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

搜索文档
喜茶爆单,抹茶“杀疯”,中国抹茶会是下一个Labubu吗?
36氪· 2025-08-01 02:34
BLACKPINK成员带动喜茶抹茶产品全球热销 - BLACKPINK成员在Instagram发布喜茶三倍厚抹茶饮品照片后 全球喜茶门店订单量激增 出现排队长龙和售罄现象 [1][3] - 照片发布后第2天 上海和杭州多家喜茶门店的三倍厚抹茶产品销售量比前一日增长超过500% [8] - 喜茶全球门店迅速响应 美国和韩国门店推出艺人定制款三倍厚抹茶 全球门店几乎都上线了抹茶饮品买一赠一营销活动 [10] 抹茶产品成为全球食品饮料行业新趋势 - 2023年亚太地区抹茶市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57.76% 中国 日本 英国和德国抹茶市场迅速增长 [4] - 现制茶饮品牌集中推出抹茶新品 奈雪径山抹茶茶饮获得30万+好评 茶百道和茉莉奶白也都推出抹茶系列产品 [3] - 海外现制咖啡品牌Blank Street Coffee的抹茶饮品约占总销售额的50% 估值达5亿美元 [15]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抹茶生产和消费国 - 2020年中国抹茶产量达3916吨 占全球产量55.72% 消费量达3966吨 占全球56.43% [20] - 预计2025年中国抹茶总产量将超过5000吨 主要生产集中于浙江径山 贵州铜仁和湖北孝感三个城市 [20] - 2024年浙江省原料茶产值超20亿元 已成为全球最大抹茶生产基地 贵州去年抹茶产量超1200吨位居全国第一 [22][26] 中国主要抹茶产区发展现状 - 浙江径山作为抹茶发源地具有历史优势 拥有国内首台智能抹茶机 径山抹茶代表品牌九宇抹茶茶叶销往全球70%国家 [22][24] - 贵州铜仁被称为"中国抹茶之都" 贵茶集团投资6亿元建设世界上最大单体抹茶精制车间 年产量可达4000吨 [26][28] - 湖北孝感聚力打造中国抹茶产业发展第一城 目前拥有抹茶茶园3500亩 抹茶产能500吨 产品出口日本并供应国内主要茶饮品牌 [30] 地方特产走向全国的成功案例 - 柳州螺蛳粉从2015年袋装销售收入5亿元增长至2024年全产业链销售收入759.6亿元 品牌价值达125.59亿元 [34] - 2024年云南昭通鲁甸土豆片网上爆火 29年历史的"噜咪啦"薯片品牌快速出圈 [37] - 盒马红心苹果汁在2023年11月-2024年4月销售季销量同比暴涨400% 让消费者记住了新疆红心苹果 [40][42] 中国抹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海外媒体报道抹茶时多将其与日本关联 美国对日本进口产品增加15%关税导致抹茶原料价格上涨 [17] - 中国抹茶需要更多明星产品如螺蛳粉和红心苹果汁 通过行业协会背书 清晰标准 地方特色口味结合和趣味产品来提升品牌认知度 [42] - 新茶饮和渠道自营品牌在宣传中主动提及抹茶产地 为径山抹茶和铜仁抹茶做了自然推广 [32]
亿滋国际下跌6.61%,报65.1美元/股,总市值842.36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7-31 13:49
股价表现 - 7月31日开盘下跌6.61%至65.1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14.53亿美元 [1] - 总市值842.36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收入总额182.97亿美元 同比增长3.77%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10.43亿美元 同比大幅减少48.19% [1] 机构评级 - 7月30日获Sanford C. Bernstein & Co., LLC上调目标价至88美元 [2] - 最新评级为Outperform(跑赢大盘) [2] 公司概况 - 全球零食行业领导者 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 [2] - 拥有奥利奥、吉百利牛奶、米尔卡和Toblerone等标志性品牌 [2] - 2021年全球净收入约287亿美元 为全球最大零食公司之一 [2] - 在饼干领域排名全球第一 巧克力领域排名第二 [2] - 在8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 全球员工约80,000名 [2]
年收入近80亿的雀巢咖啡中国,将迎来一位全新“女掌门”
36氪· 2025-07-31 02:26
人事任命 - 雀巢任命Pamela Takai为在华咖啡业务新负责人 自2024年三季度起生效 直接向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汇报 并加入大中华区管理委员会 [1][3] - 原负责人姜海英已决定离开雀巢寻求新机会 [3] 新任负责人背景 - Pamela Takai拥有20多年快消行业经验 曾任职于联合利华和亿滋 主要从事品牌管理和营销工作 [3] - 她于2021年4月加入雀巢菲律宾 担任奶品健康与营养解决方案负责人 [3][5] - 在菲律宾任职期间 她带领奶品业务实现销量主导的增长 恢复了儿童系列销量 并在成人及即饮产品上实现强劲增长和市场份额提升 [5] - 她曾成功推动业务转型 提高盈利能力 市场份额显著增长 在数字化生态战略方面有丰富经验 [5] 原负责人业绩 - 姜海英2022年加入雀巢 最初负责糖果和冰淇淋业务 2024年接任咖啡业务负责人 [7] - 她重新塑造脆脆鲨品牌定位 将其转型为脆零食品牌 成为大中华区增长最快品牌之一 [8] - 她推动脆脆鲨产品线扩展 推出薄脆饼干、曲奇饼干、植物脆、冰淇淋等新品 [8] - 她负责将奥利奥品牌冰淇淋引入中国市场 并通过电商重启和餐饮业务拓展推动冰淇淋业务重回增长轨道 [8] - 她提出通过本土化创新实现产品迭代升级与品类拓展 聚焦少而精的创新项目 [10] 咖啡业务重要性 - 咖啡业务是雀巢品牌管理、产品创新和消费者忠诚度的战略载体 [1] - 咖啡是雀巢全球营收占比第一大业务 过去三年每年以8%速度增长 年收入近240亿瑞士法郎(约1974亿元人民币) [13] - 大中华区在雀巢全球咖啡业务中占比约4% 2023年收入约9.6亿瑞士法郎(约79亿元人民币) [13] - 与2021年相比 雀巢大中华区咖啡业务销售收入基本持平 占比下降1个百分点 [14] 市场战略方向 - 全球咖啡行业增长驱动力来自高端化、更多饮用场景和更多新消费者 [16] - 咖啡创新从咖啡师主导转向消费者主导 年轻消费者寻求在家中制作创意咖啡 [16] - 咖啡成为全天候多功能饮料 包括热饮、冷饮和花式调味饮品 [16] - 中国消费者年均咖啡消费量仅四五十杯 远低于全球平均超过200杯的水平 [16] - 雀巢中国2024年推出PET瓶装新品生椰拿铁和桂花龙井拿铁 灵感来自中国咖啡连锁市场爆款口味 [10] - 即饮罐装产品线精简为浓醇拿铁和原醇香滑两款 产品特性更鲜明 [10] 全球业务调整 - 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强调更少、更大、更好的创新 六大重磅投资中有两个与咖啡相关(雀巢浓缩咖啡和NEO系统) [18] - 2024年雀巢咖啡业务多个领导职位调整 包括咖啡品牌负责人和雀巢星巴克全球咖啡联盟负责人变动 [18]
好想你跨界做啤酒生意
北京商报· 2025-07-30 16:40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通过电商和专卖店渠道推出红枣口味、毛尖绿茶口味、茉莉花茶口味及樱花蜜桃口味的中式精酿啤酒产品 属于"报喜"系列 酒精度≥4.5%vol 原麦汁浓度12°P 售价为28.1元/1L [1] - 公司精酿啤酒产品于2025年5月下旬上市 主要在官方旗舰店和喜枣旗舰店进行线上销售 [1] - 公司近年来频繁跨界新赛道 包括入局新茶饮、量贩零食及精酿啤酒业务 [1]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分别亏损1.89亿元、0.52亿元和0.72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1500万至2500万元 亏损幅度同比缩减31.01%至58.6% [2] - 健康锁鲜类业务2024年营收0.69亿元 同比下降20.31% [3] - 红枣制品板块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9.55亿元、13.11亿元和12.22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98%、48.62%和-6.83% [3] 产品发展情况 - 公司2023年推出的"红小派"枣仁派在上市首年销售额接近3亿元 被认定为大单品 [2] - 公司聚焦"红枣+"方向推出清菲菲、燕菲菲、想你好等系列产品拓展健康锁鲜类业务 [2] - 精酿啤酒产品结合了公司红枣产业优势和市场流行的"茶啤"风味进行口味适配 [5] 跨界投资布局 - 公司2021年以3000万元购入深圳龙珠股权投资基金0.5983%份额 间接投资蜜雪冰城 [4] - 2024年与蜜雪冰城合作推出红枣雪顶奶茶产品 创下单月销售800万杯纪录 [4] - 2024年12月出资7亿元投资量贩零食品牌鸣鸣很忙 获得6.64%股份 [4] - 鸣鸣很忙2024年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 贡献销售额约0.94亿元 占公司年度销售额5.62% [4] 行业竞争环境 - 精酿啤酒赛道热度提升 老牌酒厂、新生品牌、零售商及零食企业三只松鼠等纷纷入局 [4] - 三只松鼠于2025年5月推出"孙猴王"精酿啤酒 包含毛尖茶啤、茉莉茶啤、龙井茶啤等产品 [4] - 精酿啤酒近年火爆主要由于悦己消费趋势与女性消费者增多 [5] 业务战略评估 - 公司跨界举措被业内视为在业绩不佳情况下寻找新增长点的尝试 [1] - 精酿啤酒产品与公司核心原料嫁接 但存在线上销售渠道与精酿啤酒依赖的即时零售、酒馆渠道消费场景错配 [5] - 公司投资布局包括高成长性茶饮品牌、量贩零食渠道及新消费品类 反映寻找新增长极的焦虑心态 [5] - 跨界布局存在战略一致性风险 若缺乏清晰生态整合逻辑可能陷入多元化陷阱 [5]
亿滋国际下跌5.04%,报66.2美元/股,总市值856.59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7-30 14:46
股价表现 - 7月30日盘中下跌5.04%至66.2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3.08亿美元 [1] - 总市值856.59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入总额182.97亿美元 同比增长3.77% [1] - 归母净利润10.43亿美元 同比大幅减少48.19% [1] 公司回购 - 7月29日完成2025年二季度累计回购金额16.53亿美元 [2] 公司概况 - 全球领先零食企业 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 [2] - 拥有奥利奥、吉百利牛奶、Toblerone等标志性品牌 [2] - 2021年全球净收入约287亿美元 [2] - 饼干品类全球第一 巧克力品类全球第二 [2] - 在8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 全球员工约80,000名 [2]
好时(HSY.US)巧克力帝国遭遇关税+可可成本双击 警告全年利润可能下滑38%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2:59
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的发言中,首席财务官史蒂夫·沃斯库尔(Steve Voskul)表示:"鉴于可可这一大宗 原料无法在美国本土种植,我们仍对贸易谈判中与重要贸易伙伴的关税政策改善抱以希望,"但他补充 表示,该公司今年并未计入任何程度的关税减免。 7月22日,改公司宣布由于可可大宗商品价格处于历史最高位附近,将把巧克力与糖果等好时品牌的零 食价格上调至双位数幅度。此次提价不仅提高了标价,也通过减少包装内糖果重量和数量(即"收缩通 胀"策略)来调整该公司在关税与高原料成本重压之下的经营策略。这是继去年提价后的又一次显著调 价。 过去两年,可可大宗商品价格因象牙海岸和加纳(两国通常占全球可可供应规模逾60%)遭遇病害和恶劣 天气导致供应短缺而持续大幅飙升。 本月早些时候,好时任命柯克·坦纳(Kirk Tanner)为下一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坦纳此前担任温迪公司总 裁兼首席执行官,他将于8月18日走马上任。 这家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主要生产巧克力类零食以及Reese花生酱杯的零食制造商现在预测,全年 经调整后的每股收益将下降36%至38%。而在5月,该公司曾预计调整后每股收益将下滑约35%,但当时 并未纳入全年关 ...
推中式精酿啤酒,多元化会是好想你的良药吗?
北京商报· 2025-07-30 12:48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通过电商和专卖店渠道推出红枣口味、毛尖绿茶口味、茉莉花茶口味及樱花蜜桃口味中式精酿啤酒 属"报喜"系列产品 酒精度≥4.5%vol 原麦汁浓度12°P 售价28.1元/1L [1] - 产品于2025年5月下旬上市 主要在官方旗舰店和喜枣旗舰店线上销售 [1] - 公司近年频繁跨界新赛道 包括新茶饮、量贩零食及啤酒业务 [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2024年连续亏损 分别亏损1.89亿元、0.52亿元、0.72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亏1500-2500万元 亏损幅度同比缩减31.01%-58.6% [3] - 健康锁鲜类业务2024年营收0.69亿元 同比下降20.31% [4] - 红枣制品板块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9.55亿元、13.11亿元、12.22亿元 同比增长-2.98%、48.62%、-6.83% [4] 产品创新与市场反馈 - 2023年推出"红小派"枣仁派 上市首年销售额接近3亿元 被认定为大单品 [3] - 2024年与蜜雪冰城合作推出红枣雪顶奶茶 创下单月销售800万杯纪录 [5] - 精酿啤酒产品结合红枣产业优势及茶啤市场风向进行口味适配 [6] 战略投资与布局 - 2021年以3000万元投资深圳龙珠股权基金 间接参投蜜雪冰城 [5] - 2024年12月出资7亿元投资量贩零食品牌鸣鸣很忙 获6.64%股权 [5] - 鸣鸣很忙2024年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 贡献销售额0.94亿元 占年度销售额5.62% [5] 行业竞争与挑战 - 精酿啤酒赛道有老牌酒厂、新生品牌及零售商纷纷入局 三只松鼠于2025年5月推出"孙猴王"精酿啤酒 [5] - 红枣行业面临消费人群老龄化、食用方式单一及缺乏高频消费场景等结构性挑战 [4] - 精酿啤酒依赖即时零售和酒馆渠道 公司线上销售模式存在消费场景错配 [6] 专家观点 - 精酿啤酒火爆源于悦己消费趋势与女性消费者增多 公司产品匹配女性需求 [6] - 跨界布局反映公司寻找新增长极的焦虑 量贩零食、现制茶饮及精酿啤酒赛道仍具增长潜力 [6] - 多元化布局存在战略一致性风险 可能陷入"多元化陷阱" [6]
非公经济人士优秀建设者名单出炉,消费行业这些人受表彰
贝壳财经· 2025-07-30 04:31
表彰活动概况 - 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于7月29日召开 共100人获表彰称号[1] - 评选活动由中央统战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全国工商联共同开展[3] - 民营企业数量占中国企业总数92%以上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超42万家 占比超92%[3] 科技行业代表 - 杭州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入选表彰名单[4] - 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入选表彰名单[4] - 中科寒武纪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天石入选表彰名单[4] 医药行业代表 - 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徐浩宇入选表彰名单[5] - 浙江华海药业总裁陈保华入选表彰名单[5] - 重庆华森制药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游洪涛入选表彰名单[5] 消费行业代表 - 消费行业涉及零食、纺织、粮油等多个赛道 代表企业包括北大仓、万事利、鸣鸣很忙、海南澳斯卡等[6] - 万事利集团以丝绸文化创意为主业 发展历史超40年 体现传统消费行业转型升级[6][7] - 量贩零食行业首次出现在表彰名单中 代表企业为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6][8] 消费行业趋势 - 年轻消费群体成为主力 推动量贩零食行业发展 消费特点呈现高频率、低单价、重体验[7] - 量贩零食店通过社区化门店布局和规模化采购压缩成本 终端价格比传统商超低[7]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30条举措 围绕增收减负、高质量供给和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7] 企业转型升级 - 万事利丝绸应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技术于制造、设计、管理等环节 自主研发多项核心技术[7] - 海南澳斯卡研发应用绿色化、智能化技术转型升级 开发营养健康产品[7] - 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双品牌通过高质价比策略满足年轻消费者对"零食自由"的追求[7][8]
三只松鼠华南区域总部项目落户佛山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01:47
公司战略布局 - 三只松鼠华南区域总部项目落户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 [1] - 项目将建设零食产业链食品生产企业、坚果制造分装及物流配套 [1] - 预计年产值超过40亿元 [1] 供应链网络建设 - 全国四大供应链集约化基地正式点亮 [1] - 供应链网络全面覆盖华东、华北、西南、华南等核心区域 [1]
溜溜梅惊现“人咬青梅”!杨帆治下溜溜果园445条投诉背后陷“商标侵权+劳动纠纷”,IPO前资本大撤退
金融界· 2025-07-29 06:18
法律纠纷 - 2025年累计卷入17起法律纠纷,案件遍布安徽、山东、上海等五省(市),案由包括不正当竞争、商标侵权、劳动争议及著作权纠纷 [1] - 作为被告的案件数量占比36.82%,案件金额25元占比0.01% [2] - 具体案件包括与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的商标权纠纷、与揭西县风江兴雅源食品商行的不正当竞争纠纷等 [2] 股东结构 - 公司成立于2009年,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董事长兼法人为杨帆 [2] - 杨帆直接持股38.5717%,为第一大股东 [3] - 第二大股东安徽聚润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7.1109% [3] - 创始人杨帆夫妇通过直接持股及聚润投资合计控制超78%的股份 [9] 消费者投诉 - 黑猫投诉平台含"溜溜果园"关键词投诉17条,"溜溜梅"关键词投诉高达445条 [4] - 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问题,如"发霉"、"食品异物"、"食品变质"等 [4] - 有用户投诉在"溜溜梅官网旗舰店的脆青梅"中发现"被别人咬过"的产品 [5] - 公司对投诉普遍存在不回复现象 [7] 经营状况 - 在安徽、福建等八省推广青梅种植30余万亩,总产值近200亿元 [8] - 2022至2024年营收从11.74亿元增至16.16亿元,但毛利率从38.6%波动至36% [9] - 原料成本占比从41.7%攀升至47.7% [8] - 梅类产品贡献超98%的收入,品类单一化风险凸显 [8] 研发与营销 - 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骤降43.8%至1894.8万元 [8] - 明星代言费用高达1.06亿元,占净利润的71% [8] - 试图通过梅冻、西梅等新品拓展边界,但研发投入断崖式下降 [8] 资本运作 - 2024年6月红杉中国通过减资方式退出 [9] - 2019年个人投资者李青在A股申请撤回后以1.185亿元转让股份 [9] - 股权高度集中或影响决策透明度 [9] 行业警示 - 过度依赖流量营销、忽视产品本质导致信任危机 [10] - 食品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质量与口碑 [10] - 需从源头把控原料质量、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售后服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