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

搜索文档
品牌线上控价怎么做-经验分享
搜狐财经· 2025-06-10 15:23
品牌控价系统化实施路径 - 电商经济与传统零售深度融合使价格管控能力成为品牌核心竞争力 [2] - 需科学制定策略、把握各阶段要点并在合法框架内达成目标 [2] - 实施流程包括搭建价格体系、电商监测干预及动态调整三环节 [2] 搭建科学价格管理体系 - 产品价格体系需综合研发成本、市场定位、竞品区间及消费者敏感度构建 [5] - 某国产美妆品牌细分专柜价、电商活动价、批发价三级,限定浮动范围±10% [5] 电商平台价格监测与干预策略 - 采用人工巡检+监测软件对主流平台实时监控,某3C品牌日扫描超10万条链接 [6] - 优先通过标准化话术协商解决低价问题,某服饰品牌60%案例通过沟通化解 [6] - 对拒不配合卖家可转用知识产权侵权或产品质量违规投诉,平均5-7天实现下架 [6] 动态调整价格体系 - 需根据原材料波动、竞品策略及需求变化修订价格,某母婴品牌季度评估保持份额稳定 [7] 品牌发展前期控价的战略价值 - 初期线上规模小易忽视控价,但价格管理对长期发展具不可替代意义 [8] 筑牢市场信任根基 - 统一价格是规范化运营标志,某护肤初创品牌首年代销商续约率达90% [9] 降低后期管控成本 - 后期处理价格混乱成本是前期3-5倍,某食品品牌花费超200万元清理乱价链接 [10] 合规性边界探索 - 直接限制最低售价涉嫌违反《反垄断法》,需通过知识产权等合规渠道投诉 [11][12] 柔性价格引导机制 - 通过销售返利、补贴激励经销商,某家电品牌给予合规者年度销售额5%返利 [13]
稳就业扩内需 政策“组合拳”将持续发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4-28 22:17
政策组合拳核心内容 - 国家将出台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成熟一项出台一项 [1] - 政策组合拳突出精准施策特点 包括支持就业 稳定外贸 促进消费 扩大有效投资等方向 [2] - 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和定向增发购车指标两项举措引发高度关注 [2] 就业支持措施 - 政策将创造可观就业岗位 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 同比增加5万人 [4] - 机器人算法工程师等人工智能岗位需求同比增长超30% 显示新质生产力创造高质量就业机会 [4] 消费刺激政策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已拉动消费超7200亿元 购在中国等活动将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4] - 政策推动汽车 家电 3C 家装等产品以旧换新 刺激短期消费同时带动产业转型 [4] - 定向增发购车指标可满足重点群体需求 刺激汽车消费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 人口结构相关措施 - 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旨在减轻家庭负担 提升生育积极性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3] - 创设专项再贷款支持养老产业发展 瞄准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长期消费趋势 [4] 外贸支持政策 - 针对外贸企业采取一业一策 一企一策方式加大支持力度 应对外部贸易环境变化 [2]
新华全媒+丨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 多部门详解五方面若干举措
新华网· 2025-04-28 13:28
稳就业政策 - 加快推出增量政策,对企业加大扩岗支持,对个人加大就业补贴支持,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 [2] - 全面落实存量政策,加快兑现稳岗返还、担保贷款、就业补贴,延续实施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 [2] - 提高稳岗扩岗专项贷款额度,小微企业最高授信5000万元,个人最高授信1000万元 [2] - 下拨667亿元的中央就业补助资金,为政策实施提供保障 [2] - 推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加大对返乡农民工、新市民、高校毕业生、妇女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支持力度 [2] 外贸支持措施 - 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出口企业规避风险 [3] - 推动"三增三减",增加财政资金投入、信贷支持、内贸险支持,减免困难企业房屋租金、展位费、流量费 [3] - 推动汽车、家电、3C、家装等外贸企业加入"以旧换新"支持范围 [3] -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规模和覆盖面,保障外贸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3] 促进消费举措 - 组织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在新车、二手车、报废车、汽车后市场等各环节创新 [4] - 优化汽车限购限行措施,定向增发购车指标给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 [4][5] - 下达今年第二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前两批共1600亿元,后续还有1400亿元 [4] - 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发展的支持 [4] - 出台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 [5] 扩大有效投资 - 全社会设备存量资产净值约40万亿元,每年设备更新换代投资需求超过5万亿元 [5]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 [5] - 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点能拉动万亿规模的投资需求 [5] - 将工业软件等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加快消费基础设施、社会领域投资 [6] - 制定实施充电设施"倍增"行动,支持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建设停车位 [6]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 [6]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 [7] - 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稳就业、稳增长重点领域精准加力 [7] - 用好今年国家层面5万亿元投资资金,加快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7] - 推进人工智能与60个重点行业方向、700个基础场景深度融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