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设计

搜索文档
唯捷创芯:股东辛静、周颖、赵焰萍计划减持公司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1:42
核心观点 - 公司三位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减持公司股份 合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27%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150亿元 [2] 股权结构 - 董事辛静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约131万股 占总股本0.3% [1] - 董事周颖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约197万股 占总股本0.46% [1] - 高级管理人员赵焰萍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约131万股 占总股本0.3% [1] - 相关股份均为股权激励取得 部分股份已于2025年9月15日起上市流通 [1] 减持计划 - 辛静拟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33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08% [1] - 周颖拟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49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11% [1] - 赵焰萍拟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33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08% [1] - 减持期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的3个月内 [1] 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公司营业收入中集成电路设计占比99.94%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06% [1]
龙芯两款处理器明年批量出货,国产CPU股价大涨,赛道还有哪些“选手”
经济观察报· 2025-09-16 10:14
公司产品动态 - 龙芯中科2025年上半年发布3C6000服务器处理器和2K3000工控移动终端处理器 预计明年实现批量销售[1] - 3C6000采用自主龙架构指令系统 整体性能达到2023年国际主流服务器CPU水平[1] - 2K3000为64位八核SoC 最高工作频率2.2/2.5GHz 集成自研LG200GPGPU核和媒体编解码模块[1] - 海光信息CPU产品兼容x86架构 按代际分为7000/5000/3000系列 DCU协处理器适配AI软件[3] 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龙芯中科9月16日股价大涨14.89%至149.59元 海光信息上涨6.26%至246元 单日成交额超100亿元[2] - 海光信息市值约5700亿元 龙芯中科市值约600亿元 兆芯集成估值达185亿元[4] - 兆芯集成2024年营收8.89亿元 近三年净利润持续亏损 2024年净亏损9.51亿元[4] 行业生态与发展 - 国产CPU厂商坚持自主研发 龙芯建立独立于X86/ARM体系的安全可控信息技术生态[2] - 兆芯集成掌握通用处理器全平台技术 实现六大自主创新突破 正冲刺科创板IPO募资41.69亿元[3] - CPU作为信息设备核心 是信息安全基石 自主研发对国内信息产业至关重要[4] 相关投资标的 - 数字经济ETF(560800)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 近五日上涨10.51%[6][7] - 该ETF市盈率73.11倍 最新份额7.2亿份 减少28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639.7万元[7]
全志科技:9月1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1:06
公司治理 - 第五届第十八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9月15日以现场与通讯结合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等文件 [1] 财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构成中集成电路设计业务占比99.98% [1] - 房租收入占比0.02% [1] 市值表现 - 当前市值达395亿元人民币 [1] - 收盘价为47.85元 [1]
复旦微电:已针对核心产品线加强晶圆及关键原材料的战略储备
证券时报网· 2025-09-14 12:15
公司战略储备 - 针对核心产品线加强晶圆及关键原材料的战略储备 [1] - 存货规模自2020年末约6亿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末约31亿元 增幅超过400% [1] - 原材料与在产品合计约21亿元 占存货总额约68% [1] 供应链管理 - 战略储备有效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1] - 为持续稳健经营提供保障 [1]
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复旦微最新披露!
是说芯语· 2025-09-14 11:45
战略储备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末战略储备规模达31亿元 较2020年末约6亿元增长超过400% [2][3] - 存货中原材料与在产品合计约21亿元 占战略储备总规模的68% [3] 产业协同与供应链 - 2022年以来加强供应链多元化布局 深化国内外上下游合作伙伴协同 [4] - 供应链韧性和产能保障能力获得提升 保持全球产业链开放合作心态 [4] 技术研发与产品体系 - 构建从4TOPS至128TOPS算力芯片全谱系研发布局 首颗32TOPS产品推广进展良好 [5] - 形成安全与识别芯片、非挥发存储器、智能计量MCU、工业控制MCU及FPGA的多元产品体系 [2] - 建立FPAI异构融合架构芯片研发平台 算力产品拓展稳步推进 [5] 发展理念与战略定位 - 核心技术体系立足自主设计与研发 知识产权归属清晰 [2][3] - 秉持自主可控与开放合作原则 致力于集成电路设计领域长期发展 [5] - 遵循国际规则与市场规律 在全球开展合规经营活动 [2]
澜起科技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是否存在技术跨境转移等事项
智通财经· 2025-09-12 13:20
公司上市进展 - 证监会要求澜起科技就技术跨境转移事项补充说明并提供法律意见 [1][2] - 公司已于2025年7月11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1] - 联席保荐机构包括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和瑞银集团 [1] 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全球领先的无晶圆厂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专注于云计算及AI基础设施互连解决方案 [2] - 按收入计算已成为全球最大内存互连芯片供应商 2024年市场份额达36.8% [2] 监管关注重点 - 部分子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技术出口业务 需说明最近三年技术出口开展情况及合规性 [2] - 需明确核查是否存在技术跨境转移事项 [1][2]
灿芯股份股价涨5.25%,国融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62万股浮盈赚取231.8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3:22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2日股价上涨5.25%至74.94元/股 成交额2.47亿元 换手率4.69% 总市值89.93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8年7月17日 于2024年4月11日上市 总部位于上海自贸区 [1] - 主营业务为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的集成电路设计 收入构成芯片设计业务50.27% 芯片量产业务49.73% [1] 机构持仓情况 - 国融融盛龙头严选混合A基金二季度持有62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3.37%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231.88万元 最新规模2.55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3.49% 近一年收益51.74% 成立以来收益98.35% [2] - 基金经理周德生任职5年187天 管理规模12.26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53.08% 最差回报-46.03% [2]
芯原股份复牌逼近涨停创历史新高!7月1日-9月11日新签订单12.05亿元创历史新高,AI算力相关的订单占比约64%
格隆汇· 2025-09-12 01:59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今日复牌后盘初上涨近20%至183.4元[1] 并购交易动态 - 公司宣布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芯来智融股权[1] 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在手订单金额达30.25亿元创历史新高[1] - 2025年7月1日至9月11日新签订单12.05亿元较去年第三季度全期大幅增长85.88%[1] - 新签订单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约64%[1]
国巨,又收购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12 01:14
收购交易概述 - 国巨集团以每股新台币229.8元公开收购茂达电子28.5%股权 溢价幅度达20% [1] - 整体收购规模最高达新台币48.9亿元 最低收购数量为茂达已发行普通股股份的5% [1] - 公开收购期间为2025年09月12日至2025年10月01日 成就条件为收购数量达最低收购数量 [1] 收购动机与战略意义 - 国巨基于财务性投资目的 预期获得长期稳定投资收益并寻求与茂达管理层合作机会 [2] - 通过国巨全球通路优势 可最大化发挥与茂达旗下大中公司的协同效应 [2] - 收购有助于提升国巨长期竞争优势 强化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话语权 [2] 标的公司经营状况 - 茂达电子8月营收达新台币6.49亿元 创历年同期新高 [2] - 前八月合并营收新台币48.86亿元 同比增长21.2% [2] - 上半年每股纯益为新台币5.3元 法人预估全年有望赚进超过一个股本 [2] 产品与技术布局 - 茂达为混合信号功率IC与感测芯片设计公司 主要产品包括风扇马达驱动IC及电源管理IC [1][2] - 应用领域从消费电子扩展至伺服器、记忆体、通讯设备、工控及汽车电子 [1][2] - 多风扇应用订单持续升温 工业应用布局开始贡献业绩 [3]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风扇驱动IC业务在游戏机、绘图卡中高阶产品出货量提升 [3] - 电源管理IC在PC、绘图卡应用拉货力道强劲 电源供应器升级带来新增订单 [3] - 储存应用订单表现优异 工业应用耕耘成效逐步显现 [3]
芯原股份(688521.SH):7月1日至9月11日新签订单12.05亿元创历史新高 AI算力相关的订单占比约64%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10:13
在手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达30.25亿元 连续七个季度保持高位并创公司历史新高 [1] - 在手订单持续保持高位预计将对公司后续经营业绩产生深远影响 [1] 新签订单表现 - 2025年7月1日至9月11日新签订单金额12.05亿元 较去年第三季度全期大幅增长85.88% [1] - 新签订单创历史新高 其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约6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