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电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锂电产业如何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
证券日报· 2025-09-11 16:14
■李婷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目前固态电池的技术突破已初见成效,这些创新不仅让产品向更高能量密度迈进, 更打开了低空经济等新场景的应用空间。固态电池技术的突围,不仅是新能源产业升级的"关键一跃", 更是中国企业抢占全球能源技术话语权的战略窗口。 其二,以"专利布局"筑造护城河。在全球竞逐固态电池相关专利的背景下,国内龙头企业应尽快把在固 态电池核心技术上的深厚积累与长期投入转变为严谨的知识产权布局。 其三,持续培养和吸引高端技术人才,打造创新团队。在固态电池技术之争的背后,一场没有硝烟 的"人才争夺战"正悄然升级,人才争夺持续白热化。事实上,固态电池技术涉及材料、电化学、机械工 程等多学科交叉,需打造精准育才、长效激励以及跨界聚才的立体化人才体系。 在笔者看来,固态电池的技术与成本是驱动其实现产业化突破的双核心,需要相关政策与产业链上下游 等多方形成合力。在技术层面,当前研发和攻关重点主要集中在界面阻抗优化、锂枝晶抑制、干法电极 工艺、静压成型技术等关键材料与工艺环节,这些技术的成熟度将直接决定固态电池的规模化应用进 程。 在全球新能源竞争进入"技术深水区"的当下,锂电企业唯有以专利筑壁垒、以人才强根基,才能不断 ...
资产配置日报:久违的股债同涨-20250911
华西证券· 2025-09-11 15:25
股市表现 - 科创50指数上涨5.32%,创业板指上涨5.15%,上证指数上涨1.65%,沪深300指数上涨2.31%[2] - 万得全A指数上涨2.26%,成交额2.46万亿元,较前一日放量4606亿元[2] - AI相关板块大幅走强,光模块指数上涨9.77%,电路板指数上涨7.59%[3] 资金流向 - 股票型ETF净流出48亿元,其中证券ETF净流入3.6亿元,有色金属ETF净流入1.8亿元,半导体ETF净流出2.4亿元[3] - 融资余额增加58亿元,电子行业融资净增20.7亿元,计算机行业净增5.8亿元[3] - 南向资金净流入190亿港元,阿里巴巴净流入37.3亿港元,腾讯控股净流出11.51亿港元[4] 债市动态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午后从1.82%快速下行至1.795%,尾盘修复至1.80%[6] - 3年内国债收益率下行1-2bp,5年期下行3bp,7-10年期下行2bp[6] - 央行逆回购净投放连续两日分别为749亿元和794亿元[7] 商品市场 - 工业硅期货上涨2.5%,焦煤上涨2.3%,多晶硅上涨1.9%,螺纹钢下跌0.5%,铁矿石下跌0.8%[8] - 贵金属板块资金连续两日净流出,分别为9.40亿元和12.24亿元[9] - 有色金属和黑色系产业链两日累计净流入分别达16.22亿元和8.29亿元[9] 行业与板块 - 光伏设备指数上涨3.12%,自7月1日以来累计上涨39.92%[18] - 生猪养殖指数上涨4.29%,玻璃玻纤指数上涨3.83%[8] - 恒生指数下跌0.43%,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24%[4] 市场情绪与预期 - 隐含波动率明显回升,沪300ETF IV上涨6.95%,科创50ETF IV上涨11.61%[4] - 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三次,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4月以来首次下破4%[9] - 债市对央行重启买债预期存在分歧,不同期限品种均有投资者下注[6]
免费领取!2025年全球锂电产业链分布图
鑫椤锂电· 2025-09-11 08:19
全球锂电产业链分布图概述 - 分布图尺寸为1.5米X1米 [3] - 覆盖全球锂电产业全链条生态 包括原材料 四大主材 电池制造及终端应用 [3] - 涵盖中国 北美 欧洲 日韩东南亚四大主要产业聚集区 [3] 会议信息 - 会议主办方为鑫椤资讯 [9] - 会议时间为2025年11月12-13日 地点为中国上海 [9] - 会议咨询联系方式为13248122922 [9] 分布图获取方式 - 需转发文章至朋友圈并添加指定联系方式免费领取 [4] - 目前正按登记顺序依次派发 [5]
国轩高科
数说新能源· 2025-09-11 07:23
销量与产能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交付约40GWh电池产品 同比增长48% 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 [1] - 国内新增40GWh产能 江苏和安徽各建设20GWh产能 [2] - 海外市场贡献33%营收 摩洛哥 越南 斯洛伐克推进生产网络建设 资本支出预计同比增长 [2] 产品与技术 - 第三代电芯推动中高端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显著提升 [3] - 与大众联合开发统一电芯 可适配大众未来80%新电动汽车车型 [4] - 全固态电池试点生产线良率达90% 已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工作 [5][6] 行业动态 - 主机厂电芯采购兼顾性能与成本 [10] - 比亚迪出海发力东南亚市场 [10] - 储能市场增长高于动力电池市场 [10]
碳酸锂日报(2025 年 9 月 11 日)-20250911
光大期货· 2025-09-11 05: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昨日碳酸锂期货2511合约跌4.87%至70720元/吨,现货价格方面,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下跌1150至7345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平均价下跌1150至71200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粗颗粒)下跌500元/吨至74700元/吨,仓单库存维持38101吨[3] - 供应端周度产量环比小幅增加,9月碳酸锂预计产量环比增加1.7%至86730吨;需求端9月三元材料预计产量环比下降1.5%,磷酸铁锂预计环比增加6%;库存端周度库存去化速度加快,周环比减少1044吨至140092吨[3] - 在消息面扰动下,昨日期货价格大幅低开后向上修复,但复产预期下多头逻辑削弱,价格上方有压力,项目实际复产前,需求旺盛背景下下游采购需求将成价格支撑,需关注江西地区项目实际情况[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二、日度数据监测 - 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70720元/吨,较前一日跌2180元/吨;连续合约收盘价70300元/吨,较前一日跌2520元/吨[5] - 锂矿中锂辉石精矿(6%,CIF中国)价格849美元/吨,较前一日跌30美元/吨;锂云母(Li2O:1.5%-2.0%)价格1115元/吨,较前一日跌42.5元/吨等[5] - 碳酸锂中电池级碳酸锂(99.5%电池级/国产)价格73450元/吨,较前一日跌115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99.2%工业零级/国产)价格71200元/吨,较前一日跌1150元/吨[5] - 氢氧化锂中电池级氢氧化锂(粗颗粒/国产)价格74700元/吨,较前一日跌500元/吨等[5] - 六氟磷酸锂价格56000元/吨,与前一日持平;电池级碳酸锂与工业级碳酸锂价差2250元/吨,与前一日持平[5] - 前驱体&正极材料中三元前驱体523 (多晶/动力型)价格78625元/吨,较前一日涨250元/吨等;三元材料523 (多晶/消费型)价格113475元/吨,较前一日跌125元/吨等[5] - 电芯&电池中523方形三元电芯价格0.386元/Wh,较前一日涨0.001元/Wh等[5] 三、图表分析 3.1 矿石价格 - 展示锂辉石精矿(6%,CIF)、锂云母(1.5%-2.0%)、锂云母(2.0%-2.5%)、磷锂铝石(6%-7%)等矿石价格走势图表[6][8] 3.2 锂及锂盐价格 - 展示金属锂、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工业级碳酸锂平均价、电池级氢氧化锂、工业级氢氧化锂、六氟磷酸锂等价格走势图表[10][12][13] 3.3 价差 - 展示电池级氢氧化锂与电池级碳酸锂价差、电碳 - 工碳、CIF中日韩电氢 - 电氢、电碳 - 电碳CIF中日韩、基差等价差走势图表[16][18][19][21] 3.4 前驱体&正极材料 - 展示三元前驱体、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锰酸锂、钴酸锂等价格走势图表[23][25][27] 3.5 锂电池价格 - 展示523方形三元电芯、方形磷酸铁锂电芯、钴酸锂电芯、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等价格走势图表[29][32] 3.6 库存 - 展示下游、冶炼厂、其他环节碳酸锂库存走势图表[36][38] 3.7 生产成本 - 展示碳酸锂不同生产方式的生产成本走势图表[40][42]
股市期市突然大跌!“宁王”锂矿复产提速搅动市场
华夏时报· 2025-09-11 03:37
宁德时代锂矿复产事件 - 宁德时代子公司推进宜春枧下窝锂矿复产 审批进展顺利 预计11月完成复产 速度快于市场预期 [1][3] - 该矿采矿证于2025年8月9日到期后暂停开采 公司此前已提交延续申请 待批复后恢复生产 [2][3] 市场反应与价格波动 - 复产消息引发市场恐慌 9月10日锂矿指数下跌2.77%至4961.43点 21只成分股全部下跌 [4] -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2511下跌4.87%至7.07万元/吨 现货中间价下降1500元至7.2万元/吨 [4] - 8月11日曾因停产消息刺激 碳酸锂期货单日涨8%至8.1万元/吨 现货涨至7.8万元/吨 [2] 供需与库存影响 - 枧下窝锂矿供给占国内需求10% 停产对下半年供需平衡影响有限 但影响月度库存 [2] - 8月锂矿产量不降反升 因涨价刺激海外辉石矿进口增加 国内冶炼开工率提升 [5] - 锂矿库存从贸易商转移至锂盐厂 当前总库存约65万吨 逐步转化为锂盐库存 [5] 行业价格展望 - 预计碳酸锂价格四季度回落至6.5万-7.5万元/吨区间 因锂盐供应小幅过剩 [5] - 锂矿价格三四季度走势强于锂盐 但锂盐厂加工费承压 维持在1.8万-2万元/吨区间 [5]
固态电池窗口期已经开启!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场内价格翻红上涨
新浪财经· 2025-09-11 03:22
锂电板块波动及原因 - 新能源车龙头ETF场内价格在盘整后翻红上涨 厦钨新能涨6% 宏发股份和恩捷股份涨超3% [1] - 锂电板块下跌主因是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预计很快复产 采矿权证及许可证审批进展顺利 预计很快复工复产 比市场最快预期还要快 [1] - 该矿区8月10日因采矿许可证到期暂停生产 市场此前普遍预期停产持续三个月左右 [1] 枧下窝矿区影响 - 枧下窝矿区产能规模较大 2025年产量预计为8万吨 占据江西锂矿产量的半壁江山 [1] - 市场预计锂价将面临下行压力 碳酸锂价格将迅速回落至每吨7万元人民币以下 反映市场重现供应过剩 [1] 锂电板块上涨驱动因素 - 固态电池产业推进超预期 [2] - 锂电产业链排产超预期 [2] - 反内卷带来的涨价逻辑 [2] - 碳酸锂价格重新下行仅对应第三点涨价逻辑 影响或只是短期 [2] 固态电池产业进展 - 固态电池概念持续演绎 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质为代表的隔膜赛道因主动转型布局固态电池而上涨 [2] - 2H25-1H26为行业全固态中试线集中落地关键期 标志科学问题解决转向量产优化 落地预计带动设备招标及材料体系定点 [2] - 9月下旬固态电池又一重磅会议即将召开 板块有望迎来持续催化 [2] 新能源车龙头ETF产品信息 - 新能源车龙头ETF跟踪标的是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 为纯正锂电标的 不会出现风格漂移 [2] - 成份股囊括A股市场50只新能源车产业链上中下游龙头个股 是跟踪新能源板块行情的高效投资工具 [2] - 截至2025年9月5日前十大成份股为宁德时代 汇川技术 比亚迪 亿纬锂能 华友钴业 三花智控 长安汽车 先导智能 赣锋锂业 天齐锂业 [2] - 新能源车龙头ETF场外联接A代码010805 联接C代码010806 [3]
化工板块震荡分化,联泓新科涨停,磷肥领跌!政策预期升温,行业景气底部反转在即?
新浪基金· 2025-09-11 03:11
化工板块市场表现 - 化工ETF(516020)9月11日盘中价格下跌0.14%至0.738元,成交量达904万份 [1] - 化学原料、锂电、合成树脂板块领涨:联泓新科涨停,恩捷股份涨近6%,圣泉集团、多氟多涨超4%,华峰化学、新宙邦、天赐材料涨超2% [1] - 磷肥及磷化工、石化、氮肥板块表现疲软:宏达股份跌超2%,新凤鸣、中核钛白、鲁西化工跌超1% [1] 资金流向与估值水平 - 化工ETF近5日累计吸金5.6亿元,近10日吸金超10亿元 [2] - 细分化工指数市净率2.26倍,处于近10年37.18%分位点低位 [3] 细分行业动态 - 农药行业持续去库存:2025年6月末存货占总资产比例13.94%,较3月末下降0.12个百分点,部分农药产品价格开始上涨 [3] 政策与行业前景 - 东方证券预计"反内卷"政策有望出台,推动化工行业走出景气低谷 [4] - 东海证券指出海外化工产能退出(欧美关停事件)及地缘摩擦增加供应不确定性,中国化工企业凭借成本和技术优势填补国际供应链空白 [5] 投资工具布局 - 化工ETF(516020)覆盖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50%仓位集中于万华化学、盐湖股份等龙头股,50%布局磷肥、氟化工、氮肥等细分领域 [5]
当升科技:固态电解质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9-10 12:3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2亿元 同比增长25.17% [1] - 归母净利润3.11亿元 同比增长8.47% [1] - 扣非净利润2.51亿元 同比增长16.02%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提升至15% 较第一季度的11%持续改善 [2] 产品与技术突破 - 超高镍9系产品成功导入亿纬锂能等国内头部圆柱厂商 [2] - 磷酸(锰)铁锂销量实现跨越式提升 连续月度出货量近万吨 [2] - 全固态正极材料采用超稳定快离子导体修饰工艺 解决界面阻抗难题 [3] - 固态电解质技术保持行业领先 硫化物/氧化物/卤化物体系全面布局 [3] - 固态锂电产品已导入清陶/卫蓝/辉能/赣锋锂电/中汽新能等客户 [3] 产能与市场布局 - 与LGES/SK on签订未来三年上百亿元订单 [4] - 芬兰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提升欧洲市场本地化供应能力 [4][5] - 攀枝花基地首期一阶段满产满销 二阶段年产8万吨项目进入设备调试 [5] - 产品深度融入全球高端新能源车企及一线电池品牌供应链 [4] 经营战略 - 执行"三大五新突围 两大工程精品 资源客户争抢 组织能级提升"方针 [1] - 通过技术迭代/产业链协同/全球化布局巩固竞争优势 [2] - 国际业务成为独特竞争优势 持续优化海外产能投资效率 [5]
宏观专题:对照供给侧改革,本轮综合整治内卷行动有望引领行情走向
湘财证券· 2025-09-10 10:47
历史背景与政策对比 - 2015年供给侧改革首次提出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聚焦去产能等五大任务[1] - 2016年PPI同比数据见底回升,工业品价格扭转跌势[1] - 供给侧改革针对钢铁、煤炭等同质化高的上游行业,以行政命令减产见效快[9] - 2024年综合整治内卷行动延续产能过剩治理,但针对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下游制造业[11] - 内卷治理依赖行业自律管理,因涉及大量民企和差异化产品,见效需更长时间[9] 市场影响与数据表现 - PPI与沪深300指数高度关联,2014-2015年牛市曾与PPI背离长达一年[3] - 2016年PPI回升标志经济基本面改善,支撑股市止跌反弹[3] - 2025年8月PPI同比降幅收窄显示积极变化[3] - 内卷行动覆盖新能源及传统周期行业(钢铁、煤炭、有色、建材)[13] 风险与执行挑战 - 反内卷涉及理念和制度转变,过程漫长曲折[14] - 地方政府与企业执行存在实际困难与阻力[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