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票据

搜索文档
8月份银行间市场发行8035亿元债务融资工具
新华财经· 2025-09-23 13:55
| 单位: 1 | | --- | | (乙元 5 | 新华财经北京9月23日电交易商协会23日公布的2025年8月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统计数据显示,银行间市场 8月份共发行1139只债务融资工具,金额为8035亿元;其中,超短期融资券发行2523亿元,短期融资券 发行466亿元,中期票据发行3985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499亿元,资产支持票据发行493亿元。 截至2025年8月末,银行间市场熊猫债发行规模累计8149亿元,年内发行1125亿元,包括国际开发机构 325亿元和境外非金融企业1125亿元。 此外,创新产品发行情况显示,8月份,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乡村振兴票据、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可持 续发展挂钩债券和科创票据/科创债分别发行138亿元、59亿元、160亿元、70亿元和772亿元。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 时间 | | 日数 | | | --- | --- | --- | --- | | 2025.1 | 673 | 1,059 | 9,221 | | 2 | 500 | 757 | 6,031 | | 3 | 703 | 1,124 | 9,009 | | 4 | ୧୧3 | 1,115 | 10 ...
7月份银行间市场发行9175亿元债务融资工具
新华财经· 2025-08-29 08:35
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 - 银行间市场7月份共发行1019只债务融资工具 发行金额达9175亿元 [1] - 超短期融资券发行3285亿元 短期融资券发行427亿元 中期票据发行4548亿元 [1] - 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发行455亿元 资产支持票据发行390亿元 [1] 月度发行趋势分析 - 超短期融资券1月发行3403亿元 7月环比增长16.3%至3285亿元 [2] - 中期票据1月发行4523亿元 7月小幅增长至4548亿元 [2] - 资产支持票据1月发行283亿元 7月增长37.8%至390亿元 [2] 熊猫债市场发展 - 银行间市场熊猫债累计发行规模达8032亿元 [3] - 2025年内发行1008亿元 其中国际开发机构发行255亿元 境外非金融企业发行753亿元 [3] 创新产品发行情况 - 7月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发行201亿元 乡村振兴票据发行156亿元 [3] -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发行72亿元 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发行24亿元 [3] - 科创票据/科创债单月发行1034亿元 成为规模最大的创新品种 [3]
一张小票据撬动千乡变 债市服务乡村振兴持续发力
金融时报· 2025-08-13 02:29
政策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强化三农领域金融支持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 - 《意见》提出增强粮食安全金融保障 持续巩固拓展金融帮扶成果 深化乡村富民产业金融服务等重要措施 [1] - 《意见》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乡村振兴债券用于现代乡村产业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规范并优化债券资金投向和政策支持 [1] 市场数据 - 乡村振兴票据推出4年多以来 截至2025年7月已有196家企业累计发行2852.5亿元 [1] - 2025年前7个月乡村振兴票据发行规模达347亿元 同比增长37% 新增发行主体14家 [1] - 乡村振兴票据覆盖区域已拓展至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 资金投向 - 募集资金投向乡村产业发展 农民就业增收 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建设等领域 推动形成一批典型项目 [2] - 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 服务带动三农领域高质量发展 [2] 奶业案例 - 伊利集团2025年7月发行40亿元乡村振兴票据 资金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及乡村振兴领域 [3] - 通过稳定牧场收入推动农牧区牧场现代化 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 加速奶产业链集群化发展 [3] - 部分资金用于子公司向牧场采购原料奶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产业链最前端的农牧民群体 [3] - 该债券为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双贴标债券 带动农牧区奶产业链集群发展 形成1+N奶产业集群 [3] 养殖业案例 - 新希望六和2025年4月发行5亿元乡村振兴票据 期限270天 票面利率1.85% [4] - 募集资金的30%用于合作养殖模式中的饲料 兽药 疫苗等投入和向农户支付代养费支出 [4] - 2024年公司与全国23个省份3400余户农户达成合作 通过公司+农户模式上市肥猪889万头 [4] - 为农户创收30亿元 持续推进农业生产 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4] 基础设施建设案例 - 江西水务2025年6月发行5亿元专项乡村振兴票据 [5] - 公司作为综合性水务投资运营服务企业 下辖自来水厂220座 日供水设计规模超600万吨 [5] - 服务区域覆盖总人口近2000万 [5] - 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偿还江西省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运营相关借款 [6] - 项目解决了乡村人口安全饮用水问题 巩固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成果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6] 新能源与生态治理案例 - 中广核风电2025年7月发行40亿元乡村振兴票据 [7] - 部分资金用于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以及风电项目 [7] - 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作为京蒙对口帮扶合作项目 为当地提供超1000个就业岗位 [7] - 项目通过种植苜蓿 羊草等多年生耐盐碱植物 形成板上发电 板下种植 板间养殖的循环经济 [7] - 实现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以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7]
一张小票据撬动千乡变
金融时报· 2025-08-13 01:27
2025年7月,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集团")发行40亿元乡村振兴票 据,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及乡村振兴领域。 "通过稳定牧场收入,推动农牧区牧场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加速奶产业链集群化发 展。"参与上述票据发行的相关人士表示,还有部分资金用于子公司向牧场采购原料奶,金融活水精准 滴灌到产业链最前端的农牧民群体。 一杯口感鲜醇的牛奶从何而来?是青草摇曳的牧场、低头咀嚼的奶牛,或是高速运转的乳品生产线 ——在这些鲜活画面背后,金融力量正如无形血脉,贯穿着整个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 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强化"三农"领域金融支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意见》提出"增强粮食安全金融保障、持续巩固拓展金融帮扶成果、深化乡村富民产业金融服 务"等多项重要措施,并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乡村振兴债券用于现代乡村产业、农村产业融合 发展,规范并优化债券的资金投向和政策支持。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乡村振兴票据推出4年多以来, 已有196家企业累计发 ...
同比增长37% 银行间市场前七个月共发行347亿元乡村振兴票据
新华财经· 2025-08-08 11:30
乡村振兴票据发行概况 - 截至2025年7月,交易商协会累计支持196家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乡村振兴票据2852.5亿元,2025年1-7月共发行347亿元,同比增长37%,新增发行主体14家,覆盖区域拓展至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 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7月发行40亿元乡村振兴票据,募集资金用于子公司采购原料奶,通过"七个联结"机制带动奶产业链集群发展,促进种植、畜牧养殖、包装制造、物流运输等多产业链发展[2] 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 -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4月发行5亿元乡村振兴票据,募集资金用于饲料、兽药、疫苗投入和农户代养费支出,2024年与23个省份3400余户农户合作,上市肥猪889万头,为农户创收30亿元[3]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江西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6月发行5亿元专项乡村振兴票据,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借款,项目覆盖2000万人口,解决乡村安全饮水问题[4]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2025年7月发行40亿元乡村振兴票据,募集资金用于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提供超1000个就业岗位,实现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融合[5]
“科技板”辐射效应升温 银行间6月科创类融资工具发行量破千亿
新华财经· 2025-07-31 13:48
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概况 - 6月债务融资工具注册发行1003只、总计9308亿元,较5月增长67% [1] - 超短融发行2825亿元,短融发行300亿元,中票发行5121亿元,定向工具发行515亿元,资产支持票据发行547亿元 [1] - 上半年发行量呈现波动,1月发行9221亿元,2月6031亿元,3月9009亿元,4月10135亿元,5月5571亿元 [2] 创新产品发行表现 - 科创票据和科创债6月发行1011亿元,1-6月累计发行量分别为663亿、310亿、334亿、766亿、850亿、1011亿元 [2][3] - 绿色债务融资工具6月发行292亿元,上半年发行量逐月增长(1月143亿、2月195亿、3月198亿、4月222亿、5月269亿) [3] -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6月发行153亿元,乡村振兴票据发行61亿元 [2] - 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6月无发行,前5个月发行量分别为23亿、25亿、11亿、30亿、5亿元 [3] 市场存量和对外开放 - 截至6月末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托管量5317亿元,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托管量1236亿元,乡村振兴票据托管量1033亿元 [2] - 熊猫债累计发行7868亿元,其中年内发行844亿元,6月末托管量2628亿元 [3] - 主要品种托管量:超短融16138亿元,短融5117亿元,中票121575亿元,定向工具19946亿元,资产支持票据6798亿元 [3] 投资者结构分析 - 非法人类产品持有规模109074亿元,占比65.06%,为最大持仓主体 [4][5] - 存款类金融机构持有40395亿元,占比24.10%,为非银最大持仓机构 [4][5] - 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11610亿元,占比6.93% [4][5] - 境外机构持有524亿元,占比0.31%,政策性银行持有4686亿元,占比2.8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