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

搜索文档
赛百味中国第1000家门店暨“超级潜水艇旗舰店”落子上海
经济观察网· 2025-08-08 06:43
经济观察网全球知名餐饮连锁品牌赛百味(SUBWAY)今日宣布,中国地区第1000家门店暨"超级潜水艇 旗舰店"正式进驻上海淮海中路巴黎春天。区商务委、属地街道等相关领导参加活动。赛百味亚太区总 裁徐剑群表示:"第1000家门店的落成是赛百味在华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更是加速扩张的全新起点。" 今年正值赛百味品牌创立60周年。自1965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开设第一家门店以来,赛百味始终以"做 得更好"为初心,以"新鲜"重新定义快餐——从新鲜透明的敞开式厨房,提供多种新鲜蔬菜和蛋白质, 根据消费者点单需求新鲜现做,到每天从面团整形开始在餐厅现场醒发和烘焙面包,赛百味无一不体现 它与众不同的"新鲜味",致力于让消费者有更好的选择。 朱富强认为,中国的人口规模对于任何一个快餐品牌都是个巨大的市场,随着中国消费者收入持续增 加,消费观念也从"吃得饱","吃得好",逐渐转向"吃得新鲜、健康"。同时更多消费者开始关注日常的 健身锻炼和身心健康。赛百味以新鲜、健康、美味为核心的餐饮理念迎合了这一趋势,因此现在是赛百 味在中国发展的最好时机。 赛百味在华发展提速,植根于其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韧性及中国餐饮市场巨大潜力的坚定信心。"过去 ...
赛百味中国第1000家门店暨“超级潜水艇旗舰店”落子上海淮海中路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06:12
公司发展里程碑 - 赛百味中国第1000家门店暨"超级潜水艇旗舰店"在上海淮海中路巴黎春天开业,标志着公司在华发展的里程碑[1] - 旗舰店采用牛油果绿主色调与金属材质结合的设计,融入抽象化"潜水艇三明治"灯柱和2.5米高悬空三明治装置,强化品牌视觉符号[1] - 公司计划以千家门店为新起点,2025年中国门店总数将超过1100家[3] 中国市场战略 - 2023年6月公司与上海富瑞食签订总特许经营协议后,2年多新增近500家门店,接近此前28年累计开店数量[3] - 公司认为中国消费者偏好转向"新鲜、健康",其现做模式与健身健康趋势高度契合[2] - 公司采用直营模式加速扩张,并启用本土代言人吴磊强化年轻化形象[3] 品牌创新与设计 - 旗舰店通过太空银金属饰面、悬浮迷你潜水艇装置打造未来感就餐环境,成为社交平台热门打卡点[1] - 中国设计团队主导的门店风格被评价为"全球最新潮",突破传统快餐形象[3] - 公司借60周年契机重新定义"新鲜快餐",强调从面包烘焙到蔬菜配料的全程透明现做流程[2] 行业趋势洞察 - 淮海中路旗舰店选址反映公司聚焦高端商圈与年轻客群的策略[1] - 中国餐饮市场潜力被公司视为核心增长点,基于人口规模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2][3] - 公司认为中国经济韧性及餐饮市场井喷将持续支撑外资品牌扩张[3]
77年都不用冰箱、微波炉!这个快餐品牌年收超151亿元,单店客流是麦当劳近4倍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08 04:10
核心观点 - In-N-Out通过坚持家族经营、拒绝上市和特许经营、保持精简菜单和新鲜食材供应,在快餐行业走出独特成功路径 [4][6][8][10] - 公司单店销售额和客流量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22年单店平均客流量近70万次,接近麦当劳四倍 [10][13] - 垂直供应链管理和自有房产策略帮助公司控制成本,食品成本节省3%-5%,总成本节省6%-10% [26][32][34] - 高员工薪酬和培训体系(如"In-N-Out大学")带来低流动率,经理平均年薪16.3万美元且任职17年 [43][44][45] - 公司谨慎扩张,2023年投资1.255亿美元在田纳西建立东部办事处,但首家餐厅需等到2026年以保证供应链质量 [20] 经营策略 - 坚持家族私有化:拒绝所有收购要约和上市提议,包括来自华尔街和沙特王子的报价 [4] - 产品极致简化:77年保持不足15种菜品,主要依靠三款汉堡、薯条和奶昔 [8] - 供应链垂直整合:自建肉类加工厂、配送中心和卡车车队,确保24小时新鲜配送 [26][27][30] - 本地化采购:与加州当地农民建立长期独家合作,三处加工厂均靠近门店分布 [26][27] - 成本控制:1989-2018年核心产品价格涨幅低于通胀,2020年以来汉堡价格仅上涨25% [32][34] 财务表现 - 2025年预估年收入21亿美元(约151亿人民币) [13] - 2018年单店销售额达麦当劳两倍 [10] - 利润率20%,高于Shake Shack(16%)和Chipotle(10.5%) [10] - 套餐价格7.3美元,显著低于Shake Shack同类产品10.94美元 [32] 市场影响 - 形成文化现象:奥斯卡颁奖季单场活动消耗1707个汉堡,成为名人标配食品 [39][41][43] - 引发狂热消费:科罗拉多新店开业引发12小时排队,需警方疏导交通 [38] - 行业对比研究:被与麦当劳并列讨论,沃尔玛前高管评价其"明确立场永不妥协"模式值得借鉴 [16][17] 员工管理 - 薪酬体系:经理平均年薪16.3万美元超过加州牙医/会计师水平,含利润分成 [43] - 培训体系:1977年创立"In-N-Out大学",管理人员需接受客户服务和质量控制专项培训 [44] - 员工忠诚度:2025年Glassdoor最佳工作场所评选中位列全美第三 [45] 扩张规划 - 田纳西布局:2023年宣布1.255亿美元投资建设东部办事处,2026年开设首店 [20] - 选址标准:优先靠近高速公路区域以降低配送成本,避开昂贵市中心 [36] - 扩张逻辑:新市场需重建完整供应链体系,确保与现有品质标准一致 [20][26]
解决价格争议成关键 大摩维持麦当劳(MCD.US)“持股观望”评级
金融界· 2025-08-08 03:57
业绩表现 - Q2营收同比增长5%至68.4亿美元 超过分析师预期的近67亿美元 [1] - 排除特殊项目后Q2每股收益为3.19美元 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3.14美元 [1] - 全球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3.8% 高于分析师预期 其中国际市场引领增长 美国市场同店销售额增长2.5% 扭转去年同期0.7%的下滑态势 [1] 市场表现 - 国际市场表现尤为亮眼 重新夺回市场份额且趋势有望延续 [1] - 美国市场竞争力恢复处于早期阶段 客单价提升带动表现略超预期 [1] - 在当前疲软的快餐环境中 美国市场表现已算明显改善 [1] 成本与策略 - 成本端利好推动EPS优于预期 主要受益于国际市场收入表现、汇率因素及部分非经营性项目 [2] - 通过"性价比"策略在整体市场低迷中竞争表现更佳 符合公司一贯预期 [2] - 美国市场核心菜单定价仍是部分消费者的痛点 公司可能采取更积极措施提升"性价比"认知 [3] 估值与评级 - 当前股价已基本反映积极因素 估值高于多数同业 [2] - 摩根士丹利维持"持股观望"评级 目标价326美元 [1]
肯优麦瑞蜜组合席卷全国商场,成商业地产新宠
搜狐财经· 2025-08-08 03:56
品牌组合现象 - 全国商场出现"肯优麦瑞蜜"品牌矩阵集体亮相现象 包括肯德基 优衣库 麦当劳 瑞幸和蜜雪冰城组合成超大宣传图作为黄金招牌[2] - 部分商场版本加入邮政咖啡替换优衣库形成"肯邮麦瑞蜜"变体 利用英文谐音梗"can you marry me"进行营销[4] - 该现象始于2024年下半年二三线城市商场 2025年上半年已蔓延至全国各级城市 反映商业生态进化缩影[4][6] 商业价值分析 - 五大品牌覆盖服装 快餐 咖啡茶饮等多高频消费场景 形成业态互补 优衣库提供服饰 肯德基麦当劳解决正餐 瑞幸蜜雪冰城满足茶饮需求[6] - 完整组合商场平日客流比缺少任一品牌商场平均高出15%-20% 周末差距达30% 目标客群高度互补形成交叉引流[6] - 顾客平均停留时间长约25% 连带消费率高出30%以上 肯德基麦当劳停留30-60分钟 优衣库40-80分钟 瑞幸蜜雪冰城10-20分钟但频次高[13][14] 消费者行为特征 - 共同构建确定性消费体验 在经济不确定性环境下消费者倾向选择熟悉且品质有保障的品牌[7] - 反映中国消费市场分层化趋势 肯德基麦当劳占快餐中端市场 优衣库主导高性价比基础服饰 瑞幸卡位中端饮品 蜜雪冰城覆盖大众市场[7] 肯德基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4% 同店销售增长1% 实现负增长转正[8] - 运营利润同比增长14%至3.04亿美元 运营利润率提升100个基点至10.9%创二季度历史新高[8] - 保持高速扩张单季开336家新店 数字化销售占比94% 产品本地化激进[10] 麦当劳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净利润同比下降3%至18.7亿美元 美国同店销售额下降3.6%创近五年最大跌幅[10] - 中国市场策略相对谨慎 保持相对统一价位 数字化比例低于肯德基 菜单更多全球统一[10] 优衣库业绩表现 - 2025财年前三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10.6%至26.167万亿日元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2.2%至4509亿日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8.4%至3390亿日元[11] - 第三季度中国大陆营收同比下降约5% 利润下降约3% 导致迅销集团股价大跌近7%[11] 瑞幸咖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达123.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1% GMV增长46.2%至142亿元[12] - 净利润同比增长43.6%至12.51亿元 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率提升至13.4%[12] - 月均交易客户数创9170万新高 门店总数达26,206家 单季度净新增109家门店[12] 蜜雪冰城业务特征 - 大和证券给予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539港元 预计2025-2027年同店销售增长分别为5% 3%和3%[12] - 净利润同比增长预计22% 20%和18% 全球门店数超3万家为行业最多[12] - 产品定价4-8元区间契合下沉市场 拥有独特规模经济和海外扩张潜力[12] 企业竞争优势 - 肯德基和瑞幸展现最强本地化创新能力 快速响应中国消费者变化[13] - 优衣库具有全球资源调配能力 根据区域市场调整产品组合[13] - 麦当劳在中国等国际授权市场保持增长显示品牌韧性[13] - 蜜雪冰城对下沉市场消费心理把握精准 定价策略和门店选址匹配需求[13] 行业发展前景 - 肯德基受益餐饮市场复苏和数字化红利但需关注健康饮食需求变化[14] - 优衣库中国业务重整初见成效 拆旧建新策略提升单店效益但面临本土竞争压力[14] - 麦当劳需加快中国市场创新节奏避免减少资源投入[14] - 瑞幸需维持扩张速度下的管理质量和单店盈利[14] - 蜜雪冰城需构建更可持续成本优势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14]
一个汉堡,卖出10亿美元身家
创业邦· 2025-08-07 10:22
创始人背景与早期事业 - 丹尼·迈耶27岁时创立第一家餐厅Union Square Cafe,随后又创立Gramercy Tavern和Eleven Madison Park [7] - 早期事业以高端餐饮为主,Eleven Madison Park后来获得米其林三星评级 [14] - 大学时期主修政治学,原本计划进入法学院,因叔叔建议转向餐饮业 [11][12] Shake Shack创立与发展 - 2001年为筹款在麦迪逊广场公园开设热狗摊,后发展为Shake Shack品牌 [7] - 最初三年保持热狗摊形式,后改造为固定售货亭,五年后才开设第二家分店 [15] - 2015年上市时已在16个城市拥有66家门店 [17] - 目前全球门店总数达585家(380家直营+210家特许经营),年营收13亿美元 [8][18] 公司经营与扩张 - 过去一年股价上涨73%,接近历史高点 [8] - 长期规划将直营店规模扩大至1500家 [18] - 定位为"精致休闲"连锁,提供比竞品更优质的汉堡 [20] -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15% [18] 创始人持股与投资 - 创始人目前持股约4%(350万股,价值5亿美元),IPO时持股超20% [8][20] - 通过Union Square Hospitality Group投资多元化餐饮业务,包括咖啡连锁Joe和美食电商Goldbelly [10][20] - 投资餐厅订位应用Resy,该应用2019年被美国运通收购 [20] 行业地位 - 创始人跻身餐饮业亿万富豪行列,身家估计达10亿美元 [8] - 加入"快餐业亿万富豪俱乐部",成员包括Jersey Mike's、熊猫快餐和Chipotle创始人 [10]
10万娶越南新娘的“驸马爷”,靠炸鸡掘金越南
虎嗅· 2025-08-07 08:33
企业家背景与业务发展 - 餐饮老板梅楚明因"越南驸马爷"称号走红 2016年通过电商和直营连锁经营越南咖啡小吃 后转型外卖赛道打造"超能鹿战队"等品牌 高峰期全国门店超1000家 年营收过亿[1][2] - 2023年转战越南市场 创立本土炸鸡品牌 已开设3家直营店和5家加盟店 单店平均月营收8万元[3][4] 越南市场宏观环境 - 越南人口2023年突破1亿 平均年龄32岁 2024年人均GDP达4700美元 中产阶级数量将迎来爆发[7] - 与中国文化高度相近 儒家文化渗透深 营商环境可预期 社会治理模式相似[6] - 餐饮连锁化率仅4% 远低于中国20%和发达国家50% 存在十倍增长空间 前五倍增长对应市场快速扩容阶段[9][10][11] 品类选择与定位策略 - 选择已被肯德基等国际品牌验证的炸鸡品类 避免从0建立消费者认知[12][15] - 消费群体分三层:老钱阶层追求高端 新兴中产注重性价比 普通百姓偏好低价[17] - 市场呈现"铺天盖地"(低价大众)和"顶天立地"(高端精品)两种策略 分别以蜜雪冰城和海底捞为代表[18] 产品与运营本土化 - 越南口味相对单一 需改良中餐单品适配本地 通过本地人参与调试确定产品模型[21][22][23] - 采用"1名全职+6名兼职"灵活用工模式 提供高于市场时薪和晋升路径维护团队稳定[45][46] - 员工重视工作生活平衡 劳动法保护严格 需注意合规管理[49][51] 选址与营销洞察 - 摩托车出行主导 有效客流范围仅百米 需避开主干道选择融合型社区辅路[27][28][31] - 房东租金谈判强硬 降价空间有限[30] - Facebook是核心营销阵地 TikTok适合种草但变现难 Google地图功能不完善 Instagram缺乏用户自发分享[39][40][41][42][43] 外卖市场现状 - 线下堂食发展阶段相当于中国2012年 线上外卖接近中国2019年水平[32][34] - 三大平台Grab(高客单)、ShopeeFood(低客单)、Be(中端) 平均扣点25%[35][36] - 无激进补贴 消费者接受高价外卖和自担配送费 偏好套餐消费[37][38] 政策与成本结构 - 存在"咖啡钱"隐性成本 与门店规模和位置相关[51] - 税收政策严格 中小企业需缴纳定额税 外卖平台将代扣代缴税款[52][53]
快节奏时代的敏捷设计:品牌如何打造快速反应力?
36氪· 2025-08-07 01:39
敏捷设计理念 - 提出敏捷设计思维作为品牌设计的颠覆性理念 融合战略、洞察、创意与技术实现系统性创新 [3] - 强调设计职责从美学转向系统思维 让品牌运行更流畅而非仅外观漂亮 [5] - 2024年通过该理念成功交付170个设计项目 体现高效执行能力 [1] 传统设计局限 - 指出统一尺寸适用所有人的品牌规范已过时 无法适应多市场文化差异 [4] - 传统规范仅规定行为准则 在快速变化市场中缺乏实际作用 [5] - 本地市场团队对僵化系统产生抵触 导致品牌落地阻力 [6] 敏捷系统构建原则 - 设定不可动摇的品牌核心 同时保留弹性空间适应本地化需求 [8] - 采用模块化系统设计 参考汽车行业通用底盘理念实现可扩展性 [9][13] - 核心原则包括前置性战略规划 结合发散与收敛思维平衡创意与落地 [10] 跨文化应用案例 - 可口可乐居家活动覆盖7个品牌11个国家 6周内完成320个设计物料 其中部分由单人2周完成 [13] - 东南亚节庆系统整合农历新年/开斋节/泼水节等多元文化 应用于超过10个市场 [17][27] - 可持续发展设计系统支持全球400多个品牌 涵盖可回收/可再填/可退还等环保包装形态 [28][30] 系统化实施成效 - 营销活动底盘通过眼动追踪优化 覆盖消费者冲动/转化/目的地全行为路径 [14] - 插画系统采用模块化元素组合 实现品牌一致性与文化适配性并存 [19][22] - 设计系统具备前瞻性 可应用于全球不同区域/语言环境/消费场景 [16][32] 行业方法论价值 - 助力国际品牌进入东方市场 更关键支持中国品牌出海适应西方文化 [7][24] - 用护栏取代规条 实现跨市场扩展能力与品牌形象统一性 [11][33] - 要求企业赋能跨职能协作 融合多背景团队视角构建可演化系统 [34]
外卖大战下,肯德基客单价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01:11
百胜中国如此业绩,与外卖大战下疯狂增长的补贴有着直接联系。 眼下,外卖已经成为肯德基的最大销售来源。二季度,外卖销售约占百胜中国餐厅收入的45%,同比提 升7%。其中,外卖为肯德基最大销售来源,占比45%,同比提升7%;外卖在必胜客的销售占比43%, 同比提升5%。必胜客最大销售来源依旧是堂食,占比48%。 需要注意的是,前述外卖占比,包含了美团等平台,也包括百胜中国自有渠道。该公司提到,目前有 70%业务来自非第三方外卖平台。 在补贴等因素推动下,二季度,肯德基同店销售同比增长1%,其中交易量连续10个季度实现正增长, 客单价同比增长1%,主要受高单价的外卖占比提升;必胜客同店销售同比增长2%,客单价同比继续走 低,交易量同比增长17%。 肯德基在外卖大战中实现客单价增长。 8月5日,肯德基和必胜客的在华运营商百胜中国发布业绩。财报显示,在二季度,百胜中国营收同比增 长4%至27.87亿美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至2.15亿美元。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经营利润增速, 主 要受到该公司期内投资亏损约1800万美元影响(预计主要是美团股价波动影响)。 分品牌来看,在二季度,肯德基收入同比增长4.1%至20.9 ...
麦当劳中报出炉,全球高层说鸡肉推高了在华业绩,重申今年1000新店目标,正参考中国会员经验算效益,将强攻饮品和早餐
36氪· 2025-08-07 00:46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运营表现改善 同店销售额实现正增长 国际特许市场同店销售额增幅达5.6% 去年同期为下滑1.3% [1][3] - 鸡肉产品推动第二季度业绩 在整个快餐市场获得更多份额 [3] - 上半年净新增门店407家 平均每天至少新开两家店 系统餐厅数量达7227家 同比增加超15% [1][5] - 预计今年新开约1000家门店 目标在2028年达到万店规模 [3][6] 门店扩张战略 - 完成中国所有省级行政区覆盖 首次进入青海和宁夏市场 [7] - 在边远省份采用特许经营模式 通过内蒙古润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宁夏注册选址 首店将于年内开出 [7] - 加强一二线城市渗透 深圳和广州餐厅数量突破800家 在无锡和苏州签署战略合作 [7] 饮品创新策略 - 在美国数百家门店测试多款饮料新品 包括冷萃咖啡 水果饮料 苏打水和能量饮料 [9] - 饮品市场空间大 持续增长且利润高于食品 麦当劳可通过强大运营能力和品牌喜好度扩展到新领域 [9] - 部分竞品定价偏高 为麦当劳留下定价空间 可通过高毛利全价销售饮品获得增量收益 [11] - 消费者偏好既定配方微调 而非完全自定义 公司正测试更丰富饮品线以确定最受欢迎口味 [13] 早餐时段策略 - 早餐时段对经济环境最敏感 是目前全天最弱的一档 行业整体疲软 [14] - 通过价值方案设计吸引消费者 在美国重启早餐广告投放 提升价值感以刺激增长 [14] 全球财务业绩 - 第二季度全球收入68.43亿美元 同比增长4% 净利润22.53亿美元 同比增长9% [16] - 全球同店销售额增长3.8% 所有板块广泛增长 系统销售额增长6% [16] - 2025年全年调整后营业利润率目标锁定在46%–49%区间 高于一年前的46.3% [18] 会员计划与数字化 - 目标将90天活跃会员数提升到2.5亿 通过会员计划增加消费频次驱动增长 [20] - 美国仅约25%顾客加入会员 参考中国等市场90%比例可带来显著收益 [20] - 加速推进"燃动拱门"战略 通过夯实消费者 餐厅运营和公司运营三大平台改变销售与利润轨迹 [19] 全球战略与行业对比 - 通过价值与实惠承诺 世界级营销和菜单创新驱动强劲业绩 严谨执行以赢得市场 [18] - 实惠套餐和促销活动吸引精打细算食客 全球同店销售额超出华尔街预期 [23] - 与行业其他公司相比 战略奏效可能导致持续同店销售表现优异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