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

搜索文档
培育“小巨人”企业要“三力协同”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04 16:44
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截至5月27日湖南省累计拥有54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630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 2025年湖南省新认定1323家企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政策支持体系 - 湖南省连续出台《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2021—2025)》《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等政策文件 [1] - 金融机构推出"潇湘财银贷""银行白名单"等创新产品并设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项基金 [1] 产业集群协同机制 - 工程机械产业集群采用"龙头企业引领+'小巨人'企业配套深耕"模式形成创新闭环 [2] - 轨道交通产业集群通过"龙头企业牵引+中小企业配套+创新平台支撑"实现专业化分工 [2] 企业创新实践案例 - 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共建刀具材料研发中心攻克航空航天钛合金加工刀具技术难题 [2] - 企业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为成长注入动能 [2] 未来发展方向 - 先进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将推动湖南在高端装备、新材料领域培育世界级"小巨人"企业 [3] - 发展模式可为中西部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样本 [3]
北交所2025年5月月报:中证50月内创历史新高,机构对北交所关注度持续提升-20250604
国信证券· 2025-06-04 08: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北交所 2025 年 5 月市场活跃度较高,北证 50 指数创历史新高,机构关注度持续提升,政策围绕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发力 [1][3] 市场概况 整体数据概览 - 本月新增上市公司 1 家,总数达 266 家,总市值 7956.22 亿元,流通市值 4781.19 亿元,环比分别升 7.8%和 8.2% [12][13] - 机械设备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规模均居前列 [15] - 本月成交活跃度微跌,成交数量 284.81 亿股、金额 6049.99 亿元,环比降 8.0%和 4.1%,两融余额日均值 53.67 亿元,处历史较高水平 [1][18] - 截至 5 月 31 日,北证 50 指数市盈率 47.71 倍、市净率 9.15 倍,处近两年高分位,股息率 0.62 倍,处近两年低分位,计算机行业市盈率最高 [2] 行情回顾 北证 50 指数表现 - 本月北证 50 指数波动显著,月中创历史新高 1500.31 后回落,月末反弹,振幅大于同期其他主要指数,沪深 300 收涨 1.8475%,创业板指收涨 2.3181%,科创 50 收跌 -3.4956% [3][32] 行业表现 - 仅通信行业收跌,跌幅中位数 0.9%,交通运输、国防军工等行业涨幅中位数超 13%,按流通市值加权有色金属等行业涨幅大且无收跌行业 [3][38] 个股龙虎榜 - 涨幅前 10 个股为天工股份、路桥信息等,跌幅前 10 个股为 *ST 广道、并行科技等,成交金额前 10 个股为国航远洋、锦波生物等,月均换手率前 10 个股为天工股份、华光源海等 [42][43][49] 涨幅榜公司介绍 - 天工股份是钛及钛合金产品制造商,产品用于多领域,近年财务表现有波动 [52][54] - 华光源海是综合性物流企业,航线多、运力强,近年营收有增长但净利润有下滑 [55][57] - 芭薇股份是化妆品品牌客户服务商,资质荣誉多,近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 [57][58] - 七丰精工是中高端紧固件企业,产品应用广,近年营收和净利润有变化 [59][61] - 晟楠科技专注航空装备与特种电源,产品多、荣誉多,近年营收和净利润波动大 [60][64] 创新高个股 - 23 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路桥信息当月涨幅 102.64%,30 只个股创成交量历史新高 [65] 基金表现 - 主题基金:11 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全数收涨,平均涨幅 5.68%,弱于北证 50,景顺长城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 A 表现最佳 [72] - 指数基金:52 只北证 50 指数基金全数收涨,月度平均涨跌幅 5.01%,跑输北证 50,永赢北证 50 成份指数 A 表现优,北证指数基金平均规模 3.81 亿元 [74] 新股概览 本月新股上市情况 - 本月新股上市 1 只天工股份,发行 1 只交大铁发,申购日期 5 月 27 日,发行价 8.81 元,网上发行 1813.55 万股,发行后市盈率 12.94,中签率 0.03% [4][77][78] 本月最新公告排队企业情况 - 67 家次企业更新审核动态,已受理 11 家,已问询 6 家等,上市委通过 2 家,提交注册 4 家,注册生效 2 家 [4] 政策更新 - 北交所政策围绕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从融资工具创新、市场能级跃升、资本运作提效三个维度发力 [4]
唐源电气定增获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14:42
公司融资进展 - 唐源电气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所有议案,包括定增方案,再融资事宜取得进展 [2]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4311.60万股股份,募集不超过8.64亿元资金,用于机器人研发、AI大模型产业化等四大项目 [2] 募资用途分配 - 3.94亿元投入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轨交机器人项目) [2] - 3.11亿元投入轨道交通智能运维AI大模型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轨交AI项目) [2] - 7973.02万元投入营销与技术服务体系升级建设项目 [2] - 8000万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2] 轨交机器人项目内容 - 核心建设包括机器人运动控制平台、机器人智能感知平台、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研发、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云平台及大模型建设四部分 [2] 轨交AI项目内容 - 主要涉及智能维修推理大模型、安全生产多模态大模型、智能决策生成式大模型、AI智能诊断分析四个平台的持续构建 [2] 行业背景与公司战略 - 轨道交通行业进入建设与运维并重阶段,运维市场潜力巨大 [3] - 轨道交通智能化、数字化加速发展,智能运维成为行业趋势 [3] - 公司通过募投项目加快构建机器人和AI大模型底层技术护城河,开发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全系机器人产品序列和全栈式大数据智能管控系统产品序列 [3] - 此举将提升公司产品技术含金量,增强客户需求响应能力,在轨道交通智能运维领域占据先发优势 [3] 融资意义 - 发行将有效提升公司资本实力,为产品开发、升级和产业化提供支撑 [3]
多条跨城轨交刷新进度,深圳都市圈加速融合|湾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5-28 14:41
深圳都市圈交通建设进展 - 深惠城际铁路龙岭工作井至坪地站区间盾构实现双线贯通 建成后将实现深圳前海至东莞 惠州1小时直达 [1] - 深惠城际大鹏支线首个正线轨行区顺利移交 全线建成通车后将支撑深圳东部与大湾区核心区域快速联通 [1] - 深汕高铁进入大盾构施工阶段 全长125 5公里 将实现深圳至深汕半小时通勤 并加强粤港澳与海西及长三角地区联系 [2] - 穗莞深城际铁路前海站-皇岗口岸段轨道施工启动 建成后将促进城际客流与深圳市内通勤客流"公交化" [2] 三地政府合作与政策支持 - 深圳联合东莞 惠州制定《深圳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加快建设深惠城际 穗莞深城际南延段等项目 [2] - 深圳市政府提出推动深圳都市圈建设 加强与东莞 惠州空间协同和产业科技合作 包括建设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通道深圳段 [3] - 东莞市政府支持塘厦 凤岗建设融深发展先行区 推动莞深同城化 一体化 [3] - 惠州市政府将排查打通与广深莞交界的"断头路" 加快深汕铁路惠州段建设 并联动深莞共建"坪清新"绿色低碳产业组团 [3] 产业协同与经济表现 - 深莞惠三地一季度GDP增速均超广东省平均水平 深圳GDP近9000亿元 名义增速7 64% 惠州增速12 13%全省第一 东莞外贸进出口增速达21 2% [7] - 惠州规划建设深惠协同发展区 大亚湾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 并探索与深圳的算力调度合作 [3] - 东莞与深圳将深化交通互联 产业协同 平台联动等合作 [5] - 惠州希望与深圳联手打造珠江东岸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带 深化产业对口协作 [7] 党政交流与干部任职 - 三地通过党政领导互访交流推动合作 深圳与东莞将全面加强产业链协作 在制造业 服务业 科技创新等领域深化合作 [4] - 深圳与惠州将加强科技创新 产业协作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 [5] - 今年以来三地干部交流任职频次提升 2月有深圳干部调任惠州 东莞副市长 [3]
安徽马鞍山构建“政策牵引+技术支撑+服务协同”质量强链生态体系见成效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28 03:24
政策体系构建 - 马鞍山市建立"1+N"部门联动机制 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 发展改革 工业和信息化 科技等部门协同 围绕"1+3+N"产业集群制定6个专项方案[2] - 将质量品牌 标准化 知识产权等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新增"皖质贷"金融引导赋能等奖补政策 已兑现年度奖补资金2959 7万元[2] - 推出"强链贷"金融产品 覆盖各级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 标准化领先企业 质量品牌获奖企业 已梳理符合条件企业1026家 授信8 2亿元[2] 技术平台建设 - 市 县两级财政投资2000余万元 2个国家级 5个省级质检中心服务能力实现提档升级[3] - 共建省级轨道交通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建立检定 校准项目128项 关键参数测量能力17项 解决技术难题20余个[3] - 国家矿山安全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马鞍山 实现国家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零的突破[3] 企业能力提升 - 推动72家企事业单位获得CMA资质认定 覆盖机动车 建筑工程 建材等多个领域 为中小企业节约检测费用240万元[4] - 引导企业建立质量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认证 获各类认证证书8200张 惠及企业350家[4] - 建成"1+9+N"实体站点和线上集成平台 归集28家服务机构 75名专家资源 整合"4+5"质量要素资源[4] 数字化转型 - 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信息追溯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数据共享 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企业达107家[5] - 马钢数字化质量管理案例入选安徽省十大创新实践[5] 产学研合作 - 与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等技术平台签订战略协议 组建"政产学研用"联盟[5][6] - 建成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机床)平台 实施质量攻关项目27项 攻克"卡脖子"难题1项[6]
蜀道集团加速解决同业竞争 拟将新能源资产置入新筑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13:52
重大资产重组 - 新筑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蜀道清洁60%股权 [1] - 公司拟向蜀道轨交出川发磁浮100%股权及债权 向四川路桥或其子公司出售新筑交科100%股权及债权 [1] - 交易旨在解决控股股东控制的蜀道清洁与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 [1][3]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 但不涉及实际控制人变更 [3] 业务调整 - 公司拟剥离桥梁功能部件业务主要承担者新筑交科 保留轨道交通业务 壮大光伏发电业务 [2][6] - 新筑交科2024年营收4.3亿元 净利润1854.3万元 占公司桥梁功能部件业务收入17.94% [5][6] - 川发磁浮2024年营收383万元 净利润亏损1.5亿元 将被剥离 [6] - 公司2024年光伏发电业务收入6.5亿元 占总营收26%以上 [5] 财务数据 - 蜀道清洁2024年末总资产308亿元 营收11.7亿元 净利润6234.9万元 [2][4] - 公司2024年总营收24.83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4.09亿元 [5] - 轨道交通业务收入占总营收50%以上 主要来自长客新筑(营收13.65亿元 亏损3460万元) [5][6] 集团背景 - 蜀道集团2024年5月19日正式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6] - 蜀道集团旗下拥有四川路桥等5家上市公司 [7] - 本次资本运作属于蜀道集团内部业务版图重构 [6]
与中国携手,与机遇同行 48个国家和地区代表齐聚这场峰会
中国青年报· 2025-05-27 06:18
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核心观点 - 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参会人数创历届之最,48个国家和地区136个机构近400名外方代表出席,比去年增加9个国家(地区)[2][13] - "与中国携手"成为峰会核心命题,跨国企业负责人和各国商会代表普遍认为中国持续对外开放将带来更光明未来[2][4] -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强调中国正用开放市场应对外部挑战,通过完整产业体系为全球贸易提供确定性[6] 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 霍尼韦尔进入中国90年,从的确良衬衫到C919飞行控制系统参与中国多个产业里程碑,目前每年在华注册数百项专利[6][9] - 西屋交运1994年以来在华建立20多家独资合资企业,依托"一带一路"与中国中车合作出口产品[6][7] - 书赞桉诺实施本土化战略,在华建设分销中心和研发创新中心,开发低碳环保新材料[8][9] 中外产业合作案例 - 中美大豆产业合作40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2023年成立中美大豆产品应用价值链创新中心[4][10] - 美国谷物协会与中国合作从畜牧业扩展到生物燃料产业,重点推动可持续发展[6] - 墨西哥企业加速在华设立分支机构,同时中国企业增加在墨投资,形成双向业务扩展[2][3] 中国创新带来的全球机遇 - 中国STEM毕业生年超500万,AI论文数量全球第二,太阳能风能技术领先,正成为全球创新枢纽[11] - 英国48家集团主席认为中国在AI领域突破技术封锁,DeepSeek等创新成果具有全球影响力[11] - 马来西亚制造商联合会希望与中国在高科技、电商等产业链领域展开合作[11]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工商界提出构建数智化协同体系,维护供应链安全,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13] - 绿色低碳转型成为焦点,外资企业积极对接中国"双碳"目标,提供减排技术和资源[8][10] - 新开发银行指出需建立更包容的国际金融体系,共享技术创新成果支持可持续发展[12]
成都:推动轨道交通深度融入城市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5-26 23:14
轨道交通建设进展 - 成都已开通16条轨道交通线路,线网规模位居国内第一方阵 [1] - 2024年开通四川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资阳线,截至2024年底都市圈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670公里、车站423座 [2] - 轨道交通800米覆盖通勤比重达34%,在超大城市中位居全国第二,市民平均通勤时间缩短到38分钟 [3] 轨道营城与城市发展 - 成都实施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形成"商业中心—居住中心—生产中心"圈层分布的建筑群落 [2] - 轨道交通带动周边地块高强度开发与市政设施配套建设,推动"人、城、产"融合发展 [2] - 轨道交通站点附近布局建设2.8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首个轨道站点综合开发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轨道城市·寓见"2024年运营 [6] 轨道交通商业价值 - 成都地铁日均客运量超600万人次,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3% [4] - 商业项目开工建设面积达376万平方米,年均开工量近100万平方米 [4] - 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联合成都轨道集团打造辐射全国的港铁车站商业平台 [4] 轨道交通产业生态 - 成都轨道交通相关产业园区汇聚570余家上下游企业,全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5] - 构建"一校一总部三基地"空间发展格局,产业集聚度位居全国前列、西部地区之首 [5] - 轨道交通产业被纳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5] 轨道交通服务创新 - 高峰期最小行车间隔压缩至2分钟,准点率达99.99% [6] - 打造儿童友好车站、无障碍卫生间等全生命周期品质服务 [6] - 首个未来社区生活中心"隔壁子·未来社区生活中心"和首批"地铁驿站"上线 [6] 轨道经济综合效益 - 轨道交通串联城市产业带,成为激发经济活力的"发展线" [4] - 创新布局零售商业、精品酒店、城市康养等业态,推动"首店经济""名店经济"转型 [4] - 形成"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三圈合一的业态格局 [6]
四川国资资产整合大动作 涉及两家上市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5-26 06:18
新筑股份资产重组 - 公司正在筹划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并视具体情况募集配套资金 股票自5月26日起停牌不超过十个交易日 [1] - 重组源于控股股东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蜀道清洁60%股权 同时向蜀道轨交出售四川发展磁浮科技100%股权及债权 向四川路桥出售成都新筑交通科技100%股权及债权 [2]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 不涉及实际控制人变更 具体交易方案仍需进一步论证 [2] 公司业务情况 - 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业务 桥梁功能部件和光伏发电 2024年营收24.83亿元 其中光伏发电业务收入6.47亿元 占比26.05% 毛利率60.34% [2] - 光伏发电业务通过控股子公司晟天新能源开展 截至去年底投资建设22座光伏电站 总装机规模1958.52兆瓦(含在建) 其中运营电站1237.53兆瓦 在建电站720.99兆瓦 [3] - 光伏电站主要分布在四川 湖南 河北 山西 甘肃 西藏 云南等地区 以集中式为主 [3] 蜀道清洁情况 - 由蜀道集团和四川路桥分别持股60% 40% 是蜀道集团构建"交通+能源"产业生态的战略实施主体 [3] - 主营水电 风电 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投资 建设与运营 同步发展储能 交通路网分布式智慧能源等业务 [3] - 权益装机1150万千瓦 控股装机857万千瓦 业务覆盖四川省内和西北地区 储备水风光资源约3000万千瓦 [3] 股权变动情况 - 今年3月蜀道集团与四川发展达成协议 无偿划转四川发展持有的新筑股份8.60%股权及四川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持股15.90%)至蜀道集团 [4] - 5月中旬完成股份划转 蜀道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新筑股份24.5%股权 成为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仍为四川省国资委 [4] - 蜀道集团明确表示将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解决与上市公司在光伏发电和桥梁功能部件业务的同业竞争问题 [4] 四川国资整合背景 - 近年来四川国资接连整合清洁能源资产 今年2月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正式揭牌 由四川省投资集团与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合并重组而成 [4] - 新集团总资产超3900亿元 员工约3.8万人 装机规模3560万千瓦 [4]
新筑股份因收购突发停牌!资产是否来源于蜀道集团引猜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03:16
公司动态 - 新筑股份发布临时停牌公告,拟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具体标的资产信息待公告披露[1] - 公司控股股东为蜀道投资集团,该集团总资产超1.5万亿元,拥有5家上市公司包括新筑股份[1] - 投资者猜测此次收购可能涉及蜀道集团旗下资产,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相关公告或于午间发布[1] 市场预期 - 市场对公司并购重组早有预期,5月15日公司表示将积极发挥与蜀道集团的产业协同效应[3] - 自5月16日起股价持续上涨,截至5月23日累计涨幅近17%,显示市场对协同效应提法的认可[3] - 公司成立于2001年,2010年上市,2018年四川发展成为控股股东,2022年切入光伏发电行业[3] 业务布局 - 公司目前拥有公共交通功能构件、轨道交通和新能源光伏发电三大产业板块[3] - 2022年通过收购晟天新能源切入光伏行业,但该公司未能完成业绩承诺,累计实现净利润3.59亿元,完成率98.64%[3] - 根据补偿约定,四川发展需以现金方式补偿公司1321.45万元[4] 财务状况 - 公司已连续4年亏损,2021-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33亿元、-5.66亿元、-3.42亿元、-4.09亿元,合计亏损15.5亿元[4] - 2024年一季度继续亏损1805.67万元[4] - 亏损原因包括对有轨电车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617.54万元和坏账准备6091.93万元[4] 股价表现 - 公司当前市值50.30亿元,流通市值50.21亿元[5] - 股价在5月23日收盘时技术指标显示:5日均线6.29元,10日均线5.97元,20日均线5.72元[5] - 120日均线5.37元,220日均线4.65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