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

搜索文档
发挥央企优势激发消费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5-17 21:50
央企助力提振消费 - 央企在资源、技术、品牌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培育壮大内需增量市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1] - 消费领域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消费政策扎实推进,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1] 增强激励力度与财富增值 - 加大央企技能人才激励,构建"技能价值+创新贡献"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 [1] -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强化产业联农带农,助力盘活资产资源 [1] - 提升上市公司投资回报,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讲好传统产业"第二增长曲线"和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增长点"故事 [1] - 适度提高现金分红比例及频次 [1] 新赛道就业与场景创新 - 培育先进制造就业空间,增加科技研发部门见习岗位,配合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需求 [2] - 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领域开展"订单式"定向培养 [2] - 创新住房消费供给模式,定向挖潜公积金群体住房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建立央企保障房项目库 [2] - 延伸汽车后市场服务链条,推出"以租代购"方案,拓展汽车改装服务,布局房车驿站综合体 [2] 低空经济与航天技术应用 - 扩充央企低空经济创新联合体,加快低空装备制造、基础设施、网络布局等全产业链资源整合 [2] - 推动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等航天技术商业转化,推广智慧农业、碳监测、灾害预警等场景应用 [2] 县域经济与银发消费 - 深化央企定点帮扶,推动消费帮扶转向品牌共建、订单农业等长效合作机制 [3] - 布局银发消费市场,整合央企存量土地、地产开发、医药医疗等资源,孵化"康养+"融合业态 [3] - 创新"文旅+"跨界消费,探索文旅与农业、工业、科技、教育等融合 [3] 央企协同与政策保障 - 鼓励央企资源互联互通,支持构建央企"名品方阵" [3] - 完善资本协同机制,加大消费新业态投资,拓宽融资渠道,研究成立消费促进专项基金 [3]
2025年PE沈阳投融资活动周举办
中证网· 2025-05-15 11:52
活动概况 - 2025年PE沈阳投融资活动周于5月6日至12日举办 主题为"创新 发展 机遇——助力沈阳建设开放创新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活动由北京基金业协会和沈阳市基金业协会主办 地点在沈阳市皇姑区 [1] - 活动举办多元化 多层次的投融资对接 旨在以股权投资服务实体经济 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打造京沈股权投资基金新业态 [1] 政策与战略布局 - 沈阳作为东北唯一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 依托"创投十七条"等政策红利释放市场活力 [2] - 产业端紧扣十大重点领域 深化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等战略赛道布局 培育硬科技产业集群 [2] - 资本端创新"基金+产业"生态闭环 以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 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攀升 [2] 沈阳PE指数与金融生态 - 沈阳PE指数构建起观测区域金融生态的核心坐标 沈阳私募市场形成"募投双升 结构优化 价值重塑"新格局 [1] - 国有资本深度布局半导体 航空装备等十大产业链 推动金融生态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 [1] - 呼吁全球投资者把握东北振兴机遇 共建辐射东北亚的资本枢纽 将"沈阳PE指数"转化为服务国家双循环战略的价值标尺 [1] 区域发展与合作 - 皇姑区以科技创新反哺金融生态 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依托数字技术优化金融服务能力 [2] - 皇姑区目标构建"金融哺育科技 科技赋能金融"的良性循环 形成科技与金融共生共荣的新格局 [2] - 中国证券报与沈阳市基金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皇姑区与20家战略合作方签署协议 多家投资机构与沈阳硬科技企业达成意向签约 [2] 嘉宾与项目交流 - 活动邀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中保投资总裁 工银投资副总经理 四源合CEO 国科嘉和基金总经理 伦敦商学院教授等嘉宾分享经验 [3] - 来自人工智能 医疗 先进制造 新材料等领域的二十余个项目通过线上路演与百余家投资机构互动交流 [3]
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第三届链博会推介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09:15
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前景 - 中国致力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和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在当前形势下更具现实和紧迫意义 [1] - 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提供坚实基础 [1] - 加拿大是资源大国,中国是生产大国,两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深化合作前景广阔 [1] - 加拿大企业通过参加链博会可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促进加拿大经济多元化 [1] 链博会平台价值 - 链博会为企业提供深入了解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技术链、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和供应链服务等领域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的良机 [2] - 链博会是扩展网络并在中国及亚太地区发现新机遇的有价值平台 [1] - 中国已成功创建极具竞争力的供应链网络,整合了国内外供应链 [2] 中加企业合作机遇 - 加拿大经济繁荣有赖于全球市场连接、高效跨境物流和强大国际伙伴关系,与中国建立务实、平衡、稳定和富有成效的关系是推进加拿大经济利益的关键 [1] - 鼓励加拿大和中国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并抓住经济增长和恢复供应链韧性的新机遇 [2] - 供应和采购多样化对小企业非常重要,需建立富有弹性的供应链 [2] 活动参与情况 - 第三届链博会加拿大多伦多推介会吸引当地政界、商协会、企业和中资机构约百名代表出席 [1] - 推介会专题讨论主题为"如何通过供应链协作挖掘中加经贸合作潜力" [2] - 第三届链博会将于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 [4]
激活高能“校友圈”,广州天河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4:25
天河区与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地合作 - 天河区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立常态化校友联合招商工作机制,推动校友项目落地[1] - 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合作,营造校友经济、校地合作新生态[1] - 近五年来华工与天河区企业的技术合同达9.5亿元[7] 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友资源与产业贡献 - 华南理工大学被誉为"企业家的摇篮"、"工程师的摇篮"、"新能源汽车界的黄埔军校"[2] - 校友在大湾区创立或领导的上市公司、大型企业超200家,孵化高科技企业超430家[2] - 天河区现有200余家华工校友企业,涉及汽车、家具、电子信息等多个行业[5] 天河区的经济与产业优势 - 天河区GDP达6615亿元,占广州GDP的21.34%,连续18年领跑全市[2] - 天河区推进"12126"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广州"12218"产业体系提供支撑[7] - 京华信息科技等校友企业从天河软件园起步,发展为国家重点软件企业[5] 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参与 - 广州工控集团与华工在产业园区运营、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交流方面深化合作[8] - 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对华工校友企业,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类企业给予支持[8] - 推介会现场企业交流热烈,政府搭台推动资源精准对接[8] 未来合作展望 - 天河区号召校友企业投资兴业,与母校和天河共同发展[6] - 政府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常态化校友联络机制[9] - 校友经济与高校创新引擎将推动破圈合作多点开花[9]
2025年PE沈阳投融资活动周成功举办 40余位投资界重量级嘉宾出席
新浪基金· 2025-05-13 08:58
为了落实京沈对口合作国家战略重大举措,进一步将京沈合作深入推进,2025年5月6日至5月12日,由 北京基金业协会、沈阳市基金业协会主办的2025年PE沈阳投融资活动周在沈阳市皇姑区隆重举办。私 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是通过私募基金对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PE沈阳投融资 活动周将通过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对接活动,旨在以股权投资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打造京沈股权投资基金新业态。 本次活动周以"创新·发展·机遇—助力沈阳建设开放创新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为主题,邀请40余位投资界 重量级嘉宾、100余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和50余家新闻媒体参加;沈阳市相关地区、市直部门、科研 院所和高科技企业代表等300余人现场参会。 活动周从5月6日投融资预路演拉开帷幕。来自人工智能、医疗、先进制造、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的二十余 个项目通过线上路演的方式与百余家投资机构在线上互动交流。 5月10日,活动周启动仪式正式开幕。沈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段继阳、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 任邵秉仁出席活动并发表了开幕致辞。 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文哲发布沈阳PE指数时表示,沈阳肩负建 ...
创投通:一级市场本周融资总额约37.42亿元 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活跃度居前
快讯· 2025-05-10 01:19
一级市场融资概况 - 本周国内一级市场共发生53起投融资事件 披露融资总额合计约37 42亿元 [1] - 汽车出行领域融资总额最高 达16 10亿元 占本周总融资额的43% [1] - 享道出行完成超13亿元C轮融资 为本周金额最高的单笔融资事件 [1] 行业活跃度分布 - 先进制造和医疗健康领域投资事件数量领先 显示资本持续关注硬科技赛道 [1] - 新能源和集成电路领域同样保持较高活跃度 反映政策扶持方向 [1] 重点融资事件 - 享道出行C轮融资获得产业基金与地方政府联合投资 金额超13亿元 [1]
征集启动|照亮创业征途,2025厦大火炬创业营助力硬科技创业突围
36氪· 2025-05-06 09:39
全球科技格局与创业营背景 - 全球科技格局经历深刻变革,AI、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竞争激烈,麦肯锡预测AI软件与服务、半导体、生物技术等18个高增长行业将重塑全球经济[3] - 技术迭代周期缩短,产业链重构加速,为科技创业者带来机遇与挑战[3] - 厦门大学与厦门火炬高新区联合打造2025厦大火炬创业营,聚焦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医疗、智能传感半导体、电子信息六大硬科技领域[3] 创业营核心目标与定位 - 构建新质生产力生态,助力企业突破市场壁垒,推动产学研融合与科研成果产业转化[3] - 面向高校科研团队、早中期硬科技团队选拔培育项目,提供公益创业辅导[3] - 配套10亿元规模厦门火炬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提供阶梯式资金支持[7] 五维联动框架 - **产**:整合科技、人才、资本资源,联合六大行业领域上市公司实现产业对接[6] - **学**:链接全国高校资源,汇聚高校校友科技项目与硬科技早中期项目[6] - **研**: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转化通道,突破关键技术瓶颈[6] - **用**:提供运营指导、资源对接及市场应用支持[7] - **金**:入营项目可获1万元奖学金,优秀项目有机会获500-1000万元股权投资[7] 创业实战培训体系 - 设置投融资、法务、财务、企业管理等课程,分三期总计6-7天封闭培训[9] - 课程涵盖商业计划书撰写、股权融资、知识产权管理、税务筹划等12类细分内容[12] - 安排资源对接专场,促进学员企业与导师、高校、上市公司协同合作[10] 专属赋能体系 - 资本引擎:对接50+股权投资机构[14] - 宣传势能:国内合作媒体深度推广[15] - 生态赋能:构建产业资源链接,强化协同效应[16] - 投资机遇:优秀项目可获500-1000万元直投,高校转化项目可获50-1500万元分阶段支持[17] - 历史成果:前五期100+项目入营,20+项目累计融资超3亿元[17] 项目招募与条件 - 招募对象:高校科研团队、校友科技项目、硬科技早中期项目[19] - 行业要求:新材料、先进制造、半导体等六大前沿领域[19] - 阶段要求:种子轮至A轮,商业模式清晰且技术已验证[22] 支持机构与资源 - 指导单位包括厦门大学、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24] - 承办单位涵盖6家专业孵化器公司及交通银行厦门分行[24] - 合作投资机构包括赛富基金、松禾基金、东方富海等20余家机构[24] - 厦门创新创业园孵化规模11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3500家,聚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25] - 厦门高新投为国有创投,管理规模20亿元,投资领域与创业营六大方向高度重合[28]
向“新”发力夯实经营业绩沪市公司2024年形稳势升
上海证券报· 2025-05-05 18:18
经营业绩 - 沪市主板公司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9.57万亿元,同比保持稳定,净利润4.35万亿元、扣非净利润4.14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2.4% [2] - 八成公司实现盈利,四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30余家净利润增幅超30%,78家扭亏为盈 [2] - 主板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明显,2024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速扩大至15%,2025年一季度实体企业净利润重拾升势,经营性现金流大幅转正 [2] - 近五年沪市主板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速均为5%,744家"长跑型"公司贡献近七成营收、超八成利润 [2] - 科创板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221.70亿元,同比增长0.24%,近七成公司收入增长,54家公司增幅超50% [3] - 科创板公司2024年净利润475.23亿元,五成公司净利润增长,30家实现翻番,32家扭亏为盈 [4] 行业表现 - 金融、能源、建筑、交运等上证180公司贡献沪市主板超八成利润 [2] - 汽车、医药生物、智能制造、精细化工等新质变量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速达10% [2] - 科创板市值前10名公司2024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1.2%和24.3%,较上市前累计增长175.6%和394.8% [4] 研发投入 - 沪市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规模超万亿元,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近四成 [5] - 主板实体企业研发投入约9200亿元,五年实现翻倍,723家公司研发投入过亿元 [5] - 钢铁、基础化工、汽车、电子、机械设备行业研发增速居前,分别为12%、8%、7%、6%和5% [5] - 计算机、机械设备、国防军工、汽车、医药生物、通信研发强度较高,分别为14%、6%、5%、5%、4%和4% [5] - 科创板2024年研发投入1680.78亿元,超净利润2.5倍,同比增长6.4%,三年复合增速10.7% [5] - 科创板研发强度中位数达12.6%,107家公司连续三年研发强度超20% [5] 创新成果 - 科创板汇聚研发人员24万人,占员工总数近三成,2024年新增发明专利2万项,累计超12万项 [6] - 138家次公司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重要奖项,超六成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6] - 超八成科创板公司核心产品瞄准进口替代及自主可控,超380家公司850余项产品或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6] - 超60家公司推出全球首创性产品,引领医疗装备、半导体材料、光伏组件等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6] 退市机制 - 2025年沪市主板19家公司触及或实施各类退市,其中12家被强制退市 [7] - 主动退市、吸收合并、出清式资产置换等多元退出占比达37% [7] - 11家公司预计符合"摘星""摘帽"条件,6家已完成相关工作 [7]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绩单”出炉:创新“浓度”高 回报能力强
证券日报· 2025-05-05 16:08
整体业绩表现 - 2024年A股5413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72万亿元 [1] - 沪市主板公司营业收入49.57万亿元 科创板公司14221.70亿元 深市20.82万亿元 北交所1808.45亿元 [2] - 沪市主板净利润4.35万亿元(同比+1.9%) 科创板475.23亿元(50%公司净利增长) 深市8064.47亿元 北交所110.30亿元(225家盈利) [3] 行业结构变化 - 沪市主板市值领军行业从金融/能源转向汽车/医药生物等新兴产业 [2] - 科创板引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创新医药/先进制造产业 [2] - 深市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领域实现突破 [2] - 家电行业净利润全年+5%(Q4+16%) 深市大消费营收56831.01亿元(+3.75%) 净利3264.57亿元(+17.62%) [2] 研发投入与创新 - 沪市研发投入超万亿元(占全国企业近40%) 主板实体企业9200亿元 [4] - 深市研发投入超7600亿元 创业板2036.84亿元(31.1%公司连续两年研发强度>5%) [4] - 北交所研发投入91亿元(60%公司同比增长) 平均研发强度5.04% 专利总数2.69万项(+8.64%) [4] - 科创板超80%公司瞄准进口替代 380家公司850余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5] 分红情况 - 沪市主板1259家分红(占盈利公司93%) 总额1.77万亿元(+6%) 科创板分红386.82亿元 [7] - 深市1884家分红4308.29亿元 全年合计5789.55亿元(+14.97%) [7] - 北交所超90%盈利公司分红 总额59.68亿元(占净利润43%) [7] 出口表现 - 上市公司境外收入占比14.3%(较2023年+1.2个百分点) [8] - 沪市主板海外收入6.09万亿元(+7%) 非美出口占比超80% [8] - 深市海外收入4.18万亿元(+11.62%) 出口导向型公司营收1.78万亿元(+14.6%) [8] - 高端装备/集成电路/智能家电/电动汽车海外收入增长15%/10%/9%/7% [8] - 科创板境外销售毛利率中位数40.8% 37家公司产品全球市占率第一 [9]
阿曼多个综合经济集群支持经济多样化进展情况
商务部网站· 2025-05-01 15:57
阿曼综合经济集群发展 - 阿曼五个综合经济集群推动工业、矿业、旅游业、粮食安全和物流等领域实现质的飞跃 [1] - 集群是"经济多元化"计划成果的一部分,旨在促进支柱行业发展并增强投资吸引力 [1] - 五个集群提供500个投资机会,覆盖粮食安全、运输、仓储、旅游、工业和矿业等领域 [1] 杜库姆经济特区投资机会 - 杜库姆综合经济集群启动咨询服务招标,是实施五个集群的第一步 [2] - 该集群投资机会包括区域冷链综合体、先进制造业、鱼类和红肉增值产品制造中心、药品仓储及鲜花进出口中心 [2] - 已发现中小企业30个服务业、17个生产业、20个粮食安全、12个交通物流、14个旅游领域投资机会 [2] 其他集群具体规划 - 佐法尔省纳季德农业经济集群聚焦粮食安全,预计投资达2.3亿里亚尔 [2] - 佐法尔省沙利姆及哈拉尼亚特群岛综合矿业集群整合采矿、工业、渔业、旅游和物流,预计经济回报5.17亿里亚尔 [2] - 内地省旅游集群支持旅游业发展,预计经济回报3400万里亚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