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

搜索文档
消费品零售业2025“半年报”:消费展现韧性,健康悦己与国货创新推动市场升级
经济观察网· 2025-08-31 10:59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社零总额同比增长5.0%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50% [1] - 消费韧性源于政策与收入增长的"双轮驱动"及结构性变化 [1] 政策与收入支撑因素 - 国家"以旧换新"政策覆盖手机 平板 智能手表 12类家电及汽车 通过补贴刺激大宗消费 [2] - 地方政府通过消费券和补贴措施提振消费信心 [2]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5.3% 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比略有下降 [2] 消费结构性变化趋势 - 健康成为企业触点布局核心 户外运动热潮带动相关消费增长 [1] - Z世代推动美妆赛道向情绪价值与可持续发展转型 [1][3] - 悦己消费与国货创新成为升级关键 [1] 细分领域发展动态 - 户外活动流行(徒步 露营 骑行 水上运动)为户外用品市场注入动力 [3] - 国货美妆通过原料创新加速国产替代 并实现跨品类与跨地域拓展 [3] - 美妆与健康企业践行ESG理念 投入环保 原料创新及天然产品研发 [3] 渠道与竞争格局演变 - 电商平台向"品质+品牌"双轮驱动转型 重心转向品质信任 品牌价值与服务体验 [3] - 资本市场支持具备稳健现金流 突出品牌力 高连锁化与数字化水平的企业 [4] 资本流向与投资偏好 - 奢侈品行业资本向硬奢品类(珠宝 宝石 高档手表)倾斜 看重资产保值属性 [4] - 运动户外品牌通过并购实现快速扩张 IPO市场头部效应明显 [4] - 健康与美妆赛道资本持续关注健康科技 功效性护肤和大健康管理等新兴领域 [4] 税收与制度支持 - 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 关税等关键领域税制持续优化 助力企业稳健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 [4]
社恐升级,年轻人开始「断网」、「戒爱」了
36氪· 2025-08-31 02:08
美国Z世代消费行为变化 - Z世代兴起"静默闭关"热潮 通过数字隐退和心灵休假对抗社交媒体压力源[5] - 超过一半Z世代因害怕尴尬而避免主动追求心仪对象 呈现想爱不敢动的矛盾状态[9] - 年轻人为守护心理健康选择主动失联 通过绝对安静实现自我疗愈和大脑重启[8] 品牌营销创新案例 - 麦当劳在13个城市推出"麦麦岛"主题快闪 复刻1971年经典IP带动限时奶昔产品热销[10][12] - 网红郭老师开设"郭子的茶"奶茶店 将直播IP和网络用语融入线下门店设计[13][15] - 宜家入驻京东电商平台 从9.9元调味罐到整墙衣柜实现一站式送装服务[19] 奢侈品市场动态 - LV全球首家美妆精品店落地南京德基广场 单支口红定价1200元创行业新高[16][17][18] - 德基广场2024年销售收入达245亿元 成为全球零售新店王[16] - LV彩妆系列包含55款口红和10款润唇膏 由顶级彩妆师Pat McGrath担任创意总监[16] 产品设计创新趋势 - Bravest Studios推出44升AirPack背包 完美复刻AirPods充电盒造型与105°铰链设计[20] - 泡泡玛特发布8cm迷你版LABUBU 线上3万只17秒售罄 线下快闪排号系统崩溃[23] - Nike推出AirMax Muse液态银鞋款 采用银箔质感合成革与机甲式加厚鞋底设计[32][34] 美妆行业战略布局 - Miu Miu与欧莱雅合作推出首款香水"Miutine" 主打野草莓与栀子花的甜酷香调[25] - 欧莱雅因与成人网站顶流合作引发争议 打破美妆行业与成人内容合作边界[29][31] - Urban Decay借助反叛人设营销 但涉黄标签冲击品牌主流价值观[29] 零售业态调整 - 茑屋书店成都西南首店闭店 成为中国大陆关闭的第4家门店[36][38] - 日式生活方式提案模式在中国出现水土不服 高定价导致沦为拍照布景[36] - M Stand在京都南禅寺开设海外首店 推出限定咖啡豆和特调抹茶产品[39][41] 时尚单品消费现象 - The Row690美元人字拖登Lyst最热门单品 多色断货 despite被称美丽刑具[42][44] - 人字拖采用棉质夹脚带和橡胶鞋底设计 成本被质疑不超过10美元[44] - SKIMS面部塑形衣结合高弹网布与胶原蛋白微胶囊 首发当日北美官网售罄[45][47]
美国为何开始流行“犒赏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8-30 23:21
犒赏经济定义与特征 - 犒赏经济是一种犒赏消费驱动型经济形态 被视为口红经济的升级版 具有更强的消费分化色彩和情绪价值追求度[2] - 核心消费群体为美国年轻中产 包括硅谷年薪6位数的程序员和波士顿高校博士生等 他们收入不微薄但面临房贷压力 职场竞争和社交媒体心理压力[2] - 消费行为具有即时性特征 不追求性价比或理性消费 主要目的是减压 例如芝加哥教师每周花20美元买花 西雅图工程师月留500美元游戏基金 纽约会计每周消费25美元垃圾食品套餐[3] 市场规模与消费趋势 - 67%消费者计划在2024年黑五网一大促期间购物 45%消费者表示将通过购物犒劳自己[4] - 信用卡违约率在2024年末攀升至14年来最高值 高收入阶层违约率出现异常飙升[5] - 犒赏经济与信用卡违约率同步上升 表明职场和生活压力增大 中高收入群体步入收入下降螺旋[5] 行业应对策略 - 美妆行业推出限量版口红套装和香水套装 采用别出心裁包装设计并赋予甜美轻奢等情感设定[4] - 旅游公司开发定制化小众产品 包括户外探险 博物馆打卡和百老汇剧目套餐等主题服务[4] - 咨询公司开展缩水版梦想调查 通过询问消费者不考虑价格因素的梦想来识别服务消费潜力股 已有主题乐园计划推出低重力仓等平替产品[4] 经济指标关联性 - 经济学家建议对比研究犒赏经济发展趋势与信用卡违约率数据 作为美国经济走势判断佐证[5] - 二者同步上升表明经济可能处于危险临界点 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困境[5][6]
毛戈平(01318.HK):25H1归母净利同比+36.1% 产品矩阵推新升级带动增长
格隆汇· 2025-08-30 19:04
业绩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9亿元,同比增长31.3%,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增长36.1%,经调整净利润6.7亿元,同比增长32.0% [1] - 销售净利率为25.9%,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毛利率84.2%,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50.4%,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分析 - 彩妆业务收入14.2亿元(占比55%),同比增长31.1%,毛利率82.7%,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1] - 护肤业务收入10.1亿元(占比42%),同比增长33.4%,毛利率87.5%,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1] - 化妆培训及销售收入0.7亿元(占比2.6%),同比下降5.9%,毛利率62.9%,同比下降9.5个百分点 [1] - 新推出香氛产品收入0.1亿元(占比0.4%),毛利率77.6% [1] 渠道表现 - 线上渠道收入13.0亿元(占比51.4%),同比增长39.0%,毛利率83.9%,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2] - 线下渠道收入12.2亿元(占比48.6%),同比增长26.6%,毛利率85.7%,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2] - 线上会员1340万人,复购率24.1%,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线下会员560万人,复购率30.3%,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2] 产品表现 - 彩妆明星产品奢华鱼子气垫和光感柔纱凝颜粉饼零售额均超2亿元,新晶璨星穹眼影零售额超400万元 [3] - 护肤明星单品奢华鱼子面膜零售额超6亿元,奢华养肤黑霜零售额超2亿元,新黑金焕颜奢光菁华水零售额超1600万元 [3] - 新上线"国韵凝香"和"闻道东方"香水系列产品 [3] 市场表现 - 38好物节和618好物节期间,品牌抖音平台均夺得彩妆类目榜第1名 [3] - 公司作为稀缺高端美妆品牌,通过美妆学院模式和专业化妆师团队打造优质线下体验 [3] 盈利预测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2.0/15.2/19.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6.6%/26.7%/25.2% [3] - 最新收盘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35/28/22倍 [3]
毛戈平(01318.HK):2025H1业绩亮眼 高端国货美妆势能持续向上
格隆汇· 2025-08-30 19:04
业绩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25.88亿元 同比增长31.3%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6.70亿元 同比增长36.1% [1] - 业绩符合预期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1.79/15.36/19.39亿元 [1] 业务结构 - 彩妆业务营收14.22亿元 同比增长31.1% 占比55.0% [2] - 护肤业务营收10.87亿元 同比增长33.4% 占比42.0% [2] - 化妆艺术培训业务营收0.67亿元 同比下降5.9% 占比2.6% [2] 渠道表现 - 线上渠道营收12.97亿元 同比增长39.0% [2] - 线下渠道营收12.24亿元 同比增长26.6% [2] - 2025年618大促销售额增长超70% 抖音彩妆类目榜首 [3] 盈利能力 - 2025H1毛利率84.2% 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2] - 彩妆业务毛利率82.7% 护肤业务毛利率87.5% [2] - 香氛业务毛利率62.9% 化妆艺术培训业务毛利率77.6% [2] 费用控制 - 销售费用率45.2% 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2] - 管理费用率6.9% 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0.6% 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2] 产品表现 - 小金扇粉饼和鱼子气垫销售额均超2亿元 [3] - 鱼子面膜零售额超6亿元 占护肤业务近60% [3] - 黑霜销售额超2亿元 黑金焕颜鎏光精华水超1600万元 [3] 新品拓展 - 香水系列"国韵凝香"和"闻道东方"实现1141万元销售额 [3] - 新品逐步落地 持续开拓香氛品类边界 [3] 渠道建设 - 自营专柜405个 经销专柜32个 覆盖超120个城市 [3] - 复购率30.3% 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3] - 入驻北京SKP、重庆星光68百货等超高端渠道 [3] - 杭州开设首家品牌形象旗舰店 强化高端定位 [3]
美妆赛道上半年成绩单出炉,谁掉队、谁赶超?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11:5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9% 其中国货品牌市占率突破55% 出口额激增12%至258亿元[2] - 行业呈现"业绩分化、质量提升"特征 龙头企业领跑 第二梯队企业紧追 部分公司明显掉队[1][2] 龙头企业业绩 - 珀莱雅营收53.62亿元同比增长7.21% 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13.8% 毛利率73.28% 主品牌首次负增长但子品牌彩棠营收7.05亿元增长21.11% 洗护品牌Off&Relax营收2.79亿元增长102.52%[4][5] - 毛戈平营收25.88亿元增长31.3% 净利润6.7亿元增长36.1% 毛利率84.2% 彩妆产品收入占比55% 护肤品业务收入增长超30%[4][5] - 上美股份营收41.08亿元增长17.3% 净利润5.56亿元增长34.7% 毛利率75.5% 韩束品牌贡献81.4%收入 newpage一页品牌增长146.5%[4][5] - 巨子生物营收31.13亿元增长22.5% 净利润11.82亿元增长20.2% 毛利率81.7% 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4][5] 业绩下滑企业 - 华熙生物营收22.61亿元下降19.57% 净利润2.21亿元下降35.38%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9.12亿元下降33.97% 占比40.36% 研发投入占比10.22%但创新转化滞后[6][7] - 敷尔佳营收8.63亿元下降8.15% 净利润2.3亿元下降32.54% 医疗器械类产品收入2.38亿元下降48.07% 销售费用4.20亿元增长39.56% 占营业收入比例超48%[9][11] 第二梯队企业 - 上海家化营收34.78亿元增长4.75% 净利润2.66亿元增长11.66% 业绩增长归因于线上渠道引领[13][14] - 丸美生物营收17.69亿元增长30.83% 净利润1.86亿元增长5.21% 毛利率74.6% 主品牌丸美营收12.50亿元增长34.36% 第二品牌PL恋火营收5.16亿元增长23.87% 销售费用率飙至56.5%[13][14] - 水羊股份营收25.0亿元增长9.02% 净利润1.23亿元增长16.54% 毛利率64.61% 高端品牌对营收贡献显著增加[13][15]
美妆赛道上半年成绩单出炉,谁掉队、谁赶超?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11:5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9%[2] - 国货品牌市占率突破55%[2] - 美妆出口额激增12%至258亿元[2] 龙头企业业绩 - 珀莱雅营收53.62亿元(+7.21%)净利润7.99亿元(+13.8%)毛利率73.28%[5] - 毛戈平营收25.88亿元(+31.3%)净利润6.7亿元(+36.1%)毛利率84.2%[5][6] - 上美股份营收41.08亿元(+17.3%)净利润5.56亿元(+34.7%)毛利率75.5%[5][6] - 巨子生物营收31.13亿元(+22.5%)净利润11.82亿元(+20.2%)毛利率81.7%[7] 龙头企业业务亮点 - 珀莱雅彩棠品牌营收7.05亿元(+21.11%)洗护品牌Off&Relax营收2.79亿元(+102.52%)[6] - 毛戈平彩妆产品收入占比55% 护肤品业务增长超30%[6] - 上美股份韩束品牌贡献81.4%收入 newpage一页品牌增长146.5%[6] - 巨子生物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7] 业绩下滑企业 - 华熙生物营收22.61亿元(-19.57%)净利润2.21亿元(-35.38%)[9] -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9.12亿元(-33.97%)占比40.36%[9] - 敷尔佳营收8.63亿元(-8.15%)净利润2.3亿元(-32.54%)[11] - 敷尔佳医疗器械类产品收入2.38亿元(-48.07%)销售费用4.2亿元(+39.56%)占比48%[11] 第二梯队企业表现 - 上海家化营收34.78亿元(+4.75%)净利润2.66亿元(+11.66%)[15] - 水羊股份营收25亿元(+9.02%)净利润1.23亿元(+16.54%)毛利率64.61%[15][16] - 丸美生物营收17.69亿元(+30.83%)净利润1.86亿元(+5.21%)毛利率74.6%[15] 第二梯队业务特点 - 丸美主品牌营收12.5亿元(+34.36%)占比超70% PL恋火品牌营收5.16亿元(+23.87%)[16] - 水羊股份高端品牌对营收贡献显著增加[16] - 丸美销售费用率飙升至56.5%(同比增近40%)[15]
主品牌营收7年来首下滑,珀莱雅焦急谋变:冲刺港股二次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8-30 11:13
核心观点 - 珀莱雅近期进行多项战略调整包括高管任命及筹划港股二次上市 旨在加速国际化战略和应对主品牌营收增长放缓及线上渠道增速下滑的压力 [3][4][5][7] 高管任命与组织调整 - 正式任命果小为首席营销官 其为消费领域资深营销操盘手 拥有10余年经验 曾任职阿芙精油市场负责人 泡泡玛特CMO及蕉下CMO 公司认为其跨领域创新思维与现阶段战略需求高度契合 将加强营销体系与全球化战略适配 [4] - 聘任薛霞为董事会秘书 曾任红蜻蜓及罗莱生活董事会秘书 公司认为其丰富资本市场运作及跨国企业管理经验将为港股上市注入关键动能 [4] - 高管调整被视为配合港股上市流程及经营新动作的人才配置 [5] 港股二次上市计划 - 董事会于2025年8月25日审议通过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议案 旨在加快国际化战略和海外业务发展 增强境外融资能力及提高综合竞争力 [5] - 港股上市可降低融资成本 并为拓展国际业务提供资金支持 [5] - 上市计划将打开国际融资 治理提升与品牌背书三大通道 为全球化注入长期动能 [7] 财务表现与增长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3.62亿元 同比增长7.21% 净利润7.99亿元 同比增长13.8% 对比2022年至2023年营收净利润增速均超35% 2024年增速超20% 显示增长显著放缓 [5] - 主品牌珀莱雅营收39.79亿元 同比减少0.08% 为2018年以来首次下滑 该品牌营收占比74.27% 近三年增速基本保持20%以上 [6] - 第二品牌彩棠营收7.05亿元 占总营收13.17% 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1.11% 较2024年上半年增速40.57%明显下滑 且2021年至2023年增速均超75% 但2024年同比增幅骤降至19.04% [6] 渠道表现与挑战 - 线上渠道营收51.09亿元 占总营收95.39% 同比增长9.17% 但2022年至2024年增速持续放缓 同比增幅分别为47.5% 42.96%和23.68% [7] - 线上渠道增长乏力源于流量红利见顶 除非加大投入 否则难保持强劲增长 [7] 品牌与战略瓶颈 - 公司多品牌矩阵仍相对欠缺 需多品牌成功以获取新增长点 [7] - 主品牌营收基数大 难以实现高增长率 且受市场环境或策略调整影响 [6]
七夕南京美妆市场观察:国际巨头同台竞技,高端消费显现新动向
扬子晚报网· 2025-08-30 09:57
高端美妆品牌市场活动 - 迪奥在南京德基广场举办七夕"惊艳红人馆"活动 全球美妆大使邓为和演员宋祖儿亲临现场 引发消费者热烈反响 现场排队达数十米 有消费者为体验新品唇膏宁愿等待两个多小时[1] - 古驰同期举办"绮梦花园"快闪店活动 品牌大使张凌赫现身互动 预售情况良好 年轻消费客群关注度和购买意愿突出[1][5] - 路易威登美妆全球首家独立专卖店于8月初落户德基广场 部分限量产品当日售罄 市场反响热烈[1][3] 德基广场战略地位 - 德基广场2024年营业额达245亿元 持续领跑全国高端商场 成为国际美妆品牌战略布局重要据点[3] - 广场负一楼美妆区持续进行品牌调整升级 宝格丽香氛等知名品牌入驻 Le Labo南京首店即将进驻 丰富高端美妆品牌矩阵[8] - 作为南京乃至华东地区美妆消费核心地 其发展态势为行业提供重要参考[8][14] 营销策略与消费趋势 - 品牌营销策略聚焦体验式消费 迪奥设置智能试妆镜和个性化色彩诊断互动区 专柜客流量显著高于平日 新会员注册量增加 男性消费者比例明显提升[9] - 古驰打造沉浸式香氛之旅 提供现场定制服务 有效带动香水品类销售[9] - 路易威登推出刻字定制服务和限量产品组合 营造稀缺性和专属感 产品快速售罄[11] 市场表现与行业趋势 - 中国高端美妆市场保持稳健增长 德基广场美妆业态增速备受关注[12] - 超半数中国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和服务表现出强烈兴趣 消费升级趋势显著[12] - 七夕营销成果印证高端美妆市场复苏态势 预计下半年市场保持稳健增长 国际品牌将加大对中国市场投入[14]
节日消费助推即时零售火热,美团七夕非餐饮即时零售日订单超2700万
格隆汇APP· 2025-08-30 08:58
核心观点 - 美团闪购在七夕当日创下非餐饮即时零售订单量新高2700万单 礼赠消费规模达峰值 呈现订单量与客单价双增长态势 [1] - 即时零售成为品牌和零售商重要增量渠道 超500个品牌在平台实现销量同比多倍增长 [1] 销售表现 - 鲜花销量突破历史峰值 数码电脑 美容护肤 珠宝首饰等品类销量实现翻倍增长 [1] - 3C家电 美妆护肤等品类人均消费金额较去年七夕大幅提升 [1] 消费趋势 - 礼赠需求呈现多元化与品质化特征 从传统鲜花向全品类扩展 [1] - 高单价品类销量大幅增长 推动平台客单价显著提升 [1] 行业影响 - 华为 丝芙兰 屈臣氏 全棉时代 歪马送酒等美妆 3C 快消 百货 酒类品牌借力即时零售渠道获得增长 [1] - "闪购赠万物"模式有效带动多品类销售 验证即时零售模式在节日经济中的爆发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