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药
icon
搜索文档
汉森制药:截至2025年8月29日,公司含信用账户合并股东名册的股东总数为23580户
证券日报网· 2025-09-12 09:41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8月29日公司含信用账户合并股东总数为23580户 [1]
研报掘金丨东方证券:维持云南白药“买入”评级,目标价65.78元
格隆汇APP· 2025-09-12 09:31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2.6亿元 同比增长3.9% [1] - 归母净利润36.3亿元 同比增长13.9% [1] 业务结构优化 - 工业销售收入营收占比达40.0% 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1] - 综合毛利率30.9% 同比增加1.6个百分点 [1] 增长驱动因素 - 药品事业群和健康品事业群形成双轮驱动格局 [1] - 公司强化创新驱动 管线布局有序推进 [1] 估值与评级 - 基于可比公司平均市盈率给予2025年23倍PE估值 [1] - 对应目标价65.78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中药板块9月12日跌0.56%,千金药业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6.4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2 08:31
板块整体表现 - 中药板块当日下跌0.56% 跑输大盘 上证指数上涨0.22% 深证成指上涨0.13% [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 10只个股上涨 10只个股下跌 [1][2] - 千金药业领跌板块 跌幅达1.60% [1][2] 个股涨跌情况 - 万邦德涨幅居首达3.64% 成交22.84万手 成交额2.30亿元 [1] - 九芝堂上涨2.83% 成交21.28万手 成交额2.33亿元 [1] - 康美药业上涨2.48% 成交432.16万手 为板块最高 成交额8.91亿元 [1] - 健民集团跌幅1.12% 成交1.81万手 成交额7707.73万元 [2] - 以岭药业下跌0.80% 成交15.66万手 成交额2.71亿元 [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42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1.94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4.48亿元 [2] - 康美药业主力净流入6597.29万元 占比6.25% [3] - 九芝堂主力净流入3320.62万元 占比10.28% [3] - 沃华医药主力净流入817.27万元 占比达15.55% 为板块最高 [3] - 马应龙游资净流出3471.41万元 占比-21.10% [3]
盘龙药业: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中药饮片业务收入高增长,中药创新药研发持续推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03:3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药饮片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 同比增长380.89% 营收占比从去年同期5.62%提升至21.42% [1] - 上半年研发费用达1585.01万元 同比增长11.18% 增速超过72%的中药板块上市公司 [2] - 上半年营收增速在开展不少于9次调研活动的中药板块上市公司中最快 达26.06% [3][4] 业务发展 - 中药饮片业务通过工业、商业、医疗板块全渠道发力 销售品种全面 非依赖单一低毛利品种 [1] - 中药配方颗粒智能化生产线已于2024年末建成 累计完成310个品种研发备案 在18个省份完成挂网备案 [1] - 智能营销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资源协同 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效率提升40% 营销响应速度提升60% [3] 研发进展 - 中药改良型新药PL-JT004进入CDE临床受理阶段 化学仿制药PL-JT001完成BE试验待报产 [2] - 化学仿制药PLJT-002/003计划年内启动IND申报 1.1类中药创新药PLZY-001/PL-XP013/PL-XP012分阶段推进临床前及Ⅱ期工作 [2] - 通过梯度化管线布局推动"21355"大品种培育目标 构建"口服+外用"经典制剂与高端创新药的立体产品生态 [2] 渠道建设 - 入驻京东、淘宝等主流电商平台 依托盘龙云康科技组建专业数字营销团队 [3] - 通过官网矩阵、移动应用及社交媒体构建全域数字化触点 深化与头部电商战略合作 [3] - 成立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发展中心 组建专业化业务团队 [1] 资本市场 - 年内开展9次投资者调研活动 调研频率在中药板块上市公司中相对靠前 [3] - 总市值31.85亿元 在调研活跃的中药股中低于佐力药业129.83亿元、华森制药72.04亿元等同行 [4] - 营收增速显著高于同行 佐力药业增速11.99% 华森制药5.76% 华润三九4.99% [4]
嘉应制药:9月11日融资净买入207.87万元,连续3日累计净买入2189.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9-12 02:32
融资交易活动 - 9月11日融资买入477.48万元,融资偿还269.61万元,实现融资净买入207.87万元 [1] - 融资余额达2.51亿元,较前一日增长0.84% [2][3] - 近3个交易日连续净买入累计达2189.3万元,其中9月9日单日净买入1792.36万元 [1][2] 融资余额趋势 - 融资余额从9月5日的2.30亿元逐步增长至9月11日的2.51亿元 [2][3] -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由9月5日的7.10%上升至9月11日的7.62% [2] - 9月9日出现显著增长,融资余额单日增加1792.36万元,增幅达7.84% [2][3] 融券交易情况 - 9月11日当日无融券交易活动 [2] - 融资融券余额与融资余额保持一致,均为2.51亿元 [2] 融资融券制度 - 个人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需满足证券交易时间至少6个月且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50万元的条件 [4] - 上交所主板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数量由800只扩大至1000只 [4] - 深交所非注册制股票标的数量由800只扩大至1200只 [4]
A股又大涨,还能“上车”么?最新研判
中国基金报· 2025-09-12 01:49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强势反弹 沪指涨1.65% 深证成指涨3.36% 创业板指涨5.15%创年内新高 [1] - 超4200只个股上涨 AI链领涨 非银/军工/通信/电子板块涨幅显著 [1] 上涨驱动因素 - 美国科技巨头AI云端服务需求爆发带来千亿算力订单 推动A股AI主线回归 [2] - 美国非农就业低于预期强化美联储降息预期 人民币升值与PPI改善吸引外资加仓中国市场 [2] - 8月外国投资者向新兴市场投入近450亿美元 创一年最高规模 [2] - 科技板块经历充分回调后事件催化反弹 新兴产业渗透率持续提升 [2] - 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改善 资本开支同比下滑 自由现金流提升推高内在回报率 [2] - 全球风险偏好提升带动A股情绪回暖 半导体国产替代逻辑强化与晶圆厂扩产提振信心 [3] - 两融余额创新高突破2015年峰值 外资净流入扭转两年减持态势 [3] 后市展望 - 扩内需举措有望加码 成交量或逐步回归正常区间 [4] - 无风险收益下沉/资本市场改革提速/中美关系稳定/美联储降息共同推动指数中枢抬升 [4] - 美元降息周期逻辑未变 反内卷细则与十五五产业机会待发掘 [4] 板块机会 - 供给侧改革反内卷政策相关板块受关注 包括建材/钢铁/光伏/中药/锂/线下零售 [5] - AI板块维持高景气度 海外Tokens需求高增 CPX带来PCB与1.6T光模块新需求周期 [6] - 港股互联网板块在美联储降息后存在补涨空间 [6] - 反内卷政策改善新能源行业竞争格局 光伏/锂电/风电领域值得关注 [6] - 非银金融板块具备低估值与基本面边际改善特征 [6] - 科技成长方向(半导体自主可控/AI算力/创新药)及非银板块获资金与风险偏好驱动 [6]
红日药业:将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出发 加强研产销协同
全景网· 2025-09-11 14:35
公司战略与经营 - 公司将从全产业链角度出发加强研产销协同以激发内生动力和挖掘自身潜能 [1] - 公司计划通过全力降本增效提高盈利空间并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1]
马应龙20250911
2025-09-11 14:33
行业分析 * 中药行业利润端在2025年上半年较一季度呈现环比改善趋势 院内和院外市场均出现微微改善 [4] * 行业库存压力从2024年二季度持续下降至2025年二季度 预计三季度后压力趋缓 [4] * 企业通过降本增效和优化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释放利润 [2][4] * 中药材成本端有所改善 带动毛利率提升 [2][4] * 需求端随中药材价格企稳而趋于稳定 终端不再面临降库存或清库存的压力 [4] * 2025年下半年中药行业反弹趋势明显 公司持仓和筹码结构相对更好 [2][5] * 第三批中成药集采于2025年4月开始执行 6月各地医院陆续签合同 对相关公司上半年业绩影响较大 但下半年收入加速过程明显 [6] 公司分析 - 马应龙 * 公司业务集中在医药工业(痔疮主业)、医疗服务和医疗商业 其中医药工业占比较大 [2][7] * 痔疮主业通过提价策略及全渠道覆盖实现稳定现金流与持续增长 [2][7] * 大健康业务如湿厕纸和八宝眼霜表现良好 [2][7] * 2025年上半年广告宣传费用达6.7亿元 通过线上全域营销提高品牌触达度 [2][7] * 公司通过产品力、品牌力及渠道力实现稳健增长 [2][7]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延续上半年发展趋势 痔疮主业及大健康业务将继续拓展并实现稳定增长 [3][8] * 公司处于痔疮等刚性赛道 产品具有低价、高频复购特点 相对稳健 [2][5][6] 投资策略与重点关注标的 * 2025年下半年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中药加西药创新药领域及业绩拐点标的 [5] * 业绩拐点标的包括九芝堂、以岭药业等 [2][5] * 建议关注锁定收益类标的 如云南白药、马应龙、羚锐等 [2][5][6] * 值得重点关注的标的还包括佐力、昆药、神威、葵花和珍宝岛等 [6]
维康药业:实控人占用的资金和利息已全部归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12:57
公司资金问题 - 实控人占用资金及利息已全部足额归还公司 [2] - 相关资金情况已在定期报告中详细说明 [2] 创新药研发布局 - 中药创新药布局包括参丹通脑滴丸和黄甲软肝颗粒 [2] - 经典名方项目包括开心散和金水六君煎 [2] - 创新药研发进展将通过公司公告及时披露 [2]
医药行业:2024年、2025H1总结:下半年业绩有望企稳回升,看好创新产业浪潮持续
华源证券· 2025-09-11 11:1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下半年业绩有望企稳回升 看好创新产业浪潮持续[1] - 行业持续分化 创新药+原料药+CXO表现较好[2][3][9] - 医药已较长时间内处于历史底部 部分赛道基本面向好 近期关注度提升[7] - 医药行业有望迎来企稳回升[7][1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453家医药公司实现营收2.46万亿元 同比下滑0.55%[2] - 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86.5亿元 同比下降8.8%[2] - 2025H1实现营收1.22万亿元 同比下降2.5%[2] - 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1020亿元 同比下降2.1%[2] - 2025H1整体毛利率为32.44% 较2024H1下降0.55pct[89] - 2025H1整体归母净利率为8.35% 与2024H1基本持平[89] 细分领域表现 创新药 - 2025H1创新药公司实现营收269.64亿元 同比增长11.78%[2] - 国内创新药企业已大面积走过研发周期 核心品种正处在商业化高速放量阶段[2] - A股创新药企业正逐步迎来扭亏为盈的拐点[2] - 出海授权已成为Biotech业绩第二增长曲线[2] - 2025H1毛利率从2020年的80.40%提升至86.00%[113] - 研发费用率从2020年的211.03%降至2025H1的46.65%[113] 化药 - 2025H1化药公司实现营收1980.57亿元 同比下降3.83%[2] - 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221.39亿元 同比下降0.11%[2] - 传统仿转创药企表现较好 如恒瑞医药、海思科、信立泰等[2] - 2025H1整体毛利率为51.29% 较去年同期51.13%略有增加[134] - 2025H1归母净利率为11.18% 较去年同期提升0.44pct[134] 医疗器械 - 2025H1医疗器械公司实现营收1068.2亿元 同比下滑5.32%[2] - 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175.8亿元 同比下滑18.07%[2] - 25Q2实现收入551.1亿元 同比下滑5.71%[2] - 25Q2归母净利润为86.8亿元 同比下滑24.32%[2] - 医疗设备、体外诊断行业公司业绩端承压[2] - 高值耗材整体业绩表现较好[2] 生物制品 - 血制品:2024年实现营收241.8亿元 同比下滑1.4%[2] - 血制品: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2.3亿元 同比增长14.47%[2] - 血制品:2025H1实现营收113.7亿元 同比增长0.6%[2] - 血制品: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27.5亿元 同比下滑13.1%[2] - 疫苗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407.7亿元 同比下滑45.3%[2] - 疫苗公司: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2.0亿元 同比下滑72.0%[2] 中药 - 2025H1中药公司实现营收1743.76亿元 同比下降4.57%[2] - 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224.79亿元 同比增长0.70%[2] - 25Q2实现收入839.51亿元 同比下滑1.49%[2] - 25Q2归母净利润为102.99亿元 同比增长6.95%[2] 原料药 - 2025H1实现营收478.6亿元 同比-2.90%[2] - 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81.0亿元 同比+20.61%[2] - 高景气赛道如多肽链、VE/VA表现亮眼[2] - 纵向延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部分个股业绩表现亮眼[2] 医药商业 - 2025H1医药商业公司实现营收5178.6亿元 同比持平[5] - 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120.9亿元 同比增长7.6%[5] - 线下药店实现收入577.7亿元 同比增长0.1%[5] - 医药流通实现营收4600.9亿元 同比持平[5] 医疗服务 - 2025H1医疗服务公司实现营收363.60亿元 同比下滑4.93%[5] - 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23.52亿元 同比下滑11.17%[5] - 5家眼科公司2025H1实现营收161.02亿元 同比增长6.75%[5] CXO&科研服务 - 2025H1实现营收506.4亿元 同比+13.05%[5] - 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119.1亿元 同比+60.6%[5] - 2025Q2实现营收267.4亿元 同比增长14.5%[5] - 2025Q2实现归母净利润68.1亿元 同比增长53.9%[5] - CXO龙头韧性较强 业绩持续高增[5] 二级市场表现 - 2024年至今医药指数上涨约8%(截至2025.8.29)[7][16] - 2025年以来医药指数上涨约28.4% 跑赢沪深300约10.6%[7][16] - 截至2025Q2 A股医药公司总市值为6.6万亿元 占A股总市值6.3%[16] - 化学制剂和化学原料药板块表现亮眼 涨跌幅分别为38.4%和27.9%[7][24] - 生物制品和医疗商业板块有所回调 涨跌幅分别为-14.1%和-10.8%[7][24] 公募基金持仓 - 2025Q2全市场主动公募基金的医药重仓合计市值为1881亿元 占公募基金总重仓占比11.47%[7][32] - 医药持仓环比增长1.5pct[7][32] - 医药主题基金对创新药的持仓比例达到69% CXO持仓占比达到15%[7][43] - 非医药主动基金对创新药的持仓比例达到40% 医疗器械达到21%[7][43] 医疗活动及医保情况 - 2024年全国总诊疗人次101.1亿人次 同比增长约6%[7][58] - 2024年出院人次3.1亿人次 同比增长约2.7%[7][58] - 2024年医保基金总收入34809.95亿元 总支出29675.92亿元[7][62] - 医保收入增速4.4% 支出增速5.5%[7][62] - 全国医保统筹基金2024年当期结余0.47万亿元[7][62] 行业宏观数据 - 2024年中国医药制造业累计收入达2.53万亿 同比基本持平[7][67] - 2024年医药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3421亿元 同比下降1.1%[7][67] - 2025年1-7月医药制造业累计收入达14011亿 同比下滑1.7%[7][67] - 2025年1-7月医药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948亿元 同比下滑2.6%[7][67]