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休闲食品
icon
搜索文档
休闲食品板块8月26日跌0.37%,盐津铺子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5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6 08:35
板块整体表现 - 休闲食品板块当日下跌0.37%,领跌个股为盐津铺子(跌幅1.93%)[1] - 上证指数下跌0.39%至3868.38点,深证成指上涨0.26%至12473.17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呈现分化态势[1][2] 个股涨跌情况 - 紫燕食品涨幅最高达5.72%,收盘价25.50元,成交额3.33亿元[1] - 盐津铺子跌幅最大为1.93%,收盘价71.98元,成交额3.42亿元[2] - 三只松鼠成交额最高达6.63亿元,跌幅0.47%[2] - 黑芝麻成交量最大为38.66万手,跌幅0.44%[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54亿元,游资净流入7811.09万元,散户净流入2.76亿元[2] - 万辰集团主力净流入1223.36万元,占比3.31%,居板块首位[3] - 南侨食品主力净流出437.60万元,占比13.56%,为占比最高个股[3] - 青岛食品游资净流出939.38万元,占比10.37%,游资流出比例最高[3]
西麦食品(002956):收入端略超预期,成长势能向好
东吴证券· 2025-08-26 03:3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2025H1收入端略超预期 总营业收入11.49亿元 同比增长18.07% 归母净利润0.81亿元 同比增长22.46% [7] - Q2营收增速提速 2025Q2收入4.93亿元 同比增长21.04% 环比Q1加速 主要受益于下游需求向好 [7] - 高毛利产品保持高速增长 2025H1复合燕麦营收5.6亿元 同比增长24.8% 冷食燕麦营收0.9亿元 同比增长34.7% [7] - 成本改善推动毛利率提升 2025Q2毛利率43.5% 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主要得益于燕麦粒成本下降 [7] - 全渠道均衡发展 线下传统渠道保持双位数增长 线上保持燕麦品类TOP1 并入驻主流社区团购平台 [7] 财务表现 - 20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0.78亿元 同比增长24.24% 2025Q2扣非净利润0.24亿元 同比增长17.35% [7] - 2025Q2净利率5.5% 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扣非净利率4.9% 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7] - 费用率波动 2025Q2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主要因推广费用增加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0亿元/2.29亿元/2.76亿元 同比增长35.38%/26.75%/20.83% [1][7]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81元/1.02元/1.24元 对应PE为29.89X/23.58X/19.52X [1][7] - 营收增长确定性较高 股权激励目标2025-2027年营收复合增速15% [7] - 毛利率持续改善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43.60%/43.89%/44.17% [8] 业务细分 - 2025H1各业务板块表现分化 纯燕麦营收4.2亿元 同比增长12.2% 其他主营业务营收0.4亿元 同比下降17.5% [7] - 线上渠道优势巩固 在主流电商平台保持燕麦品类第一 [7] - 线下渠道持续拓展 与京东到家 美团 多点等O2O平台深入合作 [7]
休闲食品业从打价格战转向综合实力竞争
行业转型趋势 - 休闲食品行业从价格战转向综合实力竞争 品牌以价换量策略拉低品类价格水平 食品价格指数自2024年7月以来持续低于基准线100[1][2] - 行业竞争重心从低价扩张转向比拼品牌综合竞争力 量贩零食行业已逐步走出价格混战 转向品牌精细化管理[5][6] - 头部品牌构建"产品创新+成本领先"护城河 通过供应链协同降本与消费者需求洞察实现规模与效益平衡[2][7] 产品创新策略 - 坚果零食领域推出地域限定口味如贵州酸汤味瓜子 突破品类边界推出瓜子仁冰激凌 创新形态推出每日坚果棒产品[3] - 魔芋零食采用芝麻酱替代红油实现"减辣不减味" 推出多规格包装满足不同场景需求[3] - 糖果品类创新推出巨峰葡萄味等新口味 添加锌/膳食纤维/维生素等健康成分[3] - 鹌鹑蛋品类通过科研平台推出无抗生素可生食溏心蛋 从育种环节深度参与形成技术门槛和成本优势[4] 量贩零食发展 - 量贩零食头部品牌一季度净利率达3.85% 较2024年同期提升1.36个百分点[6] - 通过每月数百款SKU更新提供新鲜感 强调高质价比产品和优质消费体验[6] - 未来将拓展多样化店型 优化门店布局 提升运营效率 完善供应链保持周转效率[6] 品牌建设与出海 - 品牌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 出海成为破内卷有效途径 东南亚市场受重点关注[4] - 湖南省超过10家休闲零食企业进行多次海外市场考察 预计未来3-5年将迎来出海潮[4] 品质管控与供应链 - 量贩零食企业加强对产品品质把控 生产商需具备可靠品控能力[7] - 头部企业持续投入打造供应链优势/仓储物流优势/数字化赋能[7]
洽洽食品全球布局提速 Q2营收达11.8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5 17:2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7.52亿元,归母净利润8864.2万元,扣非净利润4309.0万元 [1]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69%至11.81亿元 [1] - 葵花子产品收入17.72亿元(占比64.39%),坚果类产品收入6.14亿元(占比22.32%) [2] 渠道发展 - 电商业务营收4.51亿元,同比增长24.79% [1][3] - 渠道数字化平台覆盖终端网点56万家,同比增长16.7% [1][3] - 拓展量贩零食店、会员店及即时零售等新兴渠道 [3] 产品创新与研发 - 研发投入0.4亿元,同比增长28.09% [2] - 推出钠含量降低30%的0添加山野系列瓜子,研发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9个月,试销区域复购率达32% [2] - 针对Z世代推出"追剧坚果桶"(250g小包装),抖音渠道月销达15万单 [2] 海外业务拓展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3.18%至2.78亿元 [1][4] - 产品覆盖近70个国家和地区,进驻加拿大主流渠道、日本堂吉诃德、菲律宾7-11等连锁终端 [1][4] - 在泰国市场打造泼水节活动,于纽约、多伦多、悉尼等8个国家和地区核心地标开展品牌活动 [4] 供应链与产能布局 - 国内外协同11大生产基地,实现原料采购、生产调度与物流配送全球化优化 [5] - 2024年包头坚果扩建项目投产,泰国工厂二期重点布局东南亚坚果深加工业务 [5] 行业趋势 - 休闲食品行业向个性化、定制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1] - 全渠道融合成为核心竞争力,企业需加强渠道协同与控制力 [3] - 中国企业出海加速从贸易思维向品牌建设转型 [5]
超30个品牌布局 魔芋食品狂飙的成本隐忧
北京商报· 2025-08-25 16:06
魔芋制品成为休闲食品现象级品类 - 魔芋爽和素毛肚成为盐津铺子和卫龙美味业绩增长的重要推手 [1] - 魔芋制品符合健康饮食需求 具有低热量和高纤维特性 [3] 魔芋制品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 2024年卫龙美味蔬菜制品营收同比增长59.1%至33.7亿元 占营收53.8% [2] - 2024年盐津铺子休闲魔芋制品营收8.38亿元 同比增长76.09% 占营收15.81% [2] - 2025年上半年卫龙美味蔬菜制品营收21.09亿元 同比增长44.3% 占营收60.5% [2] - 2025年上半年盐津铺子休闲魔芋制品营收7.91亿元 同比增长155.1% 占营收26.9% [2] - 盐津铺子"大魔王"品牌2024年销售额达10亿元 麻酱素毛肚上市17个月月销售额破亿 [2] - 卫龙美味2023-2024年蔬菜制品毛利率分别为51.3%和49.5% 高于其他产品 [3] 魔芋行业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预计2025年中国魔芋产业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 [5] - 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维持在11.8% 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450亿元 [5] - 卫龙美味2014年推出首款魔芋零食 2020年牵头制定行业标准 [4] - 超过30个品牌进入魔芋制品赛道 包括三只松鼠、周黑鸭、来伊份等 [4] - 产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包括多种口味和创新形态 [4] 上游原材料成本压力 - 魔芋精粉价格从4万多元/吨涨至9万多元/吨 [6] - 鲜魔芋价格从3000多元/吨涨至6000-7000元/吨 [6] - 魔芋收购价从2023年2元/斤涨至2024年4元/斤 [6] - 盐津铺子魔芋精粉采购均价较上年同期变动超过30% [7] - 盐津铺子上半年毛利率从32.53%降至29.66% 下降2.87个百分点 [7] - 卫龙美味毛利率从49.8%下降至47.2% 下降2.6个百分点 [7] 企业成本管控措施 - 盐津铺子在云南曲靖建立魔芋精粉加工基地 [7] - 卫龙美味将第七代魔芋生产线效率提升至80% 产能效率较第六代提升近两倍 [7] - 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和优化供应链管理来降低成本 [8] - 通过向上游延伸产业链来保障原料供应稳定成本 [8]
盐津铺子、卫龙美味靠魔芋制品狂飙背后:原料价持续走高,企业面临毛利率下滑风险
北京商报· 2025-08-25 14:16
魔芋制品成为休闲食品行业现象级品类 - 魔芋爽和素毛肚成为休闲食品领域的现象级品类 是盐津铺子和卫龙美味业绩增长的重要推手[1] - 魔芋品类因其超级大单品特性 符合消费者对健康零食的需求 目前处于高速扩张期 预计2025-2027年保持较高增速[1] - 三只松鼠 劲仔食品 洽洽食品等30多个品牌均已推出同类产品 抢占魔芋制品细分赛道[1] 魔芋制品对盐津铺子和卫龙美味的业绩贡献 - 2024年卫龙美味蔬菜制品营收同比增长59.1%至33.7亿元 占营收53.8% 首次超过调味面制品[3] - 2024年盐津铺子休闲魔芋制品营收8.38亿元 同比增长76.09% 占营收比重15.81%[3] - 2025年上半年卫龙美味蔬菜制品营收同比增长44.3%至21.09亿元 占营收60.5%[3] - 2025年上半年盐津铺子休闲魔芋制品营收7.91亿元 同比增长155.1% 占营收比重26.9%[3] 公司战略布局和产品创新 - 盐津铺子将持续深化大魔王麻酱素毛肚核心单品战略 通过全渠道与海外市场协同提升销售收入[4] - 卫龙美味战略性投资以魔芋爽为主的蔬菜制品 2023-2024年蔬菜制品毛利率分别为51.3%和49.5% 高于其他产品[4] - 2025年上半年卫龙美味蔬菜制品设计产能同比增长59.43%至9.47万吨 调味面制品设计产能缩减30.49%至8.13万吨[4] - 盐津铺子新中式魔芋零食品牌大魔王2024年年销售额达10亿元(含税)[3] - 麻酱素毛肚在上市17个月后实现月销售额破亿 打破休闲食品单品破亿最快纪录[3] 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 魔芋爽已由辣味食品中的单品升级为独立产品品类 吸引了30多个品牌入局[6] - 魔芋产品呈现多元化态势 除了传统口味 还推出酸辣火锅 香菜麻酱等新口味[6] - 预计2025年中国魔芋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 未来几年CAGR有望维持在11.8%[7] - 到2030年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增长至450亿元[7] - 魔芋行业存在长期增长潜力 但企业在研发能力和科技含量方面还有所欠缺[7] 原材料成本上涨对行业的影响 - 魔芋精粉价格持续上涨 导致工厂利润越来越薄[1] - 2024年6月起魔芋价格大幅上扬 已接近2018年高位[8] - 魔芋平均收购价从2023年2元/斤飙涨至2024年4元/斤[8] - 魔芋精粉价格从4万多元/吨涨至9万多元/吨 鲜魔芋价格从3000多元/吨涨至6000-7000元/吨[8] - 盐津铺子魔芋精粉采购均价较上年同期变动超过30%[9] - 盐津铺子上半年毛利率从32.53%降至29.66% 下降2.87个百分点[9] - 卫龙美味毛利率由49.8%下降至47.2% 下降2.6个百分点[9] 企业应对成本上涨的措施 - 盐津铺子依托控股股东的上游布局 在云南曲靖建立魔芋精粉加工基地[9] - 卫龙美味重点发力效能提升 第七代魔芋生产线效率提升至80% 产能效率较第六代提升近两倍[9] - 企业可以通过规模化生产和优化供应链管理来降低成本 或进行产品创新和品牌溢价提升盈利能力[10] - 最关键的是向上游延伸产业链 通过自建或合作种植基地等方式保障原料供应[10]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超七成,洽洽食品成本压力依旧明显
犀牛财经· 2025-08-25 13: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52亿元,同比下滑5.05% [2][3] - 净利润8864万元,同比大幅下滑73.68% [2][3] - 扣非净利润4309万元,同比下降84.77%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4亿元,同比下降76.12% [3] - 毛利率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30.43%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0.31% [5] 业务运营 - 葵花籽收入17.72亿元(占比64.39%),同比下滑4.45% [4] - 坚果类收入6.14亿元(占比22.32%),同比下滑6.98% [4] - 其他产品收入3.04亿元(占比11.05%),同比下滑13.76% [4] - 休闲食品生产量8.52万吨,同比下降10.47% [4] - 销售量9.26万吨,同比下降7.7% [4] 成本压力 - 葵花籽原料因内蒙古阴雨天气导致霉变率提升,符合标准的原料产量减少 [4] - 巴旦木原料受供需关系影响,腰果原料受行业周期性及天气影响,采购价格均上涨 [4] - 原材料成本上涨频繁出现在业绩下滑原因中,公司曾通过多次涨价应对 [5] 战略挑战 - 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和渠道结构,加大新品研发和势能渠道费用投入 [4] - 涨价策略导致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增加,部分消费者转向更便宜的产品 [5] - 坚果品类贡献度有待提升,市场竞争激烈,多元化发展仍需时间培育 [6] 市场表现 - 东吴证券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6亿、10.5亿、11.2亿元 [5] - 股价自2020年9月以来连续下跌5年,当前股价不足巅峰时期三分之一 [6] - 截至8月25日股价报23.33元/股,总市值118.02亿元 [6]
洽洽食品(002557):成本上涨及费用投放增加,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开源证券· 2025-08-25 09:17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9.4倍、17.5倍和16.2倍 [1][4] 核心观点 - 2025H1营收27.5亿元同比下滑5.1% 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3.7% [4] - 2025Q2营收11.8亿元同比增长9.7% 逆转Q1下滑态势 但归母净利润仅0.1亿元同比下滑88.2% [4] - 成本上涨及费用投放增加导致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H1毛利率20.3%同比下降8.1个百分点 [4][6] - 通过新产品开发和新渠道布局 2025H2经营有望逐步好转 [7] 财务表现 - 2025H1瓜子/坚果/其他产品营收增速分别为-4.5%/-7.0%/-13.8% [5] - 休闲零食销量同比下降7.7% 但均价同比上升2.9% [5] - 2025Q2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4.0个百分点 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变化-0.5/+0.6个百分点 [6]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8/7.3亿元 同比变化-52.7%/+68.1%/+7.9% [4] 业务亮点 - 电商渠道表现突出 H1营收同比增长24.8% 海外市场增长13.2% [5] - 南方区域营收实现小幅增长2.4% [5] - 2025Q2推出山野系列瓜子、瓜子仁冰淇淋等新品 以及蜂蜜黄油味鲜切薯条和魔芋休闲食品 [7] - 渠道数字化平台服务终端网点数量约56万家 [7]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23.37元 总市值118.22亿元 [1]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0.79/1.34/1.44元 [4][9] - 预测毛利率将从2025年21.3%逐步回升至2027年25.3% [9]
休闲食品板块8月25日涨3.19%,紫燕食品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7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5 08:47
板块整体表现 - 休闲食品板块当日上涨3.19% 领涨标的为紫燕食品[1] - 上证指数上涨1.51%至3883.56点 深证成指上涨2.26%至12441.07点[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78亿元 游资净流出7074.34万元 散户净流出2.08亿元[2] 个股涨幅表现 - 紫燕食品涨停9.99% 收盘价24.12元 成交量9.55万手 成交额2.20亿元[1] - 万辰集团大涨9.39% 收盘价164.21元 成交量3.92万手 成交额6.22亿元[1] - 三只松鼠上涨4.96% 收盘价27.91元 成交量33.58万手 成交额9.20亿元[1] - 好想你上涨4.34% 收盘价10.81元 成交量49.28万手 成交额5.26亿元[1] 个股资金流向 - 绝味食品成交额达5.43亿元 涨幅1.25% 成交量32.11万手[2] - 来伊份成交额3.27亿元 涨幅2.68% 成交量23.31万手[1] - 良品铺子成交额2.37亿元 涨幅1.90% 成交量17.05万手[2] - 洽洽食品成交额2.25亿元 微跌0.17% 成交量9.63万手[2] 中等涨幅个股 - 立高食品上涨3.72%至46.30元 成交额1.91亿元[1] - 西麦食品上涨3.54%至23.13元 成交额1.51亿元[1] - 桂发祥上涨3.46%至13.75元 成交额4.96亿元[1] - 青岛食品上涨3.06%至14.80元 成交额1.56亿元[1]
净利润大跌74%,洽洽瓜子为何不香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25 03:11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7.52亿元同比下降5.05% 归母净利润8864.16万元同比下降73.68% 创近10年最差中期业绩 [2] - 公司净利润自2023年起增长停滞且波动加大 2025年上半年出现大幅下滑 [4] - 股价长期低迷 截至8月22日收盘价23.37元/股较2020年高点下跌超60% 总市值118亿元 [2] 成本与价格策略 - 净利润下滑主因葵花籽和坚果原料成本上升 以及产品结构、渠道结构调整带来的费用投入增加 [5] - 2018-2022年期间三次对瓜子系列提价 其中2021年10月提价幅度达8%-18% [5] - 频繁提价抑制终端需求 价格敏感消费者转向替代品牌 反映成本转嫁能力有限 [5] - 产品价格竞争力不足 原味瓜子150克售价8.9元而竞品500克同价 [6] 产品结构 - 产品结构单一 葵花籽营收17.72亿元占比64.39%同比下降4.45% 坚果类营收6.14亿元占比22.32%同比下降6.98% [7] - 2025年推出山野系列瓜子、全坚果、冰淇淋等多款新品 试图降低对瓜子业务依赖 [7] - 新品类涉足热门赛道但竞争激烈 需打造独特产品差异点才能脱颖而出 [7] 渠道转型 - 经销及其他模式营收19.73亿元同比下降超18% 占比71.67% 因层级过多导致终端价格竞争力不足 [8] - 新兴零食量贩渠道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低价策略 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8] - 电商渠道营收4.51亿元同比增长24.79% 但占比仅16.38% 低于盐津铺子近20%的占比 [9] - 新兴电商渠道布局滞后 直播间观众数量稀少 落后于三只松鼠等同行 [9] - 传统商超渠道客流持续下滑 公司在该渠道销售占比较大导致业绩下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