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

搜索文档
隆平高科(000998.SZ)发布上半年业绩,由盈转亏至1.64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2:1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1.66亿元 同比减少16.1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1.64亿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亏损1.57亿元 同比收窄39.13% [1] - 基本每股亏损0.1198元 [1]
隆平高科披露2025年中报:夯实产业与资本优势,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1:3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66亿元[1] - 扣非净利润亏损1.57亿元 同比减亏39.13%[1] - 水稻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4%[1] - 巴西玉米业务净利润同比大幅减亏59.13%[1] 水稻业务表现 - 水稻种子收入保持平稳 实现营收7.79亿元[2] - 坚持运作高产稳产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大单品[2] - 抓住低镉绿色品种运作战略机遇[2] - 依托飓两优 琮两优 晨锋优等优势新品系强化产品布局[2] 玉米业务表现 - 玉米业务实现营收近10亿元[3] - 巴西隆平实现营收8.68亿元 同比增长2.11%(按同期汇率计算增长14%)[3] - 国内玉米业务以隆创310 嘉禧136 巡天196 隆昇2025等密植型品种优化结构[3] - 完成10个次转基因玉米品种国家审定 9个次公示 裕丰303D等品种表现突出[3] 研发创新突破 - 研发投入2.80亿元[4] - 水稻亲本创制中双抗恢复系占47.8% 抗病长粒优质恢复系占33.3% 低镉恢复系占17.0%[4] - 抗飞虱高产水稻新品种扬籼优4278已推广应用[4] - 基因编辑与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取得关键突破 成功挖掘七大性状[4] - 巴西新登记11个玉米品种和5个高粱品种[4] - 实现国内外育种资源高效穿梭利用[4] 其他作物进展 - 小麦实现育种技术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跨越[5] - 黄瓜种质创新结合前景选择 背景选择和回交转育技术[5] - 辣椒抗炭疽病表型鉴定室完成建设[5] - 成功研发出粮饲两用型谷子[5] - 成立国内首个向日葵种业创新联合体[6] 资本与运营管理 - 完成向大股东中信农业定增募资12亿元[7] - 有息负债规模较年初下降7.26亿元[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2.66%[7] - 资产负债率较年初下降6.46%[7] - 财务费用减少0.46亿元 降幅17.33%[7] - 实现汇兑收益1.48亿元[7] 行业环境与展望 - 行业面临全球粮价低迷 库存压力高企 市场竞争白热化挑战[7] - 政策扶持 生物育种技术突破 行业整合推动结构性变革[7] - 下半年将抓住低镉水稻品种运作 重点新品系快速上量机遇[8] - 国内玉米业务受益生物育种产业化机遇[8] - 巴西玉米受益乙醇产业增长及中国进口多元需求[8]
隆平高科: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6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11:0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66亿元,同比下降16.11% [1] - 净亏损1.64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1.11亿元 [1]
兴业银行武汉分行金融特派员下乡记:千万资金浇灌“太空种业”
和讯· 2025-08-22 10:56
公司发展情况 - 湖北金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太空种业研发 销售收入从2022年1.02亿元跃升至2024年2.09亿元 年均增长率超30% [1] - 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 在育种研发、基地扩建和农户合作方面处于关键发展期 [1][2] 金融服务支持 - 兴业银行武汉分行联合担保机构为企业设计1000万元综合授信方案 包含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和国内信用证等多种金融工具 [1] - 通过"担保+信用"组合模式提供资金支持 优化供应链金融方案解决农户与经销商账期不对称问题 [1][2] - 金融特派员提供政策咨询并协助申报农业科技补贴 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 行业背景与前景 - 太空种业是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1][2] - 湖北省大力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 太空种业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正迎来快速发展 [1][2] - 金融机构通过"融资+融智"综合服务持续聚焦农业产业链关键环节 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2]
农发种业(600313.SH):上半年净利润6303.76万元,同比增长14.13%
格隆汇APP· 2025-08-22 09:1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16亿元 同比增长47.8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03.76万元 同比增长14.1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58.03万元 同比增长84.52% [1] - 基本每股收益0.06元 [1]
康农种业(837403):2025半年报点评:多区域成本下降,玉米杂交种子毛利率稳定提升
西部证券· 2025-08-22 08:32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0.46亿元,同比下滑2.68% [1][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09亿元,同比增长12.22% [1][4] - 单Q2实现营收0.22亿元,同比增长67.73%,归母净利润0.1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4] - 毛利率达39.46%,同比提升13.47个百分点 [2] - 杂交玉米种子业务毛利率40.45%,同比提升12.97个百分点 [2] - 其他业务毛利率25.97%,同比提升21.71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分析 - 玉米杂交种子营收0.43亿元,同比下滑5.12%,主要因销售旺季提前导致收入确认时点变化 [2] - 魔芋种子和中药材种苗业务未实现销售收入,公司重心转向杂交玉米种子 [2] - 其他业务营收0.03亿元,同比增长56.37%,主要来自外单位制种面积增加带来的代繁收入 [2] 战略布局 - 国内强化西南地区优势,拓展黄淮海市场,挺进东华北市场,采用创新销售策略和线上渠道 [3] - 海外通过科研积累具备向东南亚、非洲供应种子的条件,6月接待尼日利亚高官考察加速品种认定 [3] - 与BlackStone Solutions,LLC合作推动种子进入巴西市场 [3]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9亿元/5.80亿元/7.22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亿元/1.32亿元/1.67亿元 [3]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5.3倍/19.8倍/15.6倍 [3] - 预计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3.4%/29.1%/24.5% [3][8] - 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5.1%/27.8%/26.6% [3][8]
21社论丨技术创新赋能,深圳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00:24
深圳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优势 - 深圳有20家企业上榜2024年中国农业企业500强 数量位居全国一线城市首位 [1] - 深圳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226家 其中国家级14家 省级133家 [1] - 深圳跑出了全国最多的农业龙头企业 [1] 平台型农业企业运营规模 - 深农集团在22个国内城市及2个海外城市布局35个农批市场 年均交易额2500亿元 交易量3600万吨 [1] - 中农网线上平台服务15万多家企业 平台商品交易总额超千亿元 年营收超400亿元 [1] - 优合集团是全国最大肉类进口企业 年进口冻肉和水产超75万吨 [1] 农业科技创新布局 - 深圳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拥有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及48个创新载体 [2] - 种业龙头企业育成23个主要农作物新品 [2] - 大疆农业无人机全球保有量超过30万台 [2]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 农业从传统种植转向科技与平台主导 [1] - 发达国家采用"从农场到餐桌"全产业链模式 [3] - 全球领先农业集团依靠高研发投入保持竞争优势 [3] 中国农业现代化挑战 - 需要破解农业信息系统"数据孤岛"现象 [4] - 产业链整合度较低 农业生产缺乏规模经济 [4] - 终端品牌建设存在不足 [4] 深圳企业的战略机遇 - 信息技术与科技创新能力可解决农业发展的短板 [4] - 通过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提升农业效率与现代化水平 [4] - 将庞大生产力与市场资源充分发挥 让农民获得更多增值 [4]
孙东升:把握着力点 激发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8-22 00:11
农业现代化发展 -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土地产出率 资源利用率 劳动生产率 加快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1] - 农业现代化仍是明显短板弱项 与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相比存在差距[1] - 加快促进农业科技深度发展 优先支持种业 农机装备 智慧农业 数字农业等技术创新 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和成果转化[2] 粮食安全保障 - 全方位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落实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战略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1] -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统筹粮食生产和支持政策体系 调动农民和地方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1] - 通过稳面积 提单产 扩产能确保粮食安全[1] 乡村振兴投入机制 - 健全财政投入 金融资本 社会资本持续投入保障体系 巩固乡村振兴投入保障长效机制[2] - 营造友好多元投入环境 充分调动各方投入积极性 提升投入效能和效果[2] - 投入需求极大 需打基础 利长远 补短板 调结构[2] 农业国际竞争力 - 推进高水平农业对外开放 形成农业生产贸易协调发展新格局[2] -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企业 由农业贸易大国向农业贸易强国转变[2] 要素保障与产业融合 - 统筹人力投入 物力配置 财力保障 推进乡村产业 人才 文化 生态 组织全面振兴[3] -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3] - 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 推进三产业融合发展[3]
把握着力点 激发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8-21 22:12
农业现代化与粮食安全 - 农业现代化是明显短板弱项 需提高土地产出率 资源利用率 劳动生产率以培育新动能[1] - 必须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统筹粮食生产和支持政策体系以稳定供给[1] - 优先支持种业 农机装备 智慧农业 数字农业的技术创新[2] 乡村振兴投入与要素保障 - 需健全财政投入 金融资本 社会资本的持续投入保障体系以提升投入效能[2] -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3] - 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挖掘多元价值实现三产业融合[3] 农业竞争力与国际合作 -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和成果转化 补上科技和装备短板[2] - 推进高水平农业对外开放 形成农业生产贸易协调发展新格局[2] - 加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企业 实现向农业贸易强国转变[2]
康农种业上半年增利不增收,杂交玉米种子营收下滑
贝壳财经· 2025-08-21 15: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4587.42万元 同比下滑2.6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68.85万元 同比增长12.22% [1] 业务板块分析 - 杂交玉米种子销售收入4272.17万元 同比减少5.12% [1] - 中药材种苗和魔芋种子销售未实现销售收入 [1] -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37% [1] 经营策略调整 - 客户春节前完成进货备货 2025年农历春节时点较早导致销售旺季提前结束 [1] - 收入向2024年12月集中 2025年1月发货量减少 [1] - 更主要管理精力投入杂交玉米种子业务 暂未开展中药材和魔芋业务 [1] - 为外单位制种面积增加导致代繁收入相应增长 [1] 行业周期影响 - 中药材和魔芋行业逐步进入下行周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