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软件

搜索文档
利好来了!央行等七部门重磅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09:10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核心观点 - 七部门联合印发文件,聚焦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目标到2027年形成成熟的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 [1][13][14] - 通过优化金融工具联动、强化产业链韧性、推动数字与绿色金融等举措,提升服务适配性,满足制造业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13][14][21] 关键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 - 银行需为重点产业链(如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技术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核心技术企业可享上市、发债等"绿色通道" [1][16] - 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和"千帆百舸"上市培育,优化硬科技评价体系,鼓励创投机构以直投、服务换股等模式支持在孵企业 [2][18] - 高层次人才创业可获信贷、财务顾问等一揽子服务,保险机构与中试机构合作创新型保险业务 [2][19] 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未来产业布局 - 银行加大对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信贷支持,企业可通过融资租赁更新设备并证券化债权 [3][22] -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可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政府基金和保险资金重点布局未来产业 [4][23] - 推广"创新积分制"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提升科技企业融资便利性 [4][24] 中小企业融资与数字金融赋能 - 金融机构基于"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提供应收账款、仓单融资,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不依赖核心企业信用 [5][34][35] - 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加速建设,优化首贷户征信服务 [5][32] - 数字基建(如5G、工业互联网)可获中长期贷款,银行建数字化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AI技术提升中小企业服务效率 [7][30] 绿色金融与跨境服务 - 绿色信贷、债券向环保节能领域倾斜,建立专门金融标准体系支持高碳行业绿色技改 [6][27] -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和外贸信贷投放,支持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优化QFLP试点 [45][47] - 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范围扩大 [47] 金融机构机制优化与政策协同 - 银行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完善尽职免责机制 [49] -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资源提供综合服务,保险和理财子公司为先进制造业提供长期资金 [52][54] - 建立"政金企校协"合作机制,加强产业与金融政策标准互嵌 [58][62]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央行等七部门发文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08:48
政策核心目标 - 到2027年基本成熟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 贷款 债券 股权 保险等金融工具联动衔接更紧密 服务适配性增强 [1][3] - 制造业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充分满足 发行债券户数和规模持续增长 股权融资水平显著提升 [1][4] 科技创新与产业链支持 - 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 引导银行为集成电路 工业母机 医疗装备 服务器 仪器仪表 基础软件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 [2][5] - 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上市融资 并购重组 债券发行绿色通道 加大首台套装备 首批次材料 首版次软件和专精特新企业新产品推广支持 [5]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和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 优化硬科技评价体系 推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6] - 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 优化基金份额转让流程和定价机制 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与创投基金协同发展 [2][6] - 引导金融机构运用贷款 债券 股权 保险等工具为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和配套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产业链自主可控建设 [2][7]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引导银行加大对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及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融资支持 加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金融支持 [8] - 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 基础软件 智能网联汽车 新能源 新材料 高端装备 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9] - 推进投资端改革 完善长周期考核 推动政府投资基金 国企基金 保险资金布局未来制造 未来信息 未来材料 未来能源等未来产业 [9] - 加快建设高碳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金融标准体系 强化绿色信贷 绿色债券等工具应用 完善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 [9][10] - 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 区块链 人工智能简化流程 加强对5G 工业互联网 算力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支持 [10] 金融服务与机制创新 - 鼓励金融机构基于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为链上中小企业提供应收账款 存货 仓单和订单融资 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 [11] - 推动全国性银行打造特色支行 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集群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属地分支机构授权 [13] - 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 支持企业开展跨境资金池试点 扩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范围 [14] - 银行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 完善尽职免责和激励机制 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的授信评价模型 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 [15][16] - 推动银行 保险 证券 基金 担保机构等在防范交叉风险前提下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 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16] 政策协同与实施保障 - 健全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机制 建立重点产业常态化项目推荐机制 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 [18] - 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及贴息政策 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 支小再贷款 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 [18] - 建立重大产业融资项目一对一辅导机制 鼓励政府性担保机构为制造业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支持 [19] - 建立产业和金融风险联合研判预警机制 强化重大项目风险评估 及时共享高风险项目信息 [19]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 划重点来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05 08:23
核心观点 - 七部门联合发布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 通过多维度金融工具和政策引导 重点支持关键技术攻关 科技成果转化 传统产业升级 新兴产业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 绿色转型 数字融合及风险防控等领域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 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1][2][3][4][5][6][7][8] 关键技术攻关金融支持 - 银行对集成电路 工业母机 基础软件等重点产业链技术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 [1] - 突破核心技术的企业在上市 发债 并购重组方面享受绿色通道 [1] - 首台套装备 首批次材料等三首产品推广获得更多金融支持 [1] 科技成果转化资本支持 - 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和千帆百舸上市培育 优化硬科技属性评价体系 [2] - 引导社会资本投早 投小 投长期 投硬科技 [2] - 创业投资可通过直投 服务换股等模式投资在孵企业 [2] - 高层次人才创业享受信贷 财务顾问等一揽子服务 [2] 传统产业升级融资支持 - 银行加大对制造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的信贷支持 [3] - 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更新智能装备 环保设备 相关债权可证券化 [3] - 上市公司借助整体上市 定向增发实现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 [3] 新兴未来产业资金支持 - 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 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可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4] - 政府投资基金 保险资金等长线资金重点布局未来制造 未来能源等未来产业 [4] - 创新积分制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工具使科技企业融资更便捷 [4] 中小企业融资支持 - 金融机构基于数据信用 物的信用提供应收账款 订单 仓单融资服务 [5] - 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 不依赖核心企业信用也能获得贷款 [5] - 加快建设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 提升首贷户征信便利性 [5] 绿色转型金融支持 - 银行支持高碳行业符合绿色低碳技改的项目 不搞一刀切 [6] - 绿色信贷 绿色债券向环保 节能 低碳领域倾斜 助力绿色工厂升级 [6] - 建立专门金融标准体系 加大转型资金支持力度 [6] 数字融合服务支持 - 5G 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建可获得中长期贷款 融资租赁和资产证券化支持 [7] - 银行建设数字化产业平台 实现融资结算一站式服务 [7] - 运用大数据 AI技术简化手续 提升对中小企业服务效率 [7] 风险防控措施 - 金融机构监控资金用途 防止套取挪用和内卷式竞争 [8] - 建立产业和金融风险联合研判机制 实现高风险信息及时共享 [8] - 制造业不良贷款通过重组 核销等方式依法处置 [8]
《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报告》发布 北京数字经济领跑全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5 12:35
北京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 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总指数提升,全球排名第二,位列"全球领跑城市",在数据要素配置力、数字产业引领力和数字创新策源力等方面表现优异 [1] - 北京市在数字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市场建设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持续释放新动能 [1] - 北京聚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以标准为引领,依托政策创新、产业升级、算力支撑实现协同突破 [1] 自动驾驶与技术创新 - 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通过规划引领、政策创新、多方合作推动技术研发与产业融合,打造全球自动驾驶产业标杆 [1] - 在基础软件、脑科学、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持续攻坚,构建自主可控的生态体系,提升数字经济竞争力 [1] - 数字产业创新指数领跑全国,与粤浙苏沪并居第一梯队,展现领先优势与协同发展活力 [1] 数字经济出海与数智化转型 - 北京市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出海平台,通过便利化机制、完善口岸功能、创新监管保障模式等举措,优化出海环境,助力企业拓展全球市场 [2] - 北京市推进数智化转型,以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融合重塑发展格局,通过算法、算力、数据要素联动赋能产业升级与制造业转型 [2] - 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引领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 [2] 未来发展规划 - 北京市将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创新融合,加快算力体系优化布局,推动数据要素深度市场化改革 [2] -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夯实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人才基础,探索更多元的产业融合应用场景 [2] - 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2]
喝点VC|创业者实录:拿到这家深度共情无对赌的天使投资是一种什么体验
Z Potentials· 2025-05-13 02:44
公司概况 - 南芯科技作为基石投资人LP参与成立早期基金 基金GP为晨晖创投 后者是南芯的早期天使投资人[1] - 晨晖创投管理五只基金 规模约十亿元 十余年专注科技领域投资 累计投出70余家企业 投资团队均具备创业经历和理工技术背景[3] 投资理念与特色 - 不主动签署对赌回购条款 采用分步打款机制替代 曾为南芯科技调整协议确保资金到位[4][5][7] - 主动放弃IPO回购条款 并愿意稀释股份支持被投企业团队激励 潜润科技案例体现这一特点[8] - 投资团队硬性要求具备创业经历 以实现与创业者同频沟通[16] - 定位为"VC行业中的创业者" 强调与被投企业建立信任关系 以副驾驶角色陪伴成长[18] 投后管理案例 - 南芯科技案例:2016年投资后调整分步交割条款 后续追加两轮投资 助力其成为国内领先芯片设计企业[4][6] - 欢创科技案例:2019年A轮进入 2023年及时预警客户自研风险 帮助调整产品策略避免业务风险[9] - 深视科技案例:在过亿设备交付危机中提供支持 最终全部通过验收[10][11] - 映云科技案例:2019年现金流紧张时顶住压力追加投资 助其2020年完成两轮融资[12][13] 行业聚焦与团队 - 新基金重点投向芯片半导体 智能硬件 基础软件 人工智能应用等前沿科技领域[19] - 团队成员均为技术背景理工男 兼具创业经历 部分已任职超十年并投出明星项目[19] 创业者评价 - 高频出现"懂技术" "换位思考" "像朋友一样"等关键词 多家被投企业CEO强调晨晖对产品技术的深度理解[3] - 潜润科技CEO提及晨晖主动稀释股份支持团队激励[8] - 欢创科技创始人评价其建议"对行业 产品技术和创业视角要求极高"[9] - 深视科技创始人称晨晖为"最好的天使投资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