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搜索文档
午后,突然爆发!
券商中国· 2025-09-24 08:10
固态电池概念市场表现 - 午后A股固态电池概念显著走强 恩捷股份涨停 海目星涨超13% 中伟股份大幅冲高 珠海冠宇、天赐材料、先导智能、赣锋锂业等跟涨[1] - 创业板指午后涨超2% 截至收盘沪指涨0.83% 深证成指涨1.80% 创业板指涨2.28% 沪深京三市上涨个股超4400只[2] - 早盘调整数日的中国宝安率先涨停[1] 行业会议与市场前景 - 9月23日至24日第七届高比能固态电池关键材料技术大会在苏州举行 聚焦固态电解质、正负极材料、智能制造及产业化进展等热点议题[1] - 新型电池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预计2025-2030年市场规模从4800亿美元增至7800亿美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1%[1] - 2025年以来SolidPower、国轩高科等电池企业的全固态电池逐步开启上车路试 2025-2026年将迎来密集的全固态电池上车路试[1][6] 企业动态与技术进展 - 中伟股份与境内外固态电池头部客户均有业务合作 现阶段公司固态电池材料出货近50吨 高镍及超高镍材料适用于固态电池[3] - 联得装备在新能源设备领域增加研发投入 固态电池新工艺涉及的超声波焊接工艺设备已经出货到客户[3] - 长安汽车成立先进电池研究院 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 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 能量密度达400Wh/kg[3] - 道氏技术构建"AI+材料"创新型产业平台 推进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固态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等关键材料研发与产业化[4] 国际厂商布局 - 松下能源公司宣布致力于生产全固态电池[5] - 韩国SK On建成全固态电池试点工厂 计划2029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商用化 较原目标提前一年[5][6] - 宝马推出搭载SolidPower全固态电池的路试车 国轩高科有全固态电池路试车亮相[6] 技术发展阶段 - 半固态电池已经步入产业化期 处于进一步商业化关键节点[6] - 全固态电池尚处于研发阶段 有望逐步实现量产 2027年有望实现部分量产[6] - 全固态电池从小试线逐步向中试线过渡 逐步进行更多上车测试[6] - 全固态电池上车面临核心问题是膨胀与循环寿命衰减 需关注电芯材料环节的导电剂、功能性添加剂等关键技术[7]
【免费参会】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
鑫椤锂电· 2025-09-24 08:06
会议核心信息 - 会议主题为“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聚焦硅基负极突破与固态电池发展 [2] - 会议由鑫椤资讯主办,杉杉科技作为生态合作伙伴,定于2025年11月12-13日在中国上海举行 [3] - 会议议程包括11月11日的上海杉杉企业参观活动、11月12日的会议报到及招待晚宴、11月13日的全天会议 [6]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eVTOL、人形机器人、AI等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锂电池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4] - 硅基负极材料凭借其超高理论比容量,成为推动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技术革命的关键材料 [4] - 2025上半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纯品产量为4396吨,同比增长76% [4] - 预计到2028年,硅基负极(单体)产量将达2.53万吨,2024-2028年的年复合增速(CAGR)预计高达50% [5] - 硅碳负极商业化应用目前集中在消费电子和电动工具领域,在动力电池领域渗透率相对较低,但随多孔硅碳技术突破将进入产业化快速阶段 [4] - 未来固态电池或将成为硅基负极材料应用的主要增长点 [4] 技术挑战与会议目标 - 硅基负极产业化面临材料本征缺陷、工艺复杂度高、产业链协同不足等挑战 [5] - 会议旨在汇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科研人员,共同探讨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的技术趋势、关键科学问题和产业化挑战,以加速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程 [5] 主要会议议题 - 议题覆盖硅基负极产品开发瓶颈及解决方案、规模化应用的降本策略、高首效长循环硅基负极开发制备、多孔碳材料开发等 [7][8] - 议题包括不同电解质体系固态电池中硅基负极需求差异、单壁碳管在硅负极材料体系下的应用价值、硅基负极在数码及大圆柱电池应用市场展望等 [8] - 议题涉及全固态电池技术开发路径及规模化应用难点、硫化物固态电池研发、以装备智造之力赋能固态电池加速量产等前沿方向 [8]
牛市中场!存款市值比最新 1.56
雪球· 2025-09-24 07:58
↑点击上面图片 加雪球核心交流群 ↑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张翼轸 来源:雪球 周一的行情 , 银行股尽力了 。 是的 , 因为上周芯片利好的刺激 , 外加周一下午 3 点会议的憧憬 , 所以市场弥漫着乐观的情绪 。 所以 , 银行股早早上班 , 在刚开盘有冒头向上痕迹时 , 就狠狠下压 。 上证指数(红色曲线)大多数时候与中证银行(绿色曲线)同步略滞后 。 也 就是到了 2 点后 , 银行股调控惯例躺平 , 就躺平了这么一个小时不到 , 上证指数就从跌 0.32%变成上涨 0.22%报收 , 可见市场上涨的意愿 有多强烈 。 如果看类似中证1000 这样的小盘股 , 更为明显 , 尾盘不到一个小时的拉升 , 轻松创出全日新高 。 全日行业表现 , 依然是熟悉的味道 。 半导体和通信两翼齐飞 , 此外机器人 、 电池表现也不错 , 二线成长中就是光伏产业比较萎靡 。 | 名称 | 现价 | 两目图 | 涨跌幅 ▼ | 5日涨跌幅 | 年初至今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科创芯片 ...
亿纬锂能股价连续4天上涨累计涨幅8.31%,长城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68.03万股,浮盈赚取398.6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7:42
股价表现 - 9月24日亿纬锂能股价上涨3.43%至76.34元/股 成交额73.95亿元 换手率5.29% 总市值1561.70亿元 [1] - 股价连续4天上涨 区间累计涨幅达8.31% [1]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动力电池45.26% 储能电池36.56% 消费电池18.03% 其他0.16% [1] - 主营业务涵盖消费电池(锂原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三元圆柱电池)和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池/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 [1] 机构持仓 - 长城创业板指数增强发起式A(001879)二季度减持3.99万股 当前持有68.03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2.57% 位列第六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172.12万元 4日累计浮盈398.67万元 [2] 基金表现 - 长城创业板指数增强发起式A规模5.61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47.54% 近一年收益101.46% 成立以来收益132.36% [2] - 基金经理雷俊任职10年279天 管理规模34.43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166.88% [3]
天能联合京东汽车上线专供款电池
新浪财经· 2025-09-24 07:41
公司合作与产品创新 - 天能股份与京东汽车联合推出专供款电池 [1] - 京东首次将两/三轮电动车电池纳入"免费上门安装+售后到家"服务网络 [1] 服务模式升级 - 为用户提供"免费上门安装+一年质量问题免费换新"服务 [1] - 京东汽车建立电池品类"免费上门安装+售后到家"服务网络 [1]
恩捷股份:公司硫化锂中试产线已经搭建完成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7:20
公司技术进展 - 硫化锂中试产线已搭建完成并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1] - 硫化锂目前以自供为主 同时向下游客户送样并实现小批量出货 [1] - 公司稳步推进全固态电池材料拓展 密切关注行业技术发展动态 [1]
20cm速递|同类规模最大的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盘中大涨3.58%,0.2%最低费率+20%高弹性助力布局产业发展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7:12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是全市场首只上市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的ETF基金,也是同类 产品中唯一拥有场外联接的基金。创业板新能源指数主要涵盖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涉及电池、光 伏等多个细分领域。在同类产品中,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弹性最大,涨幅可达20cm;费率 最低,管理费和托管费合计仅为0.2%;规模最大,截至2025年9月23日,规模达8.24亿元;成交额最 大,近一月日均成交6031万元。其储能含量达51%,固态电池含量达23.6%,契合当下市场热点。(联 接A:024419联接C:02442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年9月24日A股三大指数午后集体上涨,截至14点44分,上证指数涨0.77%,深成指涨1.55%, 创业板指涨2.05%,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大涨3.58%。盘面上,该ETF持仓股迈为股份、华 宝新能、阳光电源强势领涨,涨超7%。资金面上,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近期持续受到资 金青睐,近5个交易日吸金2.93亿元,近10日吸金5.50亿元。近一月日均成交6031万元,远超同类产品。 自去年"9·24 ...
摩根大通私行全球市场策略师:中国已处于或接近价值链尖端位置
第一财经· 2025-09-24 06:57
陈纬衡表示,总体而言,亚洲供应链正趋于多元化与精细化,尤其随着中国在价值链中不断攀升,生产 的高端制成品比例显著提升。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首次系统性构建覆盖数字基础设施"硬联通"与规则标准"软联 通"的全链条合作框架,实现规则升级。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六届2025年慧眼中国环球论坛(FCGF)上,与会者一致认为,世界不会回归传统意 义上的多边世界秩序,而是将演变为一个以相互尊重和贸易关系多元化为驱动的新秩序。 摩根大通私人银行全球市场策略师陈纬衡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总体而言,亚洲供应链正趋 于多元化与精细化,尤其随着中国在价值链中不断攀升,生产的高端制成品比例显著提升。中国还在半 导体、生物医药和可再生能源等前沿领域积极布局。 "实际上,中国已处于或接近价值链的尖端(cutting edge)位置。但东南亚内部的情况则更为复杂。"他 解释道,东盟各国的产业专长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部分经济体更趋成熟,如马来西亚的半导体与数据 中心产业,另一些则仍以初级产业为主,如印尼的镍矿开采与加工。显然,在亚洲范围内,各国在价值 链发展阶段呈现显著差异。 中国商业和运营模式输出 第一财经:中国-东 ...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周报:政策窗口开启,本土制造升级-20250924
国元证券· 2025-09-24 06:31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评级,维持对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的积极看法 [7] 核心观点 - 政策窗口开启推动本土制造升级,行业低价恶性竞争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2][3] - 光伏行业处于周期底部,政策力度将成为影响行业走势的关键变量,中长期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4] - 风电产业链供需结构合理,企业盈利能力较好,海风建设持续推进且出口趋势向好 [4] - 新能源汽车链保持快速增长,低端产能出清后行业边际改善,电池及结构件环节盈利稳定 [5] 周度行情回顾 - 2025年9月15日至9月19日,申万电力设备指数上涨3.07%,跑赢沪深300指数3.51个百分点 [2][12] - 细分板块表现:光伏设备下跌0.84%,风电设备上涨5.26%,电池上涨5.56%,电网设备上涨2.06% [2][12] - 个股表现:杭电股份周涨幅最大(+43.81%),天际股份周跌幅最大(-11.91%) [17][18] 重点板块跟踪 - 风电整机中标价格普遍回升: - 5兆瓦机组最低中标价从2024年1157元/千瓦升至2025年上半年1700元/千瓦 [3][21] - 6.25-7.15兆瓦机组最低中标价从2024年960元/千瓦升至2025年上半年1439元/千瓦 [3][21] - 7.15-7.7兆瓦机组最低中标价从2024年1000元/千瓦升至2025年上半年1350元/千瓦 [3][21] - 多晶硅价格全线突破5万元/吨: - 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5.32万元/吨,环比上涨8.57% [24] - n型致密料成交均价4.97万元/吨,环比上涨8.75% [24] - 能耗新标准实施后,国内多晶硅有效产能预计下降16.4%至240万吨/年 [24] 行业动态与公司进展 - 广东省发布新能源上网电价改革方案,明确存量项目机制电价执行0.453元/千瓦时 [20] - 华电内蒙古启动400万千瓦风电项目招标,配套储能及升压站建设 [23] - 中润光能再度递表港交所,2024年光伏电池片出货量34.5GW,全球市场份额14.6% [25][26] - 比亚迪发布新一代储能系统"浩瀚",单位集装箱容量达10MWh,体积能量密度提升51.4% [27] - 蜂巢能源开发360Wh/kg半固态电池,计划2025年11月批量试制,已获欧洲电动车订单 [28] - 富临精工子公司获宁德时代15亿元预付款,用于锁定磷酸铁锂供应量 [31] 产业链价格数据 - 硅料价格:n型复投料均价5.32万元/吨,n型致密料均价4.97万元/吨 [24] - 硅片价格:N型182mm及210mm规格价格未提供具体数值 [34] - 电池片价格:TOPCon及PERC技术路线价格未提供具体数值 [36] - 组件价格:单双面PERC及TOPCon组件价格未提供具体数值 [38]
厦钨新能股价涨5.18%,嘉实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000股浮盈赚取4350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6:01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4日股价上涨5.18%至88.27元/股 成交额12.78亿元 换手率3.03% 总市值445.49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收入构成钴酸锂50.32% 三元材料45.89% 氢能材料3.07% 其他0.72% [1] 机构持仓情况 - 嘉实中证电池主题ETF发起联接A持有1000股 占基金净值0.03% 位列第五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4350元 最新规模3433.99万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嘉实中证电池主题ETF发起联接A今年以来收益48.19% 同类排名556/4220 [2] - 近一年收益85.93% 同类排名830/3814 成立以来亏损9.75%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田光远任职4年201天 管理规模443.23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37.06% 最差回报-46.6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