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制品
icon
搜索文档
申联生物: 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2:17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于2025年8月29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1] - 会议通知于2025年8月19日以通讯方式向全体董事发出[1] - 应出席董事9名 实际出席董事9名 会议决议合法有效[1] 半年度报告审议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 认为编制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管理制度[2] - 报告公允反映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2] - 全体董事签署书面确认意见 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完整[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审议通过《2025年1-6月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2] - 募集资金使用符合《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等法规要求[2] - 首次公开发行募投项目"动物灭活疫苗项目"已结项 节余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 - 募集资金专户已全部注销 使用情况与披露一致 无违规情形[2] 公司治理结构变更 - 审议通过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及附件 以符合最新法律法规要求[3][4] - 取消监事会后 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职权[4] - 修订旨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满足经营发展需求 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情形[4] 规范运作制度修订 - 审议通过修订制定多项规范运作制度 包括累积投票制实施细则等9项制度[4][5] - 其中7项制度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生效[5] - 制度涵盖关联交易管理、对外投资、募集资金管理、对外担保等关键领域[5] 股东大会召开安排 - 董事会决定于2024年9月25日下午14:30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5][6] - 股东大会采用现场投票及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5] - 主要审议取消监事会及修订规范运作制度两项议案[5]
卫光生物(002880.SZ):上半年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下降2.02%
格隆汇APP· 2025-08-29 12:1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8亿元 同比下降0.9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下降2.0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6亿元 同比下降1.36% [1] - 基本每股收益0.4746元 [1]
热景生物(688068.SH)上半年净亏损8399.78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8-29 10:0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04亿元 同比下滑18.04%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8399.78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93.2%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9004.78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17.2% [1] 经营状况 -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呈现负增长态势 [1] - 公司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幅度同比扩大 [1]
百克生物: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7357.3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09:0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85亿元 同比下降53.9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7357.34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1.38亿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0.18元/股 [1]
百克生物: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7357.3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08: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下降53.93% [1] - 净利润亏损7357.34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盈利1.38亿元 [1]
A股生物制品板块午后直线拉升,荣昌生物涨超1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05:31
生物制品板块市场表现 - A股生物制品板块在8月29日午后出现直线拉升行情 [2] - 荣昌生物股价上涨超过12% [2] - 迈威生物股价直线拉涨9% [2] 个股表现亮点 - 康辰药业在板块拉升前已触及涨停 [2] - 三生国健、万泽股份、三元基因等公司涨幅均超过6% [2] 板块领涨个股 - 荣昌生物成为板块内涨幅最大个股 涨幅超12% [2] - 迈威生物紧随其后 单日涨幅达9% [2] - 多只生物制品个股同步上涨 显示板块整体强势 [2]
浙江东方基因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05:10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常规检测业务业绩基数较小,近年来通过收购兼并、新设/新建项目等形式持续完善国内外产能仓储基地建设、销售网络渠道建设、产业链及产品线延展建设,但新设/新建/收购项目带来管理费用、研发费用、销售费用以及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折旧摊销/减值、商誉等相关成本费用较高,对公司短期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2025年度整体经营业绩或将面临亏损的较大风险 [2] - 公司作为一家出口美欧为主的出口型医疗企业,本报告期遭遇突发全球性重大关税变动,未来可能持续遭受关税影响,目前正通过发挥已布局的本土化及境外其他产能基地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客户及消费者价格转移、提高产品附加值等综合措施积极化解关税影响,并战略性调整优化市场布局,继续以美洲、欧洲和中国为重点市场,加大力度拓展国内市场及澳洲、东南亚、一带一路等相关友好国家市场 [3] 法律诉讼进展 - 公司及美国子公司美国衡健收到美国德克萨斯州南区联邦地区法院受理的原告"FS Medical Supplies, LLC"提起的重大合同纠纷案件,目前生产经营正常,未对2025年上半年损益产生影响,公司已聘请美国专业律师进行积极应诉,并于2025年7月提交了对原告起诉状的答辩状 [3][4] - 公司在中国起诉FS的诉讼进展为2025年7月暂时向湖州中院提出撤诉,后续根据案件实际需要保留对FS继续起诉的权力,本案为境外诉讼案件,须经历答辩、举证、开庭、裁决、异议上诉等系列复杂程序,目前尚未开庭审理,具有不确定性,最终实际影响以有管辖权法院的生效判决结果为准 [4][5] 公司治理与结构调整 - 公司计划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不再设置监事会和监事,监事会的部分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原《监事会议事规则》等与监事会或监事有关的内部制度相应废止,该事项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32][33][94] - 公司非独立董事方新成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职务,董事会拟设职工代表董事一名,董事会总人数未发生变化 [9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550,817,900.26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年度募投项目投入额10,106,336.17元,累计已投入488,967,911.11元,剩余募集资金余额61,849,989.15元 [37][38] - 公司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截至2025年6月30日,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的未到期理财产品余额为6,300万元,本报告期累计购买理财产品6,800万元,赎回理财产品500万元 [41][42] - 公司对首发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的时间均由原计划的2024年12月延长至2025年12月 [46] 投资者交流与会议安排 - 公司计划于2025年9月11日举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投资者可于2025年9月4日至9月10日16:00前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或公司邮箱提问 [8][9][10][11] - 公司计划于2025年9月15日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包括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在内的议案,会议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 [15][16][90] 制度修订与完善 - 公司修订、制定了包括《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工作制度》《对外担保决策制度》《关联交易决策制度》等24项公司治理制度,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促进规范运作 [62][87][93]
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23:2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股票代码为688319 简称为欧林生物 [1] - 公司存托凭证不适用 [5]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4]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4053万股 发行价9.88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4.00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3.59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实际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620.70万元 [9] - 2025年上半年收到投资理财收益和利息净额33.83万元 [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余额为9656.76万元 [9]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了完善的募集资金管理制度 开设了银行专项账户 [10] - 2021年与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及招商银行成都分行签署三方监管协议 [11] - 2023年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 将10278.30万元调整为疫苗临床研究项目 [11] - 2025年3月与广发证券及监管银行签订新的三方监管协议 [1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严格按照制度使用募集资金 [14] - 2025年3月批准使用不超过9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14] - 2021年至报告期末通过理财产品累计获取投资收益1138.00万元 [15] - 报告期内不存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14] - 报告期内不存在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14] - 报告期内不存在超募资金使用情况 [16][17] - 报告期内不存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变更情况 [19] 募集资金披露情况 - 公司及时、真实、准确、完整披露募集资金存放及使用情况 [20] - 报告期内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及违规披露情形 [20]
中报收入同比大幅增长超900%,深挖中慧生物-B硬核创新技术背后“投资确定性”
智通财经· 2025-08-28 15:49
宏观与行业背景 - 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 有望吸引全球更多资本流入港股医药板块 [1] - 国内医药政策更新释放支付体系优化信号 有望进一步释放优质药企商业化潜力 [1] - 多重利好催化下 港股医药估值修复是一个确定性极强的长期过程 [1] 公司股价与市值表现 - 公司8月11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当日股价最高飙升近170% 创下2025年港股新股首日涨幅最高纪录 [1] - 上市仅半个月 公司最高市值已顺利突破200亿港元 [1] - 虽然近日出现技术性波动 但结合2025年中期业绩收入同比大增超900% 股价与市值仍有巨大持续走高空间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期实现收入7112.3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919.25% [2] - 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慧尔康欣的显著临床价值和产品力获终端市场认可 [2] - 相比于同业公司万泰生物营收同比下降38.25% 净利润同比下降155.30% 康泰生物营收同比增长15.81% 净利润同比下降77.30% 公司已逆势实现大幅增长 [2] 核心产品优势 - 慧尔康欣是国内首款且唯一获批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 在传统病毒裂解疫苗基础上进行重大升级 [3] - 仅保留纯度较高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抗原成分 具有保护全面、组分抗原纯度高、不良反应风险低等优势 [3] - 针对H1N1、H3N2、BV及BY病毒株的血清保护率分别为96.56%、97.98%、89.41%及95.88% 均高于欧盟标准70.0% [3] - 安全性结果优于裂解疫苗对照组 [3] - 8月13日通过本年度国家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初步审查 是名单中唯一一款疫苗产品 [3] 研发管线进展 - 在研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使用人二倍体细胞开发 世卫组织推荐为最安全的细胞培养基质之一 [4] - 2024年10月完成I期临床试验 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III期临床试验 [4] - 产品管线还包括其他11种在研疫苗 如三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等 [6] - 8月15日一类新药"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CHO细胞)(佐剂)"IND申请正式批准 [6] - 该疫苗已获得美国FDA临床批件 成为公司首个实现中美双报且同时获批临床的品种 [7]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确认研发投入9884.8万元 [6] - 形成"阶梯有序、重点突破、多产品储备"的产品研发格局 [6] - 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创新性应用大数据分析赋能成药性研究 使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 [6] - 采用高度稳定特性的pre-F抗原序列 临床前研究显示能够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中和抗体并激活高水平细胞免疫反应 [6] - pre-F抗原结构具有极佳热稳定性 无需冻干 可在2-8℃冷藏条件下以液态形式长期保存 优化生产流程并降低成本 [7] 产能建设与商业化布局 - 江苏泰州生产园区建筑面积超4.8万平方米 配备三条符合GMP标准生产线及一条肺炎球菌疫苗生产线 [8] - 第二条流感疫苗生产线预计2026年底前开始生产 [8] - 慧尔康欣已在全国30个省份完成准入 被超过1100家区县级疾控中心选用 产品合格率及批签发批准率均达100.0% [8] - 利用南美及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流感季错峰特点高效释放产能 [8] - 慧尔康欣获澳门注册证书及上市许可 菲律宾注册程序已启动 [8] - 计划未来两年向泰国、乌拉圭、印度尼西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及地区提交注册申请 [8] 战略发展与资金用途 - IPO募资计划中63.6%资金主攻核心产品全球注册 [9] - 超10%资金可用于横向整合 预留战略性并购冗余度 [9] - 当前估值未充分反映对东南亚生物制剂产能并购预期 收购区域性CDMO企业有望缩短3-5年市场开拓周期 [9] - 在印尼疫苗本土化政策催化下(2024年要求外资药企40%产能本地化) 公司正寻求战略并购机会 [9]
英诺特(688253.SH)上半年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39.36%
格隆汇APP· 2025-08-28 14:4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6亿元,同比下降34.3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39.36% [1] - 基本每股收益0.92元 [1] 经营环境 - 公司产品面临医院相关就诊人次下滑及行业竞争加剧的挑战 [1] - 部分产品增值税政策调整,由原适用3%征收率改为按13%税率缴纳增值税 [1] 业绩变动原因 - 增值税政策调整直接导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34.35% [1] - 利润财务指标和现金流财务指标因收入下滑而同步下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