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装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杨德龙:政策利好叠加资金推动 本轮慢牛长牛行情行稳致远
新浪基金· 2025-09-24 11:26
第三个信号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五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托、信贷、债 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特别是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7.2%、21.7%。政策正在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具备核心技 术、符合新质生产力方向的企业可能获得更多资源支持。这预计有利于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工业母机等方向的发展。在高端装备制造方面,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精密仪器的细分领域或将受益。 在新能源产业链方面,从锂电池到智能驾驶的全产业链将迎来良好机会。工业母机也将受益于制造业转 型升级和政策扶持,具备较高的确定性。 今天刚好是"924"行情一周年。过去一年,A股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之前市场重心不断下移,到 开启一波牛市行情,A股市场总市值从68万亿增至104万亿,突破100万亿大关。A股市场也开启了两轮 强势上攻行情。第一轮是"924"政策重磅利好出台带来的快速上行行情,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上证指 数大涨近1000点,成交量创出历史新高。在去年10月8日,成交额突破了3.4万亿。去年9月24日,大盘 正式确立了本轮牛市的起点。今年 ...
北京将实现600家“小巨人”企业培训全覆盖
中国经营报· 2025-09-24 08:32
中经记者 颜世龙 北京报道 9月21日,第三期"专精特新企业家赋能特训营"在怀柔德勤书院圆满落幕。本期特训营在前两期成功经 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与活动组织,聚焦"温暖赋能、精准施策、生态共创",获得参训企业 家的广泛好评。 本期特训营围绕政策解读、战略突围、资源对接、生态构建四大核心维度,在延续"名家授课+实战导 航+星光夜话"三类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案例教学和场景模拟,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掌舵者带 来了一场更加深入、更具实效的赋能之旅。 多位企业家在结营分享中表示,特训营不仅提供了政策、资本、技术等多维赋能,更搭建了一个"政府 可信、企业互信、资本守信"的生态圈。一位生物医药企业CEO坦言:"在这里遇到的每个人都是资源, 每场对话都可能触发合作。" 据统计,三期特训营已累计促成企企合作31项、投融资深度对接29例、交易所走访意向21家。按照计 划,2025年北京将举办6期特训营,实现对600家"小巨人"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员的全覆盖培训。 (编辑:卢志坤 审核:童海华 校对:翟军) 一是温暖相伴,培训有温度更有深度。多位学员表示,"本次培训不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场温暖的相 聚。"课程安排中特 ...
中经评论:将创新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02:01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 产业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 [6] - 2020年至2024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7.9%和8.7% 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到34.6%和16.3% [6]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 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较2020年增加83%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6% [7] 制造业发展成就 -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 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十四五"期间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 [5] - 在航天航空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包括"嫦娥"落月、"天和"驻空、"北斗"组网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 [5]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 具备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制造能力 [5]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6] -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第10位 [6] -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53.3% 较"十三五"末提高8.4个百分点 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7] 未来发展方向 - 需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7] - 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关键领域 对于实现新型工业化任务需要积极发展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7] - 仍需应对关键技术攻关、产业结构优化等挑战 解决产业非理性竞争问题 [7]
神剑股份9月23日获融资买入1684.27万元,融资余额4.28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24 01:2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3日股价下跌2.19% 成交额达1.51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684.27万元但融资净流出291.08万元 融资偿还1975.35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4.28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7.21% 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水平 [1] 融资融券结构 - 融券活动极度低迷:当日仅卖出100股(金额625元)且无偿还操作 [1] - 融券余量维持100股 余额625元 处于近一年50%分位以下低位 [1] - 融资余额达4.28亿元 显著高于融券余额 反映市场主要采用融资做多策略 [1]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以化工新材料为主导:户外型树脂占比72.68% 混合型树脂15.36% [1] - 高端装备制造业务贡献9.62%收入 其他补充业务占2.35% [1] - 注册于安徽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0年3月上市 [1]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股东户数6.18万户 较上期减少17.36% 持股集中度提升 [2] - 人均流通股增至13086股 环比增长21.01%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55亿元 同比增长3.14% [2] - 归母净利润2359.71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31.87% [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83亿元 [2] - 最近三年累计分红金额达2.38亿元 [2]
山河智能高端设备批量交付 助力马来西亚基建升级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3 13:10
公司动态 - 山河智能向马来西亚客户批量交付破碎筛分成套设备及挖掘机 包括履带式颚式破碎站 履带式圆锥破碎站 履带式筛分站等多型号高端设备 [1][2] - 交付设备具有产量大 粒型好 低能耗 低损耗 稳定耐用 操作简单 安全性高等特点 [2] - 设备深度融合领先破碎技术与前沿5G智能化控制系统 搭载集成式变频及远程控制系统 大幅节省客户人工 运输 运营及故障处理成本 提升设备产量及运营效率 [2] 行业趋势 - 马来西亚破碎筛分市场处于增量阶段 政府推动第十二大马计划及东海岸铁路等大型基建项目 拉动砂石骨料需求 [1] - 锡 铝 稀土等资源开采活跃 带动矿山破碎设备需求 [1] - 移动式破碎筛分设备因灵活性强 在小型矿场和城市工地渗透率提升 [1] - 政策与基建双轮驱动下 中高端设备替代和绿色技术升级成为行业主线 [1]
创轲科技完成千万级首轮融资,为上汽通用、蔚来等提供先进复合材料成型产线
搜狐财经· 2025-09-23 09:48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千万级首轮融资 由太仓国发文鑫独家投资 资金主要用于扩大产能和交付批量订单 志同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1] 业务聚焦 - 公司专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高端装备解决方案开发 重点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智能装备技术 [4] - 业务覆盖汽车 航空航天 轨道交通 特种等领域的新材料升级 满足高速高质量生产需求 [4] 客户基础 - 客户群体包括中国石化 中化国际 中材科技 中国商飞 中车集团 福耀汽车 上海电气集团 南钢集团等国内龙头企业 [4] - 国际客户涵盖韩国LG 瑞士ABB 德国科思创 上汽通用 上汽乘用车 蔚来汽车等知名企业 [4] - 为客户提供先进复合材料成型产线或智能装备 帮助实现材料升级 [4]
20个项目40亿投资:天津宝坻推动津粤产业链深度融合新突破
新京报· 2025-09-23 09:23
本次活动由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主办,围绕加强京津冀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联动,推动京津冀与粤港 澳大湾区产业链创新链对接合作,汇聚各方优势资源,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携手开创跨区域协同高质量 发展新篇章。 活动现场,已落户宝坻的大湾区企业家代表中冶迈克董事长朱跃龙,深圳无人机协会副会长、总工程师 杨漾,华为公司政务一网通军团副总裁傅海波分别围绕宝坻区产业优势、营商环境、无人机、AI智 算、大数据、智能体等主题进行分享;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韩帅围绕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智能 网联车、低空经济领域作了现场推介,发布了一批产业园区和重要项目招商信息,释放了京津冀与粤港 澳大湾区协同联动发展、共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烈信号。 项目签约环节,宝坻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有关企业和机构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大数据、 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达成合作,签约优质产业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额40.05亿元,区内企业与粤港澳 区域上下游企业达成14.92亿元的供应链订单合作。此外,宝坻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张静华为"粤 港澳大湾区宝坻联络处"揭牌并为受聘的6位宝坻招商顾问颁发聘书。 香港贸发局大湾区及华中首席代表曾沂靖、深圳市天津商 ...
中集集团首发《科技创新白皮书》 确立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战略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07:36
核心战略与愿景 - 公司提出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作为转型升级核心战略 布局30余项新动能业务与产品 累计贡献千亿营收 [1] - 公司以成为高质量、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愿景 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2025年是公司新五年战略规划落地、新质生产力加速构建的关键之年 [1] 高端化转型成果 - 蓝鲸1号半潜式钻井平台助力我国首次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 [2] - 建造国内最新一代深远海一体化大型风电安装船博强3060 [2] - 完成首个FPSO上部核心模块EPC总承包项目 打破国外企业长期市场垄断 [2] - 交付国内首例全船厂完成的FPSO修改造项目 [2] - 打造全国首个用于国车自运的汽车滚装运输船 [2] - 自主研发国内首款RAP主动式温控航空箱 实现药品运输精准温控 [2] - 建成全球首制高堆叠式LNG双耳燃料罐 满足零碳燃料动力船舶需求 [2] - 液氦罐箱、液氢储罐、液氢罐车等新产品相继问世 打破国外垄断 [2] - 公司拥有8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包括标准海运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等 均在全球细分市场领先 [1] 数智化转型进展 - 自2018年起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 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 [2] - 打造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青岛冷箱) [2] - 拥有2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宁波中集与中集环科) [2] - 建设2家国家5G全连接工厂及22家省级智能工厂 [2] - 无人驾驶登机桥通过机器视觉实现飞机舱门全自动精准对接 在兰州机场部署86条自动登机桥 日均节省航班保障450分钟 效率提升65% [3] - 焊接机器人搭载3D传感技术 1.5秒内完成精准定位 焊接精度达0.5毫米 工效提升50% [3] - 机器人集群实现30分钟柔性换产 支持差异化产品定制 [3] - 推出集装箱远程监控系统 实现运输全程状态监测与智能预警 [3] - 智慧托盘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货物精准追踪与物流优化管理 [3] - 孵化维修助手、精益助手等20位数字员工 应用于百余项AI业务场景 [3] - AI维修助手凭13万条知识图谱 将故障处理响应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15分钟 [3] 绿色化发展布局 - 建造华南首个生物绿色甲醇示范工厂 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投产 首期产能5万吨/年 未来总产能将达25万吨/年 [4] - 焦炉气制氢联产LNG项目年产氢气1.5万吨、LNG10万吨 年减碳47万吨 [4] - 构建LNG、氢能制储运加用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 [4] - 储能产品覆盖发电侧、电网侧及工商业应用 [4] - 与丹麦VESTAS合作研制全球首台套集装箱模块化风电机舱 [4] - 为北京冬奥会提供30多台氢气管束式集装箱及储氢瓶组 助力赛事实现零碳排放 [4] - 为香港首架氢能巴士提供Ⅳ型车载供氢系统 [4] 创新体系与研发投入 - 构建小兵团作战、大平台支撑冠军产品科技创新体系 [5] - 自2018年以来研发投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2% [5] - 构建全球化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 [5] - 首期智能制造领军人研修班34名学员完成29个创新课题 预计创造经济效益超4000万元 [5] - 与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建立10余个联合研发平台 [5] - 在竹木复合结构、深冷压力容器等领域突破多项核心技术 荣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5] - 在北美、欧洲等地设立20个海外研发中心/研究院 [5] 企业资质与荣誉 - 成功培育8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 [1] - 拥有1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一根转子,如何凿穿核电国产化壁垒
新浪财经· 2025-09-23 03:51
核心技术突破 - 攻克超大钢锭冶炼、晶粒细化、材料均匀性控制等世界级难题 [1] - 实现百万千瓦级核电转子锻件加工精度达0.015毫米(发丝直径1/5) [2] - 创造53种锻造方法及41项锻造技术,填补国内50多项行业空白 [7] 产品性能与规格 - 研制世界最大钢锭(600吨)、最重毛坯(323吨)、最大截面(φ2.79米×11.43米)锻件 [6] - 转子材质为30Cr2Ni4MoV特种钢,承受1500转/分钟高速运转及极端工况 [2] - 国产转子实现100%国产化率,单根长度达16米,每小时发电超百万度 [8][10] 成本与市场影响 - 将转子单价从进口价8000万-1亿元降低75% [1][11] - 高端石化容器从20万美元/吨降至7万元/吨 [11] - 技术应用于40余座核电站,福清机组年发电超100亿度 [10] 产业化进展 - 2012年通过新产品鉴定,装备与质保体系满足批量生产要求 [6] - 2025年与哈电汽轮机签约批量化转子供应第三代核电机组 [10] - 从技术突破延伸至民用领域,助力印尼镍矿绿色开发 [13] 行业地位与意义 -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1] - 推动中国核电装备从"分段焊接"迈入"整体锻造"时代 [8] - 成为高端装备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关键基石 [10][13]
锡华科技主板IPO注册生效
北京商报· 2025-09-23 03:42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近期,上交所官网显示,江苏锡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锡华科技")主板IPO注册生效。 本次冲击上市,锡华科技拟募集资金约14.9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按轻重缓急顺序投资于风电核 心装备产业化项目(一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据了解,锡华科技主要从事大型高端装备专用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公司主板IPO于2023年5月17 日获得受理,当年6月13日进入问询阶段。2025年9月5日,公司IPO上会获得通过,并于同年9月6日"闪 电"提交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