菌落总数平均值低于1万CFU/mL(欧盟标准为≤10万CFU/mL),进入"千位数"时代 [1][12] - 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连续17年实现"全覆盖",乳蛋白、乳脂肪含量达发达国家水平 [12] 养殖效率与技术升级 - 中国奶牛单产从2000年2605公斤/头(仅为美国31.56%)提升至2024年9900公斤/头,与美国规模牧场持平 [7][8] - 规模牧场机械化挤奶率达100%,全混合日粮及配套设备广泛应用 [7] - 数字化管理系统(如伊起牛智慧牧业生态系统)实现环境监控、个体识别、精准饲喂等全流程智能化 [13] 区域发展与龙头企业 - 北方"黄金奶源带"与南方规模化牧场形成"南北同进步"格局,优然牧业2024年原奶产量375万吨,存栏62.16万头 [9] - 草业技术突破包括苜蓿抗性品种开发、盐碱地现代化草场建设等 [13] 乳制品市场格局 - 2024年白奶/婴配粉/酸奶预计零售额达1516/1367/999亿元,风味乳饮料约700亿元 [14] - 低温鲜奶渗透率较国外90%以上仍有提升空间,活性成分(乳铁蛋白等)产品受关注 [14]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711
第一创业· 2025-07-11 06:24
核心观点 - 磷酸铁锂电池主导地位持续强化,代糖市场迎来新机遇,奶业发展积极因素积聚 [3][7] 先进制造组 - 2024年6月我国动力电池销量94.1GWh,环比增7.6%,同比增34.9%;出口量15.8GWh,环比增17.1%,同比增16.6%;装车量58.2GWh,环比增1.9%,同比增35.9% [3] - 6月三元电池装车量10.7GWh,占比18.4%,环比增2.0%,同比降3.4%;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7.4GWh,占比81.5%,环比增1.9%,同比增49.7% [3] - 磷酸铁锂电池同比增长率远高于市场整体增速,主导地位持续强化,因成本、性能等优势成中低续航车型首选 [3] - 6月动力电池整体销量高于国内装车辆和出口量之和,差额可能流向库存或储能市场 [4] 消费组 - 7月2日国家卫健委批准D - 阿洛酮糖等新食品原料、添加剂和相关产品新品种,为代糖市场带来新机遇 [7] - 6月25日农业农村部强调抓好奶业纾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奶业发展积极因素积聚,行业趋稳 [7] - 7 - 8月奶牛热应激可能减产、冷饮消费增加,9月灭菌乳新国标实施,利于奶业市场复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