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市
icon
搜索文档
当一座县城有了“胖东来”
虎嗅· 2025-07-21 02:52
消费趋势 - 国际一线品牌在县城的渗透力减弱 本土品牌如胖东来、蜜雪冰城等自下而上崛起 [4][5][7] - 县城高端水果价格被胖东来调改超市拉低 山竹9 9元/斤 榴莲20多元/斤 打破绿叶水果店车厘子70-80元/斤的垄断 [20] - 低价女装店涌现 和润家超市出口出现69-99元价格带店铺 与县城消费水平匹配 [22] 零售业态 - 胖东来调改超市在县城出现商品陈列与SKU高度复制 但服务风格本土化 例如取消试吃并采用直白告示牌 [9][12][15] - 即时零售在县城渗透有限 居民更倾向线下购物 5分钟生活圈内有3家24小时便利店 [56][58][60] - 网红面包店进驻县城 价格与一线城市持平甚至更高 例如同款泡芙比北京贵0 8元 但无排队现象 [62][65][69] 教培与短视频 - 县城教培机构课程单价为北京1/3 但家长报课数量多 外甥女月支出达数千元 远超当地3000元平均工资 [39][42][43] - 短视频成县城主流娱乐方式 渗透教培机构、餐饮场景 催生三农类网红如"湘妹心宝" 但变现仅头部1-2成账号成功 [33][34][35] - 教育投入模式从"长沙陪读"转向本地化 省重点中学与新建私立学校吸引乡镇家庭迁入县城 [45][46][47] 区域经济特征 - 县城消费分层显著 豪车用户与借钱交学费家庭共存 高端会所与低收入农户比邻而居 [72] - 土地财政萎缩影响体制内收入 某单位连续3个月未发福利 月薪不足3000元 [74][75] - 缺乏支柱产业导致就业机会少 体制内仍为首选 网红经济成年轻人创业方向但成功率低 [36][35]
湾财周报 大事记 山姆选品调整风波;宇树科技要上市
南方都市报· 2025-07-20 13:54
山姆会员商店选品争议 - 山姆因上架好丽友、盼盼、徐福记、溜溜梅等国货品牌引发会员质疑 部分会员认为这些产品在普通超市即可购买 无需付费开卡 [3] - 沃尔玛回应称已关注社交网络舆情 并将纳入后续选品策略考量 [3] - 多个休闲零食品牌希望通过山姆渠道扩大销量或提升品牌定位 洽洽食品和盼盼食品被质疑伪装洋品牌 但公司回应称并非针对山姆调整 [4][4] 超豪华车消费税调整 - 财政部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至90万元 新规2025年7月20日执行 电动车也将纳入征税范围 [5] - 业内人士关注新规对超豪华车价格和市场销售空间的影响 [5] 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上市竞速 - 宇树科技启动上市辅导 控股股东王兴兴持股34.763% 与智元机器人竞争"具身智能第一股" [6] - 智元机器人此前有借壳上市传闻 [6] 蜂巢能源布局新赛道 - 蜂巢能源宣布进入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领域 已获得央企项目定点 将提供固态电池 [7] - 公司前身为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 2024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市占率2.81% 排名第七 [7] 小米深圳总部启用 - 小米深圳总部定位为手机K系列研发中心 同时承担AIoT生态链业务和国际业务枢纽功能 [8] - 这是小米继北京、武汉、南京后的第四个区域总部 被视为华南战略关键布局 [8] 上市银行分红情况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37家已完成2024年度分红 累计分红总额6326亿元 [9] -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分红最多 分别达1097.73亿元和1007.54亿元 郑州银行分红最少仅1.82亿元 分红率9.69% [9] 理财市场变化 - 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促使投资者转向债券基金、ETF和另类投资 [10] - 年轻人更倾向配置黄金资产 主动型基金收益表现不及指数基金 [10] 分红险市场回暖 - 2024年分红险红利实现率普遍上升 多款在售产品实现率突破100% 较2023年25%-50%的区间明显改善 [11][13] ETF市场发展 - 截至2024年7月15日 ETF市场规模达4.39万亿元 较2023年底增加6610亿元 [15] - 债券、跨境、黄金ETF成为吸金主线 机器人、创新药相关ETF也获超百亿资金流入 但中证A500ETF规模暴跌超600亿元 [15] 吉利汽车整合极氪 - 吉利汽车与极氪签署合并协议 将收购全部极氪股份 极氪私有化退市进入倒计时 [17] - 此举是推进"回归一个吉利"战略的关键步骤 [17]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全球首条GWh级固态电池产线在安徽芜湖投产 首批工程样件已产出 [19] - 该技术可使电动车续航达1000公里 充电时间缩短至10分钟 同时降低燃烧爆炸风险 [19] 房地产行业业绩 - 61家上市房企2025年上半年合计预亏342.56亿至464.97亿元 其中37家亏损 24家盈利 [20] - 万科预计亏损100亿-120亿元 公司表示"深表歉意" [21] 饮料行业动态 - 国产汽水品牌大窑将被KKR收购 国际私募巨头将实现实际控制 [23] - 石湾酒厂与古越龙山推出联名产品 尝试打破品类与地域限制 [24] - 上海贵酒上半年预亏5000万-7500万元 面临退市风险 [24]
「胖改」路上,永辉超市阵痛加剧
36氪· 2025-07-20 13:16
公司业绩与转型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2.4亿元 扣非净利润-8.3亿元 由盈转亏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约3.87亿元和9.67亿元 [7] - 亏损主因包括调改93家门店产生的装修 设备投入 资产报废等新增成本 以及关闭227家长期亏损门店产生的赔偿和出清费用 [9][10] - 公司已连续4年严重亏损 2021年以来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超过95亿元 [12] 战略调整与模式变革 - 学习胖东来模式实施门店调改 首店调改后首日销售额达188万元 是调改前13.9倍 客流增长5.3倍 [17][18] - 截至当前已开业调改门店132家 覆盖全国26省份 计划7月底前突破150家 2026年春节前扩展至300家 [19][20] - 对供应链进行大规模改革 完成供应商和商品升级汰换 [11] 股权与治理结构 - 名创优品子公司2023年9月以63亿元收购29.4%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收购价2.35元/股 [25] - 2024年3月董事会换届 创始人张轩松连任董事长 名创系获3个董事席位 前CEO张松峰落选 [27][28] - 改革领导小组由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任组长 但CEO职位至今全球遴选未果 [29][31] 历史发展与行业地位 - 公司起步于1995年福州"古乐微利"超市 凭借生鲜优势快速扩张 曾获腾讯 京东等战略投资 [11] - 2020年营收规模突破900亿元后出现拐点 从"中国零售之光"陷入经营困境 [11][12] - 考察胖东来后发现其部分商品拿货价更低 触发全面学习其经营理念 [15][16]
奥乐齐双店同开,重资产降维打击
搜狐财经· 2025-07-20 06:05
新店扩张 - 奥乐齐在苏州和无锡同时新开两家门店,分别位于世茂广场和无锡经开区核心地段[2][3] - 截至2025年7月19日,奥乐齐全国线下门店总数达76家,其中上海70家,苏州3家,无锡2家,昆山1家[2] - 苏州和无锡首店业绩表现优异,进入奥乐齐现有门店体系销售前三名,超越上海多数门店[3] 华东市场受欢迎原因 - 竞争环境相对不激烈,华东二三线市场相比上海成本压力更小,有利于业绩提升[5][6][7] - 奥乐齐的精选品类(1000多支SKU)和折扣经营模式在华东市场较为稀缺,形成"降维打击"效果[8][9] - 品牌效应显著,通过在上海6年的经营(70家门店)建立了强大品牌影响力并辐射华东市场[12][13] - 供应链本土化程度高(80%本土供应商),以上海为中心构建了覆盖长三角的物流网络[15][16] 发展策略 - 采用重资产模式,初期即投入大仓、物流和门店设备(如电烤箱),与行业轻资产趋势相反[18][19][20] - 拓展策略聚焦长三角地区(上海、苏南、浙北),选址坚持"高流量+高便利"原则[21][22] - 差异化经营体现在免会员费、小包装低价、精选SKU、自有品牌(13个品牌覆盖90%商品)和便捷体验[27][28] 业绩表现 - 2024年奥乐齐上海生鲜销售额同比增长38%[12] - 2024年前三季度,近1/4的上海家庭在奥乐齐购买过生鲜[12] - 高租金门店业务成长性良好,"租售比"表现优异[23]
是山姆背叛了阶级,还是中产背叛了国籍?
虎嗅APP· 2025-07-19 13:48
山姆会员店选品风波 - 山姆7月产品换新季集中下架太阳饼、米布丁等网红单品,替换为好丽友、溜溜梅等大众品牌引发会员强烈不满 [5] - 山姆中国会员数突破500万,年会员费收入至少13亿元人民币,会员认为高价会费应匹配稀缺性商品而非普通超市同款 [6] - 事件反映中产消费心理与国货身份焦虑的激烈碰撞,山姆货架成为"尊严角斗场" [8] 国产供应链升级现状 - 溜溜梅2025年从智利直采1.5万吨西梅,合作Top20+农场供应商 [6] - 卫龙拥有两个研发中心、5项省级和3项市级科研平台,实现全流程自研升级 [6] - 国内一线食品供应商采用机器视觉和AI监测技术,品控与安全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7] 会员制商业模式挑战 - 山姆会员费本质是购买"人无我有"的稀缺性特权,烘焙熟食区代购现象凸显其社交货币属性 [11] - 胖东来通过全链路透明溯源和超预期售后,将高端品控能力下沉至大众市场,冲击山姆"付费享尊贵"逻辑 [19] - 2025年山姆新CEO面临增长压力,试图通过引入大众品牌平衡毛利率与客群扩张 [22] 国货品牌认知困境 - 消费者理性认可国货进步,但情感上仍难接受卫龙/盼盼成为品质生活象征 [26]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超40%消费者同等品质下优先选进口商品,保健品领域仅9.49%认为"国产更好" [27] - 年轻一代对国产品牌信任度提升,瑞幸/蜜雪冰城等已实现国际品牌价值认同逆袭 [29][30]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零售业态正经历对发达国家商业模式的祛魅,本土供应链以平民价格实现高端品控 [18][32] - 会员制商店未来在于推动品质平权化而非收割阶级认同,需实现真正的价值共振 [32] - 国产品牌需将技术硬实力转化为文化软权力,重构"国产=低质"的集体潜意识 [33]
8.3亿亏损背后,永辉豪赌激进转型能否破局?丨大象财富
搜狐财经· 2025-07-19 00:09
业绩亏损与改革背景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4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8.3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024年同期归母净利润2.8亿元,扣非净利润0.3亿元)[1][4]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9.32%至174.7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71.15%至5.72亿元[6] - 亏损主因包括关闭227家低效门店产生的赔偿及资产报废成本,以及供应链重构和商品汰换的短期影响[4][5] 门店调整战略 - 2024年关闭232家门店(占总数的23%),2025年上半年再关闭227家,未来门店总数或缩减至450家以内[4] - 单店调改投入500万至800万元,全国已有137家门店完成调改,计划第三季度日均新增1家调改店,9月底目标达208家[5] - 调改后门店商品结构对标胖东来达80%,巩义豪布斯卡店为例,38天闭店调改后客单价提升[5][13] 供应链改革措施 - 推行"去中间化"裸价策略,要求品牌方对标经销商底价供货,聚焦200家核心供应商和100个亿元级单品[7] - 生鲜直采通过"永辉农场"认证将损耗率从8%降至3.5%,实施"468小时折扣"机制提升周转效率[8] - 2024年研发120款自有品牌商品,生鲜自配送和肉禽自营优化成本结构[8] 竞争环境与挑战 - 硬折扣品牌(奥乐齐、盒马NB)和互联网企业(美团、京东)以低价模式冲击市场,新兴品牌(鲜风生活、淘小胖)争夺年轻客群[12][13] - 山姆、Costco等以高体验和会员黏性锁定中产,永辉需在供应链和选品上直接竞争[18] - 线上营收占比21.7%但同比下滑9.3%,自营APP活跃度不足,覆盖门店数因闭店缩减至959家[9] 转型风险与时间窗口 - 四年累计亏损超94亿元,2025年上半年扣非亏损8.3亿元,现金流承压[16] - 胖东来调改门店销售数据首月增长13.9倍但三个月后衰减至6-8倍,新鲜感红利周期短[17] - 需在12-18个月内实现100家高坪效调改店验证,非生鲜品类毛利率提升至30%以上,否则面临再融资困难[18][19] 组织与资本变动 - 创始人张轩松让渡主导权,京东系高管出局,名创优品系团队接管运营[16] - 京东清仓持股,股价低位徘徊,市净率8倍、市盈率-32倍反映资本市场悲观预期[16][18] - 改革被定性为"不成功便成仁"的豪赌,退路已基本切断[16][20]
10116家!连云港“胖东来”时代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7-18 14:32
行业转型趋势 - 连云港超市行业从传统商品销售转向体验式消费模式,以家得福、保真为代表的本土超市5年内从7235家增长至10116家[4] - 行业调改方向对标胖东来、盒马鲜生等头部企业,核心目标是争夺消费者[5] - 场景化体验升级使超市功能从购物场所扩展为生活休闲空间,增设便民角等服务设施[9] 商品结构优化 - 家得福双盛花园店淘汰同质化滞销品(如月销不足的饼干),引入网红零食、进口食品等年轻化商品[7] - 果蔬区SKU显著增加(如南瓜品种从2-3种增至7-8种),推出预包装净菜并配备溯源二维码提升便利性[7] - 商品迭代使主力客群从50岁以上转变为25-45岁人群,消费画像变化驱动调改[7] 市场竞争格局 - 连云港超市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0家(含便利店),行业竞争从价格战升级为价值战[9] - 家得福双盛店单日客流达2.4万人次,显示消费者对体验优化店的偏好[9] - 电商冲击下(如洗衣液价差5元),超市强化生鲜新鲜度、即时消费等线下优势应对[11] 区域扩张策略 - 调改率先覆盖年轻人口密集的市区,县区因中老年客群占比高暂缓全面升级[12] - 通过供应链渗透将市区热销品(网红零食、预包装净菜)导入县区门店,渐进式培养消费习惯[14] - 中央工厂体系支撑商品下沉,计划未来扩展至家政服务、亲子活动等生活服务场景[14]
转攻“穷人超市”,盒马放下“中产梦”?
36氪· 2025-07-17 23:32
山姆会员店商品调整事件 - 山姆近期下架太阳饼、米布丁、低糖蛋黄酥等口碑商品,同时上架好丽友、卫龙辣条等大众产品,引发中产用户集体差评 [1] - 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首位,阅读量突破1.4亿,山姆随后下架争议商品 [1] 盒马战略转型 会员店业务收缩 - 盒马X会员店北京大兴世界之花店将于7月31日关闭,全国仅剩3家门店 [1] - 自2024年3月起陆续关店,会员店自营品牌MAX商品转移至线上云超,对标山姆的尝试宣告失败 [1] 硬折扣业态扩张 - 盒马NB(原盒马奥莱)成为核心业态,2024年签约门店达355家,目标年内突破1000家 [4][5] - 聚焦长三角富裕县级市,已开业263家门店,覆盖上海(145家)、杭州(52家)、苏州(22家)等12城 [9][12] - 选址集中于GDP超2万亿城市(上海、杭州、苏州)及高房价区域(如上海四川北路店周边房价6.65-7.4万元/平米) [11][12] 盒马NB运营策略 商品与供应链 - SKU精简至1000-1500个,每品类仅保留5-10个头部品牌,自营商品占比60% [18][19] - 自营商品价格优势显著:鲜橙汁1L售价9.5元(低于胖东来13.5元)、精酿啤酒500ml单价3.3元(低于胖东来3.5元) [20] - 供应链直连厂家,如精酿啤酒供应商湖州特思拉与盒马共建垂直供应链 [23] 品牌升级与定位 - 8月底将升级为"超盒算NB",新标语"真实惠、够放心",950ml低温鲜牛奶售价7.5元 [6] - 支持现金结算,吸引中老年客群,门店布局侧重社区临街商铺 [14][16] 行业竞争格局 - 奥乐齐转型硬折扣后与盒马NB直接竞争:上海门店72家,自营商品定价贴身对标(如五常大米5kg均售47.9元) [27][30] - 新玩家加速入局:美团计划8月在杭州开折扣店首店,京东筹备宿迁"京东折扣超市" [24] - 盒马2024年销售额750亿元(同比增27.1%),门店420家(同比增16.7%),首次超越永辉超市 [36]
【零售】大促前置影响6月表现,黄金零售短期承压——2025年6月社消零售数据点评(姜浩/梁丹辉)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17 14:31
社消总额表现 - 2025年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3万亿元 同比增长4.8% 增速较5月下降1.6个百分点 低于市场预期的5.56% [2] - 1-6月累计社消总额24.55万亿元 同比增长5.0% 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1.3个百分点 [2] - 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1.70万亿元 同比增长5.5% 增速较5月下降2.7个百分点 [2] CPI及必选消费品 - 6月CPI同比增速0.1% 较5月的-0.1%环比改善 [3] - 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8.7% 增速较5月下降5.9个百分点 [3] - 饮料类零售额同比下降4.4% 增速较5月下降4.5个百分点 [3] - 日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8% 增速较5月下降0.2个百分点 [3] 可选消费品 - 纺织服装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9% 增速较5月下降2.1个百分点 [4] - 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2.3% 增速较5月下降6.7个百分点 [4] - 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6.1% 增速较5月大幅下降15.7个百分点 [5] 地产相关消费 - 家用电器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2.4% 增速较5月下降20.6个百分点 [6] - 家具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7% 增速较5月上升3.1个百分点 [6] -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0% 增速较5月下降4.8个百分点 [6] 其他消费类别 - 烟酒类零售额同比下降0.7% 增速较5月下降11.9个百分点 [7] - 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3.9% 增速较5月下降19.1个百分点 [7] - 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4.4% 增速较5月下降6.1个百分点 [7] - 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5% 增速较5月下降18.8个百分点 [7] 核心影响因素 - 社消增速下滑主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及大促前置周期拉长导致消费需求提前释放 [8] - 必选消费品增速普遍回落 饮料和烟酒品类同比增速转负 [8] - 可选消费品中金银珠宝受金价高位震荡压制需求 [8] - 国补相关品类保持增长但体育娱乐用品、家用电器等增速环比放缓 [8]
商超不止“胖东来”,北京开了一家中国版EREWHON
搜狐财经· 2025-07-17 08:36
AW超市定位与特色 - 公司定位为高端有机超市,目标客群为注重健康与品质的中产及年轻家庭,以健康消费升级切入市场[1] - 首店面积约5000平米,SKU达6000个,有机商品占比约25%,包括超200项农残检测水果、国家认监委认证有机蔬菜及MSC认证海产品等[4] - 学习对象为美国WHOLEFOODS和EREWHON,强调食品来源透明与可持续性,打造全链路服务体系(品类甄选、严苛认证、极速冷链、透明追溯)[6] 空间设计与会员制度 - 门店设计由美国建筑设计公司MG2参与规划,打破传统超市布局,融入美食剧场概念,可视化展示烘焙、肉类等加工过程[7][11] - 推出储值会员制,消费者储值1000元可享40%商品会员价,储值随时可退,相比仓储会员店更具灵活性和性价比[12]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商超业态正分化为"生存型"(如永辉、物美等传统商超)和"发展型"(如AW超市、淘小胖等细分新业态)[13] - 国际玩家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如英国冷冻巨头Iceland在京开设融合零售、电商、MCN的复合空间业态[13] - 行业借鉴国外经验时需结合本地化创新,核心是通过商品力构建消费者依赖,并引领生活方式(如EREWHON案例)[16][18] 差异化竞争关键 - 新业态需通过持续提供差异化商品、体验和服务,在核心客群中建立深度依赖,例如AW超市需强化健康生活方式的引领能力[18] - 细分定位的成功取决于对目标消费者的精准洞察,以及商品力与服务不可替代性的构建[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