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钢铁
icon
搜索文档
招商证券国际:传统行业内地物价9月以来恢复 新能源恢复更持续
智通财经· 2025-09-24 03:59
核心观点 - 传统行业物价自9月以来有所恢复 但上行趋势持续性存疑 [1] - 新能源行业恢复更持续 因下游需求更强 [1] - 当前市场环境呈现股票上升与债券疲弱态势 [1] 传统行业价格变动 - 华东地区水泥价格累计上涨6元/吨至428元/吨 [1] - 西南地区水泥价格自8月第2周累计上涨36元/吨至479元/吨 [1] - 螺纹钢价格指数转入正值区间 上周上涨23元/吨至3312.2元/吨 [1] - 浮法玻璃价格连续三周上涨13元/吨至1163元/吨 [1] - 炼焦煤价格自2025年第三季以来上涨268元/吨至1452元/吨 [1] - 焦炭物价指数截至上周上涨236元/吨 [1] 新能源行业价格变动 - 光电产品综合价格指数自7月中旬持续上涨3.29个百分点至15.2% [1] - 光伏级多晶硅价格扭转下跌趋势 截至上周上涨55%至6.54美元/千克 [1] - 国内多晶硅价格上涨41.1%至6.9美元/千克 [1] - 碳酸锂价格上涨20.5%至72400元人民币/吨 [1]
未来两年年均增长目标约4% AI助力钢铁行业更智能更绿色
央视新闻· 2025-09-24 03:10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未来两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设定在4%左 右。该方案以"稳增长、防内卷"为核心,为中国钢铁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与高质量发展指明实施路径。 严控产能 未来两年年均增长目标4%左右 《工作方案》提出,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严禁新增产能,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通过产量调控促进优胜劣 汰,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专家表示,新方案确立的"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成为未来竞争的两大核心议题。根据方案,钢铁企业必须加速淘汰落后设备, 尤其是老旧高炉、转炉等限制性生产装备。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 张龙强:《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供需两端协同,扎实推动实现市场供需动态平衡,有效稳定行业发展预期。 全球首发超120项 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5% 《工作方案》提出将推进工艺设备更新,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钢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今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全球 首发产品数量已超过120个,多家企业新品"井喷",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年均增长15%。 在河北迁安的一家钢铁企业,最新研发的超薄硅钢产品正式亮相 ...
新中有你丨揭秘钢轨智造“黑科技”:24米巨屏搞定数据!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02:41
智能制造战略与规划 - 公司以《"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为指引 成立智能化集控中心 目标实现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双优化 人力成本与劳动强度双降低[5] 智能化集控中心建设 - 中心配备24米超宽大屏 通过工业互联网与智能算法深度融合构建集中操控中心[7] - 计划实现生产流程自动化、设备远程管控、数据全流程贯通与精准分析[8][9] - 大屏可实时监测产品全流程数据 计划覆盖冷区吊车操控、加热炉系统及精整加工线[10][11] - 建成国内首条冷区智能集控生产线[12] 生产效率提升成效 - 操作岗位从原有20多个分散操作台15人配置 优化为"3+1"人员配置模式[13][14] - 岗位操作人员减少40% 跨工序协同效率提升14%[14] - 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40% 系统可提前30分钟预判冷却设备异常[14] - 智能燃烧集控系统实现自动化投运率95%以上 生产效率大幅提升[15] 节能降耗与技术突破 - 能源消耗降低19% 钢坯加热环节节能3%以上[14][15] - 年节约成本256.5万元(按256500月元换算)[16] - 实现从"经验控温"到"精准控温"跨越 采用红外测温仪、大模型算法及视觉识别系统24小时监测钢坯状态[15] - 吊车远程操控系统集成5G与视觉识别技术 实现国内首创百米钢轨吊运集控技术及"一键化"自动操作[17] 行业认可与标准制定 - 公司于今年6月获评"内蒙古自治区先进级智能工厂"[17] - 启动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制造领域5项国家标准和4项行业标准制定工作 将破解行业共性技术难题[17]
人民日报丨8月全社会用电量再超万亿
国家能源局· 2025-09-24 02:28
这是继7月单月用电量首超万亿千瓦时后,月度用电量再破万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智部副主任蒋德斌介绍,高 温高湿天气来得早、持续久,带动居民用电等快速攀升;受国家"两重""两新"等政策拉动等因素影响,国民经济稳中有 进,带动用电量增长。 8月,全国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5%,为今年单月最高增速。其中,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原材料行业用电量复苏 势头明显,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4.2%,比7月提高3.7个百分点。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体现出极强的发展韧性,所有 子行业均实现正增长,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9.1%,增速高于同期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约4.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整车制 造、光伏产业制造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用电量向上攀 升。"蒋德斌说。 (丁怡婷) 8月全社会用电量再超万亿 "两重""两新"等政策效果显现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全社会用电量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第一产业用电量16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9.7%;第二产业用电量59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第三产业用电量20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城乡 居民生 ...
突破万亿再+1!透视8月用电量重磅数据 多维度感知经济向“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9-24 02:19
央视网消息:国家能源局9月23日发布用电量数据显示,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再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我国用电量已经连续两个月突破万亿。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介绍,2025年7月之后,8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再次超过万亿千瓦时,连续两月创历史新高。一方面与 夏季高温天气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在国家"两新""两重"促消费等一系列政策拉动下,各行业产能持续释放。 多地汽车制造业用电量都保持两位数以上高增长。在安徽,8月份,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3.2%,重回20%以上高速增长区间。在此带动 下,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对安徽全部制造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 国网安徽经研院电力经济研究室主管马燕如介绍,8月安徽装备制造、"新三样"相关行业持续向好,反映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高技 术制造业用电保持较快增长,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加明显。 而在江苏,智能制造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前8个月,车载智能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速超过87%。在广东,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 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3%,反映出先进制造业底盘更加稳固 ...
VAMA与GONVVAMA:以材料与集成创新推动轻量化进阶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4 02:17
展会现场,VAMA重点推介的Ductibor®1500和Usibor®2000,正是应对这一趋势的代表性创新产品。 VAMA客户技术支持周帅表示:"新一代热成形钢不仅在强度与韧性之间实现突破,更通过材料创新为 整车轻量化开辟了全新技术路径。"据悉,Usibor®2000在具备优异抗延迟断裂性能同时,较上一代1500 兆帕级材料实现减重10%,是防撞结构件的理想选择;Ductibor®1500则凭借出色的断裂应变和点焊强 度特性,特别适用于碰撞吸能区,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大幅降低车身重量。 通过热成形激光拼焊技术将Usibor®2000与Ductibor®1500组合应用于B柱,相比第一代Usibor®1500与 Ductibor®500的组合方案,可进一步实现超过10%的减重效果,为车身结构轻量化树立了新标杆。 在此基础上,"驭简"多零件集成技术实现了从材料到结构设计的系统性突破。它将多个传统冲压件整合 为单一模块化总成,实现双门环、后车体骨架、电池包结构等关键部件的一体化设计与制造,不仅减少 了模具数量、装配环节和供应链复杂度,更全面提升了整车安全性、碰撞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电动汽车时代追求的是更轻、更安全、 ...
金洽会上51个重点产业项目签约,计划投资802.21亿元——
南京日报· 2025-09-24 02:06
项目签约总体情况 - 2025南京金洽会集中签约59个项目 计划投资总额89187亿元 [1] - 其中重点产业项目51个 计划投资80221亿元 占比90% [1] - 基金类项目8个 基金规模8966亿元 占比10% [1] 制造业项目结构 - 制造业项目40个 投资额53221亿元 占产业项目个数784% 投资额663% [2] - 其中"4+6"产业项目32个 投资总额40794亿元 占制造业项目个数80% 投资额767% [2] - 华天科技计划投资30亿元建设先进封装项目 年封装测试能力达500多亿只集成电路 [3] - 炽云科技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车载抬头显示生产基地及研发总部基地 [3] - 肖布林机床计划投资10亿元推进机床国产化 [3] 科技创新项目亮点 - 格灵深瞳成立江苏公司 总投资3000万元 重点开发AI计算机视觉产品包括行业大模型推理一体机等 [3] - 梅山钢铁通过设备更新与国产技术替代推动智能化转型 [3] - 南京睿众博芯完成首款OLT芯片研发 与全球领先通信设备商建立战略合作 [4][5] 基金投资布局 - 8个基金总规模8966亿元 聚焦新一代信息通信 生物医药 智能制造等领域 [4] - 南京高投毅达战新软信股权投资基金专注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投资 [4] - 工软基金聚焦工业软件产业 新能源基金重点投向氢能和智能电网系统 [4] 招投联动机制 - 采用"招投联动"招商引资模式 引导资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4] - 海光芯创获北联创投与博华基金投资15亿元 建设高速光模块生产基地 [6] - 毅达资本与江宁开发区投控公司联合投资南京睿众博芯 [4][5] 企业持续投资动态 - 超过20个项目为存量企业再投资 华天科技五年内第五次在南京投资 累计超300亿元 [7] - 增资扩产项目中储能与氢能 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占比约57% [7] - 新加坡金鹰集团持续增资 LG持续加码体现对南京发展环境的长期看好 [7]
建信期货焦炭焦煤日评-20250924
建信期货· 2025-09-24 02:05
021-60635736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33782 投资咨询证书号:Z0014484 021-60635735 niejiayi@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03124070 021-60635727 fengzeren@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03134307 报告类型 焦炭焦煤日评 日期 2025 年 9 月 24 日 黑色金属研究团队 研究员:翟贺攀 zhaihepan@ccb.ccbfutures.com 研究员:聂嘉怡 研究员:冯泽仁 请阅读正文后的声明 #summary# 每日报告 | | | | | | 表1:9月23日焦炭焦煤期货主力合约价格、成交及持仓情况(单位:元/吨、手、亿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约 代码 | 前收 盘价 | 开盘价 | 最高价 | 最低价 | 收盘价 | 涨跌幅 | 成交量 | 持仓量 | 持仓量 变化 | 资金流 入流出 | | J2601 | 1718 ...
我国“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交出亮眼成绩单!
新华社· 2025-09-24 02:05
能源结构转型 - 截至2024年6月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21.59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的比重约59.2% [1]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2020年的15.9%增至2024年的19.8%煤炭消费比重从2020年的56.8%降至2024年的53.2% [1] - 截至2024年底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全球占比超过40% [1] - 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6.8亿千瓦是2020年的3倍以上提前6年多实现目标 [1] 产业与制造业升级 - 退出钢铁落后产能超1.5亿吨 [2] - 截至2024年底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6430家全国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约20% [2] - 累计培育绿色工业园区491个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 [2] -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18% [2] - 2024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6.4% [2] 节能降碳成效 - 2021年至2024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率达到11.6%达到"十四五"目标进度要求 [1] - 废弃物回收体系不断健全全国主要城市回收网点已超15万个 [2] - 2024年一季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同比大幅增长70%主要互联网回收平台废旧手机回收额同比增长50% [2] 生态环境与碳汇 - 2024年森林覆盖率超25%森林蓄积量超200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0.32% [3] - 全国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居世界首位 [3] - 设立5个国家公园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上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约18% [3] 绿色消费与生活方式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超过90%27个省份出台碳普惠政策 [3] -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中超过60%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一级能效家电销售额占比高达90% [3] 全球影响与合作 - 向全球提供了60%的风电设备、70%的光伏组件设备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 [3] - "十四五"期间出口风电和光伏产品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3] - 已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4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累计实施300多期能力建设项目 [3] - 2016年以来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并动员项目资金总额超过1770亿元 [3]
8月全国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5%
科技日报· 2025-09-24 01:36
全社会用电量总体情况 - 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0154亿千瓦时,继7月份后再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1] - 宏观经济回暖及各行业产能释放推动用电量向上攀升 [1] 分产业用电量分析 - 第一产业用电量1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增速领先 [1] - 第二产业用电量59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1] - 第三产业用电量20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 [1] 制造业用电量表现 - 8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5%,为今年以来最高增速 [1] - 原材料行业(钢铁、建材、有色、化工)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4.2%,增速较7月份提高3.7个百分点,复苏势头明显 [1]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9.1%,增速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约4.6个百分点,所有子行业均实现正增长 [1] -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和光伏产业制造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