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

搜索文档
华利集团:控股股东拟3个月内减持1.5%
新浪财经· 2025-09-12 11:55
控股股东持股及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香港俊耀持有公司股份9.73亿股 占总股本比例83.35% [1] - 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750.5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1.5% [1] - 减持时间窗口为2025年10月14日至2026年1月13日 [1] 股份转让限制条款 - 受让方在股份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获股份 [1]
产业带集体“扬帆” 浙江嘉兴“三件衣服”掘金中东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9:37
产业带出海合作 - 嘉兴与中东国家签署5个外贸出口合作项目 总额达1.05亿美元 涵盖光伏 纺织服装 机械设备领域[1] - 箱包 毛衫 羽绒服 面料 皮革五大产业带集中入驻嘉兴优品迪拜直销中心[1] - 成立嘉兴市企业出海新丝路中东服务联盟 同步启动海宁潮来跨境贸易中心 提供一站式出海服务[2] 贸易往来数据 - 2024年浙江与中东国家贸易额达831亿美元 占中国对中东贸易总额的18.45%[2] - 2024年1-6月浙江与中东国家贸易额为434亿美元 同比增长4.3%[2] - 约旦与中国贸易关系强化 中国已成为约旦第二大贸易伙伴[2] 经贸合作推进 - 埃及 迪拜 约旦等中东国家代表开展经贸推介活动[2] - 约旦在能源 信息技术 化工产业 旅游业等领域蕴含巨大投资潜力[2] - 47家新兴市场采购商与嘉兴企业进行一对一洽谈 初步达成多项意向订单[2]
森马服饰(002563):2025H1业绩有所承压,期间费用率提升致利润率下滑
长城证券· 2025-09-12 09:0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1.49亿元 同比增长3.26% 归母净利润3.25亿元 同比下降41.17% [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46.70% 同比上升0.59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36.32% 同比增加5.70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5.19% 同比下降4.05个百分点 [2]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9.26亿元 同比下降18.6% 2026年回升至11.45亿元 增长23.5% [1][8] 业务运营状况 - 全系统终端零售保持中个位数增长 7-8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2025年上半年新开店铺540家 关闭629家 期末总门店数8,236家 [2] - 成人服饰门店2,800家 儿童服饰门店5,436家 [2] - 直营门店999家 联营43家 加盟7,194家 [2] 战略发展举措 - 推进零售转型 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人货场"协同体系 [3] - 引入品牌健康度考评机制 监测7个过程指标和2个结果指标 [3] - 海外业务拓展至吉尔吉斯斯坦等新兴市场 [3] - 多个品牌入驻速卖通 Lazada Shopee等电商平台 [3]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5.63元 总市值151.68亿元 [4] - 2025年预测PE 16.4倍 2026年13.3倍 2027年11.4倍 [1][8] - 每股收益预测:2025年0.34元 2026年0.42元 2027年0.49元 [1][8] 行业地位 - 森马品牌位居本土休闲装龙头地位 [8] - 巴拉巴拉品牌占据童装市场绝对优势 连续多年市场份额第一 [8] - 童装行业处于景气发展阶段 是服装行业增长最快赛道之一 [8]
第一上海:维持申洲国际“买入”评级 目标价79.80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2 07:1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5.3%至149.7亿元人民币 量为主要增长动力 美元计价价格下跌0.8% 人民币计价价格轻微提升 [2] - 毛利率下跌1.9个百分点至27.1% 主要受员工薪酬提升影响 经营费用率减少0.3个百分点至9.1% [2] - 归母净利润增长8.4%至31.8亿元人民币 派发中期股息1.38港元 派息率稳定维持在60% [2] 产品与区域分析 - 运动类产品收入增长9.9% 休闲类增长37.4% 内衣类增长4.1% 其他产品增长6.0% [3] - 欧洲市场收入增长19.9% 美国市场增长35.8% 日本市场增长18.1% 其他区域增长18.7% 国内市场下降2.1% [3] - 前四大客户耐克增长6.0% 爱迪达增长28.2% 优衣库增长27.4% 彪马增长14.7% 合计占比82.1%提升2.7个百分点 [3] 产能与资本开支 - 柬埔寨工厂上半年招聘4000名员工 全年计划招聘6000名员工 [4] - 越南布厂收购后每日产能将提升200-300吨 [4] - 上半年资本开支15亿元人民币 全年预计23亿元人民币 [4] 未来展望 - 预计下半年销量将实现高单位数增长 毛利率较上半年提升 主要受益于运动品类的较快增长 [4] - 关税影响有限 公司维持FOB模式运营 [4] - 垂直一体化布局与海内外均衡产能配置构成核心竞争优势 [1]
第一上海:维持申洲国际(02313)“买入”评级 目标价79.80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7:1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5.3%至149.7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增长8.4%至31.8亿元 [1] - 毛利率下降1.9个百分点至27.1%,主要受员工薪酬提升影响,经营费用率减少0.3个百分点至9.1% [1] - 拟派中期股息1.38港元,派息率稳定维持在60% [1] 产品与区域分析 - 运动类/休闲类/内衣类/其他产品收入分别增长+9.9%/+37.4%/+4.1%/+6.0%,休闲类增长显著 [2] - 欧洲/美国/日本/其他区域/国内市场收入分别变化+19.9%/+35.8%/+18.1%/+18.7%/-2.1%,海外市场表现强劲 [2] - 耐克/爱迪达/优衣库/彪马增长率分别为+6.0%/+28.2%/+27.4%/+14.7%,四大客户占比总和提升2.7个百分点至82.1% [2] 运营与产能 - 柬埔寨上半年招聘4000名员工,全年计划招聘6000名员工,越南布厂收购将使日产能提升200-300吨 [3] - 上半年资本开支15亿元,全年预计约23亿元,关税影响有限,维持FOB模式 [3] 未来展望 - 预计下半年销量实现高单位数增长,毛利率较上半年提升,主要受益于运动品类较快增长 [3] - 公司垂直一体化布局、海内外均衡产能及产品创新能力构成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1]
歌力思(603808):多品牌矩阵协同效应显著,成长期国际品牌增长良好
长城证券· 2025-09-12 06:54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预期未来6个月内股价相对行业指数涨幅介于5%至15%之间 [4][8][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71亿元 同比下滑5.28% 归母净利润0.85亿元 同比增长45.27% 扣非净利润0.66亿元 同比增长18.88%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3.10亿元 2025年预计回升至1.82亿元 增长率达158.8% 2026-2027年持续增长至2.49亿元和3.05亿元 [1][9] - 毛利率保持稳定 2023-2027年维持在66.9%-67.8%之间 ROE从2024年-9.4%恢复至2027年9.3% [9] - 每股收益2025年预计0.49元 2027年达0.83元 对应PE从16.8倍降至10.0倍 [1][8][9] 多品牌战略 - 构建覆盖通勤、社交、休闲、商务、街头风格的五大高端品牌矩阵 包括ELLASSAY、Laurèl、IRO、self-portrait和nobis [2][8] - 拥有ELLASSAY、Laurèl和IRO全球所有权 self-portrait和nobis为中国区所有权 覆盖20-50岁全年龄段消费者 [2] - 通过成熟销售网络、供应链体系和数字化系统实现高端品牌运营经验复制 协同效应提升经营效率 [2] 品牌增长表现 - 2025年上半年ELLASSAY收入5.42亿元 Laurèl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9.6% IRO中国区收入1.52亿元增长16.2% [3] - self-portrait品牌表现突出 收入2.85亿元 同比增长20.6% IRO中国区收入已接近海外地区收入 [3] - 线下推动门店升级与单店效率优化 线上实现多平台突破 线上线下协同推动国内收入增长 [3]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8.28元 总市值30.56亿元 流通市值30.56亿元 [4] - 2025-2027年预测P/B分别为1.2倍、1.1倍、1.0倍 EV/EBITDA从8.6倍降至5.4倍 [9] - 近3月日均成交额4277万元 总股本3.69亿股 [4]
恒辉安防最新股东户数环比下降6.97%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06:19
股东户数变化 - 截至9月10日股东户数为13409户 较8月31日减少1005户 环比下降6.97% [1] - 股东户数连续第2期下降 [1]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30.78元 单日下跌2.29% [1] - 本期筹码集中以来累计上涨5.96% [1] - 期间共10个交易日 其中6次上涨4次下跌 [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5.93亿元 同比增长15.43% [1] - 上半年净利润5497.74万元 同比增长11.82% [1] - 基本每股收益0.3600元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13% [1]
传承模范匠心 织就百年品质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2 06:05
《恒源祥品牌书》正式发布 转自:中国质量报 2025年,恒源祥成立98周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忠伟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这枚勋章不仅是对他个人深耕实业、 引领创新的嘉奖,更成为百年恒源祥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锚定方向、践行使命的生动注脚。9月1日,"传承模范匠心 织就百年品质"2025年恒源祥质量月 在无锡恒源祥绒线一厂开幕,这也是恒源祥质量月活动步入的第29个年头。陈忠伟为无锡藕塘商会百余家企业家带来《编织未来:百年品牌的破局思维与新 质生产》主题演讲,以劳模力量破解企业发展难题,通过恒源祥的品牌实践,讲述企业点亮高质量发展的成长路径。 自2022年提出以"数字经济、低碳经济、美学经济"作为三大战略坐标,践行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品牌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以来,恒源祥始终以前瞻视野与系统 布局,持续推动中国自主品牌在新时代的焕新与超越。在迈向百年的进程中,恒源祥立志走"用文化的方法做品牌,用品牌持续引领创新"的路径,让经典品 牌在传承中扛起时代责任。从数字经济领域以技术赋能产业革新,到美学经济层面深耕海派文化与非遗传承,向世界传递中国美学自信,再到低碳经济实践 中实现产销全链路降碳, ...
创新发展“晋江经验” 乘风破浪再续辉煌—— 福建晋江质量强市工作纪实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2 05:51
核心观点 - 晋江市通过系统化质量战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典范 2023年5月获国务院督查激励[1][9] 质量战略演进 - 1996年率先提出"质量立市"战略 开启县域经济转型升级[5] - 1998年升级为"品牌立市" 引导企业从做产品转向创品牌[6] - 2002年提出打造"品牌之都" 推动晋江制造走向国际[6] - 2009年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并实施技术标准战略[7] - 2016年成立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7] - 2024年优化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双主官"高位推动机制[7] 产业体系构建 - 形成"4341"现代产业体系:四大主导产业(纺织服装、制鞋、建材陶瓷、食品饮料) 三大新兴产业(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医疗健康) 四大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文化旅游、数字创意) 一批未来产业[8] - 拥有1个年产值超3000亿元鞋服产业集群 1个年产值超1000亿元纺织产业集群 多个百亿元产业集群[9] - 获16项"国字号"区域产业品牌包括"中国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国家体育产业基地"[9] - 县域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实力居全国第三 连续30年领跑福建省县域经济[9] 品牌建设成果 - 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6件 有效注册商标总量突破20万件居全国县域榜首[12] - 两家企业跻身"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2] - 2025年1-7月鞋服产业增长7.9% 安踏、三六一度等主品牌销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12] 标准制定成就 - 企业参与制修订12项国际标准 491项国家标准 357项行业标准[13] - 设立13个国家级、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或工作组[13] - 27家企业获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13] - 安踏主导制定《可持续性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鞋类》团体标准填补国内空白[13] 知识产权发展 -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119件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4.48件远超全国平均水平[14] - 16个专利项目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4] - 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 外观设计专利加快预审数量居全国前列[14] - "知创晋江"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2.0推动专利技术转化[14] 创新平台建设 - 引进"四大高校"和11家国家级、省级高水平研发与检测平台[16] - 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暨"质量之光"展厅 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平台服务"[16] - 线上"闽质通"晋江模块同步运行[16] 企业服务措施 - 实施"民营企业质量合作伙伴计划" 提供8个服务项目46项具体内容[17] - 累计培育首席质量官320人次[17] - 开展"扶龙行动"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质量诊断与帮扶[17] - 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提升案例入选全国优良辅导案例[17] 金融支持创新 - 推出"质量贷"金融产品 将质量信用、品牌价值、标准话语权、专利数量纳入银行授信评估[18] - 累计为93家企业提供265亿元授信额度 实际发放贷款54.37亿元[18] - 2024年推动30家企业完成专利质押融资2.5亿元[18] 产业链协同 - 实施"链长+链主+链辅"协同工作机制[23] - 建立12条由"链主"企业牵头的示范产业链[23] - 安踏将质量管理体系延伸至3000余家核心供应商[25] - 为供应商提供培训超万人次[25] - 建立QMPP持续供应链量化评价体系和SPAR自主质量管控体系[25] 技术攻关突破 - 安踏牵头10家供应商攻克羽绒服"钻绒"行业难题[26] - 通过优化设备参数与工艺 建立"设计开发标准库" 完善测试方法与评价标准[26] - 大幅降低"钻绒"率并提升生产稳定性[26] 绿色转型进展 - 列为全国4个纺织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区域之一[27] - 构建"标准引领+技术支撑+产业协同"碳标识认证体系[27] - 首批21家重点企业参与试点 安踏等15家龙头企业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与管理体系[27] - 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国际绿色贸易壁垒[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