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品及生物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药明合联(02268):业绩增长强劲,ADCCRDMO龙头地位稳固
天风证券· 2025-08-29 03: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7.01亿元,同比增长62.2% [1] - 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32.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6.1%,同比增长4.0个百分点 [1] - 净利润7.46亿元,同比增长52.7% [1] - 经调整净利润(不含利息收入与支出)7.33亿元,同比增长69.6% [1] - 经调整净利润(包含利息支出及收入)8.01亿元,同比增长50.1% [1] 客户与订单表现 - 全球客户总数扩大至563家,2025年上半年新增64家客户 [2] - 2024年全球收入排名前20的制药公司中13家已与公司建立合作 [2] - 综合CMC(iCMC)项目总数达225个,2025年上半年新签37个iCMC项目,创历史新高 [2] - 已成功获得11个PPQ(工艺验证)项目及1个商业化阶段项目 [2] - 未完成订单总额增至13.29亿美元(95.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9% [2] 市场地位与行业影响力 - 2025年1-7月全球ADC对外授权金额超10亿美元的交易中,公司客户贡献超75%总金额 [3] - 同期ADC并购交易中,75%被收购企业为其现有客户 [3] - 市占率从2022年的9.9%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2.2% [3] - 2025年上半年赋能客户获得全球最多的IND获批数 [3]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2025年7月无锡基地DP3制剂车间完成GMP放行,进一步提升一体化生产能力 [4] - DP5制剂车间正在建设中,计划于2027年实现GMP放行 [4] - 抗体及偶联原液生产线BCM2 L2自2024年11月启用以来产能持续加速扩张 [4] - 新加坡基地于2025年6月达成机械完工里程碑,进入设备调试验证阶段,预计2026年上半年实现GMP放行 [4] 盈利预测与展望 - 上调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增长预期 [5]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59.06亿元(前值46.68亿元)/74.40亿元(前值64.65亿元)/92.86亿元,同比增长45.75%/25.96%/24.81%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9亿元(前值9.18亿元)/18.82亿元(前值13.23亿元)/23.64亿元 [5]
南向交易资金关注了哪些行业?
长江证券· 2025-08-28 04:43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南向资金净流入估算因子[11]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港股通每日收市后披露的单只证券投资者合计持有数量,估算单只证券每日的资金净流入情况[11]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具体计算方式为:T日单只证券资金净流入 = T日持股量变动 × T日成交均价[11]。由于联交所实行T+2交收安排,联交所网站提供的"持股纪录按日查询"服务中T日的港股通投资者合计持股量实际为T-2日收市后的交易结果,因此对持股明细进行平移处理以匹配实际的交易结果,即T日实际持股量为T+2日收市后披露的持股量[12]。得到单只证券每日净流入后,汇总每日所有证券净流入即可得到自下而上估算的每日净流入 2. 因子名称:南向资金市场参与度因子[36] 因子构建思路:用"净买入占比"来衡量南向资金的市场参与度,体现南向资金在港股日度净增量资金中的话语权[36]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公式为: $$南向资金市场参与度 = \frac{|南向资金净买入额|}{总成交额}$$[36] 每日以恒生二级行业分类汇总计算南向资金在各个行业中的净买入额和相应的成交额,由此计算出南向资金在各个行业中的参与度,并按年度计算均值[36]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南向资金净流入估算因子,估算的每日净流入与实际每日净流入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76[11] 2. 南向资金市场参与度因子,电讯行业净买入占比均值达到16.18%[39],煤炭行业净买入占比均值为15.08%[39],农业产品行业净买入占比均值为11.16%[39],消费者主要零售商行业净买入占比均值为10.36%[39],工用支援行业净买入占比均值为10.34%[39]
药明合联(02268):业绩超预期,资本开支持续加码,高成长性确定性强
东吴证券· 2025-08-24 11:3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中报业绩超预期 收入27.01亿元同比增长62.2% 经调整净利润(不含利息)7.33亿元同比增长69.6% [7] - 在手订单总额13.29亿元同比增长57.9% 北美地区订单占比超50% 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长48.4% [7] - 项目漏斗持续丰富 药物发现项目858个 临床前项目122个 临床各阶段项目103个 商业化项目1个 PPQ项目11个 [7] - 产能扩张加速 无锡基地新园区2025年5月投产 新加坡基地预计2026年GMP放行 2025年资本开支15.6亿元 2029年累计超70亿元 [7] - 上调盈利预测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15.96/19.99/27.58亿元 Non-GAAP净利润预期至16.96/21.99/29.08亿元 [7] 财务表现 - 2025E营业总收入61.08亿元同比增长50.72% 2026E达81.99亿元同比增长34.24% [1] - 2025E归母净利润15.96亿元同比增长49.24% 2027E达27.58亿元同比增长38.01% [1] - 毛利率持续改善 2025E提升至35.6% 2027E维持35.6% [8] - ROE稳步提升 2025E达19.38% 2027E提升至21.23% [8] 估值水平 - 当前PE(最新摊薄)43.54倍 2027E下降至25.20倍 [1] - Non-GAAP PE 2025E为40.97倍 2027E下降至23.90倍 [1] - 市净率8.51倍 每股净资产6.19元 [5][6] 业务进展 - 累计客户数563家同比增长64% 全球制药企业客户占比持续提升 [7] - 2025H1新增37个iCMC项目 赢得13个iCMC项目 赋能客户提交12个IND申请 [7] - 市占率提升至22.2% 行业龙头地位巩固 [7]
北海康成-B(01228.HK)8月22日收盘上涨27.18%,成交5373.99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8-22 08:37
股价表现 - 8月22日北海康成-B股价单日上涨27.18%至2.48港元/股 成交量2475.09万股 成交额5373.99万港元 振幅30.26%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186.76%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1366.17% 显著跑赢恒生指数25.15%的涨幅 [1] - 恒生指数当日上涨0.93%报25339.14点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8510.3万元 同比减少17.27% [1] - 归母净利润-4.43亿元 同比亏损扩大16.84% [1] - 毛利率63.81% 资产负债率高达506.19% [1] 行业估值 -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2.48倍 行业中值1.49倍 [1] - 公司市盈率-1.73倍 在行业中排名第156位 [1] - 同业公司市盈率对比:其他精优药业1.34倍 金斯瑞生物科技1.64倍 东瑞制药3.2倍 吉林长龙药业6.04倍 和黄医药6.09倍 [1] 业务定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罕见疾病领域全球化生物制药企业 专注于创新疗法的研究、开发和商业化 [2] - 拥有10个药物资产组合 包括2个已获批上市产品和8个在研药物 [2] - 主要适应症覆盖亨特综合征、溶酶体贮积症、补体介导疾病、血友病A、代谢紊乱、罕见胆汁淤积性肝病及神经肌肉疾病 [2] 研发能力 - 正在开发针对庞贝氏症、法布雷病、杜氏肌肉营养不良症的新型基因疗法 [2] - 与全球领先机构合作 包括Apogenix、GCPharma、Mirum、药明生物、Privus、华盛顿大学医学部和ScriptrGlobal等 [2] 团队构成 - 管理团队拥有罕见病行业全链条经验 涵盖研发、临床开发、法规事务及商业化 [3] - 42%员工拥有博士或医学博士学位 70%以上具有跨国生物制药公司工作背景 [3] - 创始人薛群博士担任中国罕见病联盟(CHARD)副理事长 [3] 重大事项 - 2025年8月29日将披露2025财年中报 [4]
京东健康(06618):25H1业绩点评:收入与盈利实现双增,经营效率持续优化
天风证券· 2025-08-22 06: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5] 核心观点 - 收入与盈利实现双增长,经营效率持续优化 [1][2] - 商品收入稳健增长,服务收入快速提升 [2] - 即时零售与全渠道生态深化,构建"线上健康消费第一入口" [3] - 医疗AI技术驱动服务升级,加速医疗生态闭环落地 [3] - 技术驱动服务变现潜力及商品结构优化,上调收入及净利润预测 [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24.5%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23.67% [1] - 经营盈利21.27亿元,同比增长105.5% [1] - Non-IFRS经营盈利24.83亿元,同比增长56.7% [1] - Non-IFRS盈利35.7亿元,同比增长35% [1] - 毛利率提升带动毛利增长32.7%至89亿元 [2] - 净利率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至10.1% [2] 收入结构 - 商品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22.7%,占总收入83% [2] - 平台及数字化营销服务收入60亿元,同比增长34.4% [2] - 增长动力来自活跃用户数量增加、用户额外购买、线上渗透率提升及产品品类丰富 [2] 业务进展 - 超30款创新药线上首发,包括信达生物减重药信尔美、强生抗肿瘤药泽倍珂 [2] - 与诺和诺德、罗氏制药等药企达成战略合作 [2] - 京东买药秒送链接超20万家线下药房 [3] - 线上医保支付扩大至近2亿人口 [3] - 与北京儿童医院打造"双通道"儿科专属药房,打通处方流转、医保支付与配送闭环 [3] - 平台商家数量增长超5万家至15万家 [3] 技术应用 - 推出AI医生、药师、营养师等智能体 [3] - "AI京医"智能体累计服务用户数超5000万,覆盖问诊全流程 [3] - 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打造AI门诊闭环,累计服务患者220万人次 [3] 业绩预测 - 调整2025-2027年收入预测至700亿元、805亿元、926亿元 [4] - 调整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55亿元、65亿元、76亿元 [4] 行业地位 - 巩固医药电商龙头地位 [4] - 自营医药电商不断强化,活跃用户继续渗透 [4] - 行业领先的全渠道供应链能力 [4]
叮当健康(09886.HK)8月21日收盘上涨23.75%,成交3205.23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8-21 08:32
股价表现 - 8月21日收盘价0.99港元/股,单日涨幅23.75%,成交量3329.55万股,成交额3205.23万港元,振幅27.5% [1] - 近一个月累计涨幅45.45%,年初至今累计涨幅60%,显著跑赢恒生指数同期25.45%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6.69亿元,同比减少3.87%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3.76亿元,同比扩大66.73% [2] - 毛利率32.95%,资产负债率36.18% [2] 行业估值 -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2.05倍,行业中值1.44倍 [3] - 公司市盈率-2.6倍,行业排名第148位,低于同业可比公司:其他精优药业(1.32倍)、金斯瑞生物科技(1.56倍)、东瑞制药(3.18倍)、和黄医药(6.01倍)、吉林长龙药业(6.07倍) [3] 公司定位 - 中国快速数字医疗服务先驱者,通过在线至线下解决方案主导即时药品零售及医疗咨询 [3] - 以科技创新驱动商业模式创新,持续加强投资推动创新升级 [3] 重大事件 - 2025年8月22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 [4]
天大药业(00455.HK)8月21日收盘上涨8.57%,成交388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8-21 08:27
股价表现 - 8月21日收盘价0.19港元/股 单日上涨8.57% 成交量2000股 成交额388港元 振幅2.29%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2.94%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3.55% 跑输恒生指数25.45%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06亿元 同比减少37.99% [2] - 归母净利润-5683.2万元 同比减少154.07% [2] - 毛利率46.08% 资产负债率33.9% [2] 估值水平 - 市盈率(TTM)为-6.13倍 行业排名第136位 [3] -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平均值-2.05倍 行业中值1.44倍 [3] - 同业公司市盈率对比:其他精优药业1.32倍 金斯瑞生物科技1.56倍 东瑞制药3.18倍 和黄医药6.01倍 吉林长龙药业6.07倍 [3] 业务概况 - 以中医药产业为基础 发展创新药物和医疗科技 业务涵盖药品研制/医疗科技/中医诊疗/健康管理 [4] - 从中医/中药/中医药智能三大方面打造中医药全产业链 建立"天大标准"中药材品质控制体系 [4] - 创办新型中医馆"天大馆" 秉承"上医治未病"理念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并布局全球 [4] - 搭建"云上天大馆"线上平台 融合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实现远程诊疗 [4] - 产品包括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健康产品及医疗器械 覆盖心脑血管/儿科/呼吸系统/抗感染/抗肿瘤等治疗领域 [4] - 拥有"和谷"/"托康"品牌健康产品系列 [4] - 在中国深圳和珠海设立营销中心 通过分销商和零售商覆盖全国市场 [4] - 在香港和澳大利亚设立全资子公司 计划在欧美设立分支机构拓展国际市场 [4] 未来计划 - 2025年8月28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 [5]
科伦博泰生物-B(06990):业绩符合预期,核心产品商业化进展顺利,后续管线多维度展开
东吴证券· 2025-08-21 02: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中报业绩符合预期 收入9.82亿元 同比减少28.97% 主要因许可及合作协议里程碑付款减少 [7] - 净利润亏损1.45亿元 同比收窄146.8% 调整后期内亏损同比大幅收窄118%至0.69亿元 [7] - 研发费用6.12亿元 同比减少6.3% 经营效率显著优化 [7] - 现金及金融资产规模45.27亿元 同比增长47.2% 现金储备充裕 [7] - 核心产品SKB264商业化进展顺利 上半年销售3.02亿元 占总药品销售97.6% [7] - 国内商业化顺利推进 海外注册临床持续展开 早期临床项目不断验证平台价值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2亿元 其中许可及合作协议收入6.28亿元 药品销售收入3.10亿元 [7] - 2025年预测营业收入19.43亿元 2026年预测35.60亿元 2027年预测58.94亿元 [1][7][8] - 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亏损4.13亿元 2026年预测亏损1.02亿元 2027年预测盈利6.32亿元 [1][8] - 2027年预测每股收益2.71元/股 对应市盈率145.74倍 [1][8] - 毛利率预计从2025年69.69%提升至2027年83.80% [8] 核心产品进展 - SKB264已覆盖全国30个省份300余个地级市及2000余家医院 其中超1000家医院实现销售收入 [7] - SKB264已通过2025年医保谈判形式审查 26年3L+TNBC与3L EGFRm NSCLC两个适应症有望纳入医保 [7] - 2L+TNBC与2L EGFRm NSCLC适应症已受理 预计2025年下半年获批 [7] - 3L+ HR+HER2-BC适应症已受理 预计2026年获批 [7] 研发管线进展 - SKB264国内注册临床包含肺癌3个和乳腺癌2个适应症 [7] - 默沙东已开启14个海外临床 全面覆盖肺癌5个 乳腺癌4个及其他癌种 [7] - SKB315(CLDN18.2 ADC)正推进1b期临床 计划25年ESMO大会首次读出1期数据 [7] - SKB410(Nectin-4 ADC)由默沙东启动全球1/2期临床 [7] - SKB571(双抗ADC)已进入1期临床阶段 [7] - SKB107是公司首款进入临床的RDC药物 [7] - SKB518 SKB525针对潜在FIC靶点 SKB500 SKB501针对验证靶点采用差异化设计 [7] 平台化布局 - ADC领域平台化布局成效显著 后续管线多维度展开 [2][7] - 管线布局既覆盖前沿创新方向 又兼顾差异化竞争优势 [7] - 整体布局全面 验证平台价值 [7]
正大企业国际(03839.HK)8月19日收盘上涨16.21%,成交2233.27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8-19 08:32
股价表现 - 8月19日收盘价7.6港元/股 单日上涨16.21% 成交量308.02万股 成交额2233.27万港元 振幅18.2% [1] - 近一个月累计涨幅23.4%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338.93% 显著跑赢恒生指数25.51%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5年6月30日营业总收入23.15亿元 同比增长199.44% [1] - 归母净利润1.22亿元 同比增长768.36% [1] - 毛利率12.92% 资产负债率36.48% [1] 业务背景 - 公司为香港上市公司 业务涵盖生化业务及工业业务 [2] - 自1995年起作为正大集团一部分运营 在中国生化业界具领导地位 [2] - 是全球领先的金霉素生产商之一 并持有中国四大卡特彼勒经销商50%股权 [2] - 2015年7月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是泰国上市公司卜蜂食品企业(CPF)的子公司 [2] 行业估值 -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1.3倍 行业中值1.52倍 [2] - 公司市盈率7.67倍 在行业中排名第8位 [2] - 同业公司市盈率对比:其他精优药业1.41倍 金斯瑞生物科技1.64倍 东瑞制药3.23倍 吉林长龙药业5.98倍 和黄医药6.17倍 [2] 重要事件 - 2025年8月11日发布2025财年中报 归属股东应占溢利1705万美元 同比增长768.36% 基本每股收益0.067美元 [3]
基石药业-B(02616):下一代IO疗法潜力明显,关注ESMO三抗数据读出
天风证券· 2025-08-17 13:4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2 55港元 当前价格9 28港元 [5] 核心观点 - 普拉替尼受价格调整及一次性渠道补偿影响 2025H1营收494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若纳入医保目录预计2026年及之后销售放量将抵消短期负面影响 [1] - CS2009(PD-1/VEGF/CTLA-4)三抗Ia期数据显示安全性及有效性趋势良好 预计2025年10月ESMO大会披露完整数据 有望成为新一代骨架IO疗法 [2] - CS5001(ROR1 ADC)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进展顺利 优先推进联合疗法队列 未观察到DLT 后续有望扩展为II期单臂注册研究 [3] 管线与平台 - 临床前管线包含9个以上候选药物 涵盖多特异性抗体 ADC等 聚焦FIC/BIC研究领域 [4] - 专有ADC技术平台通过优化连接子提升肿瘤选择性 支撑管线2 0多个ADC产品开发 [4] 财务预测 - 下调2025年收入预期至1 23亿元(前值5 16亿元) 同比-68 25% 主要因普拉替尼一次性影响 [5] - 预计2026-2027年收入8 29亿元(+575 37%)/11 25亿元(+35 81%) 净利润0 93亿元/3 07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