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手机
icon
搜索文档
4499元起!小米17系列发布 雷军发表第六次年度演讲:曾因质疑陷入内耗 决心逆天改命
华夏时报· 2025-09-25 13:03
公司战略转型 - 小米坚定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型 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 [3] - 自研手机SoC被视为成功必由之路 至少需坚持十年并投入500亿元 [4] - 芯片研发策略调整:放弃中低端路线 专注最高端SoC才有一线生机 [6] 芯片技术突破 - 发布第二代3nm工艺玄戒O1芯片 集成190亿晶体管 实验室跑分突破300万 [6] - 成为全球第四家拥有自研手机SoC的厂商 [6] - 芯片研发始于2014年松果电子 2017年首款澎湃S1亮相后转向小芯片路线 [6] 汽车业务进展 - 小米SU7上月交付量达3.65万台 计划将部分车型交付周期缩短最多2个月 [22] - 9月第三周小米汽车以1.08万辆周销量位列新势力第二 [23] - 因辅助驾驶系统安全隐患召回11万辆SU7标准版 占已售车型三成 [23] 产品发布情况 - 小米17系列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 采用第三代3nm工艺 主频4.6GHz [13] - 小米17系列起售价4499元 Pro Max系列采用低功耗屏 起售价5999元 [13][15] - SU7标准版售价21.59万元 YU7项目被定位为小米汽车力挽狂澜的底牌 [10][23] 高管团队建设 - 现有12位高管中9位为新引进外部顶尖人才 [7] - 公司持续面临人才短缺问题 需大量内部提拔和外部招募 [16][17][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二季度营收1159.6亿元 同比增长30.5%创历史新高 [23] - 调整后净利润108.3亿元 同比增长75.4%同步创纪录 [23] - 2020年公司年收入突破2000亿元 成功跻身世界500强 [3] 市场认可度 - 高端化进展显著 SU7 Ultra五六十万元产品获得市场认可 [20] - 通过自建智能工厂逐步消除"组装厂"舆论质疑 [20] - 纽北赛道官方最终认可小米汽车技术雄心 [8]
雷军年度演讲坦言“内心充满焦虑”,小米17正式发布
金十数据· 2025-09-25 13:03
小米17系列产品发布 - 小米17系列正式发布 定位为小米史上最强小尺寸全能旗舰 配备6.3英寸机身和1.18毫米四等边屏幕 [1] - 首发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 主频达4.6GHz 采用小米3D环形冷泵散热技术 [3] - 搭载7000mAh金沙江电池 支持100W有线与50W无线快充 配备徕卡三摄和IP69级防水 [3] - 起售价定为4499元 公司强调加量不加价策略 [3] 芯片战略布局 - 公司认定自研手机SoC是成功必由之路 计划坚持投入至少十年和五百亿资金 [4] - 反思松果芯片路线错误 指出中低端切入完全没机会 必须从最高端切入才有一线生机 [4] - 借鉴苹果和华为高端切入模式 强调没有手机公司从低端成功研发SoC的先例 [4] 汽车业务发展 - 汽车业务快速进展源于聚集大量热爱汽车且野心勃勃的工程师团队 [4] - YU7车型被定位为战略底牌 承担小米汽车业务力挽狂澜的使命 [4] - SU7 Ultra通过纽北认证过程曲折 向官方连发21封邮件争取机会 [4] 行业竞争态势 - 公司公开认可特斯拉Model Y产品竞争力 建议消费者作为备选方案 [5] - 提及理想汽车即将发布的i6车型 同时称赞理想L9的产品设计取向 [5] 企业战略反思 - 公司承认面临外界"组装厂缺乏技术"的质疑 坦言存在难以言说的焦虑感 [3] - 强调正视失败的重要性 认为克服内心恐惧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4]
雷军:小米17 Pro比iPhone 17 Pro便宜了4000块
新浪科技· 2025-09-25 12:55
产品发布 - 小米推出小米17 Pro系列包括6.3英寸小尺寸科技影像旗舰和6.9英寸巅峰科技影像旗舰两款机型 [2] - 全系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并搭载妙享背屏功能 支持个性化壁纸设置和重要信息通知显示 [2] - 背屏支持后置主摄自拍功能 提供趣味大头贴模式及米家打印支持 另配备复古掌机保护壳变身功能 [2] 影像系统 - 搭载全新徕卡光影大师影像系统 首发光影猎人950L影像传感器 [2] - 采用LOFIC高动态技术 实现16.5EV超高动态范围拍摄能力 [2] 定价策略 - 小米17 Pro起售价4999元 较iPhone 17 Pro低4000元 [2] - 小米17 Pro Max起售价5999元 [2]
雷军:YU7砍掉620公里版本,直接将835公里版设为标准版
北京商报· 2025-09-25 12:50
产品策略调整 - 公司取消620公里续航版本车型 将835公里长续航Pro版更名为标准版 续航增加200多公里但定价维持不变[1] - 产品规划调整基于长途实测结果 旨在消除用户里程焦虑[1]
雷军的“改变”:押上家底,造车造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2:44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五年战略转型 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公司 重点投入汽车与芯片领域 实现高端化突破和生态协同[1][2][3] 战略转型背景 - 2020年公司虽跻身世界500强且年收入超2000亿 但面临行业巨头竞争压力及"组装厂缺乏技术"的舆论质疑[1] - 公司启动触及灵魂的大反思 决定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 转型硬核科技公司[1] 汽车与芯片布局 - 造车与造芯决策同步进行 消耗公司前十年积累的资源 压力堪比同时供两个孩子上大学[2] - 两项业务需跨越资本技术人才三重门槛 涉及上万个零部件供应链管理及持续技术攻坚[2] - 过去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 研发人员占比达48.6% 大部分流向芯片与汽车领域[2] - 业务由专业团队支撑 非创始人单独决策[2] 认知与战略升级 - 认知变化催生战略升级 形成手机汽车芯片三业务协同模式:芯片提供底层算力 汽车反哺智能技术 手机串联智能生态[3] - 对标苹果特斯拉保时捷被视为高端化必然选择 通过学习第一实现赶超[3][4] 高端化进展 - 小米SU7 Ultra售价50-60万元 市场热度超预期 体现高端化阶段性成果[5] - 手机领域小米17系列采用分层策略:标准版维持用户盘 Pro系列冲击高端 搭载第三代3nm工艺处理器[5] - 通过自研技术智能工厂建设徕卡合作及澎湃OS系统迭代 扭转组装厂印象 实现从参数领先到体验优先的转型[5] 资源管理策略 - 公司15周年重点聚焦人才与资金储备:厉害的人足够多才能成事 攒钱足够多才能集中办大事[6] - 通过内部提拔加外部招募解决高端人才短缺 支撑造车造芯业务需求[6] - 强调复盘文化 从失败中汲取教训[6] 生态产品落地 - 小米17系列跳过16代直接对标iPhone17 彰显高端决心[7] - 澎湃OS3系统实现手机平板家电无缝协同 高端音箱等产品完善科技家电序列 提升生态整体价值[7] 发展历程 - 创始人六次年度演讲串联公司成长轨迹 从2020年《一往无前》到2025年《改变》[8]
小米17系列手机发布 起售价4499元
凤凰网· 2025-09-25 12:33
产品发布 - 小米集团于9月25日发布全新小米17系列手机 [1] - 起售价为4499元对应12GB+256GB版本 [1] - 12GB+512GB版本售价4799元 16GB+512GB版本售价4999元 [1]
4499元起,小米17系列手机售价公布
财联社· 2025-09-25 12:31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小米17系列手机起售价4499元(12GB+256GB版本)[1] - 12GB+512GB版本售价4799元 16GB+512GB版本售价4999元[1] - 产品于9月27日上午10点开启全渠道销售[7] 硬件配置 - 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采用第三代3nm制程工艺[2] - 移动平台主频达4.6GHz 为史上最高[2] - 搭载7000mAh小米金沙江电池[2] - 配备50MP超感光前置摄像头 支持AF自动对焦及f/2.2大光圈[5] - 采用光影猎人950影像传感器及新一代律卡光学G+P镜组[5] 系统与功能 - 预装Xiaomi HyperOS 3操作系统[5] - 提供顺滑基础体验与跨生态互联功能[5] - 支持新一代大师人像模式 具备逆光人像处理能力[9] - 实现面部真实自然表现与发丝清晰闪光效果[9] 销售渠道 - 预售渠道包括小米商城、小米之家、小米汽车APP及授权零售商[7]
雷军反思松果失败:只有做高端才有一线生机,苹果和华为都从高端芯片切入
新浪科技· 2025-09-25 11:27
自研芯片业务发展历程 - 小米2014年全资成立松果电子 2017年发布澎湃S1芯片 [2] - 2018年公司停止自研SoC业务 仅保留小芯片团队 [2] 芯片业务战略反思 - 自研手机SoC必须聚焦高端市场才具备生存机会 苹果与华为均采用此路径 [2] - 成功研发手机SoC需要获得手机团队全力支持 [2] - 松果电子失败源于方向选择错误 未从高端芯片切入 [2]
雷军:当年同行解散3000多人芯片团队,我手机被电话和信息挤爆
新浪科技· 2025-09-25 11:27
公司芯片业务战略 -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确认公司芯片团队不会解散 并强调将坚决继续推进芯片业务 [2] - 公司芯片业务曾面临同行3000多人团队解散的外部冲击 引发市场对小米团队稳定性的担忧 [2] - 公司管理层立即召开芯片团队全员会议以稳定军心 消除团队解散的误解 [2] 行业竞争环境 - 手机芯片行业出现重大团队变动 一家同行企业无预警解散3000多人芯片团队 [2] - 行业变动引发连锁反应 小米手机瞬间被大量电话和信息挤爆 显示市场高度关注芯片企业动态 [2]
雷军:芯片是小米发展中绝对绕不过去的,但现在造芯复杂度远超10年前
新浪科技· 2025-09-25 11:19
芯片战略重要性 - 芯片是公司发展过程中绝对绕不过去的领域 是公司成功的必由之路 [1] - 现在造芯的复杂度远超10年前 手机SoC研发至少需要10年时间和500亿元投入 [1] 研发态度与决策 - 公司鼓励尝试未知领域 认为不尝试肯定失败 尝试才有成功可能 [1] - 关键决策往往需要勇气 在最较劲的时刻需要迈出关键一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