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制作

搜索文档
21现场|导演申奥:电影跟微短剧存在很强的互补关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00:12
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电影暑期档票房达77.07亿元,其中《南京照相馆》票房18.98亿元,占比24.6% [1] - 《南京照相馆》豆瓣评分8.6,取材于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采用现实主义风格 [1] - 导演申奥前作《孤注一掷》票房达38.51亿元,展现其市场化标杆地位 [1] 导演创作理念 - 申奥注重社会题材发掘,擅长用现实主义手法拍摄电影 [1] - 认为微短剧与电影存在互补关系,未来将相互借鉴优点 [2] - 强调电影具备技术优势如大银幕沉浸感、社交属性等 [3] 行业发展趋势 - 线下演出市场未受短视频冲击反而蓬勃发展 [2] - 电影行业需拓宽受众圈层,吸引更多观众进入影院 [3] - 电影出海应拓展悬疑片、青春片、科幻片等多类型影片 [3]
北京文化收入增长与利润背离之谜
新浪财经· 2025-08-07 23:2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增幅1944.24%,创历史性增长纪录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3亿元,亏损同比扩大610.29%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4亿元,同比下滑576.57% [1] - 毛利率跌至-126.14%,同比下滑207.78个百分点,电影分部毛利率低至-172.42%,同比下滑252.52个百分点 [4] 收入来源分析 - 营收激增主要源于电影业务贡献,特别是主控项目《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票房分账收入 [2] - 《封神第二部》累计票房12.38亿元,位列春节档第三名,但低于市场预期 [2] - 片方分账比例为38.57%,分得4.25亿元票房收入,但北京文化电影业务收入仅为1.15亿元,显示其持有投资份额仅占比27% [6][7] 成本结构问题 - 营业成本同比暴涨250.8倍至3.5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5084.52%,远超收入增速 [4] - 成本增速达到收入增速的近13倍,直接吞噬收入增长带来的潜在利润 [4] - 高投入制作模式导致特效成本、演员片酬及宣发费用居高不下 [4] 行业竞争与市场表现 - 《哪吒之魔童闹海》创下154亿元的国产影史票房新纪录,《唐探1900》收获36亿元票房 [2] - 《封神第二部》排片量从初期2成降至不足1成,而《哪吒之魔童闹海》排片量升至5成 [4] - 全球票房1.76亿美元,其中内地票房1.69亿美元,马来西亚票房203.6万美元,北美票房173.9万美元 [5] 公司结构性缺陷 - 单一片源依赖症,业绩高度依赖《封神》等单一大片,缺乏多元收入结构与风险对冲机制 [10] - 商业模式缺陷,现金流造血功能衰竭,缺乏剧集分账、艺人经纪等稳定现金流业务 [10] - 流动性危机显现,流动比率0.77,面临短期偿债压力 [10] 市场预期与股价表现 - 股价单周涨幅接近25%,与基本面呈现显著背离 [11] - 市场预期聚焦于系列电影长尾价值、项目储备短期催化、IP价值重估三大核心维度 [11] - 项目储备包括《南京照相馆》《东极岛》《愤怒的老虎》《年会不能停2》《火星计划》等 [11] 未来挑战与转型 - 2025年下半年面临生死时速的转型窗口,短期看《东极岛》及暑期档表现将决定全年业绩底部 [12] - 长期需通过剧集分账、艺人经纪、影视文旅融合等抗周期现金流业务,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 [12] - 若无法解决"营收虚增、实质亏损"特征,可能滑向退市深渊 [12]
15亿美元,《南方公园》捧出一双亿万富豪
36氪· 2025-08-07 10:12
核心交易 - 特雷·帕克与马特·斯通与派拉蒙签署为期五年、价值15亿美元的新流媒体协议,该协议将《南方公园》置于全球Paramount+平台[2][3] - 根据新合约,公司每年将获得2.5亿美元的最低支付,用于制作新剧集直至2030年,合约总额达15亿美元[3][6] - 此次交易使两位创始人跻身亿万富豪行列,每人身家估计达到12亿美元,并成为好莱坞最高薪电视制片人[2][3] 公司财务与运营 - 公司Park County成立于2012年,全资拥有,整合了来自《南方公园》、电影及舞台剧《摩门经》的所有收入,创始人每年仅支取约1000万美元薪资[7] - 公司通过债务融资支持发展,例如2012年从Raine集团获得6000万美元可转债融资,并于2023年从凯雷投资集团获得8亿美元信用额度[7][8] - 利用债务成本和内容库价值折旧的会计处理,公司有效减少了应缴税额并推迟了缴税时间[8] 内容资产与历史协议 - 《南方公园》自1997年首播以来成为文化现象,第二季即吸引近600万观众,成为有线电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非体育节目[4] - 公司在流媒体时代通过多次版权交易获利,包括2014年Hulu以8750万美元、2019年以1.1亿美元获得流媒体权,以及HBO Max以5年5.5亿美元获得美国独家流媒体权[6] - 2021年,公司与派拉蒙重新谈判,达成一项年报酬1.55亿美元的协议,新协议将此金额提升至2.5亿美元[6] 行业战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拒绝引入股权合作伙伴或投资者,保持对Park County的全部所有权,这与好莱坞其他制片公司如Hello Sunshine和Plan B Entertainment不同[7] - 派拉蒙新管理层倾向于将热门内容独家投放于自有流媒体平台Paramount+,而非对外授权,这反映了行业向流媒体直接控制的战略转变[10] - 公司内容具有持续影响力和议价能力,新季首集即涉及政治讽刺,延续其喜剧锋芒传统[4][12] 潜在估值与退出前景 - 2019年,维亚康姆曾与公司讨论收购,估值达10亿美元,但谈判破裂;同年双方达成一项总额9.35亿美元、为期6年的制作协议[9] - 鉴于公司营收稳定、盈利强劲,若出售其企业价值可能高达30亿美元,每位创始人可净赚逾10亿美元[9]
捕捉精度达“亚毫米”级!亚洲最大动作捕捉基地建成投用
新京报· 2025-08-07 09:54
在现场,130台2620万像素的红外相机组成矩阵,犹如科幻电影中的未来装置,以"亚毫米"级精度捕捉 着演员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亚毫米级'捕捉,就是捕捉精度能达到比 1 毫米还小的程度,如手指关节 的细微颤动、走路时脚踝的轻微扭转,这些肉眼难察觉的小动作都能被精准记录,让虚拟角色的动作和 真人几乎一样自然。我们的系统支持10人以上同时捕捉,包括手指关节和面部微表情,这样能大幅缩短 作品的制作周期。"动捕技术总监王祎说。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8月7日,位于北京怀柔区杨宋镇的动作捕捉基地正式投用,据悉,该基地是目 前亚洲最大的动捕中心。 据介绍,动作捕捉技术是一种借助先进设备,精准记录演员动作并将其转化为数字模型动画的技术,在 影视、游戏等领域应用广泛。 除了庞大的硬件规模和尖端的技术配置,基地还提供全链条服务,内设化妆间、道具库房等形成一站式 制作空间,打造覆盖影视、3A游戏、虚拟制作及非遗数字化等场景,推动跨界应用,为具身智能、无 人机定位、影视后期等提供技术支持。 杨宋镇党委宣传委员赵青介绍,作为中国影都的核心承载地,杨宋镇已构建起"创作-制作-发行"全链条 影视产业生态。未来将继续推动影视文化与科技创新 ...
墨境天合无锡公司视效总监魏明: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为观众创造大银幕上的震撼
新华社· 2025-08-07 08:33
0:00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8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请电影行业从业者代表围绕"推 动电影高质量发展 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墨境天合无锡数字图像科技有限公司联合 创始人、视效总监魏明说,视效领域是一个需要技术积累,同时需要艺术底蕴的一个领域,它不仅要讲 述故事,同时也要传递情感,我们就是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努力为观众创造大银幕上的震撼。 ...
大片场景实时渲染 虚拟制片降本增效
证券时报· 2025-08-06 22:28
核心技术优势 - 虚拟制片技术基于实时3D渲染和LED屏动态背景 结合实时透视计算实现超越现实的可修改影视场景 实现后期前置[2] - 采用游戏引擎实时渲染和LED摄像机跟踪技术 支持VP+XR双系统快速切换 实现高仿真场景实时呈现[1] - 通过算法优化将服务器数量精简至传统主流技术的一半以内 提升现场实拍稳定性 镜头和空间定位仪器可快速校准[2] 成本与效率提升 - 影视制作成本降低60%以上 制作周期从传统两周缩短至2-3天[3] - 服务器数量降至传统一半以下 大幅缩减硬件投入成本和后续使用成本[3] - 技术特别适用于雪山 大海 山洞 机场等高成本或难实现场景[3] 市场应用与行业前景 - 2024年全球虚拟制片市场规模达27.9亿美元 预计以两位数增长率持续增长 亚太地区成为最快增长市场[4] - Netflix和迪士尼等流媒体平台加大虚拟制片基础设施投资 追求规模化降本提效[4] - 中国影视基地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同比增长13.3%[7] 产业生态建设 - 钱塘区形成从设备供应到内容输出的完整影视产业链 规上文化企业达156家[6] - 2023年一季度规上文化产业实现营收50.22亿元 增速10.9%[6] - 打造"创作-制作-传播-变现"全产业链生态 吸引设备供应商 影视公司 后期制作等企业集聚[6] 人才培养与产业推广 - 计划与浙江大学 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合作 将虚拟技术引入课程 培养计算机与艺术跨界人才[7] - 启动"百名青年导演扶持计划" 每月免费开放数字化影棚及设备支持青年创作[7] - 通过项目孵化 人才培育和资源整合打造国际竞争力数字影视产业集群[7]
实探杭州市钱塘区数字化影视基地 大片场景实时渲染 虚拟制片降本增效
证券时报· 2025-08-06 18:39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重塑影视产业的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 [1] - 杭州市钱塘区数字化影视基地正式启用,集成多项前沿虚拟制片技术,旨在通过技术驱动优化成本与效率,并推动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1][2][4][6][7][8] 虚拟制片技术特点 - 基地影棚核心技术为基于实时3D渲染的虚拟制片技术,通过LED屏呈现动态背景,结合实时透视计算,实现可实时拍摄并修改的影视场景 [2] - 技术采用游戏引擎实时渲染和LED摄像机跟踪技术,支持VP+XR双系统快速切换,实现高仿真场景的实时呈现 [2] - 通过算法优化将服务器数量精简至传统主流技术的一半以内,提升现场实拍稳定性,并可实现快速校准和实时修改场景 [2][3] 成本与效率优化 - 虚拟制片技术将影视项目制作成本降低60%以上 [4] - 传统需两周完成的项目,采用虚拟技术后2至3天即可完成,制作周期显著缩短 [4] - 该技术对于雪山、大海等现实中拍摄成本高或难实现的场景最为适用 [4] 市场前景与行业应用 - 2024年全球虚拟制片市场规模达27.9亿美元,预计将以两位数增长率持续增长,亚太地区成为增长最快市场 [5] - Netflix、迪士尼等头部流媒体平台纷纷加大全球虚拟制片基础设施投资,以期通过规模化应用降本提效 [5] - 基地在试运营阶段已承接知名演员广告片、中国博物馆资料片及央视电视剧制作中心影视剧等项目 [4] 区域产业生态与人才培育 - 钱塘区正快速形成从设备供应到内容输出的完整影视产业链,全区规上文化企业达156家 [6] - 今年一季度规上文化产业实现营收50.22亿元,增速10.9% [6] - 基地计划与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合作,将虚拟技术应用引入课程,培养跨界人才 [7] - 基地启动“百名青年导演扶持计划”,每月为青年导演免费开放数字化影棚及设备支持,孵化新生代影视力量 [8] 行业发展趋势 - 随着数字化处理、云计算等技术在电影艺术创作领域的广泛运用,影视基地将迎来数字化转型浪潮 [8] - 这些技术将大幅提升影视作品艺术价值及观赏性,同时降低制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8] - 预计2025年中国影视基地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13.3% [8]
博纳影业表演特训营怀柔开营,通过“实战”实现从训练到签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6 14:57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 公司启动表演训练营,旨在以产业资源反哺人才孵化,助力中国影视人才培养 [1] - 公司与浙江传媒学院电视与视听艺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达成校企合作,未来将在课程研发、实习就业、师资共享等领域深度协同 [1] - 多家行业机构将为学员提供剧组选角绿色通道,签约潜力新人并定制经纪规划 [1] 特训营学员与课程设置 - 入选表演特训营的学员多数已有一定的表演基础,不少人就读于知名艺术院校影视专业 [1] - 训练营将在表演实战上为学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作品拍摄的方式提升经验 [1] - 未来公司还将推出剧本创作、导演特训营以及新技术特训营,包括AI技术等 [1] 特训营导师与教学特色 - 特训营导师包括影视院校专业教师和活跃在创作一线的导演、编剧等从业者 [2] - 特训营导师王劲松表示,特训营最大的亮点在于给青年电影人提供了实践的平台,每位学员都能在作品中有一个角色 [2] - 王劲松擅长喜剧表演教学,将有针对性地与学员进行交流与实践 [2] 特训营地点与产业集聚效应 - 特训营落地怀柔中国影都,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区域影视产业集聚效应 [2] - 公司表示,博纳影视产业园的硬件已在此搭建完整,接下来要不断升级园区功能 [2] - 公司希望特训营能为怀柔影都的影视产业集群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到怀柔学习、工作 [2] 特训营开班与学员目标 - 公司首届表演特训营在怀柔博纳影业文化产业园举行开营仪式,20位学员将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表演特训 [3] - 表演特训营将以"实战孵化"为核心,构建从训练到签约的生态链条 [3] - 学员孙毅表示希望在台词方面有一定进步,更生动地演绎角色,并争取以后多多拍电影 [2]
迪士尼(DIS.US)上调全年盈利指引 Q3乐园与流媒体业务成亮点 多项新举措推动用户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12:56
财务业绩 - Q3营收同比增长2 1%至236 5亿美元 略低于市场预期的237 3亿美元 为2024年5月以来首次未达预期 [1] - 调整后每股盈利1 61美元 同比增长16% 超出分析师预测的1 46美元 [1] - 主题公园业务收入增长8%至90 9亿美元 其中国内主题公园收入增长10%至64亿美元 [1] - 娱乐部门收入增长1%至107亿美元 其中流媒体业务收入增长6%至61 8亿美元 传统电视业务收入下降15%至22 7亿美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主题公园部门利润增长13%至25 2亿美元 [2] - 流媒体业务实现季度盈利3 46亿美元 [2] - 传统娱乐电视业务利润下降28% [2] - 电影工作室部门亏损2100万美元 去年同期盈利2 54亿美元 主要受皮克斯《Elio》和漫威《Thunderbolts》票房不佳影响 [5] 战略布局与展望 - 上调全年盈利指引 预计每股收益5 85美元 高于此前5 75美元的指引 [2] - 预计主题公园运营利润增长8% 达到指引区间上限 [2] - 流媒体业务全年利润指引从10亿美元上调至13亿美元 [2] - 计划将Disney+和Hulu整合至单一应用程序 新增ABC新闻等内容 [4] 流媒体与体育业务发展 - Disney+新增180万订阅用户 总数达1 28亿 Hulu用户增长1%至5550万 [4] - NFL将收购ESPN 10%股份 交易完成后迪士尼持股72% ESPN将整合NFL媒体资产 推出月费30美元的流媒体平台 [3] - ESPN与WWE达成5年独家转播协议 价值超16亿美元 自2026年起生效 [3] - ESPN部门Q3利润增长29%至10 4亿美元 但美国国内业务利润下降3% 主要因NBA和大学体育赛事成本上升 [4] 行业动态与调整 - 6月公司在电影电视部门裁员数百人 反映行业普遍萎缩 [6]
迪士尼Q3营收同比微增2%,流媒体与乐园表现强劲,难掩传统电视业务颓势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8-06 12:18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三财季营收237亿美元 同比增长2% [1][4] - 调整后每股收益1.61美元 同比增长16% 超出预期 [1][4] - GAAP稀释每股收益从1.43美元升至2.92美元 主要受益于33亿美元非现金税收优惠 [1][4] - 自由现金流前九个月达75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66% [1][4] - 运营现金流达136.27亿美元 同比增长61% [1] 主题乐园业务 - 主题乐园部门运营利润同比增长13% 达25.2亿美元 [5] - 美国本土乐园利润增长22% 奥兰多华特迪士尼世界创历史收入记录 [5] - 游客支出持续增加 即使面临环球影城新乐园的竞争压力 [5] 流媒体业务 - 流媒体业务实现盈利3.46亿美元 为重要里程碑 [1][5] - 将流媒体全年利润预期从10亿美元上调至13亿美元 [5] - Disney+订阅用户总数达1.28亿 符合预期 [5] - 预计当前季度Disney+和Hulu订阅用户将增加1000万 [5] 传统媒体业务 - 传统娱乐电视业务收入下降28% [6] - 整个娱乐部门运营利润下降15% 至10亿美元 [6] - 电影业务录得2100万美元亏损 [1][6] - 归因于传统电视业务下滑及去年《头脑特工队2》的高基数效应 [6] 战略布局 - NFL将收购ESPN 10%股份 迪士尼获得NFL Network等媒体资产 [7] - ESPN独立流媒体平台将于8月21日上线 定价每月30美元 [7] - 与WWE达成五年超16亿美元协议 2026年起成为美国独家转播商 [7] - 交易完成后迪士尼将持有ESPN 72%股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