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功能饮料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功能饮料行业研究报告:场景化消费驱动线下增长
南京掌控网络科技· 2025-04-27 10: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态势良好,领跑软饮市场结构性增长,线下即时性场景构建消费护城河,市场竞争格局分散,长尾市场空间广阔,头部企业各有优势与挑战,未来行业增长潜力大 [15][36][5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功能饮料行业现状 - 2024年社会消费总额稳步增长,饮料类市场分化,无糖茶饮、功能饮料等健康化品类贡献主要增量,传统品类销量下滑,饮料作为“可选中的刚需”更易受健康观念冲击 [11]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软饮市场,2019 - 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4.7%,功能饮料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2019 - 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达8.3% [12][17] - 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1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65亿元,能量饮料是规模最大的细分品类,2024年零售额占比66.9%,运动饮料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2024年零售额占比32.8% [20] -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77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14亿元,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1807亿元;按销量计,2019 - 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1%,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117亿升 [24] 功能饮料行业趋势 - 中国软饮产品销售线下渠道主导与线上高速增长双轨并行,2019 - 2024年线上渠道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0%,2024年线下渠道占比达90.6%;功能饮料销售以线下渠道为主,传统渠道、现代渠道及加油站商店是主要板块,在线渠道崛起,2019 - 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3.2% [32][35] - 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驱动人均软饮产品消费增长,2024年人均软饮年消费量约197.8升,远低于美、德、日等市场;消费者追求高质价比产品;销售渠道精细化,线上渠道普及,线下实体店仍是主流选择,智能售货柜受青睐,下沉市场渠道有渗透空间 [39][40][41] 功能饮料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功能饮料行业CR5集中度较低,前五企业合计份额61.6%,“其他”品牌占比高达38.4%,东鹏饮料以26.3%的销量份额位居榜首,核心优势在于下沉市场渗透与大包装策略 [53] -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呈现双寡头主导、长尾多元竞争的格局,红牛与东鹏特饮分别以高端品牌心智与大众市场渗透形成核心壁垒,近年东鹏饮料后来居上,市场份额达40.1% [57] 企业案例 - 东鹏饮料是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以能量饮料为核心实施多品类战略,2024年营收158.39亿元;2021 - 2024年业绩爆发式增长,市场份额从15%跃升至26.3%,未来需突破电解质饮料毛利率偏低及竞品挤压的挑战;“补水啦”电解质水2024年销售额激增280%至14.95亿元,市场份额从5.30%攀升至9.40%,超越宝矿力水特跻身行业第二 [59][62][67] - 华彬集团是跨国企业,将红牛引入中国打造为超级单品;2020 - 2024年因商标纠纷市场份额骤降,2024年销售额同比微增1.3%,利润依赖单一产品,新品增长乏力;战马从2017年上市至今,以电竞为锚点构建“电竞 + 潮流运动”的立体化生态,成为抵御红牛纠纷风险、抢占年轻市场的关键布局 [68][70][74]
场景化消费驱动线下增?:中国功能饮料行业研究报告
勤策消费研究· 2025-04-27 08: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态势良好,领跑软饮市场结构性增长,线下即时性场景构建消费护城河,市场竞争格局分散,长尾市场空间广阔,头部企业各有优势与挑战,未来行业增长潜力大 [15][36][5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功能饮料行业现状 - 2024年社会消费总额稳步增长,饮料类市场分化,无糖茶饮、功能饮料等健康化品类贡献主要增量,传统品类销量下滑,饮料更易受健康观念冲击 [11]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软饮市场,2019 - 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4.7%,功能饮料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2019 - 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达8.3% [12][17] - 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1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65亿元,能量饮料是规模最大的细分品类,运动饮料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20] -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77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14亿元,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1807亿元 [24] 功能饮料行业趋势 - 中国软饮产品销售线下渠道主导与线上高速增长双轨并行,功能饮料销售以线下渠道为主,加油站商店是重要消费渠道,在线渠道崛起且预计未来五年维持高速增长 [30][35] - 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驱动人均软饮产品消费增长,中国软饮行业增长潜力大;消费者追求高质价比产品;销售渠道精细化,智能售货柜受青睐,下沉市场渠道有渗透空间 [39][40][41] 功能饮料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功能饮料行业CR5集中度较低,长尾市场空间广阔,前五企业合计份额61.6%,“其他”品牌占比38.4%,东鹏饮料以26.3%的销量份额位居榜首 [53] -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呈现双寡头主导、长尾多元竞争的格局,红牛与东鹏特饮形成核心壁垒,东鹏饮料后来居上,市场份额达40.1% [57] 企业案例 - 东鹏饮料以能量饮料为核心实施多品类战略,2024年营收158.39亿元,业绩持续爆发式增长,市场份额从15%跃升至26.3%,“补水啦”电解质水成为增长引擎,市场份额升至9.40% [59][62][67] - 华彬集团将红牛引入中国,打造为超级单品,但因商标纠纷市场份额骤降,2024年销售额210.9亿元,战马以电竞为锚点构建立体化生态,是抵御风险、抢占年轻市场的关键布局 [68][70][74]
统一焕神“2元乐享”贴脸开大东鹏特饮,能量饮料市场格局生变?
搜狐财经· 2025-04-23 03:08
市场格局 - 能量饮料市场呈现红牛与东鹏特饮双强主导的头部效应 与体动能量 乐虎 战马等品牌形成巨大差距[1] - 2025年开年中国能量饮料市场或迎来洗牌 统一集团旗下焕神能量饮料的崛起打破原有格局[1] 统一焕神产品策略 - 2024年推出1L装焕神能量饮料 售价6元 单位价格仅为东鹏500ml装的60% 主打性价比优势[3] - 产品定位精准针对价格敏感型刚需用户群体 包括货车司机 出租车司机和外卖员[3] - 采用"量价比"策略颠覆行业传统规格 同等货架空间单点销售额达东鹏的1.5倍[3] 市场推广活动 - 2025年4月起在全国开展"2元乐享"促销活动 直接打出"不用手机抽奖就能2元乐享"的传播口号[4] - 活动时间从4月中旬持续至5月初 不同区域执行节奏略有差异[4] - 渠道商直接使用"不是500毫升喝不起 而是1升更有性价比"的口号针对性挑战东鹏特饮[4] 历史产品布局 - 统一2016年推出零售价19.9元的唤醒植物能量饮料[1] - 2017年推出异形瓶功能饮料新品"够燃"[1] - 2020年正式问世能量饮品新品"焕神"[1] - 2024年7月1L装焕神上市后市场表现亮眼[2] 竞争态势 - 焕神1L装正以"东鹏模式"向东鹏特饮发起挑战[4] - 在部分区域市场 东鹏特饮被统一焕神"压着打"[3] - 尽管东鹏特饮已成为百亿大单品且行业地位稳固 但仍需重视统一焕神的竞争挑战[4]
东鹏特饮IPO:跟跑30年逆袭中国第一,能否反攻东南亚红牛大本营?
观察者网· 2025-04-14 11:48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功能饮料市场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东鹏饮料依托高性价比错位竞争与深度分销网络实现市场份额攀升,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谋求A+H两地上市,计划募资用于海外市场扩张,重点拓展东南亚,但在红牛“大本营”复制中国市场成功有待市场和时间检验 [1] 长跑30年,从跟随到反超 - 1995年华彬集团引入泰国红牛,开启国内能量饮料市场,红牛凭借先发优势占据近90%市场份额 [2] - 2003年林木勤收购老东鹏饮料全部股权,开启民营化征程,模仿红牛推出东鹏特饮,在市场定位上采取差异化策略,以低于红牛50%的定价瞄准下沉市场 [2] - 2013年东鹏饮料捡起红牛原来广告词并请谢霆锋代言 [3] - 2016年红牛陷入纠纷,国产品牌迎来逆袭窗口期,2023年东鹏特饮在中国能量饮料市场销量占比达43.02%,反超红牛成第一,但按销售额排名仍居第二 [3] - 中国下沉市场消费升级,东鹏饮料覆盖全国近400万家终端销售网点,2023年三线以下城市功能饮料消费增速达12%高于一线城市 [4] - 2024年东鹏特饮实现营收133.04亿元,同比增长28.49% [5] 募资反攻,条件成熟与否? - 东鹏特饮此次IPO募集资金30%用于品牌升级,25%用于海外市场拓展,重点是东南亚市场 [7] - 东鹏特饮在国内积累了深厚底蕴,成熟生产体系、高效供应链和成本控制能力为东南亚扩张提供保障,已在越南、印尼设子公司并针对当地摩托车族推出200ml迷你装 [7] - 红牛在东南亚市场是巨擘,品牌深入人心且销售渠道广泛完善,东鹏特饮夺食会遭其强力防守 [8] - 东南亚功能饮料市场竞争激烈,竞品可能效仿东鹏特饮跟随策略并优化 [8] - 东鹏特饮创新基因不足,长期依赖跟随策略,在东南亚市场难建立超越红牛的品牌形象 [8] - 东鹏特饮借助IPO募资进军东南亚市场,虽有优势和机遇,但挑战艰巨,能否复制国内成功尚需检验 [9]
东鹏饮料赴港IPO:从“红牛挑战者”到行业龙头的崛起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4-13 12:30
文章核心观点 - 4月3日东鹏饮料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计划“A+H”双上市拓展全球市场 虽业绩亮眼但面临大单品依赖、市场竞争加剧及全球化挑战等考验 [1] 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 2003年公司濒临破产 创始人以“红牛跟随者”策略切入市场 凭借差异化设计和低价锁定高频消费群体 2024年东鹏特饮以47.9%市场份额居中国功能饮料单品第一 [6] - 2021年公司A股上市 市值一度飙至265元/股 四年间营收增长超两倍 净利润增长超三倍 [9] - 2024年公司营收158.39亿元 净利润33.26亿元 市值稳居千亿阵营 [1] 公司产品情况 - 东鹏特饮500ml瓶装产品年销售额超百亿 成为国民级爆款 [9] - 2024年东鹏特饮贡献公司84%的营收 能量饮料总营收占比达91.9% [9] - 公司推出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和“1+6”多品类战略 但新品类收入贡献不足10% [11] 行业市场情况 - 功能饮料市场增速从2023年的38.4%降至2024年的28.5% 市场饱和迹象显现 [9] - 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冲击高糖能量饮料 东鹏特饮每500ml含糖量达56克 远超世卫组织建议摄入量 [9] - 红牛2024年重启市场攻势 市占率回升至22% 脉动、外星人等品牌在运动饮料领域加速扩张 [11] 公司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4年公司向股东派发13亿元现金红利 创始人林木勤家族独得6.6亿元 同时将110亿元闲置资金用于理财 被指与资金需求错配 [11] - 林木勤家族通过多层股权架构控制公司50.7%的股份 二股东君正创投自2023年起持续减持套现 [11] 公司港股上市情况 - 公司港股上市兼具战略与风险 “A+H”架构可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国际品牌形象、为并购海外企业铺路 但过度依赖大单品可能导致估值承压 [11] - 瑞银报告预测若东南亚市场突破顺利 公司未来三年海外收入占比有望从不足5%提升至15% [11] - 公司回应将坚持“平台型公司”战略 依托现有渠道优势拓展品类而非通过并购 [12]
货拉拉第五次递表港交所,蓝思科技、东鹏饮料开启“A+H”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4-11 14:15
文章核心观点 3月31日 - 4月6日,上交所、深交所和港交所的新股上市、过会、招股、递交申请和终止审核情况各有不同,多家公司有新动态,部分公司披露招股书及财务数据 [2][3][9][14] 上交所和深交所情况 新股上市 - 3月31日 - 4月6日,上交所无公司上市,深交所创业板有1家公司(首航新能)上市,上市首日收涨244.49%,截至4月11日收盘报29.99元/股,较发行价涨154.15%,市值约124亿元 [2][3] 通过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 - 3月31日 - 4月6日,上交所主板有1家公司(技源集团)过会,深交所无公司过会 [4][5] 递交上市申请 - 3月31日 - 4月6日,上交所、深交所均无公司递交上市申请 [6] 终止上市审核 - 3月31日 - 4月6日,上交所主板有1家公司(厦门环能)终止上市审核,深交所无公司终止上市审核 [7][8] 港交所情况 新股上市 - 3月31日 - 4月6日,港交所有1家公司(江苏宏信)上市,上市首日高开平收,截至3月11日收盘报2.51港元/股,较发行价涨0.40%,市值约5.4亿港元 [9][10] 新股招股 - 3月31日 - 4月6日,港交所有1家新股(正力新能)招股 [11][12] 通过上市聆讯 - 3月31日 - 4月6日,港交所无公司通过聆讯 [13] 递交上市申请 - 3月31日 - 4月6日,港交所有7家公司(蓝思科技、佳鑫国际、尚鼎芯、文达通、东鹏饮料、拉拉科技、新荷花)递交上市申请 [14][15] 各公司招股书详情 蓝思科技 - 3月3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是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2022 - 2024年营收分别为466.03亿元、543.46亿元、697.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5.20亿元、30.42亿元、36.77亿元 [16][18] - 募集资金用于丰富与扩展产品及服务组合等,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17] 佳鑫国际 - 3月3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扎根哈萨克斯坦专注开发巴库塔钨矿,预计2025年二季度商业化生产,目标年度采矿及矿物加工能力330万吨钨矿石 [20] - 2022 - 2024年暂未产生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 - 9445.0万港元、 - 8012.9万港元、 - 1.77亿港元 [22] - 募集资金用于拨付巴库塔钨矿项目开发等,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21] 尚鼎芯 - 4月3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是无晶圆厂功率半导体供应商,2022 - 2024年营收分别为1.67亿元、1.13亿元、1.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360.9万元、3101.7万元、3511.2万元 [24][25] - 募集资金用于增强晶体管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能力等,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24] 文达通 - 4月3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信息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服务等,2021 - 2024年营收分别为6.47亿元、9.80亿元、11.15亿元、11.1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323.8万元、8175.8万元、6557.6万元、6265.5万元 [26][28] - 募集资金用于提升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能力等,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27][28] 东鹏饮料 - 4月3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是功能饮料企业,2022 - 2024年营收分别为85.00亿元、112.57亿元、158.3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41亿元、20.40亿元、33.26亿元 [31][32] - 募集资金用于完善产能布局等,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32] 拉拉科技 - 4月3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是物流交易平台,2024年促成已完成订单超7.79亿笔,全球货运GTV达102.74亿美元 [35][36] - 2022 - 2024年营收分别为10.36亿美元、13.34亿美元、15.93亿美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 - 1210.0美元、3.91亿美元、5.01亿美元 [36] - 募集资金用于驱动中国内地核心业务增长等,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36] 新荷花 - 4月3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是中药饮片产品供应商,2022 - 2024年营收分别为7.80亿元、11.46亿元、12.4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739.5万元、1.04亿元、8911.2万元 [38][40] - 募集资金用于扩大中药饮片产能等,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40]
食品饮料板块投资机会全解析
雪球· 2025-02-28 09:12
白酒行业 - 白酒板块当前PE-TTM仅19.31倍,处于近10年6.18%分位,安全边际突出 [1] - 高端白酒如贵州茅台和五粮液通过"保价控量"策略,2024年净利润增速分别达13.3%和12.7% [1] - 区域龙头山西汾酒和今世缘受益于渠道下沉和宴席场景复苏,2025年春节销售增速超30% [1] - 次高端白酒古井贡酒和迎驾贡酒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年份原浆占比提升至60%+,毛利率突破75% [1] 大众品行业 - 啤酒行业高端化逻辑持续兑现,青岛啤酒ASP提升至4200元/千升,燕京啤酒U8大单品收入占比超25% [3] - 功能饮料东鹏饮料市占率31%,加速布局咖啡及能量茶第二曲线,2024Q4营收同比+45% [4] - 健康饮品香飘飘推出零糖冻干果茶,线上渠道销量翻倍,2025年PE仅20倍 [5] - 乳制品伊利股份低温奶收入占比提升至35%,新乳业24H2净利润同比+83.7% [5] 休闲零食与预制食品 - 休闲零食线上红利显著,三只松鼠抖音渠道GMV同比+200%,盐津铺子鹌鹑蛋单品年销10亿 [7] - 健康化趋势推动良品铺子低GI零食系列毛利率提升至32% [8] - 预制菜安井食品收购冻品先生后预制菜收入占比达30%,千味央厨油条品类市占率70% [8] 调味品与烘焙供应链 - 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渠道库存降至2.5个月,千禾味业零添加酱油收入占比超50% [10] - 酵母龙头安琪酵母海外收入增速25%+,受益于海外产能释放和成本下行 [11] - 烘焙供应链立高食品稀奶油收入同比+60%,海融科技植脂奶油出海收入占比达30% [12] 新茶饮供应链 - 蜜雪冰城港股IPO冻资1.77万亿港元,带动A股关联企业如安井食品和仙乐健康 [14] - 包装材料企业裕同科技和合兴包装受益于蜜雪冰城环保杯具和纸制品需求 [15] - 数字化服务企业用友网络和宝信软件受益于蜜雪冰城供应链管理系统和智能仓储改造 [16]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国务院"恢复和扩大消费"政策落地,预计2025年消费补贴规模超3000亿元 [18] - 2024年社零总额同比+3.5%,健康食品(低糖/低脂)增速超20% [19] - 细分领域PE普遍低于历史中枢,调味品PE 28倍vs历史均值40倍,外资回流迹象明显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