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 - 光储融合正成为光伏行业企业的标配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储能业务 [1][2][3] - 光伏企业涉足储能领域具备客户群体高度重合、需求场景强绑定和技术基础有重叠三大天然优势 [4] - 光储融合能有效解决光伏消纳和电网稳定性问题 是能源转型的必然选择 [4][7] - 政策推动储能从政策配套迈向市场化交易 光储协同发展趋势显著 [4][10] - 储能系统招标采购量创新高 8月达到69.4GWh 印证需求刚性及高增长 [10] 公司动态 - 阳光电源上半年逆势盈利77亿元 市值突破3000亿元 主要盈利贡献来自光伏逆变器和储能业务 [1][8] - 隆基绿能参股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并考虑收购另一家储能企业 但尚未形成明确决策 [2] - 阿特斯储能系统已签署合同在手订单金额达30亿美元 预计全年出货量7-9GWh 储能业务毛利率持续领跑 [3][8] - 天合光能在手储能订单规模超过10GWh 海外占比高 近期签订2.48GWh储能产品销售合同 [3] - 晶科能源为全年6GWh出货目标努力 同步推进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全球化部署 [3] 市场驱动因素 - 未来国内将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 峰谷电价差拉开将最大化光伏配储经济价值 [1][6] - 绿电直连政策要求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比例不低于60% 催生高比例储能配置需求 [6] - 高自发自用需求场景急需配储 如湖北省要求工商业厂房屋顶光伏自发自用电量原则上不低于50% [6][7] - 海外市场增长强劲 欧洲大储和工商储需求良好 美国补贴政策2033年退坡 澳洲预计2026年有10GWh需求 [10] 业务表现 - 阳光电源上半年营业收入435亿元 同比增长40% 归母净利润77亿元 同比增长56% [8] - 阿特斯上半年交付储能系统3.1GWh 第二季度交付2.2GWh 环比增长超140% [8] - 全球储能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20% 乐观估计可达30% [10] 战略重点 - 企业需要强化技术创新 构建技术研发、知识产权和行业标准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发展体系 [7] - 光储系统是整体解决方案 需满足构网、耐高温、长循环等区域性特殊需求 [7] - 政策驱动型"强配储"逐步让位于经济性主导 企业需更关注项目实际经济效益 [7] -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规模优势保持较强盈利能力 中小企业则陷入亏损困境 [9]
光伏企业大动作,光储融合能否助行业穿越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