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银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东方财富获资金净流入近29亿元丨资金流向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3:11
证券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下跌0.39%收于3868.38点 最高3888.6点 [1] - 深证成指上涨0.26%收于12473.17点 最高12561.49点 [1] - 创业板指下跌0.76%收于2742.13点 最高2773.24点 [1] 融资融券动态 - 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达22002.32亿元 单日增加192.81亿元 [2] - 沪市两融余额11225.47亿元 单日增加106.55亿元 [2] - 深市两融余额10776.85亿元 单日增加86.26亿元 [2] - 融资买入前三为东方财富(28.77亿) 胜宏科技(28.52亿) 中科曙光(28.03亿) [2] - 融资买入前十涉及电子(4家) 计算机(2家) 通信(2家)行业 [2] 基金发行情况 - 新发行5只基金含3只股票型2只债券型 [3][4] - 建信基金发行科创板200ETF联接A/C(023686/023687) [4] - 富国基金发行卫星产业ETF(563230)及债券基金(025087/025088) [4] 龙虎榜交易特征 - 拓维信息获营业部净买入6.94亿元 涨停且换手率11.6% [5] - 电子行业占龙虎榜前三中两席(歌尔股份3.89亿/领益智造2.99亿) [5] - 计算机行业三家企业上榜 华胜天成换手率达36.61% [5] - 电气风电单日涨幅20% 正元智慧涨幅20.02% [5]
53股受融资客青睐,净买入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2:11
融资余额整体变动 - 截至8月26日市场融资余额合计2.19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91.90亿元,连续3个交易日持续增长 [1] - 沪市融资余额11118.1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06.27亿元;深市融资余额10729.6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85.60亿元;北交所融资余额73.7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41.00万元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当日共有2025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其中765只净买入金额超千万元,53只净买入额超亿元 [1] - 胜宏科技融资净买入额居首达10.42亿元,寒武纪和中科曙光分别以5.93亿元和5.43亿元紧随其后 [1] -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算术平均值为4.23%,江淮汽车占比最高达10.30%,捷成股份、麦格米特、川润股份占比分别为9.79%、8.00%、7.90% [2] 行业分布特征 - 电子行业有15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亿元,计算机和非银金融分别有5只和4只,行业集中度显著 [1] - 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分别有34只、11只和8只个股进入大手笔净买入榜单 [1] 重点个股融资数据 - 中芯国际融资净买入4.53亿元,最新融资余额107.31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例5.35% [2] - 招商银行融资净买入4.42亿元,最新融资余额85.33亿元,占比0.95%;中信证券净买入4.10亿元,融资余额142.81亿元,占比3.70% [2] - 比亚迪融资净买入3.79亿元,融资余额152.66亿元,占比3.85%;阳光电源净买入3.60亿元,融资余额62.27亿元,占比4.04% [2]
26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9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1:45
行业融资净买入情况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有26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 - 电子行业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当日净买入64.55亿元 [1] - 电力设备 银行 计算机 非银金融 医药生物 机械设备等行业净买入金额均超8亿元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2025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1] - 53股净买入金额在1亿元以上 [1] - 19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2亿元 [1] - 胜宏科技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净买入10.42亿元 [1] - 寒武纪 中科曙光 中芯国际 招商银行 中信证券 比亚迪 阳光电源等股净买入金额均超3.5亿元 [1]
港股早参丨国务院印发“人工智能+”行动意见,阿里巴巴开源全新视频生成模型
搜狐财经· 2025-08-27 01:33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18%至25524.92点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74%至5782.24点 国企指数下跌1.07%至9148.66点 [1] - 科网股多数回调 金融地产行业普跌 黄金股逆势走强 [1] - 小鹏汽车上涨近3% 比亚迪股份上涨超1.5% 快手上涨近0.5% 阿里巴巴下跌超2.5% 美团下跌近2% [1] 资金流动情况 - 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165.73亿港元 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9720.22亿港元 大幅超过去年全年净流入额 [1] - 港股市场共634只个股被沽空 总沽空金额达392.32亿港元 [3] - 阿里巴巴沽空金额19.21亿港元 腾讯控股沽空金额18.81亿港元 三生制药沽空金额14.3亿港元位列前三 [3] 美股市场联动 - 道指上涨0.3% 标普500指数上涨0.41% 纳指上涨0.44% [1] -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上涨0.37% 特斯拉上涨超1% 英伟达上涨超1% [1] - 中概股多数上涨 禾赛科技上涨超14% 蔚来上涨逾10% [1] 政策与产业动态 -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目标2027年实现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 应用普及率超70% [2] - 苹果计划9月9日发布iPhone 17系列 包括升级版基础机型 两款全新Pro版及超薄设计版本 [2] - 阿里开源多模态视频生成模型通义万相Wan2.2-S2V 可生成分钟级电影级数字人视频 [2] 机构投资观点 - 招商证券认为流动性叙事改善支撑港股补涨 Hibor利率稳定 鲍威尔表态转鸽 [4] - 港股业绩预喜率达2022年以来新高 建议关注科技互联网和非银金融板块 [4] - 流动性改善对股价作用大于基本面指标 成长风格在宽松环境下占优 [4] 投资工具产品 - 港股消费ETF(513230)打包电商与新消费赛道 覆盖A股稀缺标的 [5]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涵盖中国核心AI资产 包含稀缺科技龙头 [5] - 两只ETF均支持T+0交易机制 聚焦硬科技与新消费共振机会 [5]
姜凌波:继续关注“促内需”“反内卷”方向
搜狐财经· 2025-08-27 01:11
市场表现 - 沪指下跌0.39%报3868.38点 深成指上涨0.26%报12473.17点 创业板指下跌0.75%报2742.13点[1] - 两市成交额2.68万亿元 较前日3万亿元缩量近5000亿元但仍维持高位[1][3] - 农牧、美容、化工、传媒、零售等消费相关板块领涨 医药生物、非银金融、军工、通信等板块领跌[1] 技术走势 - 主要指数收出高位十字星 显示上行动能衰减但未出现显著见顶迹象[1] - 短期可能回踩5日线并回补下方缺口 量能未大幅释放表明资金惜售情绪存在[1] - 创业板走势与主板相似 后续需关注缺口回补情况[1] 货币政策影响 - 杰克逊霍尔年会释放鸽派信号 市场对9月美联储降息预期概率达90%[2] - 美国通胀水平出现回升 若就业数据未严重恶化美联储可能保持鹰派态度[2] - 美联储降息决策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空间 但国内政策仍保持自主独立性[2] 资金情绪与配置 - 市场情绪在创3万亿天量成交后降温 关键节点前可能存在资金兑现压力[3] - 机构资金持续增持龙头标的 部分科技龙头创新高但换手率下降[3] - 低位消费、制造及基建板块性价比凸显 "促消费""反内卷"政策潜力较大[3] 板块配置策略 - 成长板块延续性存疑 尤其美国科技巨头产业链方向[3] - 消费、制造类板块具备政策支持潜力 中长线配置价值显著[3] - 低位基建板块迎来长线底仓配置时机[3]
险资举牌与交投回暖共振下的港股非银布局机会
量化藏经阁· 2025-08-27 00:08
非银金融行业景气度提升 - 保险资金举牌活动显著增加,2024年举牌个股数量创2016年以来新高,截至2025年8月20日,14家保险机构累计举牌26次,覆盖21只个股,其中17只为港股,中国平安人寿对中国太保H股和中国人寿H股持股均超过5% [1][2][3] - 保险行业总资产和保费收入增长强劲,截至2025年6月保险公司总资产达39.22万亿元,环比增长2.08%,2010年至2024年保费累计收入从1.45万亿元增至5.7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速达11.15% [1][5] - 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万得全A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额达1.50万亿元,创近十年新高,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关口,目前约2.15万亿元,融资余额2.13万亿元,融券余量146亿元,均为近十年高位 [1][7] - 券商中报业绩改善明显,31家上市券商披露业绩预告,包括2家扭亏为盈和29家预增企业,预告净利润平均19.62亿元,同比增长中位数90% [1][14]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特征 - 指数编制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限制单样本权重不超过15%,前五大样本权重合计不超过60%,覆盖不超过50家港股非银金融主题公司 [1][15][17] - 行业分布高度集中,保险、证券和多元金融权重分别为64.45%、15.23%和14.44%,多元金融权重主要由香港交易所贡献 [1][20] - 成分股市值风格偏大,平均市值1718.74亿元,介于沪深300和中证800之间,36只成分股中有16只市值超1000亿元,超5000亿元成分股权重合计51.49% [22] -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快速修复,2025年8月20日市盈率10.61,市净率1.24,处于发布以来较低位置 [26] - 成分股盈利能力较强,12只个股净利润TTM超100亿元,权重合计81.73%,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合计78.19%,前三大成分股(中国平安、友邦保险、香港交易所)权重达41.94% [28][32] - A/H溢价率高凸显港股性价比,19只A/H两地上市成分股A/H溢价率均值59.50%,中位数53.33%,最高达210.09% [33][35] - 历史表现优异,自基日以来年化收益率8.52%,年化夏普比0.41,优于主要宽基指数,在深跌反弹行情中表现强势,2024年9月11日至2025年8月20日累计上涨106.59% [37][40] 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ETF产品 - 产品为市场唯一跟踪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的ETF,代码513750,截至2025年8月20日规模达182.54亿元,较2025年中报规模45.62亿元扩大约四倍 [1][44][45] - 基金经理罗国庆具有15年以上证券从业经验,在管ETF规模合计818.87亿元,曹世宇具有10年证券从业经验,在管ETF规模合计242.21亿元 [47][48][49] - 基金管理人广发基金成立于2003年8月5日,截至2024年底管理资产规模超1.88万亿元,截至2025年8月20日ETF数量达64只,总规模2273.01亿元 [1][51]
【26日资金路线图】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超450亿元 基础化工等行业实现净流入
证券时报· 2025-08-26 15:44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收报3868.38点,下跌0.39% [1] - 深证成指收报12473.17点,上涨0.26% [1] - 创业板指收报2742.13点,下跌0.76% [1] - 两市合计成交26790.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4621.17亿元 [1] 主力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459.84亿元 [2] - 主力资金开盘净流出193.34亿元,尾盘净流出115.99亿元 [2] - 沪深300主力资金净流出116.17亿元,创业板净流出285.79亿元 [3] - 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入5.09亿元 [3] 行业资金流向 - 基础化工行业涨幅0.66%,净流入资金30.35亿元 [4] - 农林牧渔行业涨幅1.28%,净流入资金21.45亿元 [4] - 医药生物行业跌幅0.78%,净流出资金172.04亿元 [4] - 国防军工行业跌幅0.95%,净流出资金119.31亿元 [4] 机构交易动态 - 歌尔股份日涨跌幅10.01%,机构净买入9957.37万元 [8] - 中油资本日涨跌幅-7.06%,机构净买入9535.18万元 [8] - 领益智造日涨跌幅10.03%,机构净卖出19128.57万元 [8] - 利欧股份日涨跌幅9.94%,机构净卖出38045.40万元 [8] 机构评级动向 - 均胜电子获国泰海通评级,目标价24.48元,较最新收盘价21.01元存在16.52%上行空间 [9] - 中航沈飞获华泰证券评级,目标价80.96元,较最新收盘价62.51元存在29.52%上行空间 [9] - 亨通光电获华泰证券评级,目标价26.29元,较最新收盘价19.36元存在35.80%上行空间 [9]
金融工程专题研究: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ETF投资价值分析:险资牌与交投回暖共振下的港股非银布局
国信证券· 2025-08-26 14:05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 - **模型名称**: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4][26][27] - **模型构建思路**:从港股通合资格股票中选取非银行金融主题的股票,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反映非银金融主题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4][26][2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样本空间**: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样本,剔除过去12个月或过去3个月平均月换手率不足0.1%的证券(除非该证券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额大于5000万港元)[27] 2. **选样方法**: - 选取保险、资本市场、抵押信贷机构、其它综合性金融服务、特殊金融服务、消费信贷等行业公司作为待选样本[27] - 按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排名,选取前50名作为指数样本(不足50只则全部纳入)[27] 3. **权重计算**: - 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4][27] - 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15%,前五大样本权重合计不超过60%(在保持各二级行业合计权重不变的前提下)[4][27] 4. **定期调整**:每半年调整一次(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27]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 - **年化收益率**:8.52%[47][50] - **年化波动率**:27.07%[47][50] - **年化夏普比**:0.41[47][50] - **最大回撤**:-45.92%[50]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本报告中未涉及量化因子的具体构建) 因子的回测效果 (本报告中未涉及量化因子的测试结果)
非银金融行业资金流出榜:中油资本等净流出资金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09:37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8月26日下跌0.39% [1] - 申万行业分类中17个行业上涨 涨幅前两位为农林牧渔(2.62%)和美容护理(2.04%) [1] - 跌幅前两位行业为医药生物(-1.09%)和非银金融(-1.06%)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688.55亿元 仅2个行业实现资金净流入 [1] 行业资金流向 - 美容护理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76亿元 [1] - 农林牧渔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57亿元 [1] - 有色金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首 达107.12亿元 [1] - 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出82.54亿元 国防军工、非银金融、电力设备等行业净流出规模较大 [1] 非银金融行业表现 - 行业整体下跌1.06% 主力资金净流出58.66亿元 [2] - 行业83只个股中10只上涨 67只下跌 [2] - 仅17只个股获资金净流入 其中5只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19只净流出超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向详情 - 华鑫股份净流入资金1.34亿元居首 [2][4] - 国联民生净流入5629.11万元 [2][4] - 广发证券净流入5621.45万元 [2][4] - 东方财富净流出9.15亿元 [2] - 中油资本净流出6.04亿元 [2] - 中国平安净流出4.33亿元 [2] - 信达证券净流出2.89亿元 [2] - 中银证券净流出2.84亿元 [2] - 中国银河净流出2.32亿元 [2]
“重估牛”系列之资金篇(一):居民存款“搬家”,增量资金流向何方?
长江证券· 2025-08-26 05:29
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至今市场呈现典型资金驱动特征,居民存款正从银行理财产品转向非银理财和资本市场,推动M1和M2增速回升 [3][6] - 杠杆资金偏好科技成长方向如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融资余额上升幅度与行业涨跌幅呈正相关 [7][26] - 小单资金在7-8月持续流入计算机、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8月起大单资金开始流入相同方向,ETF资金整体稳定流入 [7][8] - 当前市场风格极值未达高位,投资者情绪虽上升但未超过2024年高点,估值涨幅在科技和顺周期行业较高 [9][97][98] 宏观资金层面 - 居民存款搬家现象显现,资金从银行表外理财转向居民活期存款(推升M1增速),再转入股市(推升M2增速),7月M1和M2增速双双回升 [6][20] - 居民存款/A股流通市值比值约为1.7,处于2005年以来88%分位数,历史显示该比值与万得全A走势负相关,尚有较大入市空间 [6][22][24] 微观资金行为偏好 - 杠杆资金在2025年7月1日至8月19日大幅上升,创业板指和科创50融资余额占比稳定上升,沪深300占比回落 [7][26][39][41] - 机械设备、通信行业融资余额占比突破近10年新高,医药生物占比距2021年高点仍有上涨空间 [7][42][45][47] - 融资余额上升公司数量最多行业为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均超250家),银行、非银金融、国防军工的融资余额上升公司占比最高 [48][50] 资金流向细分 - 小单资金(挂单<4万元)在7-8月持续流入电子、计算机、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行业,中单资金偏好基础化工、食品饮料、医药生物 [7][51][55] - 8月起大单资金(挂单20-100万元)开始流入计算机、机械设备、电子等行业,超大单资金偏好家用电器、非银金融 [7][51][56] - 龙虎榜资金在7月1日至8月19日买入金额较多行业为电子、国防军工、医药生物,上榜公司数量最多行业为机械设备、计算机、电子 [7][59][61] 资金驱动市场特征 - 各行业融资余额上升公司数量占比、融资余额上升幅度均与行业涨跌幅成正相关,社会服务、通信、医药生物、国防军工等行业融资余额涨幅和股价涨幅均靠前 [7][64][65][67] - 小单资金净买入与行业涨跌幅呈正相关,进一步确认市场上涨的资金驱动特性 [7][69] ETF资金流入 - 2025年7月1日至8月19日,主要规模指数ETF规模维持正增长,沪深300类ETF增长539亿元,中证1000类ETF增长198亿元,中证500类ETF增长134亿元,仅中证A500类ETF规模回落 [8][70][72][74] - ETF资金整体稳定流入,市场重要增量资金稳步入市 [8][70] 市场风格与情绪 - 截至2025年8月19日,市场风格极值位于滚动3个月均值+1倍标准差上方,未达+2倍标准差高位,风格拥挤度降序为成长>金融>周期>稳定>消费 [9][89][91] - 投资者情绪指标(百度指数搜索热度、新增开户数)上升但未达2024年9月高点,2025年7月新增开户数196万户,处于2015年以来47.6%分位数 [9][93][96][97] - 主要宽基指数估值变化:创业板指估值上涨15.8%,中证1000上涨13.9%,沪深300仅上涨3.2%;行业估值涨幅超10%的包括通信、电子、钢铁、建筑材料、有色金属等 [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