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制作

搜索文档
北京文化(000802.SZ):是电影《东极岛》的出品方之一,公司参与的投资比例不高
格隆汇· 2025-08-21 07:00
电影《东极岛》投资情况 - 北京文化为电影《东极岛》的出品方之一 [1] - 公司参与该电影的投资比例不高 [1] - 预计该电影产生的收益对公司经营业绩不存在重大影响 [1] 投资者沟通 - 公司通过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关于电影《东极岛》的询问 [1]
北京文化:公司是电影《东极岛》出品方之一 投资比例不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04:52
公司业务参与情况 - 北京文化为电影《东极岛》出品方之一 [1] - 公司对该影片投资比例较低 [1] - 预计收益对公司经营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 [1]
北京文化:公司是电影《东极岛》的出品方之一,公司参与的投资比例不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4:13
电影《东极岛》票房表现及对公司影响 - 电影《东极岛》票房收入远不及预期 [2] - 公司是电影《东极岛》的出品方之一,但参与投资比例不高 [2] - 预计该电影产生的收益对公司经营业绩不存在重大影响 [2]
电视剧行业放宽集数、季播间隔限制
搜狐财经· 2025-08-21 03:16
广电总局推出改进电视剧集数和季播剧播出间隔时长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多措并举加强内容建设,增加优质广电视听内容供给 文|《财经》记者 鲁伟 编辑 | 朱弢 电视剧行业实行多年的"40集上限"等监管政策将被打破。 近日,一份《关于电视剧创作的若干举措》在电视剧行业广泛流传,新政策包括多项突破性举措,被很多人视为行业的一次"松绑"。 《财经》从多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称"广电总局")近日向各地广电部门、影视制作公司、视频平台和各大卫视等释放了关 于电视剧创作的若干举措的信息,其中最受关注的改革措施包括拟放宽电视剧集数限制、季播剧不再严格限制一年的播出时间等。 "集数限制导致一些电视剧的剧情被迫删减,如果能取消集数限制,制作方可以有更为充分的制作空间。"一位知名影视出品人表示:"季播剧的限 制时间被打破,无疑会给行业带来新一轮创作热潮。"这位人士表示,广电总局鼓励电视剧生产的这些举措无疑是行业的重大利好。 题图 | 视觉中国 广电总局推出改进电视剧集数和季播剧播出间隔时长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多措并举加强内容建设,增加优质广电视听内容供给 8月15日起,网上开始流传《关于电视剧创作的若干举措》,其中 ...
华策影视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0 23:0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7.9亿元,同比上升114.94%,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上升65.05%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04亿元,同比上升6.8%,归母净利润2540.56万元,同比下降38.32% [1] - 毛利率31.19%,同比减34.56%,净利率15.67%,同比减24.16% [1] - 每股收益0.06元,同比增50.0%,每股净资产3.81元,同比增3.12% [1]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32亿元,三费占营收比16.75%,同比减35.11% [1]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8元,同比减54.91%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54.78%,因采购支出与税费支出增加 [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49.78%,因收回投资金额同比减少 [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186.54%,因借款净额增加 [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变动幅度99.42%,因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 [3] - 应收账款同比增幅达32.62% [1] - 存货变动幅度29.55%,因算力设备存货增加 [2] - 预付款项变动幅度101.88%,因算力业务的预付款项增加 [2] 业务驱动因素 - 营业收入变动幅度114.94%,因电视剧销售规模较上年同期增加以及算力业务持续增长 [2] - 营业成本变动幅度182.59%,因电视剧销售规模较上年同期增加以及算力业务持续增长 [2] - 合同负债变动幅度71.13%,因算力业务的预收销售款以及影视剧预售款增加 [2] - 研发投入变动幅度57.87%,因研发相关职工薪酬增加 [3] 负债与费用结构 - 长期借款变动因优化债务结构,新增长期银行借款 [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变动幅度46.07%,因新增长期借款转列 [2] - 财务费用变动幅度85.2%,因借款增加导致利息支出增加以及银行利率下降导致利息收入减少 [2] - 所得税费用变动幅度106.01%,因利润总额增加以及递延所得税费用增加 [2] 投资收益与损失 - 信用减值损失变动幅度145.55%,因收回应收账款导致坏账减少 [3] - 投资收益变动幅度-84.29%,因实现的理财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 [3]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变动幅度3758.49%,因持有的理财公允价值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 [3] - 资产处置收益变动幅度-4694.25%,因有固定资产处置亏损 [3] - 营业外收入变动幅度114.62%,因收到赔偿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 [4] - 营业外支出变动幅度-41.47%,因诉讼赔偿支出较上年同期减少 [5] 历史业绩与资本回报 - 公司去年ROIC为2.88%,资本回报率不强,净利率为14.31% [6] -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5.08%,投资回报较弱,最差年份2019年ROIC为-16.76% [6] - 公司上市来已有年报14份,亏损年份1次 [6] 基金持仓情况 - 太平改革红利精选混合持有90.00万股,新进十大,基金规模1.35亿元,最新净值1.44,近一年上涨48.24% [9] - 中金消费升级股票A持有62.99万股,新进十大 [9] - 富国收益增强债券A持有30.07万股,新进十大 [9] - 中加科技创新混合发起式A持有13.56万股,新进十大 [9] - 银华中证影视主题ETF持有32.03万股,减仓 [9] - 国泰中证影视主题ETF持有27.81万股,减仓 [9] 分析师预期与业务评价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4.49亿元,每股收益均值0.24元 [8]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营销驱动 [7] - 公司现金资产非常健康 [7]
广电 21 条重塑长剧市场:在松绑与竞争中寻找新坐标
经济观察报· 2025-08-20 15:03
政策松绑与激活 - 取消40集硬性上限限制 为宏大科幻IP和历史正剧提供更灵活创作空间 [2][3] - 古装剧调控从"一刀切"转变为精准化调整 允许卫视根据受众结构灵活调整播出比例 [3] - 季播剧用户留存率比传统剧集高出37% 印证灵活排播对维持IP热度的关键作用 [3] 审查机制革新 - 同步审查范围涵盖卫视黄金时段和重点视频网站首屏首页播出的重点剧目 平均审查周期缩短40%以上 [4] - "边审边播"试点为现实题材剧集提供贴近社会热点的可能 如可根据观众反馈调整叙事节奏 [4] - 将传统"成片送审"转变为"边拍边审"模式 避免成片修改的巨额成本 [4] 商业化模式重构 - 中插广告试点重启 曾为《老九门》带来单集500万元收入 能弥补卫视购剧成本上涨缺口 [5] - "一剧多星"政策允许三家以内卫视联合采购播出同一剧集 浙江卫视购剧预算利用率提升25% [5] - 新政打破头部剧集被少数卫视高价垄断的局面 中小卫视购剧成本降低且优质剧集可触达更广泛受众 [5]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微短剧登大屏政策放行 使几分钟时长短剧与传统长剧在电视端同台竞技 [6] - 观众对剧集"弃剧点"从第15集提前至第8集 要求长剧在更短时间内抓住观众注意力 [6] - 境外节目引进放宽倒逼国内制作水平提升 头部公司开始对标HBO剧集技术标准 [7] 内容制作与技术发展 - 超高清节目制作播出政策推动4K/8K超高清制作和VR互动叙事发展 如《天工开物》尝试沉浸式拍摄 [7] - 创作层面践行"该长则长 该短则短"艺术规律 《觉醒年代》43集与《隐秘的角落》12集成为典范 [7] - 电视剧产量从2014年429部锐减至2024年115部 新政回应行业困境并开辟新赛道 [2]
急缺,“比找投资还难”!日薪最高5000元!特别需要这样的退休大爷大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3:12
行业供需状况 - 浙江上半年备案重点网络微短剧251部 发证52部居全国第一 但60至70岁饰演长辈的演员严重紧缺 [1] - 横店每天超100个短剧剧组同时拍摄 演员整体供不应求 资深父辈演员一才难求 [3][4] - 普通群演日薪约200元 能驾驭"霸总父亲"的特约演员日薪达400-800元 部分高层次演员日薪高达3000-5000元且戏约不断 [6] 市场发展态势 - 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 首次超过电影票房规模 预计2025年达634.3亿元 2027年达856.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9.2% [7] - 兼具故事价值和情绪价值的精品短剧 平均观看时长和七日追看率是普通短剧的2至3倍 [6] - 广电总局推出"微短剧+"行动计划 鼓励优秀微短剧进入电视播出 引导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7] 行业结构变化 - 专业团队及长剧明星开始尝试短剧 质量要求提升使戏好的中年演员获得更多机会 [3] - 年轻演员尝试中老年角色因缺乏生活阅历效果参差不齐 被观众吐槽表演不到位 [6] - 短剧摆脱单纯娱乐属性 成为助力其他行业发展的有效工具 制作公司获得更多内容创作机会 [7]
华夏控股(01981.HK)预期中期综合利润显著增长
格隆汇· 2025-08-20 12:40
公司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利润预计大幅增加至约人民币1.4亿元 较2024年同期5930万元增长约136% [1] - 利润增长主要因报告期内未对影视制作及投资业务的主要贸易应收款项计提额外减值 [1] - 利润增长同时受益于未对计入其他应收款项的过渡性贷款计提额外减值 [1]
长剧放飞,市场能否再现上行的美?
虎嗅· 2025-08-20 09:16
长剧市场表现与政策调整 - 2024年有6部剧集热播期集均播放量突破4000万 但2025年上半年仅10部剧集冲破3000万 呈现断崖式下跌 [1] - 广电"21条"新规系统性松绑长剧行业 核心精神为"以质取胜" 包括解除40集上限、放宽古装剧配额、取消季播剧间隔一年限制等措施 [3][6][7][8] - 审查流程提速 实施"边审边播"模式 明确30天反馈时限 大幅缩短剧集从完成到上线周期 [9] - 商业模式拓展试点中插广告 鼓励"一剧多星"和网台联动 释放新变现渠道 [10] 季播剧与IP开发机遇 - 2024年云合平台前10剧集中仅2部为续季 前20名中仅5部为续季 占比四分之一 且最长季数仅为2季 [17] - 对比美国剧集市场 过去60年最佳40部美剧平均季数达9.8季 投资回报率超3倍的14部作品平均播出11.6季 平均投资回报率高达622% [18] - 新规取消季播间隔限制 为《长相思》《国色芳华》等系列化作品消除断档焦虑 避免观众流失 [12] - 国产剧早有季播基因 《我爱我家》超100集 《乡村爱情》连载至15部 证明季播模式本土化可行性 [18] 市场反应与资本表现 - 慈文传媒股价从8月12日8.14元/股上涨至8月18日8.70元/股 单日涨幅达9.99% 最高触及8.98元 [13] - 从业者积极重启此前被搁置的古装剧剧本和超40集长剧项目 市场信心显著回升 [14] - 易凯资本指出长剧天然缺陷在于不敢做大做长 导致难以支撑续季和衍生市场开发 [15] 短剧行业监管收紧 - 红果平台推出短剧新规 收紧入口管控 推行编剧工作室化管理和演员分成机制 [25][26] - 平台通过提高保底分层强化对短剧内容的直接控制 与长剧松绑政策形成"一紧一松"双轨制 [26][27] - 短剧新政旨在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通过平台集中控盘加速行业工业化进程 [27] 行业转型挑战 - "边审边播"模式对传统制播分离体系构成冲击 制作方与平台方需实现深度协同 [19][20] - 国内编剧习惯一次性完成创作 缺乏实时调整剧本能力 头部演员档期僵化增加加戏难度 [21] - 观众观剧习惯存在差异 国内观众偏好日播速食模式 与周播剧的持续追更需求不匹配 [21] - 审核资源可能向头部剧集倾斜 导致马太效应加剧 中小成本剧集面临更严峻竞争环境 [25]
一展阅尽三百年 白山松水铸初心——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中感受穿透时空的文化动能
新华社· 2025-08-20 08:17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 - 展览于8月19日在长春市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启幕 展示吉林近现代三百余年历史[14] - 展陈空间4400平方米 包含9大展区28个单元 展出1200余张历史图片 70余组图表及千余件实物[16] - 首次公开展出500余件实物展品 首展比例达51.85%[21] 展览叙事结构 - 采用时间轴与逻辑轴双线叙事 从1644年清军入关切入历史脉络[17] - 重点突出抗争史与革命史 包含吴大澂勘界守土 抗联战士抗战等历史事件[18] - 系统呈现吉林"六张红色名片" 包括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 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等[24] 文物与档案展示 - 展出春城剧场墙体夹层发现的俄式军刀 铸造于1903年日俄战争前夜[21] - 首次公开"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档案 揭示日本侵华期间情报刺探活动[22] - 包含抗联战士棉衣 枪支等实物展品 配合场景复原营造沉浸体验[24] 学术研究与筹备 - 筹备历时半年 邀请党史 文物 考古多领域专家参与论证[25] - 专家团队梳理数百万字史料 采访多位抗联英烈后人[24] - 展览突破性补完关键历史环节 完整呈现吉林人民反抗压迫历程[24] 社会意义与时代价值 - 展览契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节点[26] - 通过历史实物与档案展示 实现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洗礼[22] - 展现吉林人民在苦难中抗争的坚韧 在建设中奉献的热血[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