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

搜索文档
国防军工行业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业绩综述:短期业绩筑底,看好下游需求释放
浙商证券· 2025-05-11 03: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和 2025 一季度军工板块收入利润承压,业绩阶段性筑底,盈利能力下滑,但 2025Q1 部分领域合同负债和存货增长,看好 2025Q2 产品交付带来的业绩回暖 [1][2][3] - 2025 年重视新域新质、军贸、重组三大主线,主机厂受益行业景气上行和盈利改善,新域新质是未来重要装备方向 [3][6] - 推荐下游主机厂及高壁垒、竞争格局好的上中游标的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 年和 2025 一季度军工板块业绩情况 - 板块营收利润双下滑,2024 年板块整体营收 5782 亿元,同比减少 1%;归母净利润 195 亿元,同比减少 39%;2025Q1 板块实现营收 1104 亿元,同比持平;归母净利润 58 亿元,同比减少 12% [1] - 剔除 11 只船舶类标的,其余 124 家公司 2024 年实现营收 4046 亿元,同比减少 4%;实现归母净利润 134 亿元,同比减少 54%;2025Q1 板块实现营收 754 亿元,同比减少 5%;实现归母净利润 40 亿元,同比减少 47% [1] - 短期板块盈利能力继续下滑,2024 年剔除船舶的军工板块毛利率为 20.8%,同比减少 2.4pcts;净利率为 3.5%,同比减少 3.5pcts;2025Q1 军工板块毛利率为 22.9%,同比减少 0.9pct;净利率为 5.7%,同比减少 2.0pcts [2] - 长期板块盈利能力已低于 2019 年上一轮周期起点,2019 - 2024 年,剔除船舶的板块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呈下降趋势 [2] 板块拆分情况 - 营收和利润方面,船舶 2024、2025Q1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增长;航空装备 2024 年营收增长、归母净利润下滑,2025Q1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下滑;军工电子 2024、2025Q1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下滑;航天装备 2024、2025Q1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下滑;陆军装备 2024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下滑,2025Q1 营收增长、归母净利润下滑 [2] - 合同负债和存货方面,2025Q1 航空装备合同负债 632 亿元较 2024 年末增长 94%,陆军装备为 39 亿元增长 17%;2025Q1 航空装备存货 1751 亿元较 2024 年末增长 28%,船舶为 870 亿元增长 8% [3] 2025 年重视的三大主线 - 新域新质包括新质战斗力和新质生产力,看好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新质战斗力的装备建设加速,以大飞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深海科技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发展机会 [3] - 军贸是军工企业打开利润空间的重要业务方向,对标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国内军机主机厂军贸出口发展空间大,我国军贸出口份额占比逐年提升,2023 年为 8%是世界第三大军贸出口国 [4] - 资产重组、大额订单是行情启动的重要催化剂,看好 2025 年军工板块的重组推进 [6] 投资建议 - 主机厂推荐船舶/深海科技的中国船舶、中国动力等,航空装备的洪都航空、中航西飞等;建议关注中航成飞、中无人机等 [7] - 新域新质推荐导弹及军工电子的中航光电、振华科技等,远火/特种机器人的中兵红箭、北方导航等,低空经济的中直股份、宗申动力等,商业航天的中国卫星;建议关注国博电子、高德红外等 [8] 各板块特点 - 主机厂的船舶/深海科技景气上行,盈利持续改善,是重组整合大年 [9] - 新域新质的导弹及军工电子是信息化核心环节,行业拐点已现;远火/特种机器人的远火、新型智能弹药、特种机器人需求快速增长;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场景驱动产业落地;商业航天我国低轨星座进入实质组网阶段 [9]
隆鑫通用取得用于摩托车的电驱动侧支架组件及摩托车专利,减少驾驶员在停车时的左脚动作
金融界· 2025-05-10 05:32
公司专利技术 -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获得一项名为"用于摩托车的电驱动侧支架组件及摩托车"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2832947U,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 [1] - 专利技术通过电机驱动的蜗轮和蜗杆实现侧支架的自动收放,减少驾驶员左脚动作,提升驾驶便捷性和舒适度 [1]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07年,位于重庆市,主营业务为汽车制造业,注册资本205354185万人民币 [1] - 公司对外投资18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2次,拥有商标信息433条,专利信息3866条,行政许可92个 [1]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07年,位于重庆市,主营业务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注册资本50000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7次,拥有专利信息2108条,行政许可81个 [2]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4月出口韧性超预期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5-09 08:37
出口表现与韧性分析 - 2025年4月出口同比增长8 1%,高于一季度的5 8%,表现超预期[1][5] - 对美出口4月同比为-21 0%,虽大幅下降但仍好于预期[1][6] - 对东盟、印度、非洲、拉美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20 8%、21 7%、25 3%、17 3%,有效对冲对美出口下滑[1][6][8] 主要出口商品表现 - 四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纺织纱线、箱包、服装、玩具)合并同比-0 8%[2][9] - 手机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同比分别为-21 4%和-1 7%[2][9][11] - 家电和家具出口同比分别为-2 9%和-7 8%[2][12] - 汽车出口同比4 4%,略高于一季度的2 2%[2][13] - 通用机械设备、船舶、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分别为17 0%、36 1%、20 2%,增速明显较快[2][9][13]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全球占比约31%,规模优势显著[14] - 中国制造业效率指数(CIP)排名从1990年第35位升至2021年第2位[14] - "工程师红利"有助于研发密度提升和新兴未来产业布局,进一步巩固效率优势[14] 政策与增长动能 - 一季度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速、家电零售增速分别达19 0%、19 3%[17] - 逆周期政策主线包括加紧实施设备更新、"以旧换新"等政策红利[17] - 财政、消费、地产等领域的政策红利有进一步落地空间[17] 出口订单与PMI - 4月PMI出口订单环比下行4 3个点至44 7[16] - 纺服出口订单环比下降44 6个点,创历史最低水平[16] - 化工行业出口订单环比下降31 1个点,为历史次低[16]
上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成效显现 投资者获得感持续增强
金融时报· 2025-05-08 02:05
市场分红与回购情况 - 沪深300指数股息率达到3.6% [1] - 2024年3472家沪深上市公司宣告年报现金分红,金额合计1.66万亿元 [3] - 2024财年分红金额合计2.39万亿元,同比增长7.2% [3] - 近5年来两市累计分红超10万亿元,分红金额连续5年超过当年再融资额 [3] - 科创板超六成公司推出2024年现金分红方案,合计分红总额达386.82亿元 [4] - 科创板超290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 [4] - 科创板119家次公司中期报告、春节前实施分红 [4] - 科创板320家公司推出回购、增持方案,合计金额上限超350亿元 [4] - 科创板78家公司利用专项贷款实施回购、增持,合计金额上限近90亿元 [4] 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 - 2024年超过470家科创板公司发布2025年度行动方案,板块覆盖面超八成,较去年提升6.14个百分点 [1] - 沪市主板946家公司披露"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占比近六成 [2] - 上证50、180指数公司覆盖率超九成 [2] - 已披露行动方案的公司中近九成公司2024年实现盈利,近五成公司实现业绩增长 [2] - 沪市主板实体企业净资产收益率7.63%,总资产周转率0.70次,均优于市场整体水平 [2] - 上交所发布《专项行动一本通》,提出25类典型举措 [2] - 乐鑫科技、昊海生科等公司按期完成募投项目推进计划,拟继续提高募投项目经济效益 [1] - 电气风电、君实生物等公司按计划完成降本增效目标,拟持续提升降本控本能力 [1] - 安集科技、中科星图等公司顺利完成研发和发明专利申请目标,拟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度 [1] 央企上市公司行动 - 中国船舶所属中船汉光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 [3] - 央企持续积极发声支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3] - 央企表示将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投资者回报机制 [3] 科创板发展情况 - 科创板公司在兼顾研发投入、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增加投资者回报 [4] - 科创板"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自2024年1月开展以来成效显著 [1]
A股收评:沪指涨0.80% 国防军工、种业概念大涨
快讯· 2025-05-07 07:07
市场表现 - 沪指上涨0 80% 深证成指上涨0 22% 创业板指上涨0 51% [1] - 全市场成交额超过1 5万亿元 约3300只个股上涨 [1] 行业涨幅 - 国防军工概念大涨 航天长峰 电光科技等约20只个股涨停 [1] - 种业概念和粮食概念午后大涨 秋乐种业上涨约18% [1] - 航空板块表现强劲 利君股份等个股涨停 [1] - 船舶 农业 保险 房地产 大飞机概念 化肥概念涨幅居前 [1] 行业跌幅 - 半导体 传媒等少数板块下跌 [1]
大横智旋(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5-07 03:44
经营范围含许可项目:民用航空器(发动机、螺旋桨)生产;民用航空器零部件设计和生产(依法须经 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技术服务、技术开 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民用航空材料销售;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玻 璃纤维及制品销售;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微特电机及 组件销售;机械设备销售;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机械设备研发;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工业工程 设计服务;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来源:金融界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大横智旋(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勇,注册资本300万人 民币,上海昀尚智旋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伊斯丹实业有限公司持股。 企业名称大横智旋(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勇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国标行业制造业>铁 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南 郊文治路5号力合未来科技谷1号楼338室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营业期限2025-5-6至 无固定期限 ...
中铁高新工业申请动力装置和新能源设备专利,使动力装置生产更高效灵活
金融界· 2025-05-05 01:29
专利技术 - 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隧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动力装置和新能源设备"的专利,公开号为CN119898179A,申请日期为2025年3月 [1] - 该专利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底盘横梁、储能模块、功能模块和电机模块,可提高生产效率、灵活性和维修便利性 [1] - 模块化设计能够快速组装和定制不同配置,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并便于技术升级 [1] 公司背景 - 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北京市,注册资本222155.1588万人民币,主要从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 - 该公司对外投资28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拥有商标信息21条,专利信息700条,行政许可68个 [2]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隧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位于新乡市,注册资本20000万人民币,主要从事专用设备制造业 [2] - 该公司参与招投标项目1435次,拥有商标信息1条,专利信息429条,行政许可71个 [2]
2024年度中国港航船上市企业盈利能力榜单正式发布 | 航运界
搜狐财经· 2025-05-01 00:16
宏观经济与贸易环境 - 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总量、增量、质量"三量"齐升,外贸企业数量达70万家创新高[1] - 机电产品出口15.12万亿元,同比增长8.7%,占出口总值59.4%,拉动出口增长5.1个百分点,计算机、汽车等10个品类增长显著[2]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2.07万亿元,同比增长6.4%,占比首次超50%,东盟连续5年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 港口与航运业表现 - 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175.95亿吨(+3.7%),集装箱吞吐量3.32亿TEU(+7%),两项指标前十港口中国占8席和6席[3] - 造船业三大指标全球占比:完工量55.7%、新接订单74.1%、手持订单63.1%,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全球第一[3] - 航运类企业净利润1659.62亿元(占比72.5%),港口类501.98亿元(21.9%),船舶类128.79亿元(5.6%)[12][13][14] 上市企业盈利能力榜单 - ROE排名前三:海丰国际(47.62%)、汇舸环保(45.23%)、洲际船务(35.35%),航运企业包揽前四[7] - 净利润前三:中远海控(491亿元)、长荣海运(306.8亿元)、东方海外国际(186.35亿元)[9] - 83家上榜企业整体净利润2290.4亿元,77家盈利(92.77%),航运/港口/船舶企业占比59%/26.5%/14.5%[10][11] 区域与市场分布 - 上市地分布:上海41家(49.4%)、香港17家(20.5%)、台湾10家(12%)、深圳13家(15.7%)[11] - 航运企业区域分布:上海21家、香港/台湾各10家,港口企业上海11家占50%,船舶企业上海9家占75%[12][13][14] - RCEP成员国贸易占比超30%,区域合作活力持续释放[2]
刚刚,利好来了!暴增14698%
天天基金网· 2025-04-30 06:08
大批公司业绩暴增 - 有研新材一季度净利润6738万元,同比增长14698%,主要因子公司有研亿金净利润同比增加67%及有研稀土减亏64% [1][2] - 北方稀土一季度营收92.87亿元(同比+61.19%),净利润4.31亿元(同比+727.3%),受益于稀土产品均价上升及原料成本下降 [1][2] - 新黄浦一季度净利润7759万元(同比+2123%),主要因投资收益增加 [1][2] - 中船防务一季度净利润1.84亿元(同比+1099.85%),因船舶产品毛利改善及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增加 [1][3] - 赛力斯一季度净利润7.48亿元(同比+240.6%),因产品结构优化及保证金利息收入增加 [1][3] - 中国船舶一季度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180.99%),因民品船舶毛利提升及联营企业业绩改善 [3] - 九号公司一季度净利润4.56亿元(同比+236.22%),因电动两轮车等产品销量增长 [3] - 中国中车一季度净利润30.53亿元(同比+202.79%),因铁路装备收入增长 [3] 券商与白酒龙头业绩 - 国泰海通一季度净利润122.42亿元(同比+391.78%) [1] - 红塔证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7.24%,国信证券同比+89.52%,广发证券同比+79.23% [1] - 贵州茅台一季度净利润268.47亿元(同比+11.56%),营收506亿元(同比+10.54%) [1] 工程机械行业表现 - 三一重工一季度净利润24.71亿元(同比+56.4%),因收入增长及费用率下降 [4] - 中联重科一季度净利润14.1亿元(同比+53.98%) [4] 半导体与科技企业 - 华润微一季度净利润8322万元(同比+150.68%),因营收增长带动毛利上升 [3] 机构市场观点 - 光大证券认为A股估值处于2010年均值附近,政策发力及增量资金流入或推动市场震荡上行,建议关注高股息、国产替代及内需消费 [5] - 华西证券指出"稳股市"政策定位提升,长期稳市机制建设将强化政策与市场协同 [5] - 中银国际证券预计盈利因子将主导市场,AI产业链或重回主线 [5]
中船海洋与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4-30 00:46
公司财务数据 - 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3] - 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调整会计处理,将保证类质保费用计入营业成本而非销售费用,并对上年同期报表进行相应调整 [4] - 合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均未经审计,编制单位为中船海洋与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6][7] 股东信息 - 未披露普通股股东总数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的具体数据 [5] - 未涉及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5] 子公司担保事项 - 控股子公司黄埔文冲为全资子公司文船重工提供担保,本次担保金额为人民币9.31亿元,累计担保余额达28.37亿元 [9][10] - 担保涉及海上风电场桩基过渡段供应及运输合同项目,包括履约连带责任保证(6.89亿元)和预付款保函、履约保函(2.41亿元) [10] - 担保额度调剂:将黄船海工未使用的8.80亿元担保额度调剂至文船重工 [11] - 文船重工资产负债率较高,截至2025年3月31日负债总额24.30亿元,净资产5.39亿元,2025年1-3月净利润亏损1,910万元 [13] 担保审批与风险控制 - 担保事项已通过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批,新增担保额度56.30亿元,其中黄埔文冲为资产负债率70%以上子公司提供35.50亿元额度 [11] - 黄埔文冲能有效管理文船重工经营,担保风险可控 [15] - 截至公告日,公司及子公司担保余额28.37亿元,占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5.91%,无逾期担保 [17] 子公司经营情况 - 文船重工2024年营业收入9.96亿元,净利润2,094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858万元,净利润亏损1,910万元 [13] - 文船重工主营业务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运输设备制造业,非失信被执行人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