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

搜索文档
午评:三大指数半日均跌超1%,全市场近5000只个股下跌
新浪财经· 2025-09-23 04:12
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下跌,截至午盘,上证指数跌1.23%,深成指跌1.84%,创业板指跌1.75%,北证50跌3.05%。沪深京三 市半日成交额17135亿元,较上日放量3579亿元。全市场近5000只个股下跌。 板块题材方面,银行、港口航运、保险板块涨幅居前;旅游及酒店、华为概念、房地产、CRO、互联网金融板块跌幅居 前。 盘面上,旅游及酒店板块重挫,云南旅游跌停,华天酒店、西藏旅游、凯撒旅业纷纷大跌。影视院线板块盘中走弱,金逸 影视连续三日触及跌停,中国电影、华谊兄弟跟跌。CRO概念股同样表现落后,美迪西、昭衍新药、德展健康跌幅居前。另一 方面,银行板块逆势走高,南京银行盘中涨超5%,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厦门银行纷纷上扬。港口航运板块表现活跃,南京 港、宁波海运涨停。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局部走强,大洋电机2连板,恒帅股份、宏昌科技、和而泰盘中创新高。此外,半导 体、固态电池、消费电子板块一度异动拉升。 ...
A股午评: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沪指跌1.23%失守3800点,创业板指跌1.75%北证50跌3.05%,银行股逆势上涨!近5000股下跌,成交额17135亿放量3579亿
格隆汇· 2025-09-23 04:00
旅游及酒店板块跌幅靠前,云南旅游(002059)跌停,华天酒店(000428)、凯撒旅游(000796)跌超8%; CRO概念股全线下跌,美迪西跌超7%,成都先导、阳光诺和等跌超6%;消费电子板块回调,胜利精密 (002426)跌超9%,胜蓝股份、苏州天脉跌超7%。(格隆汇) 格隆汇9月23日|A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下跌,截至午盘,沪指跌1.23%报3781.61点,深成指跌1.84%, 创业板指跌1.75%,北证50跌3.05%。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17135亿元,较上日放量3579亿元,全市场 近5000只个股下跌。 盘面上,银行股逆势上涨,南京银行(601009)涨超4%,厦门银行、农业银行(601288)、建设银行 (601939)涨超3%:港口航运股普涨,南京港(002040)、宁波海运(600798)涨停,宁波远洋涨超7%;人形 机器人概念局部走强,大洋电机(002249)2连板,恒帅股份、宏昌科技、和而泰(002402)盘中创新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 ...
A股午评:沪指跌1.23%失守3800点,近5000股下跌,银行股逆势上涨
格隆汇· 2025-09-23 03:42
旅游及酒店板块跌幅靠前,云南旅游跌停,华天酒店、凯撒旅游跌超8%;CRO概念股全线下跌,美迪 西跌超7%,成都先导、阳光诺和等跌超6%;消费电子板块回调,胜利精密跌超9%,胜蓝股份、苏州天 脉跌超7%。(格隆汇) 盘面上,银行股逆势上涨,南京银行涨超4%,厦门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涨超3%:港口航运股普 涨,南京港、宁波海运涨停,宁波远洋涨超7%;人形机器人概念局部走强,大洋电机2连板,恒帅股 份、宏昌科技、和而泰盘中创新高。 A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下跌,截至午盘,沪指跌1.23%报3781.61点,深成指跌1.84%,创业板指跌 1.75%,北证50跌3.05%。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17135亿元,较上日放量3579亿元,全市场近5000只个 股下跌。 ...
大摩闭门会-全球医药峰会和美国路演反馈
2025-09-22 01: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全球医药创新、中国医药企业、CRO/CDMO、医疗器械、数字医疗[1][3][11][12][13] - 公司包括恒瑞医药、豪森医药、无锡百欧、药明生物、京东健康、阿里健康、迈瑞医疗、连影医疗、佩佳、时代天使、平安健康等[7][11][12][14][15][20]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中国医药创新全球化** - 中国原创资产在美国FDA获批药物渗透率从5%增至2024年35% 贡献年度220亿美元海外收入[1][3] - 中国医药企业面临超1000亿美元专利悬崖或收入缺口 肿瘤学、免疫学、心脏代谢疾病领域占缺口80%以上[1][4] - 中国发起全球临床试验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尤其在肿瘤学、免疫学、心脏代谢疾病领域[4][5] - 海外生物制药公司对中国临床数据信心增强 通过购买中国资产获得高质量临床前、临床过程和病人数据[9] **投资者态度与估值** - 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医药行业持谨慎态度 关注估值和地缘政治风险 认为中国与西方公司估值差距未完全反映长期全球化收益[6][7] - 美国投资者对China Innovation Ban及欧盟条款执行性担忧较少 认为对跨境许可交易趋势影响有限[6][7] - 恒瑞医药港股与A股倒挂现象 从基本面看无区别 更多是投资者定位问题 A股具有吸引力[18] **CRO/CDMO表现** - 无锡百欧过去五六年间与许可相关收入2.7亿美元 占总收入约24%[2][11] - 药明生物双特异性抗体板块2025年上半年增长接近200% ADC板块增长超50%[11] - 中国CRO公司通过外部授权和客户合作在创新资产出海过程中取得显著成果 趋势具有可持续性[21] **数字医疗板块** - 数字医疗板块2025年表现突出 受益于医院处方外流、集采后原研药出流以及线下药房线上化[13][14] - 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签署多个战略协议 涉及药品销售、病人管理、数字营销等业务增量[14] - 京东健康药品线上渗透率较低 作为最大且增长最快平台有较大提升空间 关键因素是医保覆盖[20] - 数字健康领域新增长点包括商业保险和养老业务参与度增加 人工智能应用显著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15] **医疗器械市场** -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引起相当大兴趣 最受关注的是迈瑞和连影两家公司[12] - 海外投资人通过了解迈瑞和连影评估整个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状况[12] - 对飞利浦等公司的管理层讨论显示对中国医疗设备及IVD领域现状有合理预期 预计下半年逐渐恢复及长期增长会有所调整[12] **政策与地缘政治** - 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和投资者对《纽约时报》文章中提到的政策能否实施持怀疑态度 认为政策可行性不高 对行业影响有限[16][17] - 反对声音基于政策涉及复杂利益链 执行难度大 难以找到令人信服的大多数示范案例[16][17] **其他重要内容** - 中国在全球MRCT(多区域临床试验)中占比约30% 预期随着研发周期推进占比将提升至30%以上[19] - 专业投资者数量减少 多为记者和长期持有型投资者 新资金分配和新增人员配置较少[10] - 恒瑞医药2025年超额完成指标 从盈利预期角度看AH两地股票正在逐步趋同[18]
康龙化成两名员工因实验室事故死亡:总裁被建议罚40%年薪,公司最高或罚一百万
新浪财经· 2025-09-21 09:20
事故详情 - 康龙化成北京实验室发生亡人事故造成2名员工因缺氧窒息死亡 年龄分别为37岁和38岁 实验工作经验分别为6年和8年[1] - 事故涉及创新药DT-818项目 该药物用于治疗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处于IND审批阶段 为注射用原料药 对氧气敏感 最后5步反应需在放大实验室完成[1] 事故原因与责任认定 - 直接原因为操作员未按《柔性隔离器使用和清洁》规程操作 进入隔离器内部进行抽滤准备工作导致事故发生[2] - 9名相关负责人被建议罚款 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楼小强(税前报酬191.33万元)被处上年收入40%罚款 中国区生产副总裁张某良和安全生产副总裁王某辉分别被处20%-50%罚款[2][3] - 公司被认定存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员工教育培训不足 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等六大问题 建议处以30-100万元罚款[3] 公司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4.41亿元 同比增长14.93% 第二季度环比增长7.85%[4] - 归母净利润7.01亿元同比下滑37% 但扣非净利润6.37亿元同比增长36.66%[4] - 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10% 服务全球客户超2600家 新增客户480家[4] - 前20大制药企业客户收入11.68亿元 同比增长47.98% 占比营收18.13%[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创立于2004年 2019年A+H股上市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总数22,908人[3] - 在中国、英国和美国设有21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提供全流程药物研发服务[3] - 当前A股市值622.55亿元(股价35.01元/股) H股市值480.47亿港元(股价27.02港元/股)[4]
新药实验操作中两员工窒息死亡,调查报告公布!知名上市公司总裁被建议处罚,其年薪超190万元,公司曾因两女员工实验室互殴刷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02:49
事故概述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康龙化成发生亡人事故 造成2名员工死亡[1] - 事故发生在6月3日夜间 地点为公司12号楼一层纯化间1[3] - 直接原因为柔性隔离器内通入氮气导致氧气浓度低于19.5%窒息阈值 作业人员未采取防护措施进入[3] 事故调查结果 - 作业人员违反《柔性隔离器使用和清洁》操作规程 未通过手套操作而直接进入隔离器内部[3] - 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被认定为事故间接原因[4] - 公司主要负责人楼小强被处上一年收入40%罚款 其2024年税前报酬为191.33万元[4][6] - 公司被建议处以30万至100万元罚款 多名高管被处以不同金额罚款[4] 公司经营状况 - 上半年营业收入64.41亿元 同比增长14.93%[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01亿元 同比减少37%[8] - 第二季度营收33.42亿元 环比增长7.85% 净利润3.96亿元 环比增长29.53%[8] - 扣非净利润6.37亿元 同比增长36.66%[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08亿元 同比增长28.06%[8] 公司背景与市场表现 - 国际领先的生命科学研发服务企业 业务覆盖药物发现至临床开发全流程[6] - 在中国、美国、英国开展运营 拥有20000多名员工[6] - 2019年实现A+H股上市 股价曾两年增长超26倍 总市值一度接近2000亿元[10] - 当前股价35.01元/股 总市值622亿元[10] 其他事件 - 今年7月中旬曾发生实验室员工互殴事件 公司称不影响经营[8]
睿智医药(300149) - 睿智医药2025年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09:38
业务发展 - 波士顿实验室旨在获取海外增量业务并促进存量业务 与张江基地协同提升服务能力 [2] - 上半年国内CRO服务订单同比增长超过40% [5] - 整包服务订单金额通常达千万级人民币规模 多个项目进入商谈阶段 [5] - 产业基金通过投资协议约定业务协同 拉动创新药客户合作 [5] 生产基地 - 启东大分子生产基地因市场未好转暂停运营 待整包业务需求到位后重启 [4] - 张江基地产能可满足现有订单生产需求 [4] - 张江和启东基地房租已按市场价格调整 启东厂房收购计划将谨慎评估 [4] 财务状况 - 上半年业绩实现收入增长及利润端扭亏为盈 [3] - 定增发行定价遵循法规要求 目前处于回复深交所问询阶段 [5] - 股价波动受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及市场情绪等多因素影响 [3][5] 客户合作 - 因保密协议限制 未披露宜明昂科等具体客户合作细节及大型药企名称 [3][5]
盘中突然拉升,A股的机会又来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9-17 08:52
早盘一开始,行情还是一般般的,不过10点半,随着证券、高科技的发力,A股开始反攻,继续逼近3900点的高位。 是机会来了吗?这个位置要不要上车? 昨晚跟上午的直播的时候,我说当下的A股,涨跌可能性各半,我看不出哪方有特别大的概率。 又处于高位,多数前期疯狂的板块,目前的估值都不低,继续去玩耍我不喜欢。所以,选择等待。 刚跟券商的朋友聊天,他说不赚最后一波情绪的钱,宁愿等着也不出手。我挺认可的,钱不要花完,更不要赚尽。 留一点,进退有据。 板块上: 第一:证券继续反攻 之前连续企稳5天的证券,上周四大反攻,也推动了指数走向年内新高。随后震荡3天,今天再度上攻。 我理解,证券可能还会继续走高,不过这个位置对我来说,性价比太低,不玩儿。 第二:白酒走低 跟白酒走势不同,CRO是高位震荡,而且是窄幅震荡,连续4次探底回升之后,可能继续力量突破。 过去的高位久盘必跌,未必适合CRO板块。但这个位置的CRO也不是我想去玩儿的。只要多点耐心等待。 昨天我在想,炒股难的地方,可能不在于专业知识,而在于等待的过程就会把99%的人刷掉了! 我是财经聪哥,一个立志花10年让1亿粉丝轻松看懂财经的男人,关注我,一起向上成长。 以上仅 ...
CXO 2025H1业绩综述:海外和国内需求共振
2025-09-17 00:5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CXO(医药研发外包)及创新药产业链 涵盖CRO(合同研究组织)和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1][5] - 公司包括药明康德 康龙化成 宏博医药 昭衍新药等[1][3][16][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CXO板块整体业绩表现卓越**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约15% 规模增速超60%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6% 利润增速远超收入端[1][5] - 药明康德贡献了板块40%以上的收入和60%以上的利润 是主要驱动力[1][5] **海外CDMO公司订单与业绩显著好转** - 去年二、三季度订单显著好转 今年上半年订单转化为业绩 收入端增速回归至20%左右 利润端达到20%至30%[1][6] - 海外业务毛利率较国内高十几到二十个百分点 产能利用率提升进一步推高毛利率[6] **海外生物医药投融资回暖** - 投融资金额与美联储利率负相关 降息预期推动金额回暖 相较2021年单季度平均金额提升约20%[7][8] - 中国出海CDMO公司具备周期向上和成长双重属性 在新技术领域市场份额提升[1][8] **国内创新药研发景气度向上** - 中国创新药企业资金充裕 资金来源渠道增加 新商业模式(BD)提高了研发投入意愿[3][9] - 港股创新药IPO热潮重现 前8个月募集资金达200亿人民币 预计全年可达300亿或更多[2][9][10] - A股未盈利企业放开上市扩大了增发规模 年化增发募集资金预计达几百亿港币[11] - 对外BD首付款成为重要研发资金来源 今年二季度金额超过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金额的两倍以上[12] **国内投融资市场触底反弹** - 7~8月份投融资明显好转 8月份单月金额接近近三年最高水平 市场正在触底反弹[13] **研发投入结构变化** - 新BD商业模式使项目只需推进到临床一期前后 早期研发投入占比明显提升[14][15] **药物发现与临床前CRO景气度传导** - 药物发现CRO公司如康龙化成和宏博医药 上半年国内收入回归中双位数增长[16] - 昭衍和药明康德新签订单重回增长 昭衍二季度新签订单同比增近20% 环比增超30%[17] - 临床前CRO安评行业业绩底部现拐点趋势明确[3][17] **临床阶段CRO改善在即** - 临床阶段CRO公司业绩下滑幅度小于临床前 订单和收入呈现改善状态[18] - 预计下半年安评行业订单执行将传导至临床CRO行业 推动其上行[18] **海外降息利好出海CDMO** - 海外降息周期开启推动海外整体Beta向上 以出海为主的新技术领域CDMO表现更好[19] - 国内需求改善 盈利水平提升空间巨大 因22年至24年景气下滑导致价格竞争激烈[19] 其他重要内容 - 创新药产业链在医药行业内盈利水平最强[4] - 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2022-2024年年金额体量约200亿人民币 当前资金充裕度显著提高[9] - 临床前CRO业绩端转好滞后于订单端转好[17]
细分领域分析与展望(2025H1)——CDMO
2025-09-17 00:50
**CDMO行业与相关公司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CDMO(合同开发与制造组织)和CRO(合同研究组织)[1] * 提及的公司包括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泰子(药明康德子公司)[1][3][11][12][13] **CDMO行业核心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5年上半年CDMO行业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接近12%)[2][3] * 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 扣非净利润增速近30%[1][3] * 业绩驱动因素包括订单加速、创新药需求提升及国际影响力深化[1][3] * 订单向头部企业集中 药明康德在手订单增长37% 泰子业务增长近150%[1][5][11] **CRO行业表现与展望** * CRO板块在2025年上半年股价涨幅超过75%[2] * 面临基数效应、订单价格内卷及撤单压力[4] * 随价格内卷趋缓和新增订单显现 下半年业绩有望向好[1][4] **医药板块估值与投融资环境** * 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 具备向上弹性[1][5] * 全球投融资1-7月基本持平去年同期 7月金额增长20%[6] * 国内投融资起底回升 2月至5月单月投资额实现双位数增长[6]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和港股18A标准为创新药企上市提供资金支持[6][7] **中国创新药的全球地位与影响力** * 中国创新药企临床试验数量占全球比例从2016年不到10%增至2023年约28%[1][8] * 肿瘤药临床试验占比从2016年15%提升至35.5%[1][8] * 高盛预计2030年前后中国创新药在FDA审批中占比有望达30%[3][8] * 2025年上半年国内5000万以上规模BD交易占全球35%[3][9] **重点公司表现与前景** * 药明康德2025上半年收入增长20% 扣非增长26% 在手订单567亿人民币[3][11] * 药明康德欧美订单持续加速 海外产能扩张 资本支出指引70%-80%[11] * 康龙化成2025上半年收入增长15% 调整后净利润增长近10%[12] * 康龙化成实验室服务收入增长15.5% CMC收入增长18% CGT业务处于导入期[12] **行业总结与展望** * CDMO业绩韧性和订单兑现度优于CRO[1][4] * 头部企业有望保持双位数以上订单和收入增长[13] * 地缘政治影响钝化 对业绩韧性和确定性信心增强[11][13] * 海外产能贡献将在未来业绩中占据更重要位置[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