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

搜索文档
3年4次被“宁王”告上法庭!海辰储能上市前还有这些关卡要闯
第一财经· 2025-09-27 11:56
上市进程受阻 - 海辰储能港股招股书于2025年9月25日失效 因未在6个月期限内完成上市聆讯[1] - 招股书失效属港交所正常程序 但反映公司尚未准备好或存在上市关卡[1] - 公司曾于2023年借壳上市失败 本次为第二次资本化尝试受阻[1] 专利诉讼纠纷 - 宁德时代2025年6月以不正当竞争纠纷起诉海辰储能及创始人 索赔1.5亿元[2] - 诉讼焦点为双方争夺市场的587Ah电芯技术专利高度重叠[2][3] - 2023年以来宁德时代四次狙击海辰储能 其中三次为直接专利诉讼[3] - 宁德时代拥有及申请专利达49347件 是海辰储能的12.65倍[3] - 海辰储能多名高管曾有宁德时代任职履历[3] 产品与技术竞争 - 海辰储能2025年4月发布587Ah储能电池及系统 并联合定义尺寸标准[2] - 宁德时代2025年6月宣布量产交付587Ah电芯 缺陷率PPB级 安全等级7.5西格玛[3] - 587Ah电芯被视为下一代储能电池核心规格 双方争夺行业标准定义权[3] - 公司为行业内首批应用280Ah电池于大型储能项目的企业[2] 产能与市场地位 - 储能电池总产能从2022年5.4GWh增至2024年49.7GWh 设计产能达62GWh[5] - 2026年总设计年产能预计超100GWh[5] - 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35.1GWh 近三年复合增速167%[5] - 2024年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三 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5] - 全球GWh级以上储能电池企业中唯一专注储能领域的企业[5]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36.15亿元增长至2024年129.17亿元[6] - 2022年亏损17.76亿元 2023年亏损19.75亿元 2024年净利润2.88亿元[6] - 2024年扣除政府补贴4.14亿元后实际亏损约1.26亿元[6] - 应收款项从2022年2.23亿元增至2024年80.09亿元 占营收比重从6.1%升至64.2%[6]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11.8天大幅增加至2024年185.7天[6]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9年 产品包括储能电池及系统[4] - 覆盖源网侧、数据中心、工商业及居民家庭等应用场景[4]
光伏企业大动作,光储融合能否助行业穿越周期?
证券时报· 2025-09-27 11:52
行业趋势 - 光储融合正成为光伏行业企业的标配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储能业务 [1][2][3] - 光伏企业涉足储能领域具备客户群体高度重合、需求场景强绑定和技术基础有重叠三大天然优势 [4] - 光储融合能有效解决光伏消纳和电网稳定性问题 是能源转型的必然选择 [4][7] - 政策推动储能从政策配套迈向市场化交易 光储协同发展趋势显著 [4][10] - 储能系统招标采购量创新高 8月达到69.4GWh 印证需求刚性及高增长 [10] 公司动态 - 阳光电源上半年逆势盈利77亿元 市值突破3000亿元 主要盈利贡献来自光伏逆变器和储能业务 [1][8] - 隆基绿能参股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并考虑收购另一家储能企业 但尚未形成明确决策 [2] - 阿特斯储能系统已签署合同在手订单金额达30亿美元 预计全年出货量7-9GWh 储能业务毛利率持续领跑 [3][8] - 天合光能在手储能订单规模超过10GWh 海外占比高 近期签订2.48GWh储能产品销售合同 [3] - 晶科能源为全年6GWh出货目标努力 同步推进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全球化部署 [3] 市场驱动因素 - 未来国内将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 峰谷电价差拉开将最大化光伏配储经济价值 [1][6] - 绿电直连政策要求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比例不低于60% 催生高比例储能配置需求 [6] - 高自发自用需求场景急需配储 如湖北省要求工商业厂房屋顶光伏自发自用电量原则上不低于50% [6][7] - 海外市场增长强劲 欧洲大储和工商储需求良好 美国补贴政策2033年退坡 澳洲预计2026年有10GWh需求 [10] 业务表现 - 阳光电源上半年营业收入435亿元 同比增长40% 归母净利润77亿元 同比增长56% [8] - 阿特斯上半年交付储能系统3.1GWh 第二季度交付2.2GWh 环比增长超140% [8] - 全球储能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20% 乐观估计可达30% [10] 战略重点 - 企业需要强化技术创新 构建技术研发、知识产权和行业标准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发展体系 [7] - 光储系统是整体解决方案 需满足构网、耐高温、长循环等区域性特殊需求 [7] - 政策驱动型"强配储"逐步让位于经济性主导 企业需更关注项目实际经济效益 [7] -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规模优势保持较强盈利能力 中小企业则陷入亏损困境 [9]
这一概念火了!光伏企业大动作,光储融合能否助行业穿越周期?
搜狐财经· 2025-09-27 11:45
核心观点 - 光储融合成为光伏行业企业标配 助力企业逆势增长并打造新增长曲线 行业竞争加剧但储能需求刚性增长 [1][3][4][9][10] 行业动态 - 隆基绿能参股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接触收购储能企业 但尚未形成明确决策 [3] - 阿特斯储能系统在手订单金额达30亿美元 预计全年出货量7-9GWh 三季度出货2.1-2.3GWh [4] - 晶科能源推进全年6GWh储能出货目标及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全球化部署 [4] - 天合光能储能订单规模超10GWh 海外占比高 近期签订2.48GWh销售合同 含1GWh海外构网型系统订单 [4] - 8月中国储能系统/EPC招标采购量达69.4GWh 创单月纪录 [10] 企业表现 - 阳光电源上半年营收435亿元(同比增40%) 归母净利润77亿元(同比增56%) 市值突破3000亿元 [1][9] - 阿特斯上半年交付储能系统3.1GWh 二季度交付2.2GWh(环比增超140%) 成为盈利企业之一 [9] - 天合光能通过全栈技术能力与场景化解决方案提升光储融合项目收益率 [9] 驱动因素 - 政策推动峰谷电价差扩大:136号文要求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 增强光伏配储经济性 [6][10] - 绿电自发自用政策要求: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比不低于60% 总用电量占比不低于30% 2030年新项目不低于35% [6][7] - 湖北省要求工商业屋顶光伏自发自用电量原则上不低于50% [7] - 美国储能补贴政策2033年退坡 欧洲大储和工商储需求良性竞争 澳洲2026年需求预计10GWh [11] 技术优势 - 光伏企业涉足储能具备客户群体重合、需求场景强绑定、技术基础重叠(功率变换系统)三大优势 [5] - 构网型系统、耐高温、长循环等技术满足区域特殊需求 [8] - 储能解决光伏消纳和电网稳定性问题 光储协同成为能源转型必然选择 [5][7] 市场趋势 - 储能从政策配套转向市场化交易 经济性主导取代强制配储 [8][10] - 全球储能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20% 乐观估计30% [11] - 企业拓展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运营、电力市场交易等延伸业务对冲周期风险 [10]
3年4次被“宁王”告上法庭!海辰储能上市前还有这些关卡要闯|陆说能源
第一财经· 2025-09-27 11:34
上市进程受阻 - 海辰储能港股招股书于2025年9月25日失效 因未在6个月期限内完成上市聆讯[1] - 招股书失效属港交所正常程序 但反映公司尚未准备好或上市进程存在关卡[1] - 公司曾于2023年借壳上市失败 此次为第二次资本化尝试受阻[1] 专利诉讼纠纷 - 宁德时代于2025年6月以不正当竞争纠纷起诉海辰储能 索赔1.5亿元[2] - 诉讼焦点为587Ah电芯技术专利 双方产品存在高度重叠[2][3] - 2023年以来宁德时代四次狙击海辰储能 其中三次为直接专利诉讼[3] - 宁德时代拥有及申请专利达49347件 是海辰储能的12.65倍[3] - 海辰储能多名高管曾有宁德时代任职履历 存在技术团队重叠[3] 产品与技术竞争 - 海辰储能于2025年4月发布587Ah储能电池及系统 并联合定义尺寸标准[2] - 宁德时代于2025年6月宣布量产交付587Ah电芯 缺陷率达PPB级[3] - 587Ah大容量储能电芯被视为下一代储能电池核心规格[3] - 海辰储能为行业内首批将280Ah电池用于大型储能项目的企业[2] 产能与市场地位 - 储能电池总产能从2022年5.4GWh增至2024年49.7GWh 设计产能达62GWh[5] - 2026年总设计年产能预计超100GWh[5] - 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35.1GWh 近三年复合增速167%[5] - 2024年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三 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5] - 为全球GWh级储能电池企业中唯一专注储能领域的企业[5]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36.15亿元增长至2024年129.17亿元[6] - 2022-2023年分别亏损17.76亿元和19.75亿元 2024年净利润2.88亿元[6] - 2024年扣除政府补贴4.14亿元后实际亏损约1.26亿元[6] - 应收款项从2022年2.23亿元增至2024年80.09亿元 占营收比重从6.1%升至64.2%[6]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11.8天大幅增加至2024年185.7天[6]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9年 主要产品包括储能电池及系统[4] - 产品覆盖源网侧、数据中心、工商业及居民家庭等应用场景[4]
智汇重庆 能创未来丨壳牌X清安发布全球首款直冷浸没储能系统
中国能源报· 2025-09-27 11:11
智汇重庆 能创未来 9月2 4日, 重庆市储能与智慧能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在西部(重庆)科学城高新区成功举 办。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重庆大学教授潘复生,重庆市、区相关领导,清安能源、宁 德 时 代 、 亿 纬 锂 能 、 南 瑞 集 团 、 壳 牌 等 3 00 余 位 来 自 政 府 、 学 术 界 、 产 业 界 代 表 齐 聚 山 城,共绘储能与智慧能源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新蓝图。 新品发布 直冷赋能 在全球储能装备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成本高昂,能效受限,安全性不足是行业 普遍痛点。针对储能系统在效率、安全等方面的实际需求, 清安联合壳牌 发布 了重磅新品—— 全球首款直冷浸没储能系统。 合作签约 携手拓新 鉴于 壳牌(上海)技术有限公司 在浸没式冷却液研发和全球市场资源方面的深 厚积累,以及 重庆清安能源有限公司 在锂电池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的领先地位, 双方在论坛期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既有合作。 此次合作将聚焦于 锂离子电池全浸没储能系统的开发与推广 ,在技术协同创 新、产品兼容性测试、行业标准制定、品牌联合推广以及全球供应链保障等方面 展开全方位合作。双方还将优先在项目中应用对方产品与服务, ...
行业首届户储/工商储/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12月19日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9-27 10:48
2 ECRIFE 工商储/便携式储能电汁 itc o ■ 侧储能自用 酒店(深圳FIS 2025起点户储/工商储/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 暨全球用户侧储能白皮书发布会 时间: 2025年12月19日 地点: 深圳 大会组织型兹 活动名称: 2025起点户储/工商储/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暨全球用户侧储能白皮书发布会 同期活动: 2025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暨起点锂电十周年庆典(2025年12月17-18日) 活动主题: 聚焦储能新技术 共建产业新生态 主办单位: 起点锂电、起点储能、起点研究院 SPIR 活动规模: 600+ 举办时间: 2025年12月19日 活动地址: 深圳市维纳斯皇家酒店(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京基百纳店)二楼维纳斯厅(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沙井路 118号) 1、专业聚焦: 行业首个深度聚焦用户侧储能(户储 +工商储+便携)电池技术的专业高峰论坛; 2、 权威发布: 2025首个全球用户侧储能(户储+工商储+便携式)行业白皮书现场发布、户储电芯及系统出货量TOP10、工商储电芯及 系统出货量TOP10、便携式储能电芯及系统出货量TOP10权威排行榜发布; 3、 洞见未来: 深度探讨 30+核 ...
海博思创(688411):营收稳健增长 储能发展动能充足
新浪财经· 2025-09-27 10:2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22亿元 同比增长22.66% 归母净利润3.16亿元 同比增长12.05% 扣非归母净利润2.60亿元 同比下降8.38%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9.74亿元 同比增长27.15% 环比增长92.12% 归母净利润2.22亿元 同比增长79.30% 环比增长136.51% [1] - 上半年毛利率17.54% 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 总资产120.59亿元 较年初增长9.91% [1] 主营业务发展 - 储能系统营业收入45.12亿元 同比增长23.62% 毛利率17.58% 同比下降1.42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3.38% 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0.20% 同比上升0.27个百分点 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17%/3.04% 同比下降0.30/0.13个百分点 [2] - 海外营收2.98亿元 同比增长3195.72% 毛利率36.23% 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 [3] 产能与海外布局 - 依托北京房山/广东珠海/甘肃酒泉/山西大同四大智能制造基地 实现自动化产线覆盖 保障大规模交付能力 [3] - 欧洲/北美设立子公司 落地瑞典斯德哥尔摩/德国瓦尔特斯豪森等标杆项目 [3] - 与Repono合作推进1.4GWh电网级项目 与Alpina合作5000套充储一体机 [3] 行业政策环境 - 2025年2月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通知发布 储能行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化竞争转型 [4]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目标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 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4] - 新能源就近消纳通知要求自发自用电量占比不低于60% 总用电量占比2030年起新增项目不低于35% [4] 市场前景与定位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投运装机规模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 较2023年底增长超130% [2] - CNESA预测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理想场景突破130GW 保守场景116.3GW 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20.2%-24.5% [2] - 公司国内已投运电站装机量排名第一 为行业领先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供应商 [1][5]
CIAPS副秘书长冯思遥:未来三年,储能产业头部聚集效益显著
新浪科技· 2025-09-27 08:37
据悉,2024 年,成都先进能源产业规模迈上千亿级,新材料产业规模近两千亿元。年内全市共引进先 进制造业项目291个,总投资4581.18亿元。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75个、总投资3859.12亿元;百亿级项 目8个、总投资1337.12亿元。下一步将瞄准产业发展新趋势,加快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引育,加强与大湾 区、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联动,推进多样化重点产业招引。 责任编辑:凌辰 新浪科技讯 9月27下午消息,在由成都产业投资集团等联合主办的先进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对接会上,中 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IAPS)副秘书长冯思遥指出:"截至8月底,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已突 破104GW,新型储能电站呈现集中式、大型化趋势,未来三年,储能产业头部聚集效益显著,应用场 景多元化、商业模式将逐步完善。" 她援引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表 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0GW以上,将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
超强预期!反内卷的重大推进中,投资机会在哪?
格隆汇APP· 2025-09-27 08:01
光伏行业 - 行业曾因盲目扩张导致产能过剩和技术趋同 引发低价无序竞争和内卷问题 [2] - 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反内卷 2025年7月工信部召开座谈会强化行业自律 [2] - 2025年7月起企业主动减产推动产业链价格反弹 硅料硅片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组件集采报价普遍高于前期 [3][4] - 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头部企业业绩弹性凸显 [4][7] - 有研新材 飞鹿股份 华盛锂电等企业半年内股价翻倍 新安股份 回天新材等跟随上涨 [7] - 中长期行业转向质量效益驱动 技术迭代加速 全球化布局深化和产业链协同增强将放大头部企业优势 [7] 储能行业 - 需求端呈现内外共振 国内储能中标量 装机量和规划量等高频数据印证需求韧性 2025年下半年需求有望超预期 [8] - 海外非美市场景气度延续 下半年招投标和签单加速 业绩兑现加快 北美市场终端需求刚性不改 规划量保持增长 [8] - 全球市场集中度持续向头部企业靠拢 龙头企业竞争力强化支撑估值修复 [8] - 产业链价格触底回升 出口价格平稳 全产业链盈利进入改善通道 [8] - 储能指数单边上涨 阳光电源半年内涨幅超3倍 在Wood Mackenzie 2024年BESS供应商排名中位列前二 [10] - Tesla 阳光电源 中国中车 远景能源/华为 海博思创位列全球BESS供应商前五名 [10] 风电行业 - 2025年国内海风装机量有望达10GW 实现同比翻倍增长 已招标项目保障明年装机增速 [11] - 下半年深远海项目启动释放行业活力 海外海风新增装机预计达5-6GW 保持较快增长 [11] - 2025年初至今海外海风新增开工量达12.4GW 超过2024年全年9.6GW 2026年有望爆发式增长 [11] - 9月26日风电设备板块逆势大涨近6% 明阳智能涨停 吉鑫科技和威力传动跟随上涨 [14] - 近2年陆风风机价格底部企稳 6-7月中标价格提供支撑 前期涨价订单交付起量和降本增效推动盈利能力改善 [14] 锂电行业 - 行业需求端持续景气 固态电池赛道潜力突出 凭借更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成为技术升级核心方向 [15][16] - 固态电池与PCB技术共振进一步打开行业增长空间 [16] 投资机会总结 - 光伏领域聚焦掌握核心技术和强成本控制的头部组件企业 及受益原材料涨价的硅料硅片龙头 [18] - 储能与风电领域优先选择全球竞争力突出和业绩兑现能力强的头部企业 尤其是海风产业链和海外业务布局完善的标的 [22] - 锂电领域重点关注固态电池产业链关键环节 如电解质和正极材料等高技术壁垒企业 [22]
LP周报丨湖北又掏了100亿
投中网· 2025-09-27 07:04
以下文章来源于LP波谱 ,作者王满华 LP波谱 . 本账号专注LP市场报道。"波浪、谱系"是识别市场的维度,也是定义市场的坐标;此外,波谱(Pop Art)也意为放低意义与史诗的执念,认同商业的日常之美。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聚焦LP出资、新基金、GP招募,捕捉LP圈一周商业情报。 作者丨王满华 来源丨LP波谱 本周LP圈的焦点属于湖北。 9月20日,湖北大数据集团联合东方财富投资等机构共同发起了湖北省首只数据产业基金,总规模高 达100亿元,首期规模20亿元,将围绕数据产业链上下游展开投资。 当前,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数据已跃升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成 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湖北也正在着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 地。 从目前的发展结果来看,湖北的数字经济已初显成效。2024年,湖北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达5742.93亿元,是2020年的2.4倍,占GDP的比重预计2025年内将突破10%,综合实力已迈入全国 第一梯队。 而为了进一步强化数据要素统筹运营能力,今年6月,湖北省国资委还联合六家省属企业共同出资50 亿元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