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才发展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华厦眼科(301267):2025H1业绩点评:业绩稳健增长,人才股权激励
西部证券· 2025-09-23 09:05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5] 核心观点 - 2025H1营业总收入21.39亿元,同比增长4.31%,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6.20% [1][5] - 2025Q2营业收入10.46亿元同比下降2.47%,但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20.72% [1][5] - 毛利率呈现季度改善趋势,H1整体下滑0.64pct但Q2单季度提升2.45pct至45.44% [1][5] -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销售费用率下降0.83pct至12.87%,管理费用率下滑0.22pct至11.52% [1] - 公司通过理财产品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导致财务费用率增长0.28pct至1.00%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增速分别为19.7%、16.4%、15.9% [3] 业务表现 - 屈光业务收入7.89亿元同比增长13.75%,占比提升3.06pct至36.90%,毛利率提高0.23pct至55.21% [2] - 视光服务收入5.14亿元同比增长3.42%,但毛利率下降4.55pct至41.77% [2] - 白内障业务收入4.31亿元同比下滑7.33%,毛利率提升0.33pct [2] - 眼后段项目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5.53%,毛利率下降2.57pct至38.73% [2] 人才发展与激励 - 2025H1引进全职眼科医疗人才40余人,应届毕业生200余人(含眼科学硕博23人) [2] - 2025年拟向296名核心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授予不超过752.784万股股份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19亿元、48.20亿元、53.89亿元 [3] - 对应营收增长率分别为7.2%、11.6%、11.8% [3] - 预计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61元、0.71元、0.82元 [3] - 预测市盈率(P/E)分别为33.5倍、28.8倍、24.9倍 [3] - 预测市净率(P/B)分别为2.6倍、2.4倍、2.2倍 [3] 盈利能力指标 - 预计销售净利率持续改善,从2024年10.6%提升至2027年12.8% [10]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44.2%稳步提升至2027年44.5% [10] - ROE从2024年7.5%逐步提升至2027年9.3% [10]
招商银行总行人事调整涉及多部门总经理
新浪财经· 2025-09-02 10:0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9.69亿元 同比下降1.72% 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749.30亿元 同比增长0.25% [1] - 对比一季度 营收降幅收窄 净利润增速转正 [1] - 业务及管理费511.71亿元 同比下降0.52% 其中员工费用354.84亿元 同比下降0.80% 业务费用156.87亿元 同比增长0.11% [3] - 成本收入比30.11% [3] 人力资源配置 - 截至2025年6月末集团共有员工118,068人(含派遣人员) 较上年末增加867人 [3] - 2025年上半年人均薪酬约30.05万元 同比微降 [3] - 加强人才规划布局 推动人力资源向一线倾斜 强化重点领域及岗位人员配置 [3] - 完善降本增效长效机制 坚持费用有保有压 保障战略领域投入 [3] 组织架构调整 - 总行监察部总经理姚润喜到龄退休 [1] - 总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黄文炳拟任总行监察部总经理 [2] - 总行授信审批部总经理李翀拟任总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 [2] - 济南分行副行长朱惊雷拟任总行授信审批部总经理 [2] - 不动产行业战略客户部总经理林明松拟任总行培训中心副主任 [2] - 成都分行副行长徐响拟任总行授信审批部副总经理 [2] - 博时基金纪委监察部主任简慧拟任总行法律合规部副总经理 [2] 战略方向 - 强调银行经营需平衡长期与短期利益 坚持马拉松式发展理念 [1] - 下半年将通过成本费用管控 非息收入拓展及资产质量管理实现经营逐季向好 [4] - 倡导"反内卷"以改善市场环境 避免过度竞争 促进定价稳定与存款成本控制 [4]
连云港打造“一带一路”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四位一体”构建引才聚才强磁场
新华日报· 2025-05-19 23:56
连云港人才发展战略 -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推动人才强市建设 [1] - 重点围绕石化 新医药 新材料 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集群需求 精准编制核心人才库和紧缺图谱 [1] - 依托"高校求贤季"等活动 统一发布引才公告 统筹实施紧缺型 复合型 技能型人才招引 [1] 产业人才支持措施 - 近三年为3699名石化产业人才发放生活补贴1.4亿元 卫星化学连云港基地累计招收2500名员工 [2] - 创新实施"三个一"举措 引导市人才创投基金重点投资生物医药 新材料等初创型人才项目 2023年对接31个项目 8个落地 总投资9600万元 [2] - 赋予58家企业人才举荐权 近500名高精尖缺人才纳入"百企千才"支持计划 [2] 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 统筹100个编制建立高层次人才"周转池" 实行专编专用动态调整 [3] - 2024年成立市人才发展集团 构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 涵盖招录 评估 档案管理等服务 [3] - 升级3.0版人才新政 建立3222套在线申请人才公寓 近三年发放4.86亿元综合补贴 解决9.6万件人才服务事项 [3] 人才品牌建设 - 打造"5·21人才日""11·8双创周"等品牌活动 实施花果山英才"双创计划"等工程 [4] - 建设"四位一体"人才工作体系 目标建成"一带一路"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