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urities

搜索文档
一周流动性观察 |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重在落实落细 流动性大概率自发转松
新华财经· 2025-08-18 05:36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 8月18日开展2665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 利率1.40%持平 当日净投放1545亿元[1] - 上周(8月11-15日)公开市场净回笼4149亿元 周五开展5000亿元6个月买断式回购 全月买断式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1] - 本周(8月18-22日)逆回购到期7118亿元 政府债净缴款2941亿元 税期走款可能带来扰动[2] 资金利率表现 - 税期前夕资金利率维持低位 R001连续10日持稳1.35% R007缓升至1.47%[1] - 纳税申报截止日(15日)资金面收敛 R001单日上行8.7BP至1.44% R007上行1.3BP至1.49%[1] - 税期过后资金面或迎宽松窗口 隔夜利率可能回归OMO-5BP附近 7天利率或修复至1.45%-1.47%[2] 货币政策导向 -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强调落实落细适度宽松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3] - 报告删除"灵活把握"政策力度表述 重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防范资金空转"[3] - 货币政策注重结构性工具发力 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 小微企业 稳定外贸为主要方向[4] - 维持"适度宽松"总基调 强化政策灵活性和预见性 持续营造适宜金融环境[4]
【债市观察】A股“慢牛”预期加强 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上行
新华财经· 2025-08-18 05:33
市场行情 - 沪指突破3700点创逾三年新高,"慢牛"格局逐步显现 [1] - 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11收益率单周上涨超过5BP至1 75% 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约8BP 收益率曲线呈现"熊陡" [1] - 中证转债指数全周上涨1 6% 收盘报475 25 续创10年新高 [6] - 国债期货全面下跌 30年期主力合约全周下跌1 48% 创4月初以来新低 1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 29% [5] 货币政策 - 人民银行调整表述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短期内继续加码宽松概率不高 [1] - 7月末M2余额329 94万亿元 同比增长8 8% M1余额111 06万亿元 同比增长5 6% 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 87万亿元 [13]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1 26万亿元 同比增长9% 前七个月社融增量累计23 99万亿元 同比多增5 12万亿元 [13] 利率债发行 - 上周利率债合计发行5556 92亿元 其中国债发行3102 60亿元 政策性银行债发行1540亿元 地方债发行914 32亿元 [7] - 本周利率债计划发行7651 50亿元 其中国债计划发行3620亿元 政策性银行债计划发行340亿元 地方债计划发行3691 50亿元 [7] 海外债市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报4 32% 全周累计上涨4BP 2年期美债收益率持平于3 76% 10年与2年期利差走阔至56BP [8] - 美国7月CPI同比上涨2 7% 核心CPI同比上涨3 1% 7月PPI环比上涨0 9% 创2022年6月以来新高 [8][9][10] - 美国国债总额首次超过37万亿美元 偿债成本创历史新高 [10] 政策动态 - 中美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 保留10%的加征关税 [12] - 财政部等发布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贷款贴息政策 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实施 [12]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下达 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 [14] 经济数据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 7% 1-7月同比增长6 3% [14]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 同比增长3 7% 1-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 2% [14] - 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88229亿元 同比增长1 6%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5 3% [14]
A股市值总和首次突破100万亿元,沪指创10年来新高!
南方都市报· 2025-08-18 04:37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持续上涨,沪指报3740.50涨幅1.18%,深证成指报11896.38涨幅2.25%,创业板指报2626.29涨幅3.63% [1] - 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上涨,111股涨停,半日成交额17467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4196亿元 [1] - 上证指数突破3731.76点创2015年8月19日以来新高,深成指突破11864.11点创2023年4月19日以来新高,创业板指突破2576.22点创2023年2月15日以来新高 [3] - A股市值总和突破100万亿元,为历史上首次 [3] 行业板块表现 - 大金融股持续走强,证券股中长城证券、华林证券涨停,湘财证券涨9%,西部证券、天风证券、东方财富涨超5% [3] - 液冷服务器板块曙光数创涨27.15%领涨,高澜股份、强瑞技术、锐捷网络20CM涨停,淳中科技等多股涨超9% [3] - 影视院线股中百纳千成、华智数媒、华策影视20CM涨停,慈文传媒、欢瑞世纪涨停,华谊兄弟涨超8% [3] 机构观点 - 开源证券认为市场呈现双轮驱动,全球科技成长品类提供弹性,"反内卷"牵头周期与顺周期交易PPI修复行情,看好液冷赛道具备增长强劲、叙事完备、赔率占优特征 [4] - 兴业证券表示市场上涨源于政策托底下新动能显现带动信心活化,支撑上涨的核心逻辑未变 [4]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中国资产价值观念转变及风险评价降低将推动A股"转型牛",股指还有新高 [5]
A股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沪指创近10年新高!近4500股上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03:59
市场表现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沪指涨1.18%深成指涨2.25%创业板指涨3.63% [1]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达1.75万亿近4500只个股上涨 [1] 领涨板块 - 影视液冷服务器CPO金融科技涨幅居前 [2] - 液冷服务器板块涨幅7.97%光模块(CPO)涨7.24% [3] - 通信金股短剧游戏光芯片分别上涨5.87%5.70%4.74% [3] 下跌板块 - 煤炭开采精选采掘服务精选分别下跌0.50%1.36% [3] - 黄金精选钢铁金股房地产金股跌幅达0.94%1.57%0.97% [3] 行情驱动因素 - 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如AI大模型创新药数字化转型吸引外资 [3][4] - 政策面货币财政宽松持续一年两新两重政策见效 [4] - 流动性宽松与政策托底为核心驱动因素 [4] 机构观点 - 沪指突破10年高点后向上趋势或延续数月建议关注新经济股票 [4] - 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51%显示杠杆资金处于健康水平 [5] - AI+产业链消费修复低估红利为三大关注主线 [5]
整体份额提升、净值回落,可转债ETF表现亮眼
西南证券· 2025-08-18 03: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上周国债类ETF份额显著回升,信用债类、可转债类ETF增势延续;主要债券ETF份额变化与各类债券ETF表现一致;主要债券ETF净值转跌,可转债ETF逆市攀升;可转债ETF上周和本月累计净流入均最高 [2][5][7][15][24] 各目录总结 1.1 各类债券ETF份额走势 截至2025年8月15日收盘,国债类、政金债类、地方债类、信用债类和可转债类份额分别为555.45百万份、491.75百万份、79.78百万份、3101.15百万份、4675.35百万份,较2025年8月8日收盘分别变化37.52百万份、 -9.28百万份、 -1.60百万份、40.77百万份、241.90百万份;较上月底收盘分别变化26.72百万份、 -14.39百万份、 -0.40百万份、194.64百万份、490.20百万份 [2][5] 1.2 主要债券ETF份额走势 截至2025年8月15日收盘,30年国债ETF、政金债券ETF、5年地债ETF、城投债ETF、可转债ETF份额分别为209.55百万份、429.96百万份、31.73百万份、2381.38百万份、3969.39百万份,较2025年8月8日收盘分别变化24.50百万份、 -8.58百万份、 -1.00百万份、25.20百万份、236.30百万份;信用债ETF份额走势平缓;科创债ETF份额个体表现分化,总体维持增长 [7][10][13] 1.3 主要债券ETF净值走势 截至2025年8月15日收盘,30年国债ETF、政金债券ETF、5年地债ETF、城投债ETF和可转债ETF净值分别为1.2708、1.1487、1.2506、1.4333和1.3247,较2025年8月8日收盘分别变化 -1.75%、 -0.48%、 -0.12%、 -0.08%、1.56%;较上月底收盘分别变动 -1.72%、 -0.45%、 -0.08%、0.04%、4.05%;信用债ETF净值全线下行;科创债ETF净值小幅回落 [15][17][21] 1.4 部分债券ETF净流入情况 周度来看,上周累计净流入前三的债券ETF分别为可转债ETF、城投债ETF和30年国债ETF,净流入金额分别为313.03百万元、36.12百万元和31.13百万元;月度来看,本月累计净流入前三的债券ETF分别为可转债ETF、城投债ETF和上证可转债ETF,净流入金额分别为556.90百万元、197.80百万元和86.56百万元;近10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前三的债券ETF分别为可转债ETF(481.93百万元)、城投债ETF(186.62百万元)和上证可转债ETF(92.76百万元);近20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前三的债券ETF分别为可转债ETF(1096.32百万元)、城投债ETF(242.94百万元)、上证可转债ETF(152.66百万元) [24]
国泰海通818理财节特别呈现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8-17 12:27
活动概览 - 国泰海通证券举办818理财节特别活动 于8月18日周一8:18至18:00通过视频直播形式进行 [1][20] - 活动包含多档主题栏目 涵盖投资相对论 投顾在线 机构面对面及对话君弘灵犀大模型等环节 [2][8][16] - 活动聚焦中国资产重估 转型机遇 AI科技 港股通科技及权益市场配置等前沿投资话题 [6][11][13][16][18] 直播日程与内容 - 8:18-10:18进行投顾在线陪伴式上午场直播 提供交易时间实时盘面动态解读及王牌工具辅助投资决策 [3][5][9] - 10:18-12:18开展投资相对论环节 由所长领衔讨论中国资产重估及资本市场价值成长机遇 [6] - 12:18-13:00安排对话君弘灵犀大模型环节 涉及专业首个千亿级参数多模态证券垂直类大模型 并与AI大模型企业高级研发总监对话 [8] - 13:00-15:30继续投顾在线下午场直播 持续提供交易时间实时解读及投资先机把握工具 [9] - 15:30-16:00聚焦主题开路作先锋 看好中国转型牛 关注新兴科技产业新周期及传统产业供需新格局 [11] - 16:00-16:45讨论AI浪潮下科技板块投资策略 包括投资主线配置价值及市场风口成长空间 [13] - 16:45-17:30分析港股通科技作为国家战略新风口 涉及新质生产力催生新动能及港股科技板块前景展望 [16] - 17:30-18:18探讨下半年权益市场配置机遇 包括政策催化下多重资金积极入市及AI科技板块持续行业革新 [18] 产品与服务 - 活动推广君弘智投及君弘灵犀等投资工具 强调其首发性及在证券垂直类大模型领域的创新应用 [4][8][9] - 通过君弘APP提供视频直播入口 方便用户获取市场策略及投资先机 [20] - 活动为国泰海通818理财节系列节目组成部分 每周一至周五交易时间提供投顾在线解盘答疑 并在15:30-16:15安排五档王牌栏目轮番登场传递市场脉动 [20]
荐股″杀猪盘″调查 ″股神″卷走4500万跑路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8-17 04:54
诈骗模式分析 - 诈骗团伙通过社交平台、电商等多渠道接触投资者,以高回报荐股为诱饵,最终卷走本金完成"收割" [5][6] - 诈骗手段包括"一对一指导""内幕票""打新股""量化交易""大宗商品""机构账户""游资配合"等套路 [9][10] - 诈骗团伙常披上"合法""专业"外衣,注册"投资咨询""私募基金"等公司,冒用正规机构图标和人员信息 [11] 受害者情况 - 中粤优配APP相关受害者超300人,金额超过3000万元 [5] - 中科利华APP已有55名投资者被骗,金额合计超1500万元 [5] - 投资者刘女士被骗20万元本金,董先生被骗3万元本金 [2][7] 诈骗流程 - 诈骗团伙通过社交平台发帖、评论、私信等方式引流投资者到小众聊天软件和交易软件 [6][8] - 投资者被诱导下载虚假交易软件,如中粤优配APP、中科利华APP等 [5][10] - 诈骗团伙通过晒收益、群聊氛围烘托等方式获取投资者信任,诱导其不断加码投入资金 [7][9] 假冒机构手段 - 诈骗团伙假冒证券公司工作人员,如"国泰海通证券投资顾问",引导投资者下载假冒软件 [6][7] - 假冒软件如"国泰海通财通机构版"无法在应用商店搜索到,但可通过网页链接下载 [7] - 诈骗团伙使用虚假"机构OTC账户""保证金"等概念诱导投资者转账 [7][13] 平台责任与技术打击 - 社交平台与直播网站需升级内容审核机制,拦截"免费荐股""内部消息"等关键词 [17] - 国泰海通证券2025年1月至7月累计关停假冒网站超千例,仿冒APP超百例 [15] - 多家券商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警惕假冒证券公司或工作人员的非法证券活动 [16] 监管与法律提醒 - 未取得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许可,任何有偿荐股行为均为非法 [16] - 投资者需警惕宣称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行为,避免转账给不明账户 [16] - 监管层面需强化技术穿透与跨境协作,压缩犯罪空间 [16]
7月非银存款激增2.14万亿元创纪录,券商:股市“慢牛”驱动存款搬家
环球网· 2025-08-17 02:50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变化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单月新增2.14万亿元 创2015年有数据记录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1] - 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形成明显"跷跷板效应" [1][3] - 资本市场回暖与利率下行共同驱动居民存款向非银机构转移 成为股市、债市及期货市场的潜在增量资金 [3] 股票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动 - 7月A股市场上证指数上涨3.74% 沪深两市成交额环比增长46.59% 市场活跃度提升带动券商保证金存款增长 [3] - 股市"反内卷"行情形成资金虹吸效应 叠加理财资金季节性扩容 推动非银存款大幅增加 [3] - 2025年将有约105万亿元定期存款到期 若部分资金流入股市可能带来显著流动性影响 [5] 货币供应量变化 - 7月M1增速同比上升至5.6% M2增速升至8.8% M1-M2剪刀差收窄至-3.2% 显示资金活性增强 [4] - 企业和居民可能将部分定期存款转为活期 用于消费或投资理财 表明市场活跃度有所改善 [4] 居民储蓄与投资趋势 - 居民超额储蓄约4.25万亿元尚未完全释放 未来若风险偏好持续改善 资本市场或成为主要承接方向 [5] - 存款利率下调叠加股市表现强劲 部分资金从居民存款流向非银机构 [3] - 存款向资本市场迁徙是长期趋势 但短期大量资金流入可能是市场情绪推动 [5] 政策环境变化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落地 市场对降息预期有所降温 [7] - 财政贴息政策相当于"定向降息" 可能降低央行全面降息的必要性 [7] - 社融增速可能在9月见顶 但M1、M2增速或维持高位至明年年初 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撑 [7]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第十一期短期融资券兑付完成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16 05:59
东吴证券短期融资券兑付情况 - 公司于2024年8月15日成功发行2024年度第十一期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额为人民币20亿元,票面利率为1 99%,期限为364天,兑付日期为2025年8月14日 [1] - 2025年8月14日公司完成兑付本期短期融资券本息共计人民币2,039,690,958 90元 [1] 公告信息 - 公告由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16日 [3] - 公告编号为2025-036,证券代码601555,股票简称东吴证券 [1]
首批4单公司债券深交所续发行 助力一二级市场协同发展
环球网· 2025-08-16 03:09
公司债券续发行试点启动 - 深交所发布《关于试点公司债券续发行和资产支持证券扩募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启动公司债券续发行试点 [3] - 试点围绕发行机制优化、做市机制衔接、投资者权益保护三大目标作出系统性安排 [3] - 首批4单公司债券在深交所顺利完成续发行 [1] 发行机制优化 - 发行人可使用存量有效批文续发行,无需重复申请证券代码 [3] - 首批续发行债券从提交申请到上市挂牌平均用时大幅缩短近半 [3] - 广发证券、招商局公路、国信证券、深圳市投资控股等企业参与首批试点 [3] 做市机制衔接 - 续发行债券与存量债券合并上市后核心要素一致,符合要求的可纳入基准做市范围 [3] - 目前深市信用基准做市券已达242只(含企业债),余额超3800亿元 [3] - 有助于提升价格发现及流动性水平 [3] 投资者权益保护 - 明确重大权益变化需召开持有人会议 [3] - 强化信息披露与募集资金监管 [3] - 确保投资者权益不受影响 [3] 首批试点情况 - 参与企业涵盖不同行业优质国企和民企 [3] - 债券类型包括普通公司债和科创公司债 [3] - 广发证券发行的"25广发D7"续发行规模为20亿元 [3] - 商业银行、保险机构等各类投资者认购踊跃 [3] 深交所债券市场建设 - 持续推进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一二级市场良性互动 [4] - 修订业务指南、上线簿记建档系统提升发行效率 [4] - 构建多品类交易业务体系,丰富投资策略 [4] - 推动分层做市机制发展,提升报价活跃度与流动性 [4] - 丰富债券工具型产品供给,满足投资需求 [4] 续发行机制效果 - 实现了"扩规模-提流动-降成本"的正向循环 [4] - 深交所将持续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4] - 推动债券市场从融资端与投资端两侧并举,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