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德州仪器继续暴跌,17年最惨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24 00:46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德州仪器股价周三下跌13%,创下自2008年7月以来最大盘中跌幅[1][2]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44.5亿美元,同比增长16%,营业利润15.6亿美元,同比增长25%[12] - 第三季度营收预计44.5-48亿美元,同比增长11%,增速较上季度放缓[2][12] - 第三季度每股利润预计1.48美元,略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2] - 公司12个月预期市盈率为34.66,高于竞争对手ADI的27.64[10] 行业环境与挑战 - 关税和贸易争端引发供应链担忧,可能导致客户提前下单的"拉动效应"[1][5][12] - 汽车行业复苏滞后,其他市场均有所改善[3][4] - 中国市场第二季度收入增长32%,但增速"略显疲态"[5] - 半导体行业面临芯片制造设备成本上升和客户支出减少的压力[5][8] - 美国制造业扩张政策给公司利润率带来压力[8] 公司战略与投资 - 公司计划投资600多亿美元在德克萨斯州和犹他州建设/扩建7个芯片制造工厂[9] - 公司对长期增长保持信心,预计最终突破200亿美元年营收峰值[2][14] - 公司拥有半导体领域最广泛产品线和最长客户名单,是行业需求重要指标[13] - 新工厂建设短期内削减现金流和盈利能力,完成后将重新聚焦股东回报[14] 市场反应与分析 - 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语气明显转向谨慎,引发股价进一步下跌[1][3][12] - 分析师指出公司对地缘政治和关税的立场变化"感觉有些突然"[5][13] - 公司承认第二季度需求激增可能部分源于客户为避关税增加库存[12][13] - 行业同行ASML和台积电也已对关税不确定性发出警告[6]
美国总统特朗普:美国将通过行政令成为人工智能出口强国;芯片制造商需要许可证,而不是金钱。
快讯· 2025-07-23 22:19
行业政策 - 美国政府计划通过行政令推动人工智能出口发展 旨在使美国成为该领域全球领导者 [1] - 芯片制造商将面临新的出口管制要求 需获得许可证而非依赖财政补贴 [1] 技术领域 - 人工智能技术被列为国家战略重点领域 政府直接介入产业升级 [1] - 半导体行业作为AI基础设施受到直接监管 许可证制度可能改变供应链格局 [1]
“丹娜丝”台风救灾现场沦为赖清德的政治秀场
人民日报· 2025-07-23 22:11
政治行为分析 - 赖清德以台风为由取消"团结十讲"四讲内容 实际未参与救灾行动 反而将救灾现场作为政治秀场 [1] - 台军资源被调用于"汉光演习"而非救灾 赖清德回应受灾民众称"社区要发挥力量" 回避实际援助责任 [1] - 通过制造战争焦虑和煽动两岸对抗推进"以武谋独"策略 同时忽视民生诉求与灾区苦难 [1] 政策执行与资源分配 - 救灾投入不足且行动低效 赖清德对蓝营执政的云林县实施救助排除 被指政治算计与区别对待 [1] - 台风导致台湾中南部香蕉 文旦柚等种植业损失惨重 但救助政策未有效覆盖受灾产业 [1] 经济与产业影响 - 赖清德执政期间岛内"五缺"问题(缺水 缺电 缺地 缺工 缺人才)加剧 核心产业如台积电面临资源掏空风险 [1] - "非核家园"与"绿色能源"政策在台风冲击下进一步失效 暴露能源转型困境 [1] 民意与政治后果 - 最新民调显示赖清德执政满意度骤降5 8个百分点 出现"死亡交叉" 创上任以来最差纪录 [1] - "台独"路线导致国际孤立 民众逐渐认清外部势力协防的不可行性 加速统一进程 [2] 意识形态与历史定位 - 赖清德被定性为"民族败类"与"历史罪人" 其政策被指通过"绿色独裁"危害台湾社会 [1][2] - 人民日报评论强调"台独不得人心" 任何形式分裂行为将面临历史严惩 [2]
瑞芯微(603893):发布协处理器加速端侧AI升级
华泰证券· 2025-07-23 13: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给予公司 69.3x 25PE 估值,目标价 181.6 元 [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瑞芯微发布端侧 AI 大模型协处理器,有望加速端侧产品 AI 升级,其比重将逐步提升;公司完善产品矩阵,重点打磨新一代芯片平台;看好汽车、教育等 9 大市场;上调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品发布与技术路径 - 7 月 17 日瑞芯微第九届开发者大会发布首颗端侧 AI 大模型协处理器 RK1820/RK1828,受业内广泛关注;强调 SoC 与协处理器并行研发、快速迭代,姊妹芯片同步研发、分时推出 [1] - 协处理器针对主流模型优化,支持 3B/7B 模型,采用 3D 封装技术,带宽提升、功耗优化、空间减少;未来协处理器比重将增加;公布下一代 AI 协处理器 RK1860 规划,预计内置>64TOPS NPU 单元,支持 13B LLM/VLM [2] 产品矩阵完善 - 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公司完善产品矩阵,旗舰处理器用先进制程,功能接口丰富;在同等工艺下演进系列化产品;未来 1 - 2 年重点打磨新一代芯片平台 RK3688,预计配置 32T NPU 性能,同步设计姊妹芯片 RK3668 [3] 重点市场展望 - 瑞芯微董事长及 CEO 畅想两年内快速起量产品涉及汽车、教育等 9 大领域;针对典型应用市场将形成独立产品线,不同产品线技术可协同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根据公司业绩预告,2Q25 归母净利率提升至 27.7%(按中值),上调公司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 16%/10%/4%至 11/14.42/18.24 亿元 [5] 经营预测指标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3,136|4,490|5,555|6,804| |+/-%|46.94|43.16|23.72|22.4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594.86|1,100|1,442|1,824| |+/-%|341.01|84.95|31.04|26.52| |EPS(最新摊薄)|1.41|2.62|3.43|4.34| |ROE(%)|18.01|26.86|26.86|26.06| |PE(倍)|112.02|60.57|46.22|36.53| |PB(倍)|18.79|14.34|10.95|8.42| |EV EBITDA(倍)|90.89|51.86|42.00|33.48| |股息率(%)|0.00|0.00|0.00|0.00|[10] 财务报表预测 - 资产负债表:预计 25 - 27 年流动资产、现金等增加,非流动资产相对稳定;负债合计有所增长 [25] - 利润表:预计 25 - 27 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等增长,毛利率提升 [25] - 现金流量表:预计 25 - 27 年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有不同变化,现金净增加额可观 [25]
郑州航空港推出“科创游线路” 新疆青少年体验“智造”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11:31
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发展 - 区域定位从交通枢纽向经济引擎跨越式发展 聚焦科技创新与航空枢纽两大核心 [3] - 产业发展模式从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转型升级 [3] - 通过机场城市模式建设空中丝绸之路 拥有密集的国际货运航线 [3][4] 比亚迪郑州工厂生产效能 - 新能源汽车自动化生产线实现55秒完成单辆汽车组装 [3] - 智能化生产场景包含机械臂焊接和无人运输车等设备 [3] - 总装车间采用高度自动化技术 被描述为智造典范 [3] 科创游线路建设规划 - 线路由丝路文旅公司联合专业机构打造 包含市民中心、信创谷和比亚迪工厂等站点 [3] - 采用旅游+教育+科技融合模式 提供沉浸式前沿科技体验平台 [3][4] - 未来计划增加VR体验和模拟操作等互动环节进行优化升级 [4] 信息技术产业布局 - 中原信创谷展示中心设置芯片制造过程互动装置 [3] - 龙芯中科中原总部展示河南芯的诞生主题展 [3] - 智能物流系统在北货运区投入运营 [3]
Q2业绩稳健+Q3指引超预期 高盛看高恩智浦(NXPI.US)至276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23 08:29
业绩表现 - 恩智浦Q2营收为29.3亿美元,与高盛预期一致,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29.0亿美元 [1] - 调整后毛利率为56.5%,与高盛预期一致,略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56.3% [1]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72美元,略低于高盛预期的2.76美元,但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2.67美元 [1] - Q3营收指引区间中值为31.5亿美元,与高盛预期基本一致,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30.8亿美元 [2] - Q3毛利率指引为57.0%,略高于高盛预期的56.7%,与市场普遍预期一致 [2] - Q3调整后每股收益指引为3.10美元,低于高盛预期的3.22美元,但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3.07美元 [2] 业务细分 - 汽车业务营收为17.3亿美元,略低于高盛预期的17.4亿美元,与市场普遍预期一致 [2] - 工业与物联网业务营收为5.46亿美元,高于高盛预期的5.38亿美元和市场普遍预期的5.34亿美元 [2] - 移动业务营收为3.31亿美元,高于高盛预期的3.24亿美元和市场普遍预期的3.25亿美元 [2] - 通信基础设施及其他业务营收为3.20亿美元,略低于高盛预期的3.21亿美元,但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3.16亿美元 [2] 行业与市场 - 模拟芯片行业处于复苏的早期阶段 [1] - 第二季度渠道库存维持不变(为9周),业绩上行很可能是由于终端需求改善、而非库存回补所致 [3] - 投资者此前对恩智浦业绩预期升温主要是因为其同行在近期会议上发布了更为乐观的评论 [2] - 相较于同行,恩智浦的公开表态一直较为克制,部分原因是宏观不确定性,特别是汽车行业中受关税影响的部分 [3] 投资者关注点 - 汽车业务订单趋势 [3] - 未来几个季度渠道库存补货的速度 [3] - 是否出现如竞争对手所述的需求提前释放迹象 [3] - 公司在S32汽车处理平台上的具体设计中标进展情况 [3] 估值与目标 - 高盛对恩智浦的股票评级为"买入",12个月目标价为276美元 [1] - 目标价较周二收盘价228.0美元有21%的上涨空间 [1] - 目标价基于19倍市盈率 [3]
汽车芯片还没好,NXP三季度不及预期
半导体芯闻· 2025-07-22 10:23
恩智浦半导体第三季度财测分析 - 第三季度营收预期区间为30 5亿美元至32 5亿美元 中间值高于华尔街平均预期但低于部分分析师预测的33亿美元[2] - 盘后交易股价下跌约5% 周一收盘价为228 27美元 年内累计上涨近10%[3]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6%至29 3亿美元 第三季度财测中间值预示销售额同比下滑3%[3] 行业环境与公司挑战 - 公司超50%营收依赖汽车行业 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导致供应链紊乱和客户订单不确定性[3] - 电动汽车需求下降及芯片过剩问题持续18个月 拖累汽车和工业芯片销售[6] - 工业复苏存疑 安川电机中国订单疲软且下调全年预测 反映关税风险影响[7] 财务表现与市场反应 - 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2 72美元 超出预期的2 68美元[5] -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指引区间2 89-3 30美元 分析师预期为3 06美元[4] - Bernstein分析师认为财报"大体不错"但未达市场"耳语数字"预期[3] 竞争格局与同行压力 - 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同业面临汽车和工业需求疲软压力[6] - 雷诺下调营业利润率指引 Stellantis公布意外净亏损 预示汽车芯片价格压力加剧[6] - 欧洲客户补库存需求结束可能进一步削弱芯片厂商销售[6] 管理层观点与战略 - CEO称第三季度将反映核心终端市场改善[4] - 4月曾预测第二季度为"转折点" 但实际仍面临库存控制和市场不确定性[4][6]
中国芯+量子算力双突破!自主技术迎来高光时刻:比肩国际主流
新浪财经· 2025-07-22 09:37
龙芯3C6000处理器 - 龙芯3C6000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的通用处理器,从指令系统到核心部件均不依赖国外授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1][4] - 采用龙架构指令系统,性能达到2023-2024年国际主流产品水平,涵盖从底层设计到制造的完整产业链[4] - 获得国家《安全可靠测评公告》二级认证,适用于通信计算、人工智能计算、存储、工业控制等多场景[6] - 同步发布的龙芯2K3000/3B6000处理器面向智能终端和工控领域,支撑人工智能等前沿应用[8] 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 - 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上线后为全球143个国家和地区完成超50万个量子计算任务,访问量达2900万次[8][9] - 应用领域从基础科研扩展至流体动力学、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等产业,美国用户访问量居首[9][11] - 实现全球最大规模量子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并接入金融量子云实验平台探索高效解决方案[11] - 推出分子对接预测、药物毒性预测等三大药物研发应用,提升研发效率与精准度[11] 量子计算与AI融合突破 - 全球首次在量子计算机真机上实现十亿级参数AI大模型微调任务,采用"量子加权张量混合参数微调"方法[13] - 模型参数量减少76%的同时训练效果提升8.4%,心理咨询对话数据集训练损失降低15%,数学推理准确率从68%升至82%[13] - 单批次数据可生成数百个量子任务并行处理,效率远超经典计算机[15] 中国科技自主创新成果 - 龙芯3C6000与本源悟空分别代表经典计算与量子计算的自主突破,形成完整技术生态[15] - 龙芯实现产业链完全自主,本源悟空量子算力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标志中国在全球计算领域的技术话语权提升[11][15]
经济长跑“下半程” 广州如何“拼”胜局
广州日报· 2025-07-22 09:31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贾政 吴城华 方晴 地铁日均客流屡破千万、国际消费中心建设蹄疾步稳、科技巨头纷纷落子、冼村旧改破局清零…… 人气聚、商贸兴、动能强、城市新!全年经济长跑赛程过半,广州交出一份扎实的"期中答卷",跑出了 一条向新向好的"上扬曲线"。 行至半山,当以更疾步伐攀登;船到中流,须以更强定力奋楫! 广州深知,今年的下半程尤为关键——既是"十四五"圆满收官的决胜期,更是十五运会成功举办的 攻坚期!面对这一系列"大战大考",唯有持续加力奔跑,将上半年积蓄的势能转化为下半年冲刺的强劲 动能,方能让这条来之不易的上扬曲线,最终绘就全年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 航拍广州珠江两岸风景。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俊杰 摄 广州的下半程,没有中场哨响,唯有全力冲刺,以行动作答,奋力拼出全年高质量发展的最终胜 利! 让产业动能加速释放 近年来,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不断塑造经济发展新优 势。特别是今年伊始,广州提出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体经济为支撑、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现 代服务业为依托、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架起了产 ...
对话谷歌前 CEO Eric Schmidt:数字超智能将在十年内到来,AI 将创造更多更高薪的工作
AI科技大本营· 2025-07-22 08:26
AI发展前景 - AI发展被严重低估 当前技术仅是冰山一角 数字超智能可能在十年内实现[1][4] - AI革命面临的主要瓶颈是电力而非芯片 美国需新增92座大型核电站才能满足需求[7][8][9] - 中国在电力供应方面具有优势 若获得足够芯片将在AI竞赛中形成强劲竞争力[10] AI技术演进 - Transformer架构持续优化 每周都有新型推理芯片创业公司涌现[13] - AI正从语言处理向推理规划发展 GPT-4o的计算成本比基础问答高出多个数量级[14] - 五年内各领域将出现专业AI"学者" 最终可能整合为超越人类总和的超智能[18][19] 行业变革 - 企业软件中间层将消失 开源库+AI自动编程将重构ERP/MRP系统[16] - 数学和编程领域将最先被AI突破 进而加速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发展[17] - 娱乐产业成本将下降 生成式视频技术需要人类导演但减少布景等传统岗位[30][31] 商业模式 - 未来企业的核心护城河是快速学习循环 能形成指数级竞争优势[12][36][37] - 语音客服等应用已具商业价值 单个对话成本10-20美分创造10-1000美元价值[15] - 可能出现10家谷歌/Meta级别的新巨头 都建立在学习循环原则基础上[38] 人才与就业 - 短期内AI对就业影响积极 自动化从最危险工作开始 提升整体薪资水平[24][26] - 初级程序员岗位将消失 但资深工程师仍需要监督AI系统[16][17] - 数字原生代更适应AI时代 建议年轻人学习如何将AI应用于专业领域[29] 基础设施 - 大学面临算力短缺 5000万美元仅能配置不足1000个GPU的研究设施[43] - 传统能源供应商将主导算力供应 SMR等新技术无法及时满足需求[9][13] - 数据中心耗电量惊人 1吉瓦级数据中心相当于数字超级大脑[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