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智能汽车ETF(159889)涨超1.1%,行业政策与数据改善提振市场预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3:25
新能源汽车政策与市场动态 - 8月第三批“以旧换新”国补各地已陆续恢复申领,周度数据逐步改善 [1] - 当前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3万元,26-27年将调整为减半征收,即从减免最高3万元下调为1.5万元 [1] - 汽车反内卷叠加新能源需求前置催化行业beta亟待上行,利好强势新车周期主机厂以及30万元+高端品牌 [1] 智能驾驶行业趋势 - L2智驾国标或落地在即,板块密集催化下产业趋势进一步强化 [1] - L4智驾行业今年迎来行业成本和技术的拐点,当前技术迭代、行业格局、新商业模式等仍在演变 [1] - L2强标征求意见稿即将发布意味着国家信用背书,智能化成为可定量的品牌力 [1] 投资关注领域 - 重点关注智能化检测环节和L3-L4智驾运营板块 [1] - 智能汽车ETF(159889)跟踪CS智汽车指数(930721),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为智能汽车提供终端感知、平台应用的公司以及其他受益于智能汽车产业的代表性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指数成分股覆盖了智能驾驶全产业链,包括传感器、算法及整车等环节,具有显著的科技属性与成长潜力,行业配置上侧重信息技术与汽车制造领域 [1] 商用车市场表现 - 商用车内需修复和非俄海外出口景气度上行带来龙头公司上半年业绩连续超预期 [1] - 商用车板块稳健低估值属性仍为防御型资金青睐 [1]
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下跌1.49%,前十大权重包含欧菲光等
金融界· 2025-08-14 11:06
指数表现 - 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8月14日下跌1.49%至5052.3点 成交额407.73亿元 [1] - 指数近一个月上涨7.35% 近三个月上涨4.65% 年初至今上涨9.06% [2] - 指数基日为2012年6月29日 基点1000点 [2] 指数构成 - 十大权重股包括立讯精密(5.72%)、芯原股份(4.97%)、拓普集团(4.72%)、科大讯飞(4.72%)、欧菲光(4.58%)、豪威集团(4.49%)、闻泰科技(4.27%)、德赛西威(4.07%)、长城汽车(3.84%)和华域汽车(3.82%) [2] - 指数样本选取为智能汽车提供终端感知、平台应用的公司及其他受益于智能汽车的代表性公司 [2] - 交易所分布为深圳证券交易所52.44% 上海证券交易所47.56% [2]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行业占比最高达54.64% [2] - 可选消费行业占比33.88% [2] - 通信服务行业占比11.48% [2] 指数维护机制 - 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3]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收购合并分拆参照细则处理 [3] 跟踪基金产品 - 跟踪公募基金包括天弘中证智能汽车A/C、富国中证智能汽车A/C/主题ETF、汇添富中证智能汽车主题ETF、华夏中证智能汽车ETF、国泰中证智能汽车主题ETF和华泰柏瑞中证智能汽车ETF [3]
我国算力规模全球第二!成智能汽车驶入“高速路”的重要推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4 08:44
很多人都知道,自动驾驶系统需融合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数据,每秒产生数十万 至百万级的数据点,并进行复杂的图像识别、目标跟踪、路径规划等大容量、高速度的运算,只有高算力才能 支持更高分辨率传感器和复杂算法(如Transformer模型),提升障碍物检测精度。同时,在自动驾驶系统中, 决策模块需在毫秒级完成全局优化或强化学习算法,平衡计算精度与响应速度,无论是现阶段开启L2级辅助 驾驶还是未来的L3级、L4级自动驾驶,车辆要实现自主驾驶,也只有高算力才能支持系统应对复杂的交通场 景。例如,当汽车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计算出最佳的避让路径,这就要求算力能够支 持算法的高效运行。而在自动驾驶的执行层面,算力也起着关键作用。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需要根据决策系统 的指令,精确地控制车辆的各个部件,如驱动、刹车、转向等,只有算力足够强大,才能保证指令的快速传 输、协同和精确执行,确保车辆的安全行驶。 算力,不仅是智能汽车的"脑力",也被称为自动驾驶的"黄金驱动力"。 "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8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新办 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 ...
华为Hi模式“朋友圈”再扩军
财联社· 2025-08-14 08:00
华为与上汽通用五菱合作升级 -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合作将进一步升级,宝骏品牌或采用Hi模式,具体合作细节暂未对外发布 [4] - 宝骏拟于2024年底推出一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15万元级SUV,被视为双方Hi合作模式下的首款车型 [4] - 双方早在2018年已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共同推动柳州在汽车领域的智能网联转型 [4] 华为汽车合作模式 - 华为在汽车领域与主机厂的合作模式共有三种:零部件供应模式、Hi解决方案和鸿蒙智行 [4] - 前两种合作主体为已完成独立的引望,鸿蒙智行合作主体为华为终端 [4] -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汽车已突破100万辆 [5] 阿维塔与华为合作升级 - 阿维塔与华为正在推动Hi Plus模式,联合团队已近千人入驻阿维塔重庆总部 [5] - 双方第一款联合共创产品将于2026年下半年推出 [5] - 阿维塔计划2030年前推出17款新品,覆盖MPV、跑车等细分市场 [5] 鸿蒙智行动作频频 - 华为与上汽联合打造的尚界品牌渠道建设提速,收到超1500家经销商报名 [6] - 尚界终端网络快速成型,包括尚界体验中心、尚界专网店、鸿蒙智行共网店 [6] - 尚界首款车型H5将于9月完成"上市即上量" [6] 华为合作战略分析 - 华为与各大主机厂的合作变得愈发有针对性,试图进军相对空白的细分市场 [6] - 宝骏需要15万元以上走量车型提升品牌形象,华为需要加大20万元以下市场覆盖率 [6] - 华为通过宝骏、尚界等扩大乾崑智驾、乾崑座舱在20万元以下市场的份额 [6]
华为Hi模式“朋友圈”再扩军:“新合作”或落地宝骏 首车拟今年底发布
新浪财经· 2025-08-14 06:33
华为与上汽通用五菱合作升级 -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合作将进一步升级,宝骏品牌或采用Hi模式,具体合作细节暂未对外发布 [1] - 宝骏拟于2024年底推出一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15万元级SUV,被视为双方Hi合作模式下的首款车型 [1] - 双方自2018年起已展开多维度合作,包括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领域 [1] 华为Hi模式合作进展 - 阿维塔与华为正在推动Hi Plus模式,联合团队近千人入驻阿维塔重庆总部,首款联合共创产品计划2026年下半年推出 [2] - 阿维塔计划2030年前推出17款新品,覆盖MPV、跑车等细分市场 [2] - 华为乾崑智驾汽车累计销量已突破100万辆 [2] 鸿蒙智行动态 - 华为与上汽联合打造的尚界品牌渠道建设提速,超1500家经销商报名,包括豪华品牌4S店 [3] - 尚界终端网络快速成型,包括体验中心、专网店、鸿蒙智行共网店,首款车型尚界H5计划9月上市 [3] - 华为与主机厂合作模式(零部件供应、Hi解决方案、鸿蒙智行)正针对空白细分市场布局 [3]
物理断网、防火墙盒子…车主为拒深蓝汽车广告拼了
36氪· 2025-08-14 03:50
事件概述 - 深蓝汽车因未经48万车主同意在车机启动时强制推送5秒全屏购车券广告引发强烈不满舆情敏感度飙至82.27% CEO邓承浩被迫连夜道歉[1] - 广告设计为全屏弹窗强制观看5秒需手动点击跳过或挂D挡才能关闭有车主因广告遮挡导航界面导致错过高速出口多绕行15公里[1] 法律合规问题 - 该行为被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十四条弹窗广告需一键关闭的规定若因广告遮挡视线引发事故车企需赔偿医疗费误工费[2] - 深蓝汽车通过App隐私协议更新将接受广告推送和完整使用App功能强制绑定不同意则只能以游客模式访问部分内容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消费者自主选择权[3] - 法律人士指出这是利用技术优势限制用户选择涉嫌违法[4] 现行法规对车机广告约束薄弱未明确驾驶场景的特殊限制车企借此钻法律空子[11] 行业乱象与技术背景 - 车机广告非个例从2022年一汽大众ID6到奔驰EQE长城哈弗均有类似情况2024年相关投诉量同比激增210%成维权重灾区[7] - 车企通过车辆内置TBox模块与云端实时连接利用OTA通道将广告指令空降到车机终端并利用Android系统底层权限漏洞将广告进程与核心系统服务绑定使车主无法卸载或禁止自启动[8] - 部分车型在通信协议里预设广告指令位即使断网广告也会补推[9] 车主为拒广告采取物理断网或加装防火墙盒子等方法但可能导致功能失效或失去质保[10] 商业模式对比 - 特斯拉采用无广告座舱策略车机是驾驶工具而非广告屏系统中无弹窗广告和强制推送所有服务信息通过用户主动查询或订阅提供[4] 该策略帮助特斯拉在2025年Q1实现22%的毛利率[5] - 蔚来通过NIO Life商城售卖高品质周边小鹏通过XPILOT软件服务订阅进行服务增值蔚来用户复购率超50%小鹏软件订阅收入占比逐年上升证明用户愿意为价值买单[15] - 行业观点认为车机广告商业模式不成熟车企急于靠广告赚钱牺牲用户权益[11] 用户信任是比广告收入更珍贵的资产[15] 市场影响与行业前景 - 深蓝汽车道歉后股价下跌销量下降其损失远超广告收入[13] 社交媒体上出现抵制深蓝转投竞品的声浪比广告点击量高十倍[13] - 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预计突破60%市场规模达万亿级但若每辆车都变成移动广告屏将影响用户接受度[13] - 行业急需刚性约束如建立车机广告黑名单对违规企业罚款限售明确驾驶场景广告致事故的车企承担主要赔偿责任[14] 欧盟GDPR要求显著告知广告规则并获得书面授权可供借鉴[13]
A股企业赴港上市潮涌:前7个月港股IPO募资破千亿,53家新股登场,中介忙到“连轴转”
36氪· 2025-08-13 11:53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趋势 - 2025年以来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情高涨 项目数量急剧上升 中介机构同期项目约20个 [1] - 赴港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医药 智能科技及新能源领域 [1] - 港股市场对未盈利企业上市更为包容 主板市值要求相对灵活 大量企业正在排队推进 [1] 露笑科技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总营收37.17亿元 同比增长34.07% 归母净利润2.58亿元 同比增长97.03%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8.59亿元 同比增长10.44% 归母净利润0.98亿元 同比增长21.95%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漆包线占50.26% 高空作业设备占28.44% 光伏发电占19.05% [2] - 海外销售收入达1.2亿元 同比增长140.33% 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3.24% [2] 露笑科技碳化硅业务 - 碳化硅业务聚焦6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片生产与销售 该材料被视为半导体芯片核心基础材料 [3] - 港股上市募集资金用途尚未明确 公司表示后续以公告为准 [3] 香港IPO市场数据 - 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集资额位居全球首位 [4] - 首7个月共53宗新股上市 集资总额约1270亿港元 同比升幅超6倍 [4] - 正在处理中的上市申请超过210宗 [4] - 全球IPO市场上半年集资额仅增约10% 交易宗数下降5% [4] 企业赴港上市动因 - 企业主要目的为实现全球化战略布局及满足融资需求 [5] - 49家A股上市公司已公布拟赴港上市计划 [4] - 宁德时代与恒瑞医药等A股龙头已成功登陆港股 [4] 典型案例分析 - 均胜电子计划将募集资金投向智能汽车技术研发及海外市场扩展 公司为中国第二大智能座舱域控系统提供商 [5] - 万兴科技拟发行H股 主要从事视频创意软件研发销售 客户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年股价累计涨幅达25.57% [5] - 普源精电在全球主要科技枢纽建立子公司 港股融资功能将支撑其核心技术突破与全球市场拓展 [6]
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上涨1.13%,前十大权重包含科大讯飞等
金融界· 2025-08-13 11:05
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高开高走 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上涨1.13% 报5128.98点 成交额364.25亿元 [1] - 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近一个月上涨6.15% 近三个月上涨3.09% 年至今上涨7.85% [2] 指数构成与权重 - 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选取为智能汽车提供终端感知、平台应用的公司 以及其他受益于智能汽车的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 [2] - 指数以2012年06月29日为基日 以1000.0点为基点 [2]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立讯精密(5.62%)、芯原股份(5.08%)、拓普集团(4.76%)、科大讯飞(4.68%)、欧菲光(4.47%)、豪威集团(4.47%)、闻泰科技(4.26%)、德赛西威(4.13%)、长城汽车(3.83%)、华域汽车(3.8%) [2] 市场板块与行业分布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2.31%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7.69% [2] - 行业分布:信息技术占比54.54% 可选消费占比33.90% 通信服务占比11.56% [2] 指数调整与跟踪基金 - 指数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特殊情况会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3] - 跟踪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的公募基金包括:天弘中证智能汽车A/C、富国中证智能汽车A/C/主题ETF、汇添富中证智能汽车主题ETF、华夏中证智能汽车ETF、国泰中证智能汽车主题ETF、华泰柏瑞中证智能汽车ETF [3]
关于理想VLA新的36个QA
理想TOP2· 2025-08-13 05:10
技术架构与研发方向 - 强化学习在VLA架构中起关键作用 公司已增加大量推理卡资源支持强化训练[1] - VLA采用串联设计整合视觉-语言-动作模块 相比并联的VLM架构具备自主思考能力[3] - Diffusion模型被应用于轨迹生成 借鉴机器人领域经验但非完全跟随特斯拉方案[4] - 3D空间理解+2D全局语义构成VLA感知核心 解决传统VLM缺乏空间感知的痛点[7][29] - 基座模型团队专门设计8×0.4 MoE架构 优化芯片部署效率[28] 产品功能与用户体验 - EID界面仿真视频级渲染需更高算力支持 当前受限于驾舱芯片性能[2] - 语音控车功能支持复杂连续指令 规则引擎方案难以实现组合任务[25][26] - 三点掉头功能需Diffusion模型支持多模态轨迹拟合 配合决策思考能力[6] - 高速场景研发重点在超视距问题 事故后果严重性高于城区场景[22][23] - 人机共驾通过语音交互实现底层能力 优于方向盘信号干预方案[36][37] 技术实现与工程挑战 - 单芯片部署通过int4量化压缩带宽 结合FP8计算精度优化[12][13] - 模型规模扩展遵循Scaling Law 7B参数可通过蒸馏和数据优化提升智力[9][10] - 3D数据标注需全部重刷 标注内容与端到端阶段存在本质差异[32] - 极端工况识别受限于摄像头分辨率 需视觉与激光雷达前融合提升置信度[33][34] - 仿真数据占比约10% 主要用于特殊场景补充而非过拟合测试[23] 行业对比与发展路径 - L2渐进式路线与Robotaxi直接L4方案差异显著 前者强调全场景覆盖能力[10][11] - 特斯拉FSD V13未采用Language模型 漫游能力依赖端到端而非寻路逻辑[26][27] - 大模型公司缺乏3D数据资产 业务需求决定三维场景理解能力发展[30][31] - 关键人物推动技术迭代 但行业大势依赖基础设施与工程师群体[38] 法规与商业化 - 拍照功能受法规限制暂未全量发布 需与监管部门协同推进[15] - 召唤功能面临严格法规约束 能力储备先于政策放开[16][17] - 商业化路径强调用户规模普及 高精地图方案难以满足百万级车辆需求[25]
华为乾坤智驾搭载量已达100万辆,规避碰撞超254万次
巨潮资讯· 2025-08-13 02:51
产品搭载与市场拓展 - 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累计搭载量达100万辆 [2] - 系统覆盖本土品牌及合资品牌 首款搭载乾崑智驾的燃油车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于8月2日上市 [3] 驾驶辅助性能表现 - 累计辅助驾驶里程40.5亿公里 其中7月单月达5.12亿公里 日均新增1651万公里 [2] - 高速辅助驾驶里程占比71%(3.63亿公里) 城区辅助驾驶里程占比29%(1.49亿公里) [2] - 累计辅助泊车使用2.6亿次 成功掉头118万次 通过环岛38万次 [2] 用户活跃度与使用时长 - 辅助驾驶活跃用户数76.5万人 人均辅助驾驶里程699公里 [2] - 高速辅助驾驶时长371万小时 城区辅助驾驶时长351万小时 城区时长占比48% [2] 安全性能数据 - 累计避免可能碰撞次数超过254万次 [2] - 系统在暴雨高速修路及烟雾弥漫等复杂环境下表现稳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