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健康科技

搜索文档
锐意改革 惠泽民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9 03:02
"新一份施政报告体现出更全面的'改革加部署'。"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9月17日表示。当天,他在 特区立法会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题为"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以更广视野、更大格 局为香港未来勾画出清晰而坚实的发展蓝图。 这是李家超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香港各界纷纷表示支持,认为报告亮点纷呈,为香港长远繁荣和市民 幸福提出了清晰的路径和行动方案。 以改革驱动未来 为准备今年的施政报告,特区政府举办了40多场咨询会接触不同界别人士,李家超带领管治团队频繁落 区探访,与市民深入交流,共收到逾10100份意见书。 从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完善公务员评核机制以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到成立"北都发展委员会"、制定 专属法律以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改革是贯穿施政报告全文的"关键词",展示出特区政府改革破局的 决心和意志。 《2025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香港在"政府效率"方面排名世界第二。"我们永远都可以做得更好。"特 区政府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认为,严谨而清晰的评核制度为团队注入新动力,回应市民和新时代 的要求。 北部都会区是推动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香港配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桥头堡。香港特区 ...
新一份施政报告看香港科创新发展
新华财经· 2025-09-18 23:22
新华财经香港9月18日电(记者林迎楠)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7日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强调加快 培育人工智能(AI)等新兴产业。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指出,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而人工智能是当前科技革命的核心。行政长 官宣布成立"AI效能提升组",推动政府部门进行科技革新,重组工作流程,并在工作中有效应用AI技 术,进一步提升政府效能。 李家超在回应有关人工智能的提问时表示,希望以人工智能作催化剂,改变政府或社会的工作程序。他 希望先在较容易接触公众的工作上使用人工智能,当收到市民的反馈后就能知道政策方向是否正确,例 如申请牌照服务有无加快等。 安永大湾区科技及数据通主管陈永诚指出,人工智能发展策略的成功将有赖于健全的治理与资料安全框 架。成立"AI效能提升组"是推动政府部门,特别是对市民服务部门采用AI的重要一步。"我们乐见政府 就AI治理提供更清晰指引,这对推动AI应用至关重要,也乐见政府支持全方位的AI研发工作。" "我们乐见政府通过AI政务,发挥示范作用,以行动鼓励各界以高新技术提升效率",香港特区生产力局 主席陈祖恒表示,今年是十五五谋划之年,新质生产力作为国家战略发展重要方向,为香港带来崭新的 ...
这座超一线城市,加速“融湾”
36氪· 2025-09-18 02:13
图片来源:《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2023年公布的《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这块毗邻深圳的区域,将是香港未来20年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最活跃的地区。今年以 来,李家超在不同场合提到希望加快北部都会区建设,并且不止一次用"心急如焚"来形容其心情之迫切。 在专家看来,香港发展一直面临着空间不足、资源约束的难题,同时其核心区距深圳、广州等大湾区其他支点城市太远,从物理空间上限制了香港 的发展潜力和融入大湾区建设的深度。北部都会区建设将大大提升香港与广深在科技和产业上的衔接、协作,从而使香港与广深在地理上"更亲 近",产业结合上"更紧密"。 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例,在深圳河两侧以"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的理念构建,是香港北部都会区与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的交汇点,总面积 约3.89平方公里。 新华社消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7日在特区立法会发表其任期内第四份施政报告。李家超宣布,决定提升北部都会区(以下简称"北都")发 展的决策层次,将成立由他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简化行政流程,拆墙松绑,加速推进北都建设。 由特区行政长官担任主席的"北都发展委员会",下设三个工作组:由财政司司长任组长的发展及营 ...
港澳平:李家超施政报告展现香港昂扬奋发气象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4:10
政府治理改革 - 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以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2] - 完善公务员评核机制 [2] - 成立北都发展委员会并制定专属法律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 [2] 产业发展政策 - 通过灵活批地 税务优惠 资金补助和人才培育促推先进制造业 [2] - 重点发展生命健康科技 新能源 AI与数据科学等新兴产业 [2] - 推进经济转型体现有为政府和高效市场相结合 [2] 区域定位与发展 - 持续巩固香港国际金融 航运 贸易中心地位 [2] - 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 [2] - 推动文化体育旅游协同发展 [2] 民生改善措施 - 用最大篇幅阐明土地房屋政策 [2] - 覆盖交通运输 医疗护理 社会福利 保障劳工 关爱共融等领域政策 [2] - 着力提速提质增进民生福祉践行更好住房 更高收入 更好长者照顾 青年发展愿景 [2]
李家超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
新华社· 2025-09-17 13:46
治理体系改革 - 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以强化政策制定与执行衔接并明确责任归属 [1] - 成立AI效能提升组统筹政府部门应用AI技术并推动科技革新 [1] 产业发展与投资促进 - 成立行政长官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加速北部都会区发展 [2] - 财政司司长牵头制定优惠政策包吸引高增值产业和高潜力企业落户 [2] - 重点引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生命健康科技及AI数据科学产业 [2] - 优化游艇产业配套发展游艇经济 [2] 国际中心建设与区域合作 - 整合外地办事处招揽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平台出海 [2] - 加速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 [2] - 推动发展香港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 [2] - 建设北都大学城并成立留学香港专班打造国际教育枢纽 [2] - 打造全球高端艺术品交易枢纽 [2] 民生领域措施 - 在土地房屋、交通运输、医疗护理等九个范畴提出改善措施 [2] 发展环境评估 - 香港享有国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支撑与国际机遇叠加优势 [3]
信息量超大!李家超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10:57
金融体系强化 - 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重回全球第三 [3] - 推动股票市场发展 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 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 [3][24] - 构建国际领先债券市场及货币市场 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 推动黄金中央清算系统建设 [3][24] - 设立新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 利用与人民银行货币互换协议支持实体经济使用人民币 [4][24] - 发行更多人民币债券 研究以人民币支付政府开支 [5] - 优化基金、单一家族办公室和附带权益优惠税制 吸引基金落户 [5] - 推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纳入互联互通标的 优化QFLP机制引进境外资金 [5] - 放宽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门槛 非住宅物业投资额由1000万港元提升至1500万港元 住宅物业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港元下调至3000万港元 [5][24] 金融科技创新 - 推进Ensemble 7项目 推动商业银行推出代币化存款和真实代币化资产交易 [5] - 协助政府将代币化债券发行恒常化 [5] - 落实稳定币发行人制度 制订数字资产交易及托管服务发牌制度立法建议 [6][24] - 扩展可提供予专业投资者的数字资产产品和服务类型 [6] - 引入自动化汇报和数据监测工具构建数字资产风险防线 [6] 新兴产业发展 - 重点培育四大产业:先进制造、生命健康科技、新能源、AI与数据科学 [7][22] - 引进飞机回收企业及人才培训 [7][22] - 推动生命健康科技产业发展 吸引国际和内地顶尖药企落户 [7][22] - 2026年内成立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 提交规管医疗器械立法建议 [8][22] - 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7][22] - 推动AI和数据科学产业发展 预留10亿港元于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 [9][22] - 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投资AI大语言模型、云计算及AI药物研发企业 [9] - 推出北区沙岭约10公顷数据园区发展用地招标 提供先进算力设施 [9] - 金管局与数码港推出第二期AI沙盒计划推广至金融机构 [9] - 金管局建立AI模型评估方法强化金融系统安全测试 [9] 产业招商政策 - 制订优惠政策包覆盖批地、地价、资助或税务减免优惠吸引高增值产业和企业落户 [7][22] - 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及投资推广署灵活运用政策包洽谈企业落户细节 [7] - 研究建立更灵活机制容许行政长官及财政司司长制订符合国际规则的税务优惠措施 [7] 融入国家发展 - 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整合外地办事处组成一站式平台主动招揽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出海 [10][24] - 推动银行业尤其内地银行在港设立区域总部 [11] - 吸引内地企业在港设立财资中心 2026年上半年完成研究优化税务宽减措施 [11] - 香港金管局和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创立达10亿美元新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出海到沙特 [11] - 带领银行及中小企业前往越南等东南亚市场拓展商机 [11] - 积极争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港设立办事处 [11] - 香港交易所与东南亚交易所深化合作吸引东南亚发行人在香港第二上市 [11] - 深化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提升人流、物流、数据流、资金流 [12] 北部都会区建设 - 成立由行政长官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提升决策层次简化行政流程 [13][21] - 订立加快发展北都专属性法例授权政府简化法定程序 [21] - 下设三个工作组:发展及营运模式设计组(财政司司长任组长)、大学城筹划及建设组(政务司司长任组长)、规划及发展工作组(财政司副司长任组长) [13] 国际中心建设 - 国际航运中心:建立铁海陆江货运网络推动内地省市货物经香港运往国际市场 推动高增值海运服务发展 [24] - 国际航空枢纽:扩大机场城市发展推进亚洲国际博览馆二期工程 分阶段完成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永久设施 [24] - 国际贸易中心:与沙特阿拉伯、孟加拉国、埃及和秘鲁探讨签订新投资协定 成立大宗商品策略委员会 成立吉隆坡经贸办扩展至拉丁美洲及中亚地区 [24]
信息量超大!李家超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10:50
金融体系强化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重回全球第三[5] - 将构建国际领先债券市场及蓬勃货币市场 促进保险业与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发展[7] - 设立"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 利用与人民银行货币互换协议向企业提供长期人民币融资[7] - 研究推动人民币与区内本币在港进行更便利外汇报价与交易[7] - 发行更多人民币债券并研究以人民币支付政府开支[8] 股票市场改革与上市机制优化 - 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7] - 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7] - 推动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 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7] - 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7] - 透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7] 基金与财富管理发展 - 优化基金、单一家族办公室和附带权益优惠税制[8] - 推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纳入"互联互通"标的[8] - 优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机制 加强与前海和上海合作[8] - 港投公司通过直接或共同投资培育本地私募及对冲基金机构[8] 投资移民与资产配置 - "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中非住宅物业投资额由1000万港元提升至1500万港元[8] - 住宅物业投资门槛由5000万港元下调至3000万港元[8] 金融科技与数字资产创新 - 推进Ensemble 7项目 推动商业银行推出代币化存款和真实代币化资产交易[8] - 协助政府将代币化债券发行恒常化[8] - 落实稳定币发行人制度 制订数字资产交易及托管服务发牌制度[9] - 研究扩展可提供予专业投资者的数字资产产品和服务类型[9] 新兴产业培育与招商政策 - 重点发展四大产业:飞机回收、生命健康科技、新能源、AI与数据科学[11][12] - 制订优惠政策包涵盖批地、地价、资助或税务减免优惠[12] - 2026年成立"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12] - 预留十亿港元于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13] AI产业投资与基础设施 - 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投资AI大语言模型、云计算及AI药物研发企业[13] - 推出北区沙岭约10公顷数据园区发展用地招标[13] - 金管局与数码港推出第二期AI沙盒计划并扩展至金融机构[13] 内地企业出海支持体系 - 整合投资推广署、贸发局和驻内地办事处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15] - 推动银行业在港设立区域总部 吸引内地企业设立财资中心[15] - 香港金管局与沙特PIF创立10亿美元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出海沙特[15] - 带领银行及中小企业前往越南等东南亚市场拓展商机[15] 国际协作与市场拓展 - 争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港设立办事处[16] - 香港交易所与东南亚交易所深化合作 吸引东南亚发行人来港第二上市[16] - 深化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 提升人流、物流、数据流、资金流[17] 北部都会区开发与治理革新 - 成立由行政长官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 简化行政流程并订立专项法例[19][23] - 采用跨地域建造方法、材料和装备以实现安全省钱省时目标[19] - 设立三个工作组分别负责发展营运模式、大学城建设及规划发展[19] 政府效能提升与AI应用 - 成立"AI效能提升组"由政务司副司长统筹政府部门AI技术应用[23] - 建立更严谨公务员表现评核机制[23] - 扩大"公务员叙用委员会"职能以独立调查系统性问题[23]
超60%美企将扩大在港投资,80家重点企业承诺投资500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6-26 04:05
美国企业对香港市场的投资信心 - 超过60%受访美国企业表示将继续扩大在港投资规模 [1] - 美国企业对香港金融监管体系保持乐观 认为其完善且能降低投资风险 [3] - 香港作为连接中国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桥梁 提供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 [3] 香港投资环境与政策支持 - 香港特区政府已成功引入超过80间重点企业 预计投资约500亿港元 [3] - 重点企业涵盖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 金融科技及生命健康科技等领域 [3] - 特区政府计划设立100亿港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 支持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 [3] 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成效 - 该计划自2024年3月推出至4月底共接到1257宗申请 预计带来逾370亿港元投资 [4] - 计划要求申请人投资最少3000万港元在获许投资资产 巩固香港国际投资枢纽地位 [4]
港深创科园首批租户预计今年开始入驻 园区将正式进入营运阶段
智通财经网· 2025-05-28 11:37
北部都会区发展规划 - 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将出席立法会互动交流答问会讨论加快北都发展议题 [1] - 港深创科园主要设生命健康科技区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区新科技与先进制造区 [1] - 首批租户预计2024年开始入驻园区将进入营运阶段 [1] - 全面发展完成后港深创科园对香港经济贡献每年可达520亿港元 [1] 战略布局与合作措施 - 河套合作区由港深创科园(香港园区)及深圳园区以"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理念构建 [1] - 具有跨境合作的独特优势 [1] - 建议在数据跨境流动知识产权保护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探索前瞻性政策 [1] - 建议发展"中试基地"吸引国际资金和创科巨企落户 [1] 政策支持建议 - 建议在土地供应专项资助税务扣减等范畴推出更多优惠政策 [1] - 建议加强跨局跨部门协调推进园区土地开发和运输基建项目 [1] 人才培养与合作 - 建议将北都大学教育城建设成为研发和科技转移基地 [2] - 鼓励专上院校与中外知名院校加强合作 [2] - 通过共享资源和产业联动创造协同效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