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

搜索文档
秦创原特色产业园区为临空经济发展聚势赋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16:35
核心观点 -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依托秦创原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构建现代临空产业体系 通过双园协同模式实现产业聚集与科技创新 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2][3] 产业园区建设 - 临空经济产业园聚焦航空维修制造及电子信息产业 建成5个园中园载体 累计入驻企业350家 产值规模达37亿元 [1] - 自贸蓝湾产业园主攻新材料研发与生命科学产业 聚集南航深航等航企总部及乐思医疗等生物医药项目 [2] - 两大园区形成纵向一体化横向多元化发展格局 吸引50余家关联企业集聚 构建深度协同产业生态 [2] 企业产能与技术创新 - 吉宁公司实现钢板落料1200万件年产能 热冲压部件400万件年产能 成为陕西热冲压件供应关键环节 [1] - 元朔动力年处理7500吨退役电池 与比亚迪宁德时代形成供应链闭环 [2] - 企业合作推动技术升级 产品迭代周期缩短20% [2] 企业服务与创新成果 - 园区建立企业诉求响应闭环机制 2024年累计服务企业950次 解决企业诉求417项 [2] - 2024年空港新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较2020年增长20.1倍 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7.7倍 [2]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举办技术出海大会推动企业拓展中东中亚市场 湄南高科中科西光等企业实现从本土创新向全球赋能转型 [3] - 通过企业交流沙龙搭建国际合作平台 促进实践经验交流与合作机会对接 [3]
徐翔之母大恒科技股权接盘方再曝光:神秘女子斥资3.6亿成最大流通股东,曾经的第一大股东花2.3亿“杀回”,还有人说“不认识徐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2:00
拍卖交易概况 - 徐翔之母郑素贞持有的1.3亿股大恒科技股份被8名买家以17.12亿元总价拍下,每股成交价13.17元 [1][8] - 李蓉蓉以3.6亿元拍得2746万股(占总股本6.29%),成为最大流通股东 [1][7][8] - 中国新纪元以2370.84万元拍得1800万股(占总股本4.12%),其余6名自然人买家合计拍得7450万股(占总股本17.06%) [7][8] 买家身份与背景 - 李蓉蓉身份存疑:公告称其为宁波金海后勤中层干部,但知情人士透露其仅为普通合同工,资金来自亲属募集 [1][5] - 中国新纪元曾是大恒科技第一大股东,2014年将29.52%股权转让给郑素贞,此次重返持股4.12% [12][14] - 自然人买家杨润中关联19家企业,集中在无锡的智能制造与新能源领域,其控制的宁波锦润博纳创投曾投资微导纳米等科技公司 [10] - 华锦洲为上海少威电子实控人,主营超声波焊接设备,称看好大恒科技的机器视觉业务与国产化替代趋势 [11] 公司业务与股权变动 - 大恒科技主营业务包括机器视觉、光机电一体化、电视数字网络系统三大板块 [11] - 拍卖股份已完成过户,郑素贞不再持股,公司控制权变更 [6] - 中国新纪元关联方宁波电子控股60余家企业,涉及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培育中科三环等上市公司 [14] 信息披露争议 - 李蓉蓉"中层干部"身份表述被质疑,法律界认为该表述弹性大,需证明上市公司未尽核实义务才构成信披违规 [5] - 上市公司回应称股东身份信息由信披义务人(股东)负责真实性,公司仅承担披露平台职责 [5]
吴世春:多数创业者,对融资都有两个误解
创业家· 2025-08-07 10:23
融资策略 - 企业不应在资金链断裂时才考虑融资 应在盈利阶段提前规划融资需求以支持长远目标[3][4][5] - 投资机构会评估企业历史资金使用效率和当前核心价值点 而非单纯回避资金链紧张的企业[6][7][8] - 资金无法解决系统性经营问题 企业需避免陷入信息茧房 应主动拓展行业人脉资源[9][10][11] 创业资源链接 - 创业者需重视行业人脉积累 关键人际链接可能转化为未来商业机会[12][13][14] - 梅花创投将组织100家企业进行线下产业游学 聚焦下沉市场创新与科技消费融合[15][22] - 活动包含产业链深度对接 认知提升课程及实战方法论分享 覆盖机器人 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24][33][36] 投资布局 - 梅花创投下半年计划投资不低于15亿元 重点关注硬科技与产业升级项目[17][18] - 投资案例覆盖智能制造(小牛电动) 商业航天(星移联信)等13家上市公司 管理基金规模超100亿[26][27][29] - 卫星通信领域企业已完成五轮融资 资金用于研发低轨卫星组网技术 构建天地一体化系统[29][37] 活动详情 - 3天行程包含产业考察 导师对话及项目路演 早鸟票价12800元含食宿[30][31][39] - 特邀商业航天专家分享卫星商业化路径 导师将解析科技创新破局策略[36][29] - 目标受众为机器人 AI+消费等领域的创业者 提供产业链关键卡位资源[22][33][38]
追踪徐翔之母所持大恒科技股权拍卖疑局:上市公司“旧主”卷土重来,自然人买家回应竞拍原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0:12
股权拍卖交易概况 - 徐翔母亲郑素贞所持大恒科技1.3亿股股份被8名买家以17.12亿元总价拍得,占公司总股本29.75% [1][8] - 拍卖每股成交价13.17元,涉及股份总数1.2996亿股 [8] - 交易完成后郑素贞不再持股,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6] 主要买家身份及背景 - 自然人李蓉蓉以3.6亿元购得2746万股(占比6.29%),成为最大流通股东,其自称资金来自亲属募集 [1][5] - 中国新纪元有限公司购得1800万股(占比4.12%),曾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1][7][13] - 其余6名自然人为王晓平(1800万股)、杨润中(1800万股)、傅泽远(1730万股)、周正昌(1300万股)、黄鹂(960万股)、华锦洲(860万股) [7][8] 买家产业背景分析 - 杨润中关联19家企业,集中在无锡智能制造与新能源领域,其控制的宁波锦润博纳创投曾投资微导纳米等科技企业 [11] - 华锦洲为上海少威电子实控人,专注超声波焊接与裁切解决方案,产品包括金属焊接机及自动化监测设备 [11] - 华锦洲表示因业务涉及机器视觉而看好大恒科技,强调国产化替代趋势 [12] - 中国新纪元关联方宁波电子投资60余家企业,涵盖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培育中科三环、永新光学等上市公司 [17] 信息披露争议 - 公司公告称李蓉蓉为宁波海关下属企业"中层干部",但知情人士称其为普通合同工 [1][5] - 法律界人士认为"中层干部"非法定概念,需证明公司明知虚假仍披露且影响重大才构成信披违规 [5] - 权益变动报告书真实性主要由信披义务人(股东)负责,上市公司主要承担披露平台职责 [6] 产业协同可能性 - 大恒科技主营业务包括机器视觉、光机电一体化、数字网络编辑系统 [12] - 多位买家拥有电子、机械行业背景,主要活动于江浙沪地区,存在产业协同潜力 [11][12] - 市场推测中国新纪元可能为"组局人",宁波电子或参与后续产业运作 [17]
创新链全球 科创筑高地——长沙加快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02:58
城市科技创新战略定位 - 湖南提出将长沙打造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并列为标志性工程 [1] - 长沙全球科技集群排名从2022年提升9位至2024年第32位 全球科研城市排名提升11位至第23位 [1] - 全国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位列第9 创历史最佳成绩 [1] 研发平台建设与成果 - 重组建设3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数量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二 [3] - 湖南4+4科创工程集聚科研人才3000余名 取得重大科研成果100余项 [3] - 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累计服务企业2074家 开展项目274项 [3] - 湘江实验室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0余项 授权160余项 发布24个创新产品 [4] -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算力达200P Flops 人工智能算力突破1000P [8] 研发机构与企业集聚 - 长沙各类研发机构总数达3823家 其中2023年9月以来新增1796家 [8] - 国家级创新平台达152家 增长25% [8] - 68个央企及三类500强企业研发中心落地长沙 [9] - 企业研发中心聚集人才超万人 [13] 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 - 长沙获评智能制造二十强城市 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第6位 [3] - 26个制造业单项冠军居中部首位 [3] - 实现600多款高端光学仪器国产化替代 [12] - 新增国家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制造业集群及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4个 [12] - 先进制造业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5位 [12] 产学研协同与成果转化 - 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2024年开发新产品17个 推动产学研合作121项 [4] - 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8亿元 [4] - 湘江实验室与华为 百度等头部企业签约 共建近30个创新研究院 [4] - 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承载全市80%企业研发中心 贡献近80%规上企业研发投入 [4] 人才集聚效应 - 新增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1000余名 [13] - 引进市级高层次人才1184名 领军人才223名 [13]
关于举办2025年 “先进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技术转移转化”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8-06 11:42
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行业高级研修班 - 研修班主题为"先进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技术转移转化",由中国电子学会承办,时间定于2025年8月10-14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 [2] - 研修方向包括产业政策前瞻、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企业走访与案例教学等 [2] - 目标学员涵盖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行业企事业单位技术主管、科研机构项目负责人、金融机构高级分析人员等 [3] - 拟邀专家包括院士、行业领军企业高管、科技成果孵化导师等 [4]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动态 - 2024年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年报显示行业竞争分化,部分企业表现突出 [11] - 2023年55家上市公司年报反映行业洗牌加剧,喜忧参半 [11] - 越疆科技在港股市场表现亮眼,市值实现三倍增长 [11] - 2024上半年机器人概念股普遍业绩承压,但AI融合带来新机遇 [11] - 53家上市公司2023年中报显示行业内部表现差异显著 [11]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 - 人形机器人领域面临量产爆发与价格战,产业重构加速 [11] - 清华大学团队研究聚焦复现波士顿动力动作技术,强调创新突破 [12] - 西木科技提出人形机器人研究新视角 [12] - 仿生机器人技术取得突破,借鉴松鼠跨越复杂地形的智慧 [11] 国际机器人技术前沿 - Uber Eats计划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配送服务 [12] - 国际研发成果包括螳螂虾仿真机器人、3D打印软机器人手、cm级折纸四足机器人等 [12] - 新型振动式压电机器人、昆虫级变形机器人等技术问世 [12] 行业专家观点 - 孙立宁院士提出微纳感知技术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 [11] - 浙江大学熊蓉教授分析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的发展挑战 [11] - 潘云鹤院士探讨人工智能行为智能与产品智能的关系 [12] - 院士报告指出机构智能技术推动"变形金刚"概念落地 [12]
七部门联合出手!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 信贷“有扶有控”谋产业升级
中国经营报· 2025-08-06 11:29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强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 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坚持分类施策和有扶有控原则 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并防止内卷式竞争 [1] 信贷投放现状 - 制造业是银行信贷投放重点领域 先进制造业在贷款额度和利率方面享受政策优惠 [2] - 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2.92万亿元 主要投向制造业和基础设施业等重点领域 [2]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 增加9207亿元 [2] - 高端制造业信贷不良率低于传统制造业 前者不到1% 后者可能超过3% [2] 金融支持成效与挑战 - 金融支持环境明显改善 体现在贷款利率下行 信贷投放倾斜 科技型及专精特新企业绿色通道开辟 以及知识产权质押等产品创新 [3] - 企业融资结构逐步优化 股权融资 债券融资和并购重组等手段不断丰富 [3] - 高端制造业金融支持存在四大短板:中长期资金供给不足 无形资产质押评估体系待提升 早期耐心资本缺乏 金融科技落地存在推广难点 [3] 产业升级路径 - 高端制造业因技术门槛高和创新能力强 具备更强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动力 [6] - 企业通过研发投入进入高端装备制造 智能制造 绿色制造等领域 实现产品溢价和可持续盈利 [6] - 高端产品毛利率显著高于低端产品 企业可通过技术积累和品牌价值摆脱价格战 [6] 并购重组趋势 - 监管层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并购以实现补链强链 [6] - 高端制造 核心零部件 智能装备等领域并购活动预计更加活跃 [6] - 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多元化竞争态势 大规模寡头出现难度较大 监管强调有扶有控原则 [7] 反内卷策略 - 防止内卷式竞争的关键在于创新驱动和差异化发展 [4] - 企业应通过提升技术水平 工艺能力和品牌价值形成核心竞争力 [4] - 金融支持需注重标准引领和精准施策 共同营造有序竞争生态 [4]
北交所2025年7月月报:北交所两融余额创历史新高,IPO 受理再提速-20250806
国信证券· 2025-08-06 06:17
行业投资评级 - 北交所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并维持[5] 核心观点 - 北交所两融余额创历史新高,7月日均值达60.45亿元,环比上升9.51%,全月有9个交易日余额超60亿元[1] - IPO审核提速,本月新增受理4家,已问询96家,注册生效5家[4] - 北证50指数市盈率48.04倍(近两年85.15%分位数),市净率9.34倍(近两年91.13%分位数),计算机行业市盈率最高达125倍[2][29] 市场概况 流动性表现 - 7月成交数量267.63亿股(环比-0.9%),成交金额5855.84亿元(环比-3.7%)[1] - 日均成交额250.7亿元,环比下跌17.5%,峰值出现在7月22日(359.35亿元)[20] - 上市公司总数269家,总市值8384.55亿元(环比-1.2%),流通市值5135.06亿元(环比持平)[1][15] 行业分布 - 机械设备行业公司数量最多(58家),电力设备(30家)、基础化工(28家)次之[16] - 市值前五行业: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基础化工、计算机、汽车[16] 行情表现 指数走势 - 北证50指数全月收跌1.6797%,专精特新指数跌2.7020%,显著弱于沪深300(+3.5444%)和创业板指(+8.1420%)[3][32] - 建筑装饰(+5.2%)、医药生物(+4.8%)涨幅居前,交通运输(-7.1%)、通信(-6.3%)跌幅较大[3][37] 个股表现 - 涨幅前十个股:鼎佳精密(+479.12%)、恒立钻具(+189.07%)、基康技术(+84.89%)[3][65] - 23只个股创股价新高,28只创成交量新高,鼎佳精密日均换手率达42.6%[65][66] 一级市场动态 - 新股上市1家(鼎佳精密),发行2家(鼎佳精密、酉立智能),后者发行市盈率11.29倍[80][81] - 审核动态:140家次企业更新进度,上市委通过4家,终止撤回2家[4][82] 政策与事件 - 监管聚焦信息披露精准化、程序化交易风险防控及中介责任压实,体现“零容忍”与“穿透式监管”特点[4] 财务数据亮点 - 鼎佳精密:2025Q1营收同比+20.36%,净利润同比+63.27%,研发费用占比4.76%[53] - 基康技术:连续5年研发费用占比超7%,2025Q1毛利率56.91%[59] - 并行科技:半年报营收4.58亿元(同比+69.27%)[70] 基金表现 - 北交所主题基金平均上涨0.79%,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涨幅4.34%[72] - 北证50指数基金平均下跌1.71%,招商北证50成份A(-1.56%)相对抗跌[74]
山东威达:公司子公司苏州德迈科电气有限公司主要为消费品等细分产业提供一站式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证券日报网· 2025-08-05 14:15
公司业务布局 - 子公司苏州德迈科电气有限公司为消费品、食品饮料、精细化工、汽车、电商物流、工程设备、机加工等细分产业提供一站式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1] - 已为电动工具行业和机加工行业部分客户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1] - 正积极拓展行业内其他客户 [1]
洛阳市隆兴国晟产业投资基金签约设立
搜狐财经· 2025-08-05 07:53
投资界消息,8月1日,洛阳市隆兴国晟产业投资基金合伙协议签约仪式在孟津区举行。本支基金由轩银基金公司、国晟产业基金联合隆兴集团发起,总规 模3亿元,围绕孟津区优势重点布局高端石化、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挖掘产业生态投资机遇,通过"投资+赋能"双轮驱动, 为被投企业注入资本、应用场景与产业资源等关键要素,实现区域产业链补位、价值链提升,助力洛阳重点行业企业蓬勃发展。 图:签约仪式现场 来源:洛阳轩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