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技

搜索文档
纳米级粒子“量子挤压”首次实现
科技日报· 2025-09-22 01:29
科技日报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日本东京大学研究团队首 次实现对纳米级粒子的"量子挤压",即粒子运动的不确定性小于量子力学零点涨落。这一成果不仅为基 础物理研究开辟了新路径,也有助推动未来高精度传感、自动驾驶及无GPS信号导航等技术发展。 宏观尺度的物理世界,从尘埃到行星,遵循的是牛顿在17世纪发现的经典力学定律。而微观世界则 遵循量子力学规律,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测量的精度天生受到量子力学涨落的 限制。例如,零点涨落就是被囚禁粒子在最低能量状态下,其位置和速度仍会存在的量子力学涨落。所 谓量子挤压,是指通过特殊方法产生不确定性小于零点涨落的量子态。实现这种状态不仅对准确理解自 然世界至关重要,也有助于开发下一代可能受量子现象影响的技术。 虽然量子力学已在光子、原子等微观粒子上得到充分验证,但在纳米尺度的大尺寸物体上仍存在未 解之谜。研究人员表示,创造合适的实验条件一直是巨大挑战。 这是量子操控领域的"一小步",也是将量子力学从微观粒子层面拓展到纳米尺度的"一大步"。该技 术为解决基础科学难题和开发革命性技术提供了平台。譬如在导航领域,基于量子挤压的高 ...
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更好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金融时报· 2025-09-22 01:00
本报讯 记者徐贝贝报道 9月15日至17日,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赴江西、安徽调研, 围绕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强化央地监管协同等,与地方党委和政府座 谈交流,实地了解企业和科研项目开展情况,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研究工作思路举措,并看望慰问基 层干部职工。 在安徽,李云泽走访了安徽创新馆,并实地调研了清洁能源、量子科技、集成电路等有关企业和科 研项目开展情况。强调抓好科技金融"四项试点",探索发展科技保险,高质量服务"两重"建设,持续健 全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系,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李云泽分别与江西省委、省政府和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座谈,对地方长期以来给予金融 监管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强调金融监管总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 察江西、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地方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重 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李云泽前往江西、安徽金融监管局,九江、安庆金融监管分局,德安、桐城金融监管支局,了解基 层党建和监管 ...
新型AI工具,可预测超1000种疾病风险;华为、浙大发布DeepSeek-R1-Safe基础大模型丨AIGC日报
创业邦· 2025-09-22 00:09
2025 DEMO CHINA「AI创新应用专场」招募开启 产品能 Dem o,就有机会入选《2025早期AI创新先锋50强》,直面200+投资机构~ 点击右边链 接,专属报名通道走起➡️ 创业邦·2025 早期 AI 创新先锋50强报名表 感谢关注创业邦,每天精彩内容不停 关注 AIGC 等热门垂直赛道,扫码可订阅产业日报 欢迎加入 睿兽分析会员 ,解锁 AI、汽车、智能制造 等相关 行业日报、图谱和报告 等。 1.【华为启动"天工计划",将投入10亿元支持鸿蒙AI生态】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华为正式启 动"天工计划",未来将投入10亿元人民币资金与资源,全面支持鸿蒙AI生态创新。据介绍,AI智能体 正成为鸿蒙生态进化的重要方向,借助"天工计划",华为将支持开发者构建更多AI元服务、意图框架 与智能体。(第一财经) 2.【华为、浙大发布DeepSeek-R1-Safe基础大模型:基于昇腾千卡算力平台,破解AI"安全与性 能"难题】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联合发布了国内首个基于昇腾千卡算力平台的DeepSeek- R1-Safe基础大模型。在算力平台搭建方面,团队首次实现基于昇腾千卡算力平台的千亿级 ...
浦江创新论坛打造科创引力场:成立创投联盟,向全球发布万项需求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1 14:18
论坛概况与参与规模 - 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9月20日在上海开幕 主题为"共享创新 共塑未来: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 [1] - 论坛邀请4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机构及550位嘉宾参与 近40%来自海外及中国港澳台地区 [1] 科技创新水平与区域引领 - 中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得分80.20分 较上年提高1.77分 [2] - 上海 北京 江苏 广东 浙江和天津六省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领先全国 [2] 创业投资与项目对接 - 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吸引1487个团队报名TOP100创赛 含境外项目71项 [6] - 现场集聚超百家创投机构及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进行投融资对接 [6]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推出面向科技创业者的"未来启点社区" 基金规模达百亿级 [6] - WeStart投早投小联盟正式成立 成员包括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 上海国投 深创投和中科创星等 [7] 技术转移与产业合作 - 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发布10000项技术需求 企业投入资金超200亿元 发布2000个人才岗位 [7] - 大会展示80余项前沿领域首发产品 6家未来产业概念验证平台首次集中亮相 [7] - 历届InnoMatch累计释放21000余项技术需求 35000余项人才岗位需求 展示4080项创新成果 [9] - 3113家企业释放超1000亿需求投入金额 达成意向合作金额近180亿 [9] - 三黍生物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合作成立合资公司 首期投资1.5亿建设淀粉产业链基地 [9] 前沿技术领域布局 - 论坛举办30余场量子科技 可控核聚变 合成生物等前沿领域专题会议 [10] - "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在上海成立 发布联盟白皮书 [10] - 上海量子人工智能联合体成立 由12家科研机构及量子领域企业组成 [11] - 联合体计划五年内重点开展量子人工智能交叉研究 突破核心技术并培育人才团队 [11] - 上海量子科技装备产业创新联盟成立 聚焦关键元器件研发与核心装备攻关 [12] 能源技术发展规划 - 激光聚变能计划分三步走:2030年前完成关键技术研发 2031-2035年工程研制 2045年实现商业运行 [12] - 激光聚变能产业链规模预计达万亿级以上 [12] -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为全球最大核聚变实验装置 由中国 欧盟等多国共同资助实施 [13] - 中国在核聚变领域从技术跟随者进入第一方阵 [13]
让科技萌芽长成产业大树!2025浦江创新论坛多维度赋能未来产业
证券时报· 2025-09-21 13:05
主题为"共享创新 共塑未来: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9月20日至22日在上海举办。本届论坛继续发挥"创新产业动员令"的功能,一 大批未来产业的前沿科技成果发布,若干个推动前沿赛道协作发展的平台启动建设。 本届论坛还打造了企业与科研团队之间的技术供需"快车道"。同期举办的2025 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面向全球发布超10000项技术需求,企业投入资 金总额超200亿元,这些需求涵盖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20多个前沿领域。 为项目找资本,为资本找项目……在发挥创投作用方面,同期举办的2025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搭建创业项目与资本对接、与世界对话的桥梁,联合各方 构建硬科技投资生态圈。 前沿科技成果"潮涌" 量子技术、可控核聚变、脑机接口、硅基光电子……本届浦江创新论坛上,一批前沿科技成果发布,若干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协作平台启动,基础研究的"冷 思考"和产业转化的"热实践"交融展示。 2025介观脑图谱国际研讨会上,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发起成立,并发布了《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白皮书》。 脑科学是21世纪前沿科学领域之一,而介观脑图谱研究是开启大脑奥秘的一 ...
上海进一步加大对量子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布局
中国新闻网· 2025-09-21 10:04
国网上海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主任潘爱强介绍,上海电网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随着 新能源的增多和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电网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供需平衡难度高、稳定运行压力大,量 子科技正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前沿技术,它能让电网从"稳定"走向"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据透露, 上海电力已在研究量子计算优化的可能性,目前正在加速探索量子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将积极融入 上海市量子科技的整体布局,为上海超大型城市电网的更安全、更绿色做出努力。 上海量子人工智能联合体(简称:联合体)由复旦大学、上海期智研究院、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上海 人工智能实验室等12家科研机构和若干量子领域优势企业组成。据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李晓鹏介绍, 未来五年,该联合体将重点开展量子人工智能学科交叉研究,突破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与重点应 用,培育高水平量子人工智能交叉人才团队。 上海量子科技装备产业创新联盟(简称:联盟)由上海科学院牵头,集聚长三角地区量子科技领域的重点 企业及部分科研机构,肩负"产业集聚、攻关协同、标准制定、生态打造"四大核心使命。上海科学院院 长孙真荣教授介绍,联盟旨在加强量子装备产业全链条协同,以关键元器件研发 ...
2025 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上海开幕
国际金融报· 2025-09-21 08:16
9月20日,2025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在上海浦东张江科学会堂开幕。作为浦江创新论坛的重要组 成部分,大会聚焦需求揭榜、人才发现与资本赋能。 本届大会打造"1+3+365"展会对接模式 即:1个InnoMatch供需对接平台在线服务全生态,3天展览 展示+活动要素集聚全球化,365天持续对接全流程。 清华大学展示的原子量子计算机是全球领先的光镊原子阵列量子计算平台,采用独创动态重排技术 实现225比特无缺损可编程阵列,支持千比特级扩展;仁济医院推出的"框架核酸分子计算诊断芯片与器 件"融合DNA自组装技术与微流控芯片,具备颠覆传统诊断模式的潜力。 重要报告与标准发布 大会呈现"规模、需求、体验"三大亮点,面向全球发布超10000项技术需求,企业投入资金总额超 200亿元。这些需求涵盖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20多个前沿领域。现场还发布了2000个人才 需求岗位,并展示1728项国际国内待转化成果与高校优质成果,847项中小企业创新产品,80余项前沿 领域的首发首秀产品和体验场景。 聚焦需求发布,首发首秀亮眼 本届大会集中展示华润、中电金信、中广核、中建八局等120家行业骨干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平台 ...
从科幻到现实!创新成果频频上“新” 中国驶入量子时代“快车道”
央视网· 2025-09-21 03:35
央视网消息:量子科技除了是我国未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会颠覆未来的新兴科技。近年来,我国量子科技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 现。什么是量子科技?都有哪些应用? 量子技术,是以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利用量子叠加、量子纠缠、量子不可克隆等特性,来实现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 面向这一未来,中国已迈出关键步伐。2025年3月,我国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问世,刷新超导体系全球量子计算优越性新 纪录。 在通信领域,科研团队成功构建300公里级的量子直接通信网络,验证了长距离高安全通信的可行性。 微观探秘 世界上最小的量子传感器什么样? 2025年7月,我国科研团队打造出"纳米双光子工厂",制备出保真度达99.4%的新型量子纠缠光源,为更先进的量子应用奠定关键基础。 量子是现代物理学中描述微观世界基本物理量的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单位,也是能量的最基本携带者。科学家们利用量子的特性,研发出强大 的量子精密测量,可以精准地测量到很多非常非常小的东西,被称为是打开微观世界的钥匙。具体是怎么进行的? 世界上最小的传感器在哪里?就在记者的手上,只不过,可并不是你肉眼能看到的这个器件,而是在这个针尖儿上,它其 ...
什么是量子科技?都有哪些应用?一文了解→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1 00:50
量子科技除了是我国未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会颠覆未来的新兴科技。近年来,我国量子科技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什么是量子科技?都有哪些应 用? 近年来我国量子科技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量子技术,是以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利用量子叠加、量子纠缠、量子不可克隆等特性,来实现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 面向这一未来,中国已迈出关键步伐。2025年3月,我国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问世,刷新超导体系全球量子计算优越性新纪录。 2025年7月,我国科研团队打造出"纳米双光子工厂",制备出保真度达99.4%的新型量子纠缠光源,为更先进的量子应用奠定关键基础。 在通信领域,科研团队成功构建300公里级的量子直接通信网络,验证了长距离高安全通信的可行性。 微观探秘 世界上最小的量子传感器什么样? 量子是现代物理学中描述微观世界基本物理量的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单位,也是能量的最基本携带者。科学家们利用量子的特性,研发出强大的量子精密测量 仪器,可以精准地测量到很多非常非常小的东西,被称为"打开微观世界的一把钥匙"。 世界上最小的传感器在哪里?就在记者的手上,只不过,可并不是你肉眼能看到的这个器件,而是在这 ...
什么是量子科技?都有哪些应用?一文了解
央视网· 2025-09-20 22:33
央视网消息:量子科技除了是我国未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会颠覆未来的新兴科技。近年来,我国量子科技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 现。什么是量子科技?都有哪些应用? 近年来我国量子科技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国仪量子公司负责人 贺羽:打个比方,我们可以用体温计去测人的体温,但是没办法用体温计去测蚊子的体温,假设我们还要去测比蚊子还 要小得多的,比如说单个细胞,比如说单个分子,我们就需要比细胞和分子更小的传感器,这就是量子传感器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所以它也被 誉为"打开微观世界的一把钥匙"。 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像科研工作者的眼睛,重要性不言而喻。国仪量子核心团队来自中科大,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将量子测量领域的研究成果转化 为产品,实现中国国产精密科研仪器从0到1的突破。 量子技术,是以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利用量子叠加、量子纠缠、量子不可克隆等特性,来实现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 面向这一未来,中国已迈出关键步伐。2025年3月,我国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问世,刷新超导体系全球量子计算优越性新 纪录。 2025年7月,我国科研团队打造出"纳米双光子工厂",制备出保真度达99.4%的新型量子纠缠光源,为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