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搜索文档
湖南城步青年团队研发出AI桌面人形机器人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16:06
技术创新与产品特点 - 通过结合3D打印技术与通用电子元件,普通用户可在30分钟内制作专属AI机器人,实现"人人可造机器人"理念 [1] - 公司研发的AI桌面人形机器人极大降低了机器人制作门槛,引起全球科技爱好者和开发者广泛关注 [1] - 机器人具备AI控制的视觉系统,可实现成千上万种组合动作,支持拟人化语音交互和丝滑动作交互 [1] - 产品深度融合情感陪伴、创客教育、具身智能、智能家居等多元场景,提供全方位智能服务 [1] 市场反响与生态建设 - 产品推出后已有近万名开发者与创客玩家参与生态共建,为持续创新注入活力 [1]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愿景 - 创始人肖乔威带领团队深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领域,秉持"用技术改变生活"初心 [1] - 公司计划在家乡城步县开展创客教育合作,推动青少年接触前沿科技 [2]
广东将打造世界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07 08:23
日前,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肇庆举行。会上透露,广东将打造世界级新一代电子信息 产业集群;建设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试验区,打造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 打造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电子信息工业处二级调研员郑劲松表示,接下来,广东将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 打造世界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点线面"一体化推进数转智改,加快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协 同提级跃升。同时,实施"广东强芯"工程、打造我国集成电路第三极,继续实施量产前首轮流片奖补等 产业政策,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突破和成果应用。 广东还将建设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试验区,打造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实施"中国(广东)超高清电视 先锋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工作。为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打造制造业当家 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广东将做好安商稳商招商工作,协调国家、省、市、区及社会资源继续支持创新中 心建设,培育一批新型储能企业。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打造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战略高 地,广东还将大力推进"强基固本""聚势成峰""创新领航""智慧赋能""和合共融"五大行动,打造全球人 工智能与机器 ...
深圳观察:37家深企入围全球独角兽榜,五大厂孵化五小兽
南方都市报· 2025-07-03 00:29
深圳独角兽企业概况 - 深圳共有37家独角兽企业上榜《2025全球独角兽榜》,位列全球城市第6位、国内城市第3位,相比去年增加3家 [1][2] - 南山区以14家独角兽企业成为深圳最高产区域,福田区(6家)、前海(5家)、宝安区(4家)、龙岗区(4家)紧随其后 [2] - 南山区12家独角兽企业分布在粤海、西丽和桃源街道,形成覆盖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独角兽走廊",与大沙河创新走廊范围重叠 [2] 行业分布特征 - 硬科技领域占比超80%,半导体(6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5家)、新能源(2家)为三大主导行业 [7] - 半导体行业代表企业包括比亚迪半导体、航顺芯片、云豹智能等;人工智能领域涵盖引望智能、大疆、元戎启行等 [7] - 物流行业有4家独角兽,货拉拉、丰巢科技、纵腾集团、顺丰快运分别通过AI优化、智能快递柜、数字海外仓和智慧物流中心创新 [8] 企业孵化模式 - 5家独角兽由世界500强深圳企业孵化,包括华为剥离的引望智能(估值1150亿元)、比亚迪分拆的比亚迪半导体等 [4][5] - 引望智能成立不足一年即成为独角兽,整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覆盖智能驾驶、车控、车云服务等领域 [4] - 比亚迪半导体拥有芯片设计至应用的全产业链能力,业务涉及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等 [5] 区域创新生态 - 南山区通过"科技创新+总部经济"战略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吸引优质独角兽集聚 [3] - 深圳"20+8"产业集群政策与独角兽行业分布高度契合,提供嵌入式创新环境和资金支持 [9] - 粤港澳大湾区共有72家独角兽(占全国21%),深圳可联动港澳促进产业对接和科技成果转化 [13] 标杆企业案例 - 微众银行、荣耀、大疆、货拉拉进入全球独角兽前100名 [2] - 欣旺达动力为新能源车企提供动力电池系统方案,正浩创新在移动储能领域全球销售额第一 [7] - 海柔创新首创箱式仓储机器人,提升存储密度80%-500%并提高拣选效率3-6倍 [8]
范丛明:“以赛引才”助力形成深中一体化的人才高地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11:13
广东国际侨界创新创业大赛 - 大赛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 为全国侨联系统首个专项赛 [1] - 大赛将吸引项目和人才落地中山 对接当地龙头企业和投融资机构 [1] - 大赛旨在实现"以赛引资"和"以赛引才"的目标 [1] 深中一体化趋势 - 中山企业持续投资深圳 深中深度同城化趋势明显 [3] - 深中一体化带来的商机吸引众多国际企业 [3] - 大赛将助力形成深中一体化人才高地 [3] 中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中智协引入深圳人工智能创新要素和资源 如记忆、视觉、语音大模型等 [3] - 人工智能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3] - 中山企业竞争力提升 加强在深圳投资布局 进军深圳产业供应链 [3] - 未来将实现深中产业同城化 [3]
2025广东国际侨界创新创业大赛在中山启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6-30 08:27
赛事概况 - 2025广东国际侨界创新创业大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项赛)在中山正式启动,并宣布赛址永久落户中山 [1] - 赛事由广东省侨联、中山市人民政府、广东粤科金融集团联合主办,是全国侨联系统首个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专项赛 [1] - 赛事前身为2021年起连续举办三年的中山市国际侨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2024年升级为"广东国际侨界创新创业大赛",平台更高、资源更多、号召力更强 [3] 赛事设置 - 分层设置"应用层""技术层""基础层"三大赛道,全面覆盖"场景需求-技术攻关-基础支撑"创新链条 [1] - 重点挖掘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侨界创新成果,推动技术研发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1][3] 赛事资源 - 主承办单位与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产业商协会和机构达成合作,形成强大的赛事支持网络 [3] - 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为参赛团队提供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成长支持 [3] - 特邀10位投融资、人工智能领域专家担任导师,构建"技术+资本"双轮赋能体系 [3] 赛事成果 - 四届赛事共吸引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1920个项目、近万人次报名参赛 [4] - 90%以上的参赛项目来自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尖端科创领域 [4] - "80后""90后"成为参赛主力,吸引20多个参赛项目、18名博士以上人才落户中山 [4] - 吸引意向投资额超2.5亿元,实现"以赛促投""以赛引才" [4] 赛事目标 - 旨在挖掘侨界潜能,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通过AI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增效 [3] - 积极响应广东省、中山市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决赛将于9月举行 [4]
国内首场全自主3V3 AI机器人足球赛6月28日开战
环球网资讯· 2025-06-26 03:25
赛事概况 - RoBoLeague机器人足球联赛决赛将于6月28日在北京亦庄举行,是国内首场机器人足球3V3 AI赛,也是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首场测试赛 [1] - 赛事承担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大赛足球项目提供实战数据与规则验证的使命,展示人形机器人前沿技术 [1] 技术突破 - 本届赛事实现两项标志性突破:所有参赛机器人完全依赖AI策略自主运行,无需人类干预,可自主完成跌倒爬起动作;采用优化判罚机制减少比赛中断,提升流畅度与对抗强度 [1] - 赛事展现机器人在运动控制、视觉感知、定位导航、决策规划及多机协作等领域的技术成果 [1] - 当前机器人动态避障能力存在局限,规则设计采取宽松判罚尺度,对非恶意冲撞"放开处理",形成区别于人类赛事的特点 [1] 赛事价值 - 赛事是技术突破的"试验田",攻关双足动态平衡、多机协同决策等前沿课题,为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足球项目提供技术验证,并为具身机器人敏感度迭代升级奠定基础 [2] - 赛事吸引清华火神队、北京信息科技大学Blaze光炽队等顶尖战队参赛,促进创新灵感碰撞 [2] - 赛事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成果将通过应用转化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深度应用与落地发展 [2] - 未来将打造包括机器人半马和机超等一系列机器人赛事IP [2] 参赛队伍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Blaze光炽队、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Power智能队、清华大学火神队、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四支战队晋级决赛 [2]
网络大V走进深圳龙岗多家“硬核”企业!发现这些秘密……
南方都市报· 2025-06-21 12:10
龙岗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布局 - 龙岗区推出"趣龙岗 Chill科技"系列活动,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新一代显示技术等主题,组织媒体和网络大V探访企业 [1] - 龙岗区成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领域政府直属机构——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发布《AI龙岗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 [2] - 全区已集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全产业链企业超350家,形成"从芯片到场景"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22] 卡伊瓦机器人公司 - 公司突破机器人核心关节模块技术瓶颈,研发的高性能减速器寿命超过8000小时,实现进口替代 [7] - 产品广泛应用于餐饮、酒店、医疗、物流等领域,4成来自出口 [7] - 推出刀削面机器人,最高月销售量达4000台,未来计划拓展养老陪伴、医院护理等应用场景 [11] - 计划在龙岗打造全球首家机器人专卖店 [11] 深圳怪虫机器人公司 - 世界首款基于视觉定位的光伏组件自主清洁机器人"堒"的开发者 [12] - 产品具备毫米级视觉导航、超高清洁效率,每年清洁频次可达170次 [15] - 光伏清洁机器人可提升电站发电量15%-35%,售价20万元左右,电厂两年内可回本 [16] - 占据市场份额第一,成为行业龙头 [16] 广东灵锶智能科技公司 - 研发的机器狗自重60公斤,稳定负载50公斤,瞬时承重达120公斤 [18] - 产品已在深圳公安巡逻、大运中心场馆巡检中应用,下一步将进军消防救援领域 [18] - 正与香港理工合作研发用于深空探索的机器人 [20] - 未来计划推出轮组式和人形机器人 [20] 网络大V评价 - "互联网俊明说"赞赏龙岗区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培育智慧 [25] - "闻某相对论"认为三家企业技术有突破、产品有市场、未来有想象空间 [27] - "深圳客"指出龙岗机器人产业更注重终端应用类发展,已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29] - "深圳小Ai"认为龙岗实现了科技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32]
欢牛蛋糕屋宣布关停|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17 04:23
科技行业动态 - 胡润将张朝阳退回的绝版签名LABUBU公仔转赠小马智行CEO彭军,彭军回赠公司首辆公共道路自动驾驶汽车[1] - 微软在Windows11设置中测试AI智能体,可响应需求并提供解决方案,目前仅支持Snapdragon版Copilot Plus PC[6] - 2025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将聚焦5G、AI与IoT如何重塑行业,同期首次举办世界机器人大赛选拔赛[5] - 成都启动首批智能机器人实景验证,10家企业产品在泡桐树小学等场景测试,涵盖轮式双足机器人等品类[12] 零售与消费 - 沃尔玛南昌象湖店7月16日停业,系南昌最后一家门店,闭店后购物卡可在山姆会员店使用,线上配送转由外地公司承接[3] - 欢牛蛋糕屋因成本激增、竞争加剧及管理失误宣布关停,会员储值余额将由公司统一处置[9] - 饿了么投入超10亿元升级"优店腾跃计划",提供新店3个月免佣等扶持吸引优质餐饮商家[11] 汽车与高端制造 - 极氪第50万台量产车下线,创豪华纯电品牌最快纪录,平均单车价格近30万元,最高售价达90万[13][14] - 小米YU7将于6月底发布,同期推出搭载玄戒O1芯片的小米平板7S Pro等新品[7][8] - 小马智行首辆公共道路自动驾驶汽车被赠予胡润,将转交福耀玻璃曹德旺[1] 企业战略与投资 - 中熔电气计划2030年前通过并购补强产品线,重点考量战略契合度与行业前景,机器人领域Efuse产品处于市场初期[4] 房地产与大宗商品 - 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4亿元同比下降10.7%,住宅投资27731亿元降10%,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分别下降2.9%和3.8%[10] - 茅台经销商联合稳价,53度飞天茅台散瓶批发价回升至2000元/瓶,违规将面临停货等处罚[15]
AI产业人才引育之思
广州日报· 2025-06-15 22:21
广州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人才生态现状 -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领域展现出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巨大潜力[1] - 广州高校资源丰富,拥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持续输出高质量毕业生为产业奠定基础[2] - 应届毕业生在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场景应用等实践能力上与产业需求存在差距,需加强高校教育与产业需求衔接[2] 人才引进与培养措施 - 广州推出"广聚英才计划"和"百万英才汇南粤"活动,通过18趟"专列"北上高校揽才[3] - 需构建系统性长效人才支持体系,覆盖从青年学者到领军人才的梯度培养机制[3] - 建议编制"专项人才需求清单",细化基础算法、硬件研发等类别,制定差异化支持方案[5] 产教融合创新模式 - 建议建立"广州人工智能产教协同平台",汇聚高校、研究机构和头部企业力量优化培养标准[6] - 推广"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实践指导[6] - 支持产教联合建设,参考广汽与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模式培养紧缺技能人才[6] 人才发展生态优化 - 建议设立支持青年人才科研创新的专项机制,提供研究条件和前期支持[7] - 探索构建"人才—项目—基地"支持模式,与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实验室建设结合[7] - 尝试建立人工智能人才"代表作"评价模式,突出实际贡献和市场价值[7] 政策与服务协同 - 建议设立"广州人工智能人才发展基金",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活动[8] - 探索打造"一站式"服务保障,解决人才出入境、医疗、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8] -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人工智能人才资格互认和资源共享[8]
“外媒看中国”采访活动走进苏州
苏州日报· 2025-06-12 00:27
苏州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实践 - 国务院新闻办组织40余名中外记者实地采访苏州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采访团参访魔法原子机器人科技、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思必驰科技等代表性企业,通过实地考察和交流互动了解高质量发展成果 [1] 魔法原子机器人科技公司 - 公司专注于通用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技术,具备从研发到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的全链条能力 [2] - 展示的人形机器人"小麦"和四足机器狗具备拟人步态行走、奔跑及交互技能,机器狗能完成后空翻和跳舞等高难度动作 [2] - 媒体重点关注苏州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在技术研发、产业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举措 [2]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成就 -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旗舰合作项目,园区30年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已跻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2] - 展示中心通过翔实数据和重点科技成果,展示了园区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等方面的探索之路 [2] - 园区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以及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方面成效显著 [2] 思必驰科技公司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企业,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全系列语音及语言交互技术 [3] - 展示的高端吸顶麦与AI追踪摄像头可实现"声像精准同步追踪",能自动追踪发言人位置并优化拾音效果 [3] - 公司在人工智能语言大模型领域具有研发创新优势,其智能办公本具备实时翻译和同声传译功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