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

搜索文档
沂源7月份消费投诉信息公示
搜狐财经· 2025-08-13 15:05
消费者投诉总体情况 - 2025年7月沂源县市场监管局受理投诉总量388件,其中商品类投诉325件占比83.8%,服务类投诉63件占比16.2% [1] - 争议金额24.74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91万元 [1] 重点经营者投诉情况 - 山东昌睿建材有限公司以7件投诉量居首,调解成功率100% [2] - 沂源县圣熙西网络工作室投诉量6件位列第二,调解成功率80% [2] - 山东成和商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投诉量均为3-5件,调解成功率普遍达100% [2] 商品类投诉结构 - 其他商品类投诉141件占比43.4%,位居商品类投诉首位 [3][4] - 食品类投诉117件占比36%,服装鞋帽类投诉13件占比4% [3][4] - 家居用品与农资用品并列第四,各7件投诉 [4] 服务类投诉结构 - 其他服务类投诉19件占比30.2%,餐饮住宿服务12件占比19% [5] - 销售服务类投诉6件,美容美发洗浴服务投诉数量未披露 [5] 暑期消费行业动态 - 旅游行业需警惕"低价团""免费旅游赠券"等营销陷阱 [6][7] - 酒店行业存在"不可取消条款"等不公平合同条款现象 [7] - 旅行社行业资质与信誉成为消费者选择关键因素 [6]
武商集团:旗下武商超市已与美团等平台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全面布局即时零售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09:34
即时零售业务布局 - 武商超市已与美团、饿了么等头部生活服务公域平台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全面布局即时零售业务 [1] - 公司积极开发探索私域平台即时零售,通过整合线下门店网络与线上流量资源提供门店三公里范围"极速达"服务 [1] - 2025年重点推进百货业态上线即时零售平台,目前正在推进百货业态上线淘宝闪购(饿了么) [1] 业务表现数据 - 公司旗下百货业态于美团闪购520当天销售位列全国第一 [1] - 618档期全国前五门店中有三家为公司旗下门店 [1]
上半年山西76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超422.89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3 00:36
行业整体销售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山西省76家重点零售企业总销售额达422.892692亿元 [1] - 购物中心、汽车、超市三大板块销售额及占比位居前三,合计占总销售额五成多 [1] 企业业态分布 - 调查涵盖14个零售业态板块,汽车板块企业数量为10家,占比一成多 [1] - 购物中心与药店板块企业数量均为9家,占比均为一成多 [1] - 超市与手机数码板块企业数量均为8家,占比均为一成多 [1] - 以上五个主要板块企业总数达44家,占调查企业总数五成多 [1] 主要板块销售额 - 购物中心板块销售额最高,为102.59亿余元,占比两成多 [1] - 汽车板块销售额为84.52亿余元,占比近两成 [1] - 超市板块销售额为57.15亿余元,占比一成多 [1] 分业态销售增长 - 网络销售同比增幅最高,上半年销售额45.83亿余元,同比增长七成多 [1] - 步行街销售额为9.68亿余元,同比增长近两成,增幅排名第二 [1] - 家电板块销售额为13.09亿余元,同比增长一成多,增幅排名第三 [1] - 手机数码板块销售额为15.89亿余元,汽车板块销售额为84.52亿余元,两者同比均增长近一成 [1]
实探西安京小盒:对标奥乐齐,自营商品仍需进化
搜狐财经· 2025-08-12 18:22
核心观点 - 京小盒作为西安区域硬折扣零售头部品牌,以商品力为核心,通过极致性价比、社区深耕与运营优化立足市场,其发展逻辑为区域零售品牌提供了借鉴 [2] - 公司通过压缩运营成本、精简SKU、扩大单品采购量获取议价空间,并发展自营商品体系实现低价策略 [16] - 京小盒在西北市场与盒马、成山农场等形成错位竞争,但需进一步优化运营细节标准化和品牌建设以巩固区域优势 [22][25] 公司概况 - 京小盒是扎根西安近十年的区域超市头部品牌,门店总数超130家,门店面积多在600-800平米,SKU约1000-1200个,涵盖家庭日常采购刚需品类 [2] - 公司前身为2015年开业的"阿迪尔生活超市",采用直接切开纸箱展示商品的陈列方式,价格仅为其他超市的70%左右 [4] - 单店能覆盖周边三公里内3000户居民社区的日常消费 [10] 运营模式 - 践行"穷鬼超市"定位,极致压缩运营成本:货架陈列简易,多直接拆箱展示;散称商品包装简单;生鲜果蔬采用最简易陈列方式 [4][6] - 门店多开在小区楼下,聚焦家庭日常采购刚需,模型类似选品标准化、自营商品占比更高的社区小超市 [8] - 通过门店规模效应和"宽SPU、窄SKU"策略降本,让利消费者 [10] 商品策略 - 生鲜价格亲民:南瓜1.99元/斤、西葫芦0.99元/斤;傍晚七点后部分商品打折销售,如红提从5.99元/斤降至2.99元/斤 [11] - 标品价格具竞争力:依云矿泉水500ml售价3.8元(其他渠道5-6元);55度绿瓶西凤酒500ml售价45.5元(盒马50元) [13] - 自营品牌战略:洗护日化品类聚焦"赫拾光",食杂日百品类主打"鲸灵惠选",供应商均为行业头部企业 [16][17] 竞争优势 - 采购策略强调"采购即解决",规模效应带来前端降价空间,形成护城河 [11] - 在西安市场部分单品保持价格优势:100抽*8包面巾纸售价8.9元(奥乐齐同规格9.9元) [20] - 与西安的综合超市品牌如盒马、成山农场等形成错位竞争 [22] 发展挑战 - 与奥乐齐等成熟品牌相比,在低温鲜牛奶、精酿啤酒、自营烤制品等品类布局不足 [20] - 部分品类价格略高:1L装100%橙汁售价9.9元(奥乐齐同款9.5元) [20] - 运营细节标准化不足,如西安北郊两家门店在硬件配置与陈列上存在明显差异 [24] 未来方向 - 需持续深耕商品和运营细节,立住"区域硬折扣零售代表"招牌 [22] - 推进品牌建设,向消费者清晰传递"实惠、高性价比"形象,构建线上品牌传播与营销阵地 [25] - 规划以商品力为核心、运营细节标准化为支撑、品牌建设为助力的长期发展路线 [25]
香港人反向代购热潮越来越火
36氪· 2025-08-12 04:15
香港北上消费趋势 - 香港居民北上消费规模达300至500港元,生活服务类消费占比超过80%,包括健康美容及个人服务 [3] - 汇率优势使香港居民在大湾区购买力提升,深圳成为置业首选城市,其次为广州、中山及珠海 [2] - 消费范围从大湾区扩展至长沙、重庆等网红城市,高铁网络加强交通便利性 [3] 反向代购现象 - 反向代购潮始于2023年,从深圳向香港代购食品饮料等商品,单趟利润可达数百元 [5] - 2024年代购业务规模化,团队月收入达20万元,部分商户在香港开设内地爆品门店 [5] - 代购品类从奶茶扩展至多元化商品,形成稳定产业链并持续升温 [5][6] 历史代购模式演变 - 2005年起内地兴起港货代购潮,奶粉、奢侈品及电子产品成为热门品类 [9][12] - 2014年港货代购达到巅峰,依托香港的国际商品品质及价格优势 [13][14] - 近年内地电商及跨境购发展削弱港货吸引力,消费趋势逆转为北上消费主导 [15] 内地品牌南下扩张 - 过去两年约50个内地品牌进入香港市场,以茶饮及餐饮品牌为先导 [16] - 折扣店好特卖在香港以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可乐售价低至2元 [17] - 新能源汽车品牌比亚迪、小鹏及蔚来在香港市场能见度显著提升 [18] 电商巨头布局香港 - 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重点发展香港业务,涉及电商及实体零售业态 [19] - 京东拟收购佳宝超市,探索通过并购实现本地化运营 [19] - 内地品牌进入加剧香港市场竞争,同时丰富零售生态多样性 [19] 双向商业融合 - 香港与内地商业深度联动,K11等项目融合艺术商业与港式风格成为深圳地标 [21] - 香港贸发局推动港商拓展内销市场,例如通过琼港合作参与海南消博会 [21] - "双城化"趋势加速,香港居民北上消费与内地品牌南下形成双向循环 [22]
荷兰超市省钱妙招失灵?60%营收靠美国!超市CEO:绝不转嫁消费者
搜狐财经· 2025-08-11 17:49
自有品牌战略 - 自有品牌为超市带来额外营业额并增强对A品牌定价的谈判筹码 [1] - 欧洲消费者因A品牌价格上涨转向价格更亲民的自有品牌 [1] 超市与A品牌冲突 - Jumbo超市曾因价格谈判僵局停售喜力啤酒 [3] - Albert Heijn曾停售JDE Peet's旗下咖啡和茶叶品牌 [3] 联合采购策略 - Ahold Delhaize与欧洲超市集团合作采购以获取更优价格 [4] - 欧盟成员国要求干预生产商限制跨国采购的现象未改善 [4] - 自有品牌增长提升与A品牌谈判优势 例如Perla咖啡销量上升 [4] 贸易战影响 - Ahold Delhaize欧美业务因本地采购未受贸易战显著影响 [6] - 美国连锁超市包装材料成本上升 铝和钢材涨价影响瓶盖与易拉罐成本 [6] - 公司60%营业额来自美国市场 正寻求方案避免成本转嫁消费者 [6]
新势力不断崛起,济南本土传统商超如何重构“人货场”
齐鲁晚报网· 2025-08-11 15:22
核心观点 - 济南商超行业在2025年迎来深度调整 各大商超巨头通过业态创新和供应链重构进行转型 从传统卖商品转向卖体验的新零售模式 [1] 业态创新与场景化消费 - 永辉超市龙湖济南北宸天街店完成胖东来式调改后销售同比增长超400% 成交客流同比提升150%以上 烘焙和熟食等鲜食类商品增长明显 [2] - 永辉济南龙湖奥体天街店近半数商品被汰换 调整后商品结构接近胖东来商品结构的80% [2] - 盒马鲜生通过设置海鲜加工区和用餐区实现购物+餐饮场景深度融合 印象济南店开业首日一小时售出4条三文鱼 金枕榴莲销量破万元 [3][4] - 盒马鲜生提升鲜食比例并强化季节性选品 夏季主推精酿啤酒和冰镇水果切盒 冬季力推火锅食材套餐 [4] - 家家悦济南中海环宇城店增设家悦烘焙面包房和开放式厨房体验区 增强消费体验 [5] 门店调改与数字化运营 - 家家悦在济南调改四家门店 通过分析114万张购物小票数据撤换40%同质化商品并引进2000余种新品 调改后门店平均销售收入保持20%-30%增长 [5] - 家家悦建立会员数据库分析周边3公里客群画像 自有品牌产品占比达13.63% [6] - 大润发唐冶店以线上店形式运营 通过App实现线上线下价格同步 最快30分钟送达 降低运营成本 [6] - 银座超市七里山店通过优化购物动线和扩大鲜食加工区 调改后两个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13% 新开门店客流量提升10倍以上 [6] - 银座依托自有供应链打造InZone等自有品牌 实现品质成本可控和商品性价比提升 [6] 市场扩张与竞争格局 - 山姆会员商店济南首店预计2026年12月底前开业 [7] - 盒马鲜生7月在济南新增三家门店 从核心城区向东部新兴居住区延伸 预计年内全部开业 [7] - 济南华联超市2024年销售额28.1042亿元 同比下滑5.0% 门店总数21个 同比下滑4.5% [7] - 沃尔玛和家乐福等国际商超巨头曾进入济南市场但相继退出 [7] 行业转型方向 - 传统商超受电商和社区团购冲击面临客流下滑 需通过体验升级、服务创新、数字化融合及文化赋能实现转型 [8] - 具体措施包括场景化改造延长购物时间、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推进人工智能+消费场景落地以及深度融合地域文化特色 [8]
胖东来发布关于招聘“刑释人员”说明:基于人性的善良和美好
齐鲁晚报· 2025-08-11 03:01
公司招聘政策 - 公司计划招聘刑释人员,旨在基于人性善良和社会包容性,帮助该群体重新融入社会并获得尊严生活[1][4] - 创始人强调刑释人员已是合法公民,应获得平等就业机会,并呼吁社会消除歧视标签[4] - 公司倡导刑释人员以积极态度面对未来,将过往经历转化为教育他人的价值[4] 门店扩张计划 - 公司在新乡市已有2家门店(新乡大胖店和新乡生活广场店),第三家门店("三胖")预计2025年10月开业[6][9] - 新店招聘人数尚未正式启动,相关信息将通过官方渠道发布[10] - 新乡现有两家门店员工总数约4000人[10] 人力资源数据 - 2025年1-7月集团整体人员流失率为0.94%,其中许昌地区为1.12%,新乡地区为0.40%[7] - 7月单月流失率降至0.14%,许昌和新乡地区分别为0.14%和0.13%[8] - 分业态流失率显示:许昌超市(1.23%)、电器(1.52%)、医药(3.97%)差异显著,新乡门店流失率均低于1%[7]
盒马调整战略:关停会员店聚焦主业,年内计划新开百家门店
搜狐财经· 2025-08-10 19:07
战略调整 - 公司宣布关闭旗下所有仓储式会员店 全面退出会员店领域 上海森兰商都店作为最后一家X会员店将于8月31日停业 [1] - 战略调整目的是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 门店优化措施涉及不超过整体门店数量的2% [1] - 公司明确聚焦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两大业态 退出会员店是战略实施的自然结果 [5] 扩张计划 - 本财年内预计开设近100家新店 业务将拓展至超过50个新城市 [1] - 新开门店常吸引大量顾客排队 反映市场对品牌的高度认可 [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盒马鲜生门店数量已超过420家 [1] 财务表现 - 上一财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战略调整使发展步伐更稳健 [1] - 2024年中国连锁百强榜单显示公司GMV达750亿元 排名国内超市行业第三 仅次于沃尔玛中国和大润发 [1] 业态分析 - 会员店属于线下重资产模式 需较大门店面积和较高投资 回报周期长 [5] - 盒马鲜生专注社区生鲜 盒马NB采用硬折扣模式 两者门店面积小 资金投入少 盈利周期更短 符合效率优先战略 [5] - 双线布局盒马鲜生+盒马NB深入下沉市场 满足消费者高频刚需 [5] 行业趋势 - 零售企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优先 公司战略调整契合这一趋势 [5]
超市行业调改步入深水区 加速向品质零售升级
证券日报· 2025-08-10 16:47
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8月10日,A股超市大卖场板块4家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其中1家净利润同比增长50%-100%,1家扭亏为盈,2家预亏 [1] - 2025上半年连锁超市企业销售表现分化,不到一半实现销售总额同比增长 [1] - 2024年度75%超市企业尝试调改,其中75%调改门店销售额实现不同程度增长 [3] 企业调改案例 - 永辉超市自2024年启动"品质零售"转型,福新店调改中下架3900支商品(淘汰率42%),新增1201支高品质商品包括170支永辉优选和70支胖东来自有品牌 [2] - 永辉全国"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已突破150家,预计9月底达200家 [2] - 步步高通过优化门店布局等措施实现2025年上半年扭亏为盈 [3] 转型投入与挑战 - 永辉超市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2.4亿元,主因门店调改相关歇业装修、设备投入等短期成本 [5] - 永辉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9.92亿元,用于298家门店深度调改升级 [5] 政策与行业方向 - 商务部等五部门推动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要求"一店一策"改造存量商业设施 [4] - 行业专家指出品质零售转型需聚焦供应链端变革和产品端升级,通过高质价比商品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4][5] - 传统超市需通过品质零售转型提升盈利能力与品牌影响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