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制造

搜索文档
全球化智库(CCG)副秘书长张伟:出海不是简单的“地理迁移”,而是企业的全面变革 | 2025出海大会
36氪· 2025-07-28 09:01
全球化3.0时代的三大战略窗口 - 区域经济一体化红利加速释放,RCEP落地三年来持续释放便利化红利,物流与检疫效率大幅提升,产品出海通关成本显著降低 [4] - 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价值跃升,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电池、高端制造等领域实现换道超车,宁德时代占据全球57%的电池市场份额 [5] - 数字技术驱动的范式革命,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全球领先,SHEIN通过柔性供应链每天推出4000款新品 [6] 企业出海面临的四重挑战 - 地缘政治风险的泛安全化,科技、贸易、投资等领域常被贴上国家安全标签 [7] - 合规治理的本土化鸿沟,欧盟ETS和CBAM要求企业全生命周期绿色合规,东南亚劳工法与数据隐私法与国内差异显著 [8] - 人才结构性短缺,跨文化管理人才稀缺是普遍痛点 [9] - 供应链韧性的隐形挑战,部分企业盲目跟风布局却忽视当地产业链配套不足、政策波动等问题 [10] 成功出海的四大核心能力 - 战略锚定,从跟随者到规则共建者,华为推动5G标准、宁德时代主导电池技术规范 [11] - 本地化深耕,传音手机针对非洲用户优化拍照算法,海尔在东南亚推出应对潮湿气候的空调 [12] - 风险防控,借助AI技术实现合规前置,通过大数据监测各国政策变动、舆情风险 [13] - 价值共创,在非洲建厂时雇佣本地员工、参与社区公益,在欧洲布局时联合本地企业研发 [14] 长三角企业出海的差异化路径 - 高端制造出海,依托宁波汽车产业链、苏州智能制造等基础,推动制造+研发一体化布局 [15] - 数字经济赋能,借助杭州数字产业优势,将国内成熟的数字营销+供应链模式复制到海外 [15]
招商宏观:4月制造业投资动能有所减弱 服务消费有望成为新增长点-世界热点
智通财经· 2025-07-28 03:01
经济复苏态势 - 4月PMI和高频数据显示制造业投资需求动能减弱,内生性复苏需消费接力,服务消费或成新增长点 [1] - 3月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0.5%(1-2月为-1.3%),利润总额累计同比-21.4%(1-2月为-22.9%),工业增加值改善提振营收但PPI下降拖累价格 [4] - 4月官方制造业PMI降至49.2(前值51.9),非制造业PMI录得56.4(前值58.2),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48.8和47.6,环比下降4.8和2.8个百分点 [4] - 4月下旬开工率和产量高频指标弱于上旬,商品房销售转差但汽车消费改善,五一假期出游需求旺盛 [4] 政策导向 - 政治局会议提出"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宏观政策强调财政"加力提效"、货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聚焦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及新能源汽车优势领域 [5] - 房地产政策包括"因城施策支持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及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 [5] - 国办发布稳就业通知,支持扩岗政策及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 [5] - 央行节前净投放4260亿元,节后流动性改善,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2.73% [6] 美国经济与货币政策 - 美国Q1实际GDP季调环比折年率1.1%(预期1.9%),个人消费支出环比折年率3.7%,私人投资环比折年率-12.5% [7] - 4月非农就业新增25.3万人(前值23.6万),失业率降至3.4%,就业韧性或引发加息预期波动 [7] - 5月美联储加息25BP,市场预期6月暂停加息、9月降息,但预期差或导致美债、美股、黄金短期调整 [7]
中小盘周报:看好AI+应用,关注膳食营养补充剂-20250727
开源证券· 2025-07-27 14:09
市场表现 - 本周A股市场普涨,中小盘表现优于大盘,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万得全A指数均上涨,中小盘代表指数涨幅高于上证50和沪深300等大盘指数[15][17] - 水利水电建设指数涨幅最大,本周涨幅18.45%,2025年初至今稀土指数涨幅居首,上涨81.86%[18] 重大事项 - 2家公司在A股上市,1家公司在港股上市,3家公司获证监会注册,1家公司过会[30][31][32] - 新增竞价预案公告6例,融资规模43.58亿元,发行2例竞价案例,募资金额14.85亿元,竞价项目平均折价率18.9%,收益率40.7%[34][37] - 2家公司首披重大资产重组,9家公司涉及实控人变更,14家公司披露股权激励预案,25家公司推出回购预案[40][49][51] 行业前景 - 预计2026年全球膳食营养补充产品销售规模将达2230亿美元,HMB、氨糖、硫酸软骨素等细分市场前景广阔[5][60] - 预计2030年全球HMB产量可达3571.69吨,2027年全球氨糖原料市场规模达到24568吨,2030年全球硫酸软骨素市场规模达到16.5亿美元[71][79] 重点推荐 - 智能汽车主题推荐沪光股份、瑞鹄模具等个股,高端制造主题推荐凌云光、奥普特等个股,户外用品主题推荐三夫户外[6] - 多家公司业绩表现良好,如沪光股份人形机器人项目首套样线下线,芯动联科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晶晨股份二季度营收创新高[85][93][96]
“投资家网·2025中国价值企业榜单”盛大开启
搜狐财经· 2025-07-27 12:29
中国创新企业经济贡献 - 中国创新企业总数突破4500万家 贡献GDP增量的38.7% [2] - 过去一年创造1.2亿个就业岗位 头部企业带动2000万灵活就业 [2] - 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连续多年全球前列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1.2万亿美元 [2] 行业技术突破与效率提升 - 人工智能提升各行业准确率 物流机器人使仓储效率提升300% [2] - 科技赋能农业使农产品上行成本下降40% 直接带动2000万农户增收 [2] 投资家研究院榜单评选 - 评选对象为中国地区创业公司及IPO/拟IPO企业 基于融资、技术、产品、团队、影响力五大维度 [5] - 融资维度权重30% 含融资金额、轮次、投资方数量及实力 [6] - 技术维度权重30% 含专利数量、研发投入、人员履历及占比 [6] 榜单类别设置 - 覆盖数字经济、低空经济、高端制造、芯片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新消费九大领域 [7] - 设置年度最具投资价值企业、最受关注IPO/拟IPO企业、卓越管理者等专项榜单 [7] 评选流程与方法 - 前期通过征集表展开 中期进行数据筛选与电话核实 核对WFin数据库 [6] - IPO企业评选参考分析师建议及区域贡献度 拟IPO企业参考近一年深度观察 [6]
在东北振兴的宏大叙事中,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时代的注脚
虎嗅· 2025-07-25 12:16
工业摄影艺术 - 王玉文用40多年时间记录中国工业发展历程 作品兼具宏大叙事与人文关怀 [3][13] - 工业摄影通过"灵光"概念连接时空 与东方"意境"理念相通 [1] 煤炭工业发展 - 抚顺西露煤矿开采118年 累计产量达3亿吨 占全国煤炭总量30% [4][5] - 该矿曾为亚洲第一大露天矿 日产量数万吨 年产能2000万吨 配套建设完整工人社区 [4][9] - 辽宁煤炭资源丰富 抚顺煤矿直接创造数千岗位 带动完整产业链 [5][9] 钢铁产业变迁 - 鞍钢厂区占鞍山市三分之一面积 计划经济时代GDP达32.78亿(1978年) [14][15] - 1998年国企改革中鞍钢大规模裁员 下岗工人面临生计困难 [16][18] - 当前鞍钢整合本钢、攀钢形成超级钢铁集团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4] 东北工业转型 - 资源枯竭城市通过生态修复(绿化矿坑/湿地过滤甲烷)实现转型 [10] - 工业自动化与信息化融合催生新一代技术工人 如大连造船厂技术骨干白英豪 [27][28] - 东北形成高端制造集群 涵盖船舶、航空、机器人等领域 [24] 工业文化传承 - 工业遗址改造为博物馆、生态公园等文化设施 [10] - 王玉文摄影作品系统记录东北工业发展历程 成为重要文化载体 [3][13][25] - "振兴东北"战略推动产业与文化双重复兴 [28][30]
解读山东上半年经济数据:“新”的动能迸发
齐鲁晚报网· 2025-07-24 23:49
新兴产业增长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其中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锂离子电池等高端装备产品产量较快增长 [1] -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8.1%,其中电动汽车出口增长173.8%,游戏机出口增长104.9%,船舶出口增长63.0% [1] - 高技术产品出口901亿元,增速达28.1%,高端装备、光伏等"新三样"领跑出口增长 [1] 重点项目与产业布局 - 2025年山东推出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共1.5万个,总投资14.6万亿元,新兴未来产业项目占比过半 [1] - 济南高新区将有38个重大产业类重点项目落地,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 [1] - 济宁将机器人产业纳入"232"产业集群,目标打造山东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 [1] 商业航天与技术创新 - "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成功实施海上飞行回收试验,实现液体可复用火箭研制重大突破 [2] - 东方航天港定位国际一流海上发射母港,通过全链条突破将商业航天潜力转化为地方经济增长动能 [2] 绿色转型与技改投资 - 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5.5%,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49.4% [2] - 上游原材料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1%,成为上拉投资增长的主力因素 [2] - 电子级硅烷系列项目能效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约30%,应用于芯片制造 [2] 关键技术突破 - 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投入商业运营,填补国际空白 [3] - 基因编辑技术应用金乡大蒜育种,实现产量增加 [3] - 国内首款载重1吨级大型无人运输机首飞成功,为高端制造强链补链注入动能 [3] 数字化转型与效率提升 - 力鼎智能装备向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行业交付智能产线超千条,单线生产效率提升超50% [3] - 企业瞄准数字技术与制造流程融合发力,推动传统机械加工领域"数智化"转型 [3] 协同发展与创新驱动 - 新兴产业壮大、绿色转型推进、关键技术突破三者协同发力,嵌入产业全链条 [4] - 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提升,助推经济新动能迸发 [4]
49平方公里“跨省域高新区”如何协同招商?这三地再携手
国际金融报· 2025-07-24 12:20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省域高新区规划 - 示范区跨省域高新区总规划面积49.16平方公里,包含青浦园区(8.69平方公里)、吴江园区(33.02平方公里)、嘉善园区(0.94平方公里)三个分园 [4][5][6] - 空间布局采用"一芯引领、两廊带动、三片协同、多点支撑"战略,以西岑科创中心为创新策源核心,建设G50数智创新走廊和蓝色珠链生态价值绿廊 [4] - 产业布局分为东部转移转化、西部高端制造、南部科创服务三大功能片区,联动朱家角工业园、汾湖创新经济产业园等载体形成"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框架 [4] 青浦园区发展重点 - 青浦园区包含朱家角、金泽、练塘3个子园,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 [4] - 西岑科创中心定位为长三角最具活力创新极核,目标建设世界级"科创小镇",具备优质产业空间和营商环境软实力 [4] 吴江园区产业布局 - 汾湖子园已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等称号,主攻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招商,同步发展高端装备和绿色新材料产业 [5] - 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大健康等未来产业赛道,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5] 嘉善园区项目规划 - 姚庄子园已引入华为(长三角)数字经济创新中心等平台,计划打造泛华为产业园 [6] - 水乡SOHO重点导入高端软件信息服务及总部经济项目,西片工业用地聚焦华为产业链上下游项目 [6] 金融支持体系 - 长三角示范区投资基金首期规模5亿元,采用"母基金+子基金"模式,要求子基金投资跨省域高新区比例不低于10% [6][7] - 基金重点投向绿色低碳和科技创新领域,提供"资本+产业"双轮驱动支持 [7] - 示范区创投联盟由青浦崧源资本、TCL创投等机构发起,促进"政-企-投"生态协同 [9]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进展 - 已投资吴江区4.8亿元(环太湖生态治理)、嘉善县4.6亿元(祥符荡科创中心),正与青浦区探讨西岑科创中心合作 [9] 营商环境优化方案 - 2025-2027年行动方案提出29项重点任务,覆盖市场环境、政务服务、人才服务等6大领域 [10] - 2025年目标解决跨区域政务服务、要素流动等难点,2026年完善跨域审批等机制,2027年形成可复制推广案例 [10]
济宁能源集团跃居《财富》中国500强第213位
搜狐财经· 2025-07-23 03:11
公司排名与业绩 - 济宁能源集团在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中位列第213位,较2024年的252位提升39位 [2] - 2024年公司营收达913亿元,利税突破59亿元,连续实现跨越增长 [3] - 2024年位列中国物流企业50强榜单第18位,中国企业500强第322位 [3]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主营煤电、现代港航、物流贸易、高端制造四大业务板块 [3] - 拥有山东和陕西两大能源基地,煤炭年产能1100万吨 [3] - 运营内河港口8家,年吞吐能力55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50万标箱 [3] - 拥有内河运输船舶4200余艘,开通集装箱航线28条 [3] - 物贸网络覆盖全国152个城市、16个国家 [3] 发展战略与愿景 - 公司以"打造国内一流的综合能源集团和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服务商"为愿景 [2] - 战略方向包括"做实煤电基础、做大港航物流、做强大宗贸易、做优高端制造" [2] - 积极拓展数字经济、平台服务、金融期货、国际业务等新业态新模式 [2] - 下一步将聚焦"建设亿吨大港口、发展亿吨大物流、培育千亿大产业" [3] - 计划打造六大百亿园区,加快塑造新优势、积聚新动能 [3] 行业地位与荣誉 - 公司全面领跑山东内河港口群布局 [3] - 打造全国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示范基地和济宁港航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3] - 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等殊荣 [3]
大幅加仓!外资湾区机构看好中国核心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07:09
外资机构加仓中国核心资产 - 奥恺基金从2023年开始加仓A股并在2024年初大幅提升投资比例 [1] - 深交所组织20余家境外主权基金和大型资管机构走访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包括立讯精密、麦格米特和中集车辆 [2] - 境外投资者普遍对A股持正面态度并将研究相关投资策略 [2] 市场偏好与投资逻辑 - JMC Capital特别看好香港市场认为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减少将利好港交所 [2] - 投资机构看好内需消费和科技类企业 [2] - 中国资产被视为优质避险资产因中国对贸易摩擦和地缘冲突准备更充分 [3] 政策与产业趋势 - 国家政策持续推动改革开放和科技发展 [3] - 民营经济领域出现企业家、科学家与资本结合的新趋势 [3] - 专业投资人关注未被充分发掘的科技企业如DeepSeek和宇树科技 [3] 投资方向聚焦 - 重点布局具备"专精特新硬"特征的资产 [4] - 专业化深耕细分领域并构建技术壁垒 [4] - 通过精细化运营形成成本控制和效率优势 [4] - 特色化定位避开同质化竞争 [4] - 以创新驱动研发转化为技术突破 [4] - 硬科技实力集中在机器人、新能源、高端制造和生物医药领域 [4]
永赢基金李文宾:低估值和硬科技重塑中国资产价值
上海证券报· 2025-07-20 15:54
中国资产重估 - 中国资产估值偏低 叠加高科技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优势 外资机构或从低配转向标配中国资产 [1]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人工智能 高端制造等中国优势领域 消费板块以及被低估的顺周期产业均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1] - 与海外主流发展中国家相比 中国资产估值普遍偏低 值得外资机构系统性增持 [1] 外资关注板块 - 从估值和产业两个关键维度来看 中国资产整体低估 值得外资系统性增持 [2] - 中国的优势领域包括人工智能领域 涵盖芯片算力 大模型到核心应用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以及高端制造领域的人形机器人 智能装备等 [2]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完整且成熟 从上游原材料供应到下游整车制造及销售服务 各个环节都展现出强大实力 [2] - 消费板块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 其稳定的增长性和现金流优势会吸引外资机构目光 [2] - 被地产和债务周期拖累的顺周期产业 会随着经济稳步复苏和政策调整 迎来价值修复与重估的机会 [2] 人工智能产业 -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重点 从电子计算机面世以来 人类就希望通过机器代人的方式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3] - 2022年下半年以来 在大语言模型取得重大突破后 朝着实现机器智能时代迈进了一大步 但离真正的智人依然很远 [3] - 目前国内外基础大模型领域仍然在快速迭代 这背后还是基于上游算力的堆砌 [3] - DeepSeek大模型可以部分降低算力需求 但依然没有拉开和海外竞争者的差距 海外模型的迭代又取得了超乎寻常的效果 [3] -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 上游基础设施企业的发展依然会持续亮眼 [3] AI应用领域 - 全球在应用端都在不断尝试 在AI+IT AI+教育 AI+影视 AI+政务 AI+国防安全等领域都已涌现出很多瞪羚企业 [4] - 不少公司的收入从2024年开始持续高增长 领先企业的估值也接近几百亿美元 [4] - 在搜索 短视频制作 教育 医疗等领域 国内企业尤其是核心互联网企业都已有现象级产品落地 [4] - 这些企业仍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 虽然财务指标暂时较为一般 但值得密切跟踪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