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火锅
icon
搜索文档
解锁夜宵“新玩法”,蹦迪、二次元助力餐饮“破圈”
贝壳财经· 2025-09-19 10:13
夜宵业务创新 - 公司推出"火锅+蹦迪"夜宵新玩法 7-8月夜宵日均桌数较4-5月环比涨幅超11% [1] - 夜宵主题店客流增长达15% 全国近30家夜宵主题店成为深夜聚餐新地标 [1] - 推出全品类夜宵菜单包括跳水美蛙鱼火锅 补充烧烤炸鸡卤味小海鲜等佐酒菜品 [1] 主题营销活动 - 与国漫《时光代理人》联动推出"次元夜市"活动 二次元顾客占比近50% [2] - 活动覆盖北京上海杭州广州4城10家门店 二次元联名套餐累计销售超10万套 [2] - 部分门店翻台率较去年同期提升近30% 表现突出门店生意增长10%-15% [2] 品牌效益与客群连接 - 夜宵时段营业额提升11%-15% 实现直接经济效益 [2] - 通过大唐侍郎对诗挑战等互动强化品牌与年轻客群连接 [1] - 年轻用户主动参与品牌传播并分享消费体验 [2]
从南到北,海底捞秋季限定美食地图请查收
财富在线· 2025-09-19 03:00
核心观点 - 公司推出多区域秋季限定餐饮产品和促销活动 通过地域差异化美食和针对性优惠提升消费体验和客户粘性 [1][3][5] 区域产品策略 - 南京地区推出"鲜切现捞季" 主打每日现切安格斯牛肉和鲜活水产系列 牛肉涮煮8秒 虾蛏蚝2分钟 鲍鱼4分钟 鲜切牛肉覆盖南京全部门店(除新街口新百店) 海鲜系列全城供应 [1] - 山东地区推出"嗨嗨·经典麻辣牛油锅" 搭配鞭炮笋 新西兰大草原羔羊肉 熏香腊五花及卡皮巴拉慕斯甜品 [3] - 陕西山西湖南三地推出"惊喜双重奏"套餐 包含滑滑嫩豆腐和秋语答案茶 活动期限至9月30日 [3] 客群精准营销 - 针对大学生群体在苏州南通盐城连云港四地推出专属福利 凭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享菜品88折 邀约学长学姐使用69折券可额外获赠"橙子非凡"饮品 新生可免费领取洗漱用品或文具礼包 [5] - 陕西山西湖南地区通过私域社群运营 用户发布带话题内容可获赠价值29.9元区域限定"捏捏豆腐"周边 需先加入社群订餐 [3] 运营管理措施 - 所有活动不可与其他优惠同享 建议提前致电门店确认参与资格 [5] - 区域限定周边产品数量有限 采取先到先得机制 [3][5]
海底捞多款儿童套餐标注部分预加工?客服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9-17 10:44
公司运营 - 海底捞在深圳和武汉等多家门店的儿童餐产品中标注"部分预加工"字样 [2] - 公司通过中央厨房统一生产并标准化配送至门店以确保餐品安全与口味品质稳定性 [2] - 门店点餐系统对预加工产品均有标注且服务员在点餐时会向顾客介绍相关情况 [2] 产品服务 - 武汉门店提供三款儿童套餐其中两款标注部分预加工 [2] - 公司建议无盐饮食阶段婴幼儿选择鲜切牛肉、玉米、菠菜等涮品 [2] - 广州门店同样在点餐系统中对预加工产品进行明确标注 [2]
海底捞多款儿童套餐标注部分预加工?客服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9-17 10:42
公司运营模式 - 海底捞部分门店菜单中多款儿童餐产品标注"部分预加工"字样[2] - 涉及预加工的产品在点餐系统中均有标注 门店服务员在顾客点餐时会进行介绍[4] - 预加工指产品由中央厨房统一生产并标准化配送至门店 再进行最终烹制出品[4] 产品质量管理 - 采用预加工模式旨在确保餐品安全与口味品质的稳定性[4] - 针对无盐饮食需求的儿童 门店建议选择鲜切牛肉、玉米、菠菜等涮品[4] - 目前武汉门店提供三款儿童套餐 其中两款标注部分预加工[4] 区域实施情况 - 深圳门店被发现儿童餐存在预加工标注情况[2] - 武汉门店确认实施预加工模式并给出饮食建议[4] - 广州门店证实预加工产品在点餐系统中有明确标注[4]
海底捞都入局,小火锅凭啥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07:5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整体火锅市场增速仅5.6% 人均消费降至70多元水平[1] - 过去一年超30万家火锅店倒闭 但小火锅细分赛道逆势增长[1] - 小火锅全国门店数量超5万家 占整个火锅市场份额超10%[1] 小火锅市场定位 - 自助小火锅价格带分化明显 巨头品牌定价59.9元 社区小店低至19.9元[1][2] - 传统大火锅人均消费达150元 被消费者视为"火锅刺客"[1] - 小火锅主打性价比优势 出现9.9元锅底+小料 9.9元肥牛 1元锅底和20元畅吃等低价策略[1] 消费需求特征 - 小火锅满足"双自由"需求:经济自由(钱包不心疼)和社交自由(社交不尴尬)[2] - 大火锅需要凑局和AA制降低成本 适合群体热闹场景[1] - 小火锅支持单人单锅 避免口味迁就 兼顾独处和轻社交场景[1] 行业参与者动态 - 海底捞 杨国福等头部品牌于2024年7月进入自助小火锅赛道[1] - 小火锅成为年轻人创业首选 因入门门槛低且无需专业厨师[2] - 标准化设备(旋转设备)和菜品供应是商业模式核心[2] 价格策略比较 - 当前小火锅59.9元定价显著高于行业原有二三十元均价[1] - 品牌企业通过"品牌+品质"组合策略获取市场份额[1]
呷哺呷哺“失速”之后,谁在围猎百亿小火锅市场?
36氪· 2025-09-15 02:16
小火锅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 预计2025年中国小火锅市场规模将接近650亿元[1] - 截至2024年9月8日国内现存小火锅相关企业达2.22万家 同比增长3.26%[1] - 市场呈现剧烈分化态势 新兴品牌加速布局而部分传统品牌收缩[2][4] 头部品牌战略布局 - 海底捞子品牌"举高高"采用59.9元/位自助模式 日排千桌并筹备30余家新店[1] - 杨国福通过海鲜品类实现差异化 同样采用59.9元/位定价策略[2] - 围辣小火锅门店数破千 龙歌和一围肥牛肉小火锅加速扩张[2][4] 门店扩张与运营策略 - 一围肥牛肉小火锅维持每周一家新店扩张节奏 优先确保单店盈利模型[4] - 呷哺呷哺门店从2024年6月826家收缩至2025年6月763家[4] - 品牌选址要求日均接待超300桌顾客 进行精细化流量转化测算[7] 渠道竞争格局演变 - 社区街边店模式以低租金高密度为特征 主要覆盖三线及以下城市[7] - 商场店模式聚焦高线城市 呷哺呷哺近6成门店位于高线城市[7] - 龙歌重点渗透新一线和二线城市 这两个市场门店占比超6成[7] 价格与品质平衡挑战 - 行业面临品质与价格平衡难题 存在劣币驱逐良币风险[9] - 自助小火锅领域出现严重同质化竞争 模式与菜品易被模仿[9] - 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低成本持续提供高品质食材的供应链能力[10] 消费趋势与行业本质 - 小火锅兴起与性价比消费环境及单人双人就餐习惯普及密切相关[4] - 本质是消费需求回归 需在有限客单价内提供超预期价值体验[10] - 供应链能力成为关键壁垒 海底捞通过规模化采购建立成本优势[1][10]
人均150的火锅店正在消失
36氪· 2025-09-15 00:06
火锅行业整体趋势 - 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达5.57万亿元 其中火锅品类规模为6175亿元 占整体餐饮市场约11% [16][17] - 火锅市场增长迅猛 2023年同比增长5.6% 2022年涨幅接近20% 行业预计未来份额可能达14%-18% [19][20] - 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期间 火锅门店关店数量超过30万家 行业年换血率达60% [21] - 火锅人均消费金额持续下滑 从2022年86元降至2024年77元 [22] 头部品牌经营表现 - 海底捞客单价从103元降至97.5元 营收同比下降3.7%至207亿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13.7%至17.55亿元 翻台率从巅峰4.8次降至3.8次 [6][41][42] - 呷哺呷哺集团四年累计亏损12亿元 市值从294亿港元暴跌97%至9亿港元 2024年关闭138家呷哺呷哺门店及73家凑凑门店 [12][64][65][73] - 楠火锅人均价格降至70元 2024年前5个月关闭57家店 单店日营业额最低仅1800元 [7][13] - 巴奴客单价从150元连续降至142元后又降至138元 [8][97] - 怂火锅推出超低价策略:锅底8.8元 荤菜9.9元 素菜6.6元 [9] 行业结构变化 - 小火锅赛道快速增长 2024年市场规模增长率达28.9% 门店数超5万家占火锅总门店数10% [53] - 高端火锅市场(客单价120元以上)规模占比仅1.16% 总体量约70亿元 其中巴奴占三分之一 凑凑占四分之一 [96] - 正餐服务(FSR)占中国餐饮市场70%以上份额 2024年正餐市场规模出现下滑 [29][33] - 火锅作为正餐中的核心品类 受正餐市场收缩冲击最为严重 [34][40] 竞争策略演变 - 海底捞通过外卖业务增长60%及推出11个新品牌(红石榴计划)寻求转型 但新业务仅占营收4.5% [45] - 巴奴采取"产品主义"定位 通过"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 毛肚和菌汤才是"等营销策略对标海底捞 但经营效率显著低于海底捞(单店营收为海底捞一半 单店利润为海底捞40%) [85][87][94][95] - 呷哺呷哺战略失误 客单价从2014年44元持续上涨至2023年62元(涨幅超40%) 后在2024年被迫降至54元但已失去市场竞争力 [66][68] - 凑凑定位高端失败 2023年营收暴跌26.5% 以集团20%门店数贡献87%亏损 [77]
海底捞“小便门”判赔220万,未成年人“缺德”的代价
齐鲁晚报· 2025-09-14 10:37
事件概述 - 两名17岁未成年人在海底捞门店用餐后站上餐桌向火锅内小便并拍摄视频传播 事件对公司品牌形象造成极大冲击[1] - 上海市黄埔区法院一审判决当事人及父母向海底捞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共计220万元[1][2] 公司应对措施 - 立即销毁涉事门店全部餐具并更换新品 进行深度消毒处理[1] - 对当日该时间段消费客户全额退还餐费 并给予订单付款金额十倍补偿[1] 法院判决细节 - 判决要求当事人及父母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前提下于指定报刊公开道歉[2] - 经济损失赔偿包含餐具损耗及消毒费13万元 经营损失和商誉损失200万元 维权开支7万元[2] - 明确若未成年人有个人财产需优先用于赔偿 不足部分由父母承担[2] 行业影响 - 判决为企业处理类似商誉损害事件提供明确法律维权模板[2] - 法院支持企业就合理商誉损失进行索赔 体现对合法经营及营商环境的保护[2]
媒体:一泡尿判赔海底捞220万,警告父母管好自家熊孩子
新京报· 2025-09-13 07:35
事件概述 - 海底捞门店发生未成年顾客在火锅内小便事件引发名誉权及财产损害赔偿诉讼 [2][3] - 上海市黄浦区法院一审判决被告赔偿总额220万元人民币 包括13万元餐具损耗清洗费 200万元经营及商誉损失 7万元维权开支 [3][4] - 判决明确监护人需在未成年人财产不足时承担赔偿责任 强化家庭教育法律责任 [3][4] 企业损失与维权 - 直接财产损失包括餐具损耗和清洗消毒费用13万元人民币 [3][4] - 企业经营损失和商誉损失达200万元人民币 [3][4] - 企业维权开支7万元人民币 总计经济损失220万元人民币 [3][4] 行业影响与法律意义 - 法院通过判例明确企业正当经营权利受法律保护 抵制公共场所破坏行为 [3][4] - 判决将家庭教育义务从道德层面提升至法律约束层面 突破"父母无责"误区 [4][5] - 事件凸显食品安全底线和公共秩序维护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 [3][4]
一泡尿判赔海底捞220万 警告父母管好自家熊孩子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2025-09-13 04:57
案件判决结果 - 法院判决被告方向海底捞关联公司四川某餐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及上海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赔偿总计220万元 包括餐具损耗和清洗消毒费13万元 经营损失和商誉损失200万元 维权开支7万元 [1] - 被告方需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前提下于指定报刊公开赔礼道歉 若未成年人个人财产不足赔偿 不足部分由其父母承担 [1] 事件影响分析 - 17岁未成年人在海底捞火锅内小便事件严重冲击企业商誉 暴露食品安全底线被践踏及公共秩序遭破坏的问题 [2] - 该事件引发社会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失位的广泛关注 法院判决明确监护人需承担法律责任 打破"子女犯错父母无责"误区 [3] 行业治理意义 - 判决将监护责任从道德义务升级为法律约束 强调家庭教育中规则意识培养的社会责任属性 [3] - 高额赔偿案例为企业维护正常经营权利提供司法支持 对餐饮行业处理类似声誉风险事件具有标杆意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