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搜索文档
智造与绿造!以旧换新政策下的广东陶瓷产业转型路径
南方都市报· 2025-03-25 09:39
智造与绿造!以旧换新政策下的广东陶瓷产业转型 路径 2025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与消费分层的双重背景下,广东陶瓷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升级的 战略转型。3月20日,"2025广东高质量砖大会"在佛山召开,产业链上下游200余位代表围绕智能制造、 绿色转型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政策驱动下的产业变局 在"双碳"目标与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广东陶瓷产业面临双重政策机遇。一方面,"以旧换新"政 策补贴扩容至12类产品,单件补贴比例提升至20%,带动东鹏、马可波罗等头部企业2024年产量同比增 长6.2%。 另一方面,环保政策形成硬约束,《广东省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要求2025年行业能效标杆产能占比 达30%,新建项目须满足环保A级标准。 "2025年,制造业的核心命题是'智造'与'绿造'的深度融合。广东作为全国陶瓷产业高地,必须率先 突破传统生产模式,向智能化、低碳化转型。" 广东陶瓷协会副会长陈振广表示。 行业碳配额制度催生了新业态,自2024年起,广东陶瓷行业正式纳入碳交易体系,企业免费配额比 例97%,有偿配额计划发放50万吨。 头部陶瓷企业先行一步。蒙娜丽莎集团董事张旗康介绍,通过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实现窑炉 ...
38.6亿元省级驻镇帮镇扶村资金下达 | “百千万”周周见
南方农村报· 2025-03-25 09:34
38.6亿 元省级 驻镇帮 镇扶村 资金下 达 | "百 千万"周 周见 38.6亿元省级驻 镇帮镇扶村资金 下达 | "百千 万"周周见_南方 +_南方plus 本文收录于专题 过去一周,广东 各地各级推 进"百县千镇万 村高质量发展工 程",产业布 局、风貌提升、 要素保障等方面 的一些亮点举措 值得关注。 布局新兴产业, 全省首批十 个"跨境电商+产 业带"助力"百千 万工程"试点产 业带正式颁布; 我省推动旅游业 高质量发展20条 措施出台;惠州 举行环南昆山— 罗浮山引领区 (惠州)乡村酒 店发展大会;佛 山南海发布方案 打造超500亿元 银发经济产业集 群;肇庆高要规 划建设特色储能 产业园区,大力 推进"新能源+储 能"项目建设。 聚焦风貌提升, 中山实施美丽河 湖保护建设十大 工程,力争今年 建设100条 (段)以上美丽 河湖;肇庆广宁 依托重点建筑业 央企助力,开展 铁路沿线风貌提 升行动。 强化要素保障, 省财政厅已下达 38.6亿省级驻镇 帮镇扶村资金, 将通过"财政引 导+金融撬动+社 会参与"模式, 重点投向农业现 代化、基础设 施、公共服务和 市场化运营领 级驻镇帮镇扶村 资金,分 ...
潮汕为何掉队?
投资界· 2024-12-07 07:14
潮汕商帮与经济发展 - 潮汕商帮被誉为"东方犹太人",诞生了多位中国首富及亚洲富豪,如黄光裕、马化腾、李嘉诚、吴清亮等[4][5] - 潮汕人口呈现"三个一千万"分布:本地1000万、全国各省1000万、海外1000万[3] - 正大集团业务覆盖泰国人全生命周期,从作物种子到银行房产[5] 潮汕地区经济变迁 - 1990年前汕头为广东第二大城市,外贸出口全国第六,工业产值占GDP82%[11] - 1991年汕头拆分后GDP排名从全国前20跌至50名左右,现跌出100名外[12][16] - 2023年三市GDP总和仅相当于泉州单个城市的一半(汕头3158亿、潮州1357亿、揭阳2445亿 vs 泉州11304亿)[43][44] 产业发展瓶颈 - 纺织服装产业规模超2000亿但缺乏知名品牌,以代工为主(汕头占全国内衣产量70%、潮州年产婚纱2000万件)[28] - 土地资源极度匮乏:汕头2205平方公里(全国倒数第10)、潮州3160平方公里(倒数第18)[21][22] - 人口密度高企:汕头2463人/平方公里(全国第8)、揭阳1072人/平方公里[24][25] 区域竞争格局 - 三市产业同质化严重,无法形成类似广佛/深莞的"辐射-承接"模式[26][27] - 关键基础设施分散:机场在揭阳、首座高铁站在潮州、港口在汕头[33][36][38] - 对比厦漳泉都市圈,缺乏厦门这样的绝对龙头城市(厦门GDP为泉州2.5倍)[45][46] 特色产业潜力 - 汕头被誉"中国美食孤岛",拥有生腌、肠粉、鱼饭等特色饮食文化[52] - 保留大量古汉语词汇及传统习俗(英歌舞、营老爷、四点金民居等)[54] - 工夫茶文化形成独特的社会联结纽带[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