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突传大消息!印度拟对美征收报复性关税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14:53
印度拟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 - 印度计划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 因美国对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冲击印度出口 [1] 中欧电动汽车谈判进展 - 中欧电动汽车谈判技术部分已基本完成 关键取决于欧盟政治意愿推动解决 [2] 欧盟与美国关税谈判 - 欧盟委员会主席表示欧盟准备好与美国在7月9日前达成原则性协议 否则将采取反制措施保护欧洲经济 [3] 美日贸易谈判僵局 - 美日贸易谈判陷入僵局 特朗普威胁提高对日关税 因日本未购买足够多美国汽车和大米 [3] - 汽车和农业是谈判主要难点 日本汽车产业受美国25%关税影响巨大 农业保护政策是日本自民党核心政策 [3] 印度与美国关税谈判 - 印美关税谈判在农业和乳制品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 印度拒绝降低对美国转基因玉米、大豆、小麦等产品的关税 [4] - 印度财政部长强调农业和乳制品是印美贸易谈判中的两大"红线" [4]
高层会议上的两个线索
虎嗅· 2025-07-01 11:31
高层会议上的两个线索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重点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强调需突破解决难点和重点 特别是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和提升产品品质 [3] - 政策主线聚焦去产能和破除内卷式竞争 此前已有相关线索 如《人民日报》头版评论 现上升到最高层会议确认成为下半年政策主线路 [3] - 新能源产业 汽车产业 传统能源(如煤炭) 传统制造业(如钢铁)等行业在去产能过程中可能受益 供给收缩叠加需求维稳或推动价格修复和企业财务报表改善 [4] 七月市场情绪与科技赛道 - 七月第一天市场情绪偏软 但未提供具体数据或行业表现细节 [1] - 科技赛道分析部分为付费内容 未披露具体观点 [5]
科技金融“大合唱” 演绎协同奋进曲
金融时报· 2025-06-24 03:20
科技金融政策与机制 - 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联合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建立"双牵头"工作机制,覆盖省内9个部门和省市县三级机构,形成"1+N"政策体系 [2] - 河北已印发科技金融政策文件10余份,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上百场,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突破万亿元 [2] - "一池两新万企"行动、"金融活水助力科技企业腾飞"专题活动等大型品牌活动为科技企业融资提供高端化平台 [2] 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实践 - 农业银行秦皇岛分行发放省内首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新推出数据知识产权贷款产品 [3] - 北京银行石家庄分行发放河北省首单千万级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000万元,以"冀路畅达"网络货运平台数据集为质押物 [3] - 工商银行唐山分行发放全省首笔"机器人AI贷"500万元,调用企业研发日志数字化记录作为风控依据 [7] 多元化资金投入与基金运作 - 河北省科技投资引导基金以28.85亿元母基金为杠杆,撬动社会资本构建三级联动体系,设立子基金37只,总规模达204亿元 [4] - 基金投资项目161项,其中15家企业成功上市,1家成长为独角兽企业 [4] - 冀中能源集团发行河北省首单数字人民币科创债券,规模10亿元,期限5年,发行利率3.74%创集团新低 [4] 科技保险创新与特色案例 - 中国大地保险河北分公司落地全国首单科技投资研发转化损失保险,覆盖宜明昂科肿瘤创新药项目全链条风险 [5] - 创新保险模式实现"投资机构投保、双主体受益",项目失败后可双向赔付 [5] 区域特色科技金融发展 - 雄安新区分行打造科技金融试验田,设立示范性科技支行和特色网点,争取设立雄安创新发展奖励资金 [6] - 张家口建立科技金融创新实践基地,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6] - 沧州市分行推动科技创新再贷款落地,6家银行为凯意新材料提供8亿元银团贷款,贴息后融资成本降低1.5% [8] 产业链与供应链金融支持 - 保定市分行利用长城供应链金融平台推动核心企业上下游协同发展,线上融资累计4.96亿元 [7] - 唐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机器人企业签约信贷金额达20亿元,投放8.31亿元,企业研发周期平均缩短9个月,专利申报量同比增长120% [7]
中国稀土(4)日本如何摆脱对中依赖?
日经中文网· 2025-06-23 02:29
稀土依赖与供应链风险 - 日本重稀土100%依赖中国进口 镝和铽等关键稀土现阶段难以实现采购来源多样化 [1][3] -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已导致铃木小型车停产 类似事件在2010年中日对立时也曾发生 [3] - 日本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占比从2018年50%升至2024年63% 无机化学等领域86个品类依赖特定国家 远超美德 [7] 钕磁铁技术发展 - 钕磁铁为日本原创技术 由住友特殊金属(现Proterial)团队1982年开发 主要厂商包括Proterial 信越化学 TDK 大同特殊钢 [2] - 钕磁铁由钕 铁 硼等制成 是EV/HV驱动马达核心部件 [1] 日本企业应对策略 原料削减 - Proterial和信越化学通过工艺优化使重稀土用量较2000年减少90% [4] - 大同特殊钢2016年开发出无重稀土磁铁 已被本田混动车采用 但性能仍逊于含稀土产品 [5] 回收利用 - 信越化学建立边角料/废磁铁回收体系 实现稀土内部循环 [6] - 大金工业将空调用重稀土削减95%以上 正研发完全无稀土产品 [6]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企业凭借政府补贴获得价格优势 日本企业难以完全脱离中国供应链 [7] - 日本政府设定2030年钕磁铁自给目标 已向信越化学 Proterial子公司提供回收设备补贴 [7]
美国也没想到,自己会被直掐命门,特朗普只有放下姿态一条路
搜狐财经· 2025-06-14 08:10
中美贸易战与稀土博弈 - 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关税战反噬自身工业体系,导致关键军事工业生产线濒临停产[1] - 中国通过稀土出口管控精准打击美国军工产业,迫使美国重返谈判桌[1][12] - 美国试图用芯片技术交换稀土出口放宽,但提供的技术被评估为过时"边角料"[15][19] 稀土产业格局 - 稀土是高端科技产品的核心原材料,每架F35战斗机需消耗400公斤稀土且无替代材料[3] - 全球仅中国拥有成熟的稀土精炼工艺和完整产业链闭环[6] - 美国本土稀土矿年产量有限且缺乏精炼技术,矿石需运回中国加工[5][8] - 美国自主研发稀土精炼技术预计需15年以上,建立完整供应链还需额外十几年[10] 谈判结果与限制条款 - 中国同意部分放开稀土出口但设置严格条件:仅限美国汽车制造企业使用,临时许可期限6个月[17] - 出口稀土需提交详细去向报告,严禁用于军事用途,违规将立即停止供应[20] - 中国保留单方面随时取消出口的权利,六个月期限实质为观察期[17][20] 产业影响与战略态势 - 美国军工项目因稀土短缺已陷入停产,拆解现有装备回收稀土也来不及[12] - 中国芯片产业虽与美国存在技术差距,但已实现自主生产不再完全依赖进口[19] - 稀土管控使中国在贸易战中掌握战略主动权,美国工业体系面临崩溃风险[1][19][21]
有了中国做榜样,日本罕见硬气了一回,要对特朗普“反客为主”!
搜狐财经· 2025-06-04 13:00
美日贸易谈判进展 - 日本首相石破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 双方同意在即将举行的谈判中进行"富有成效"的讨论 [1] - 日本继续敦促美国取消近期所有关税措施 并支持推动日本投资以在美国创造就业机会作为交换的计划 [1] - 日本"强烈要求"美国重新评估包括汽车关税在内的一系列关税措施 而美方坚持要求消除贸易逆差 导致"双方立场出现很大差别" [3] 双方立场与策略 - 日本方针是"相较于关税 更应注重投资" 日美将合作探讨如何通过对美投资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 [3] -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表示 日本有"必须守护的国家利益" 不会为尽快达成协议而妥协 [3] - 分析认为日本选择强硬态度 是综合评估后企图等待特朗普支撑不下去时获取更大利益 [6] 谈判焦点与行业影响 - 汽车产业是日本出口支柱产业 若高关税长期不撤 将给日本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8] - 特朗普政府拒绝就汽车、钢铁等具体领域展开分项谈判 日美立场存在巨大分歧 [8] - 日本目标是在G7峰会前缩小分歧 争取把汽车关税纳入谈判范围 [8] 谈判时间预期 - 日美谈判预计将是旷日持久的过程 双方目前各执一词互不让步 [6] - 随着中美、英美谈判进展快于预期 日本担心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可能耗时更久 [6]
柬埔寨首相:危机之中蕴藏产业升级的机遇
日经中文网· 2025-05-31 02:19
柬埔寨产业升级与贸易多元化 - 美国计划对柬埔寨征收49%的对等关税,柬埔寨产业对美国市场依赖度较高 [1][2] -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认为当前危机是提升产业能力和推进多元化的良机 [1][2] - 柬埔寨将重点吸引高附加值产业,如汽车产业和电子产业 [2] - 柬埔寨将支持在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领域提升附加值的举措 [2] 自由贸易与国际合作 - 洪玛奈主张促进自由贸易,深化双边和多边贸易关系 [2] - 洪玛奈表示在关税压力下各国将更加团结应对影响 [2] - 洪玛奈呼吁重视基于和平的国际合作,对极端言论和激进民族主义发出警示 [2] 亚洲地区发展挑战 - 洪玛奈指出亚洲地区面临冲突风险、气候变化和人口结构变化等问题 [2] - 洪玛奈强调地区政策应以人民幸福为中心 [2]
石破茂再度强硬表态:在日美贸易谈判中不会因时间限制而损害自身利益
智通财经网· 2025-05-20 03:27
日美贸易谈判立场 - 日本首相石破茂明确表示不会因时间限制损害国家利益 强调不会简单仿效英美达成的贸易协议做法 [1] - 日本将继续寻求豁免美国征收的所有额外关税 当前基准关税为10% 而美国计划7月初对日本产品征收24%全面性关税 [1] - 石破茂已多次表明强硬立场 从原计划6月达成协议转为以7月为目标 并向身边人传达"没必要急于达成协议"的想法 [1] 日本谈判策略调整 - 日本政府谨慎评估美方立场变化 高级官员预测随着关税宽限期临近 美国国内反对舆论可能升温 特朗普可能改变立场 [2] - 日本坚持不接受不包括汽车关税的初步贸易协定 将寻求取消美国对日本汽车、钢铁和铝制品征收的25%关税 [2] - 日本面临国内商界和自民党压力 要求拒绝任何威胁汽车业或农民的协议 谈判重点转向确保获得有利协议而非速度 [2] 经济影响评估 - 日本经济第一季度已出现收缩 面临技术性衰退风险 即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 [2] - 美国额外关税实施前 日本企业已开始受到持续影响 汽车产业作为关键经济引擎受到直接冲击 [2]
如何看待我国4月出口韧性超预期?|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10 10:31
出口表现超预期 - 2025年4月出口同比增长8 1%,高于一季度的5 8%,显著超出市场预期的0 6% [1][2][6] - 尽管4月2日美国关税落地,但出口韧性凸显,尤其对美出口同比-21 0%仍好于预期 [1][2][8] - 对新兴市场出口强劲对冲:东盟(20 8%)、印度(21 7%)、非洲(25 3%)、拉美(17 3%)[2][8][10] 分区域出口结构 - 主要发达经济体表现分化:欧盟(8 3%)、日本(7 8%)保持正增长,韩国(-0 3%)小幅下滑 [9] - 俄罗斯(-2 7%)、英国(2 5%)出口增速相对平淡 [11] 商品类别表现差异 - 劳动密集型产品整体疲软:纺织纱线(3 2%)、箱包(-9 1%)、服装(-1 2%)、玩具(-6 5%)合并同比-0 8% [11][13] - 电子产品受关税冲击明显:手机(-21 4%)、自动数据处理设备(-1 7%),但集成电路逆势增长20 2% [11][12][14] - 高增长品类:通用机械设备(17 0%)、船舶(36 1%)、汽车(4 4%)[12][16] - 家电(-2 9%)、家具(-7 8%)等地产链产品持续承压 [11][15] 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 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达31%(2021年),远超美国(16%)、日本(6%)[16] - 联合国工业效率指数(CIP)排名从1990年35位跃升至2021年第2位,仅次于德国 [16][17] - 规模与效率优势形成护城河,新兴市场难以替代中国制造产能 [16][17] 政策与内需驱动 - 一季度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速达19 0%,家电零售增长19 3%,反映"以旧换新"政策红利 [19] - 政治局会议强调"加紧实施"政策,财政、消费、地产等领域仍有发力空间 [20]
经济史和实证证明,关税讹诈不会得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3 00:10
关税政策的经济影响 - 美国近期实施的极限关税政策被经济学理论证明是损人害己的行为,历史上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的"无效铁轨理论"指出关税会抵消贸易成本降低的收益[1] - 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在1841年提出关税应适度,过度限制进口会削弱国内生产能力和税收目标[1] - 近两百年来从亚当·斯密到克鲁格曼的经济学家都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但当前美国政策已超越专业精神[1] 关税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 - 2016年哈佛教授阿吉翁的研究显示:基于中国106万户企业1998-2007年数据,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与全要素生产率正相关,而关税保护无相关性[2] - 实证研究表明关税保护不会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进步[3] - 中国加入WTO前对汽车行业高关税保护仍未能使产业强大,印证关税保护无效性[3] 中国关税政策实践 - 中国加入WTO后平均关税从高位降至2023年的7.3%[4] - 深圳手机、光伏储能、新能源车等产业通过市场竞争而非关税保护实现发展壮大[5] 关税的经济学本质 - 巴菲特指出对外关税实质会转化为对内商品税,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并抑制经济增长[6] - 历史与实证均证明关税保护既不能促进产业进步,还会造成双输结果[7] 行业动态 - 当前关税政策已影响芯片行业,部分订单停止报价[8] - 京东、拼多多、东方甄选等企业集体采取应对措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